中外哲学语录常用名言

? 泰勒斯:名言:“认识你自己。”

——这是每一个人离苦得乐的唯一路径

1. “认识你自己”,包含了关于“人”的最高哲学问题,并直指人应当如何活着的最根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的一生该如何过?”??

2. 这一追问涉及了“我”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大问题,就是生从何处来?今生该如何?死往何处去?它们相互是否有所关联?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知道自己将向何去.则可以在现世确立清醒的生命方向,

3. 老子教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说,人对各种事物知识的学习,要每天增加积累,才能有所得;而追求大记的智慧,恰恰相反,要每天减除、渐渐消烫心中各种的意识、欲求、妄想、情绪、杂念等等,直至空无所有的境界,即打开本自心中“道”的伟大智慧之门,达到无所不能为的最高创造性境界。

4. 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咐、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不妨好好想想,我们到底是谁,又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记住,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5.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发挥自己的特点,活出自己的光彩。不要自以为是,高估自己,盲目骄傲,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也不要低估自己,萎缩自己,不去打开自己生命特点禀赋的潜能。这两种人.都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6. 针对“我是谁”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回答方式。

第一种是减法式的回答:去除你的一切自然的社会的角色、身份、面具、见解、情绪、感受??去认识“我”是什么,去感悟“我”一无所是、“真我非我”的虚空状态。这种答案不必说出来,也是言不可喻的,关键是经常如此地提问自己,逐渐体悟对虚幻的“我”的身体、“我”的存在、以及“我”的生活欲望的超越,达到内心的轻悦与洒脱。 虽然“我”的真面目是个空无、是一无所是,但是这个个体演化在这个世间,从各种因缘聚合出种种关系、角色、身份、处境,于是要做种种的行动和事情。在这个角度上,“我”还要认真圆满完成我的一切事情,而不是虚天地弃绝一切。

第二种是加法式的回答:把你的自然的和社会的角色、身份、关系罗列出来:男人、女人、青年、中年、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学生、董事长、官员、职员、会团成员??所有这些身份角色,可以转眼即逝,变化无往,无法永执不退*我们一是要尽性地正当地完成这些身份的意义和使命,二是不要沉迷其问因其得失而烦恼、忧伤、恐惧。 这两个“我是谁”,分别代表了“本真的我(空)”和“现象的我(有)”的关系。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不二,圆融一体。 觉悟者不会得了前者鄙弃后者,或者迷于后者忘失前者。 当一个人觉悟到自己本自空无,什么也不是的时候,他同时又知道自己什么都是——是一切种种角色现象。他不会被角色假象所拖坠迷失,反而能够尽善地妙用自己的角色,哪怕是很辛苦操劳,却不是烦恼痛苦,并给自己和大家带来仁爱、和谐、喜悦、幸福?? 当一个人破除“我”的迷执之后,心空能生万法,真空即出妙有,人生的假戏也能演得真如美妙起来!

7. 关于泰勒斯,有一个千古传说;一天晚上,泰勒斯仰观天象,行走中一不小心跃进井里,他的女仆把他拉出来后说:“您只顾仰望天空,怎么能看到脚下的土地呢?”泰勒斯听到了这样富有哲理的话,大为掠叹。 于是就有了一个关于哲学家的笑话,说哲

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就此,柏拉图评论道:“凡事哲学者,总会被这般取笑。” 两千年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为泰勒斯“平反”说:“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入,才会没有出头之日。。“一个民族只有有了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前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面对世事无常,我们怎么办?

1. 面对无常变幻,我们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往者不可追,逝去的不会再来,如

亚里士多德所言:‘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因此我们不要老是活在过去,为往事所沉迷,背上过去的包袱不可自拔。 要善于忘绰过去,豁达轻快地为往事干杯!才可能抛弃消极的记忆与伤怀,享受洒脱的人生。 第二,既然一切都在时时变化逝去,因此我们在精神上,要学会明智地当即放下一切,既不执著往事,也不妄想未来,而只珍惜当下,全身心融人目前当下的生活,就在当下过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

永远要牢记:没有将来,只有现在。当代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说:‘‘将来就是现在。”现在此刻当下,你在做什么,你做得如何,也就已经决定了未来你的状况会是如何。所以佛教的智慧是,“但看脚下,莫问前程”,“刹那即成永恒”。我们做到了在每一个当下都活得足够好,无执著地洒脱愉悦,那么,分分秒秒的总和,就构成了一条永恒延伸幸福快乐的人生长河。每一个当下的脚步都走得好,走的正确坚实,不就积累出一个远大的前程吗,

因此,在地老天荒、变化流逝的世相中,不为过去未来心忧妄求,惟有此刻当下,亦是真、亦是幻,抓紧把握当下的美好创造和体验.才不会有虚度和悔憾。

第三,既然事情随时都在变化发展,那么我们在事业上,就要防止守旧不前,而以积极的态度创造变化;顺应变化。这其中,最好的是能够主动求变,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否则,我们随时可能成为落后者、失败者。创造变化、引领变化;顺应变化、紧跟变化;不能变化、死于变化;——此乃上中下三种人生,三种命运。

?

中外哲学语录常用名言

? 苏格拉底:我们的需要越少,我们就越接近上帝。 ——简单成就幸福

1. 是的.苏格拉底完全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因为他获得了足够的智慧。按照慧能大师对这种智慧的觉证,即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白性能生万法。”

苏格拉底的智慧正是如此的圆满自足,他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外在的什么,他离开了世间的物欲牵缠,于是得到心灵的自由,与自由的神灵更为接近。

越接近上帝,表示人越有智慧,越有自由。

对于大部分古希腊哲学家而言,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人已被神遗弃,全能和不朽均成梦想,唯在无待外物而获自由这一点上尚可与神比攀。他们的哲学思辨乃唯一的无所待之乐,因其自足性而使人可能过上“神圣的生活”。

这于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因为贪求越多,越会让人为欲所缚,远离自由和快乐,而少欲知足,则反而变得精神富足和自由。

2. 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 柏拉图:“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 灾祸。

——生命仅一次,愁苦的心会更苦,恢乐的心会更乐

1. 人们的思维可以分为肯定性思维和否定性思维两种。

具有肯定性思维的人,习惯于从正面想问题看问题,从而发现可行性,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方案、建议、设想,有利于把事情做成,他们会说“这样做,那样做??”而否定性思维的人,则习惯于从消极的角度看事情,看到的全是不可行,他们总是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但你要他提一个怎么才可行的办法时,他却没有主意了。

这两种思维倾向的人,在做事情、出谋划、下决断时,相互凑一块儿激荡一下,应该说是需要的。这有利于把问题的正反面、利与弊等等看得更全面一些。

但是,如果从人生观的角度来讲,我们却不能总是这么悲观消极地看世界看人事。须知,悲观消极的负面心态或信念,一定给自己的生活境遇感召来相应的负面的不利的信息、事物和境地;而乐观积极的正面心态或信念,一定开创或感召来相应良好的氛围和有利的境状。人的心不同.境就绝然不同。这是人生的一种信息感应律和因果定律,不可不慎待之。

2. 可见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到自己对事物看法的影响。人必须改变被动的思维习惯,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 。

当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具体的工作和任务时,要在大脑里去掉“不可能’’三个字,而代之以“多想办法,我一定能!”这时,可以说就养成了积极思维的习惯。 心态先要转变,智慧才能显现,机会便接踪而来。

? 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赂,让别人说去罢!”

——特立独行者需要三祥支撑

1. 能这样做的人,至少需要三样支撑:

第一,他已经找到坚定的人生目标,矢志不移,决不为人言所动。

第二,他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力,志在必得而不害怕因失败招人笑话或自觉丢人等等恐惧。

第三,他有因志向宏远而来的开阔心胸或智慧,无暇顾及旁人非议和干扰。而以谈然的心态包容它们,使之消遁于无形。

?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不要跟着感觉走

1. 苗卡尔开启了理性主义哲学的伟大时代,用人的理性主义取代神的信仰主义。他的第一个武器就是普遍怀疑,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怀疑。苗卡尔首先怀疑一切感觉之中事物存在的其实性,例如,一根棍子在水中那一半在眼睛看来会显得弯曲,但其实它并不真弯曲。因而他认为,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 其次,他说,人类的活动在思维中的表达可分为现实和梦境,然而这两种其实性是不同的,前者是真实的,而后者是不真实的;但对一个人来说,自己所感觉到的事物究竟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是不可能确定的。没有人在做梦的时候,会认为自己感知到的东西是不真实的,他不会认为自己是在做梦,只有当他醒来的时候,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是梦中的东西,是不真实的。所以苗卡尔怀疑一切事物的其实性。于是真实和不真实就没有了绝对意义。因为没有人能确切地说,他不是在做梦。这很像中国的“庄周梦蝶”的说法。

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他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怀疑。而当人在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是不能被怀疑的,因为一个人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都不能否认自己在感知和思索,于是只要一个人在感知和思索,那么他就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这种能力。

2. 笛卡尔的所谓普遍怀疑,也就是人在认识之前,先要把过去接受的一切思想观念统统否定掉,抛弃一切成见和假设.从而靠理性的能力,使思维得到更明确、更可靠的东西。

3. 笛卡尔祟尚理性思想在认知上的决定作用,指出人的感觉、情绪、情感等等非理性的因素,对于认识真相,都是靠不住的。而在生活中,人也应该听从理性的指导行事,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情感所左右。 他忠告人们;“当感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己不要立刻作出任何判断,用另一些思想使自己定一定神,直到时间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在生活中,简单地依据自己的感觉或情感去对人对事作判断,往往并不符合真相,而容易出现错误。人们正是听凭感觉行事,而不经过思想的考虑,才造成了许多错误。

4. 因此,我们应该做一个"我思故我在”而非“我觉放我在“的人,用理性的思考来解决面对的问题;不做凭感觉活着的人,防止被经验见识的狭隘性和情绪情感的盲目性破坏了我们的生活。

?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世界和人生是由自己的心来运化的

1. 他发现,世界是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人的感觉经验。一个事体,我的感觉体验到了它,它就存在;没有感觉到它,它就不存在。于是,离开感觉,世界就没有什么样子,离开感觉,无物存在。

贝克莱的说法,有它不妥之处。当他说,我感觉到的就存在,感觉不到的就不存在时,遭遇了一个问题,比方说,这棵树,我感知达东西是一探树存在,而当我转身离开了它,或者闭上眼睛,不去感觉它,它就不存在了吗?为了解决这个常识不可容忍的问题,贝克莱向上帝求助。他说,这棵树会继续存在,甚至在我们闭起眼靖或没人接近它的时候也存在.是由于上帝继续知觉到它的缘故*上帝永远在感知,于是世界万物便一直地存在着了。我们的一切知觉就在于部分地分享上帝的知觉,而正因为这种分享,不同的人就看见大致同一的树。这位宗教家就是这样把人们引向对上帝的依靠。

但是,贝克莱的思想,却包合了另外的道理。“存在就是被感知”一个颇为深奥的命题。正如后来的一些大哲如休滇、叔本华等所认为,贝克莱对哲学作出的伟大的不朽贡献。 第一.如果没有主体的感觉,世界是没有特定的存在状态的。这个世界的存在样子.因感受者的主体感官结构不同而呈现不同。

例如,蝙蝠所知的世界只有声波,人却能感受到更多,有色、声、香、味。一个苹果,狗只看见了灰色调,并不觉得香,人看到了红颜色且觉得香。蚂蚁看到的世界和人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感知主体各自对世界的感官结构和方式不同,世界对它们所呈现样式也不同。

是谁把世界看错了又或对了吗?这里没有错或对。这就是一种‘‘存在印被感知”。离开感觉的主体,世界就没有了这些样子存在,没有任何规定性存在。

“主观感觉决定客观事相”.“离开感觉,无物存在”——这个观点,从主体感受性本身是物质实体的功能来讲,它是具有某种深刻合理性的。

第二,按照贝克莱的说法,你的心灵观念是怎样的,你所感知的世界状态就是怎样的。一个内心存恶意的人,他看世界看人看事就不会是好的。因此,倒推过来,谁若老是看不见世间有好人,那一定是他的心灵观念充满了不良之意,世界才会被他感知成了一片邪恶。

消极负面的心,看到并招来的必然是恶劣的境状;积极正面的心,看到和得到的必然是良好的境状。

心变化.境也会随之变化。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命运、我们的身相等等,也都会因心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

2. 如果我们感觉这世界很冷摸,那一定首先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对世界充满了冷淡与隔膜。

因此,当我们对别人对社会抱太多怨言或不满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倒推过来,一定是我们的心出了问题。 于是,我们也可以白省一番,看看自己对世人世事的感觉评判如何,由此推知我们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自己心中看别人不顺,结果就是与人难处;自己心中看别人都好,结果就是相处和谐。

? 休谟名言:“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行动成习惯,习惯成性格,性格成命运

1.休漠由此告诫人们,不应武断地以为自己的见解会绝对正确,别人的意见会绝对错误。人们应当谨慎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期望。通俗地讲,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说满了,免得最后说不准,搞得自己被动。他主张各种看法认识要相互包容。而他自己就是一个出了名的温和的老好人。

2. 他不承认存在绝对可靠的正确性,反对武断地宣布所谓真理教条,例如上帝存在、“我”存在,其实我们都拿不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休滨的经验有限论和不可确知论,对于那个时代武断的教条主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3.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美国当代哲学家、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

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4.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

这样看来,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经由人的行为方式的反复重复积累,形成心理定势性格取向,然后反过来驱使人不假思索地如此行动。它可以造就人的命运,使人变得优秀卓越,也可使人走向平庸甚至毁灭。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认为: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

从这里,我们可以提炼出人生成功的三大基本要素:L信念;2.行动;3.习惯。

5. 对于不良习惯,莎土比亚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就简直一文不值。”

须知习惯的力量之强大,要想改变它,谈何容易!那么,怎么才能改变不良习惯?在讨论贝克莱的名言时,笔者曾引过宽见法师提出的炼心要诀,其中对治习气的要诀是“习莫牵”。

“习莫牵”,是说切莫总是被自己的坏习气牵着鼻子走。我们长久以来,由于贪图名、利、色、食、睡等等身心之欲,形成顽固的嗜欲恶习。因恶习惯性之力,驱使我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过失,不能自拔。我们好比笨牛,习气好比牛量子上的绳索,若没有严格的节制修习等训练,习气现前时.就不由自主,一牵就跑,遂致无休止的折磨和受苦。

若要真正做生活的主人,脱离恶习之苦,只有三个办法,那就是训练节制、增长定力、悟入智慧(即戒、定、慧三学)。一旦习气来牵,慧眼明察,当即知道它的由来,即挥智剑,运大定力斩而断之,遂脱束缚。

战胜习气,不让它驱使我们重犯愚意的过失,并非易事。孔子曾高度赞扬他最喜欢的弟子颜回,说他“不迁怒,不二过”。颜回犯过一次错误就改,之后决不重犯。有修养的君子大概才能这样做到。

苏格拉底说:“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但是.坏习惯就是这样驱使我们不断地重犯同样的错误,重做同样不好的事情。结果就是重复同样的失败。

唯一改变的办法,只有发大决心.勤学苦练,换得一颗智慧的心,练就一番积极的习惯。

? 黑格尔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

现实的。”

——承顺两面的生活智慧

1. “凡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现实”一词,有译为“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实在的

都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又有译为“合乎理性的”。

2. 黑格尔的大意是,这个世界的现实演变,不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可依的;在一切现实

的背后,有一个本源的“世界理性精神”,它依照自身的必然逻辑在现实中有序展开,于是精神变为现实、变为实在、变为存在。

3.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事情的出现,总是有规律地发生,这种现实的存在,必是合于本

源道理而来的.不会没有根据地冒出来(“凡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同时,几合于本源道理的东西,也必然地要变为现实,那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凡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4. 他用一个“世界精神”来作为世界普遍遵循的逻辑本原,其实表述世界运动的矛盾辩

证法。从一个无开始,必然进入对立的有;有生者,其内必然产生对立的死。整个世

界的事物和历史就在矛盾一正一反的统合运动中不断循环演进。

5. 在《小逻辑》中,黑格尔明确说,“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

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都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这类存在绝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它们“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可能的存在,亦即可有可无的东西。”

在这里,黑格尔清楚地告诉人们, “现实的”,不是指一切“现存的”,“现存”的,并不一定就是合于必然性之理的“现实”。于是,那些错误的、罪恶的、腐败没落的东西,哪怕它们的存在是那样的顽固,但黑格尔却认为它们不配享有“现实”的美名,它们没有必然性文撑的合理价值,它们就像是历史大河中漂浮的垃圾泡沫,不代表生活的本质方向,不是人们应当追求的东西。

黑格尔的这一番解释表明,他并不赞同那些与历史必然精神及其道德相违的存在。因此,他的这一哲学命题,应该包含这样的意义:合乎必然规箩的存在才是合理的并能够胜利实现的,而那些坏的不道德的存在,并不符合必然规律的方向,终是不合理的并不能得势的。

6. 黑格尔反对人们对他的命题做庸俗的理解,把世间什么事都说成“只要存在的就是合

理的”。比方说,我打你了,骂你了,就是存在,就是合理;或者说,种种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之类,只要存在的,就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

这一命题并非意指这些无稽之谈。它是在揭开整个世界事物生存发展的演变规律。一个合理地存在的事物,本身又会合理地内生出它反面的东西,例如,在一个人的生长过程中,他身体里存在着某些既有的因素,又增长着某些相反的新生因家,这是相互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最后,总是新的合理性取代旧的合理性*于是.我们说,“现实的(受必然性支撑的既有的)是合理的”,同时,“合理的(受必然性支撑的新生的)也是现实的”

7. 然而,人们往往只愿意看到和承顺对自己有利的某一面,却想抵制和扼杀于己不利的

另一面。于是,生着的就不想死;于是,占着某种地位利益的,就不愿甘心顺服它的消亡的必然命运,世间就往往发生新旧革命的殊死斗争。

这种哲学思想,也表现了事物中的新生一面和趋死一面胶着搏击的状态。从黑格尔的哲学表述,我们可以想到‘进步的合理的新生力在实力不强时,往往需要善识时务,寻求现实合理的积累发展。如《易经》所官,‘‘潜龙勿用”,不能腾达时,须韶光养晦,集聚条件和力量,而不是鸡蛋掐石一般的激勇。

依照这一命题的意义,我们还应该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合乎现实的理智”,一种追寻必然性的清醒态度。有时候我们会说, “你这么做不现实”,“你的想法不现实”,这就是说,虽然你的想法和做法确实存在,但这存在并不现实,它没有必然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它没有必然的合理性*这说法,把“存在的”和“现实的”也做出了区分,大体有点黑格尔的意思。不过,这里所谓“现实一点”的态度、所谓应该做的“现实的事情”,绝非混人世俗乃至同流合污的意思,而是指遵从必然之道,做那些合于“道”的必然规定的事情。照着它去做,观察世界的变化趋势,站到合于必然之理的事物和道德之上,我们的生活及事业,才有明智的方向和合理的发展。

? 克尔凯郭尔:名言:“人是孤独存在的个体

——在生活中拯救自己

1. 第一,每个人的真实性存在,在于他是单独的个体,他不能被所谓的整体所淹没或取

代。 第二,每一个人来到世间,只能靠自己“孤独地”体验存在,“独自地”进行思考选择,人生每一次突破绝望困境的选择决断,只能靠自己去实现,没有谁能替得了

你,帮得了你。

2. 克尔凯郭尔所谓的“人”,是指一个个单独的孤独的个体存在,是指“一个人”。

这个人注定不能像动物靠基因的遗传本能过生活,个体的人的“存在”,必须是靠自己的心灵选择决断,才能表现出他独特的真实存在。选择即是”存在”。人是在选择行动的意义上,才得以展现个人真实意义的存在情形。

这样,”存在”就不是一个名词,而成为了一个动词。

精确地说,一切没有心灵主动选择的事物,例如路边的石头草木、照自然禀赋本能活动的牛马,它们并不是“存在”,只是“存而不在”,或者说是‘客观地在那儿”;只有主观上选择行动的人,才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主观的存在”。 ’

这个主观的选择,往更深刻里说,并非泛指人的意识指向目标的活动,它是指一个人主体独立性觉醒后为自我独立价值进行的选择。

一个活着的人,若没有自己的选择,也就没有自己的“存在”,也就不过是一个“客观地在那儿”的物件罢了。

这就好比在一辆马车上昏睡的车夫,他是由马在拉着他前行,他此时不过就是车上的一个物件,马会走到那里,他都盲然不知,因此他并非一个真正的个人的“主现存在”;只有当车夫在清醒中驾驭马车按照他自己选定的目标前行时,他才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主现存在的个人。

所以说,人是通过独特的个体的独自的选择,才真正成其为具体的一个人,否则,这世界无人的“存在”可言。

3. 一这个人的主观存在,必是孤独性的存在。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注定是孤独地面

对自己的存在问题,注定不能像动物靠基因的遗传本能生活,他只能靠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并选择生活的意义和道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替他做主。替他解决生命的安放之道。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游泳,无论谁都无法替代他学会漂浮。游泳的知识和技巧,可以有一大堆课本书籍摆在那儿,也可以有最好的教练帮他,但终究,他依然是要独自面对自己如何飘浮存活的问题。这个关键的突破,谁也爱莫能助。只能由他独自去体验把握,最终解决这个个体在水中的“存在”。

4.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他的生命体验没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所有别人的经验教训

或智慧之道,对于他都是“鸡同鸭讲”,他很难真正听得谨,也不会诊透到灵魂,变为自己的智慧。人一定是要亲自体验教训,他自己才会接受教训;别人曾经的教训,他未曾体验到时,也很难真正接受于心。

一位哲人说:“常人只能在教训和挫折中产生智慧。”别人的智慧是别人的事情,不能听了就变成自己的。自己的智慧只能从自己的体验中获得。

克尔凯郭尔说:“有许多人对于生活作了小学生式的结论,它们不是自己思考出结果.而是抄写‘书上现成答案来蒙骗老师’。”这样的答案并不是经过个体自己的深刻体验思考而来的,他不会成为个体内在的有效智慧,只不过是浮在意识表面的语言而已。

比如有时候小孩子会说:“我爱我的祖国。”但当你问他为什么时,他会说:“这是老师教我们的。”一个人不经过一番生活的历练和感悟,是不可能在心灵深处升起这种“最爱”的。孩子的话,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 这样看来,个体的人只能靠他在孤独生命的遭遇中,不断积累遭遇,独自体验遭遇,从亲身经历的坎坷、教训、问题中,独自觉悟智慧,而后学会选择之道。旁人的帮助,都不过是“助产士”,而“分娩”最终还是个人自己 的事。

当一个人的痛苦遭遇、深切体验,积累到相当的程度,那些外在的经验智慧,相机地才会对他产生震撼和共鸣,起到催醒他内心智慧的作用。这时候.就是“鸡同鸡讲”,当下

方能领受奉行。

不过,在一个人孤独地实现觉醒的过程中,夯边有无智者的护持和指教,却是非常重要的。有无他们的指点,一个人的成长觉悟进程会大不一样。

智者明师善于为人排解心病,善于为一个人制造境遇、积累道遇,让他有序地遭受痛苦坎坷磨练,及时相机地予以棒喝、提携,教人当下体验智慧的真义。甚至,出神人化的力量,可以在无形无语之中让人瞬间开梧得慧。

5. 克尔凯郭尔在强调人是“独立的个体”时,坚决反对一个人把自己丢到“群众”中去。

在他看来,当一个人把自己归结于某种物群或人群时,他就丧失了个性,一切都陷于世俗大流之中,具体活生生的个人就被埋葬在群体坟墓里。

如果个人自以为聪明地躲藏在群体之中作为安全保障,认为随众作恶就无所谓,没关系.这无疑就是精神麻痹和自杀,是一种致命的疾病。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泯灭在从众的俗流中,人们追求什么,我也追求什么,人们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没有独立的责任精神,那么他就丧失了独立选择的存在,他是被这个世界所规定,所驱使,所运转,他就是被这个世界现象符号化的一个存在物,而非人的“存在“。

比如人追求世间的名利地位、色欲享乐等等,以这些玩意儿作为自己存在的价值内容,那么他就成为这些玩意儿的等同物和符号,他没有了自己作为独立个人的独立价值的选择。

因此,克尔凯郭尔断言,这样的人,就和他所同化于其中的那些东西一样,是一堆客观的东西.“存而不在”,“客观地在哪里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甚至那些所谓脱离低俗生活的高雅人士,和前者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他们同样在关心外在世界的目标中失去自己。

例如在他所富好的外事外物中.在他的这些学问研究中,在他的成就、理论中,如果他没有对于他自己的独立的自醒,而只知道追逐那些外物,那么他就变成他所追寻的外在的东西。这些固然可能给他带来成功、羡慕、名誉、或金钱地位等等,但他从此失去了“存在”,因为他的全部关注和努力都是在向外部领域付出.同时就意味着“自我的消失”。

6. 就是这样,克尔凯郭尔非常珍视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他说,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

的、永不再来的、独一无二的具体的个人,这个人自从降临到人世,便注定是独自的(孤独的)存在着、展开着,在展开中不断地体验着,在孤独的体验中独自地解决自己的生命问题.依靠别人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一再强调,人们不要蔑视自己有限的生命存在,而要无限地关怀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命运。

? 尼采:上帝死了与超人诞生

1. 西方世界从文艺复兴开始。就以关爱人自身现世的幸福,来对抗宗教神学所倡导的带

有禁欲主义色彩的来世幸福。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及其个人主义文化思潮的兴起,以上帝为生命价值核心的宗教神学逐渐失去统治地位。

那么,尼采看到了,宗教神学蔑视或否定个人世俗的生存地位和意义,已经不符合时代的精神取向,难以收服人心了。可是.人失去了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谈到自己生存价值的塞础呢?这是尼采在19世纪中后期试图总结性地为整个世界解决的精神问题。 他向世人发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声,宣称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必须彻底摧毁,而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体系,主张不再以上帝的归依.而以人自身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

上帝死了,人要靠自己;上帝不在了,人自己就是主体‘失去上帝,人得到自由;没有上帝的时代,“超人”代表未来。

离开上帝的尼采,只好回到自然界的规律之上,以强者争胜、弱者淘汰来建立他的哲学基础。

强者不再受过去的道德制约,个人可以充分创造发展,过去的道德总是压制个人关心自己的欲望、幸福,逆来顺受、禁欲安分,那是弱化人类进步,阉割人类强者精神的“奴隶式道德”;而新的超人式的英雄主义要的是“主人道德”,一切自己做主,不再允许弱者用传统的道德精神来压制强者,统治世界,超人要以强力的权力意志去开创世界,包括战争、剥削都是正当手段。强者要主宰世界,弱者耍赖淘汰并服从强者的统治奴役*而这就是所谓真实的世界本质和人生本质。

2. 然而,从哲学上来看,自尼采以来的反宗教观,同时又陷入了两个巨大困境。

第一,过去的东西方传统文化精神,主张人只是整个宇宙世界的一个部分.人必须回归到更高的本体,才能获得生存的正确方向、终极意义和大智慧。但是,在主张个人为本位、人就是主体、就是一切的尼采等哲学家那里,只看到人,而无视于其他了。这里关系到人的生存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依据何处寻求的问题——如果不是在人之外出发,比方说宇宙万有的“道”,或某种相类的“神性”.而是仅仅从人的世俗生活中寻找,我们的鞠神依归凭什么建立起来?用什么来证明人活藉是有意义的?和动物一样的生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就足够了吗?

第二,人是至高无上的主体,人为自己立法,为自然界立法,结果是,人以自己的欲望争胜,所谓尼采式的强者自我实现,实际就是资本主义特色式的强者为王,弱者为奴,回到强者凌弱的丛林规则,走向了人类大同理想的反面.失去了正义性。

同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自大狂妄的世界观,已经把整个自然、社会的平衡和谐打乱,不论是生态的灾难、社会经济的失序紊乱、以及人的命运的失控、异化为非主人,等等,无不是“人就是老大,我就是一切”的西方现代主义主体现念、欲望享乐精神在世界泛滥的恶果。

尼采及其后来一脉相承的哲学家们心目中推祟的这种以自我主体为中心的自高自大的“人”,在追求现世生活利益的驱动中,已经将世界带入更大的困境——精神迷失的困境、社会经济的困境和自然界的困境。

在西方当今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霍来,自文艺复兴以来,哲人们所标核的“人”的主体意义被事实证明已经丧失和失败。人并没有真正掌握自己,于是在尼采的“上帝死了”之后,又发出了另一声惊世高喊:“人也死了(福柯语)自然,尼采的“超人”也死掉了。 “没有信仰,人怎么活?”这是自尼采以来,所有只讲人、无视其他、不信宗教的哲人们需要回答的至高无上的哲学挑战。但应该说、这一问题至少在他们那里依然是悬而未决。 ? 赫拉克利特: [原文】 “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

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9页)

[注释】 这是说自然是依据对立面的统一造成和谐,而不是将同类的东西联合起来。达表明赫拉克利特已经察觉到事物相辅相成的道理。

? 芝诺: [原文】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古希腊罗马哲学》,第5”贝)

[注释3 阿基里斯—一古希腊善跑的人。 芝诺认为,假定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那么在他追上乌龟之前,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出发点,可是这时,乌龟又向前走了一段路了,于是阿基里斯又必须赶上这一段路,但乌龟又向前走了。如此下去,前者只能愈追谕近后者,但永远也追不上后者。 芝诺在这里实际上是只承认时空的间断性,不承认它们的非间断性,从而企图否定运动的可能性。其实,运动本身就是间断性与非间断性的统一。

? 弗兰西斯·培根: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 洛克: [原文】 “观念本身如果不是天赋的,则由观念所发生的知识、同意以及

心理的或口头的命题,都不是天赋的。” (《人类理解沦》,第47贝

[注释】 洛克认为, —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因此,他极力否定天赋观念沦。既然没有天赋观念,那木任何天赋的知识,天赋的人们所普遍同意的原则,以及天赋的心理等等之论说,就根本不存在了。

? 休谟: [原文3】 “如果我们是哲学家的话,那末我们就应当把哲学建立在怀疑论

的原则上”。 [注释】 在欧洲,怀疑论的始沮是古希腊的皮浪。怀疑论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一种哲学学说,即不可知论。怀疑论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抨击教会初封建制度、批判经队伍学普起过积极作用。休莫是近代怀疑论的代表人物,他鼓吹管学应建立在怀疑论的原则上,就是鼓吹哲学拒绝回答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以及因果关系是否客观存在的问题。这是反对科学、反对唯物主义的一种手段。

? 狄德罗: [原文1】 “如果是先有蛋后有鸡还是先有鸡后有蛋这个问题使你感到困

难,那是因为你假定了动物原来就是它现在这个样子。”

[注释】 不要把类似鸡这样的动物设想为原来就是这个样子,而应该从生物的不易觉察的长期进化过程来解决类似“先有蛋后有鸡”,还是“先有鸡后有蛋”这样一些问题。这种观点,表明狄德罗已经注意到事物变化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并以此来反对所谓“预成论”的错误理沦。

? 黑格尔: [原文】 “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注释】 要了解光明,不能离开黑暗。只有把光明同黑暗联系起来,方能全面地、具体地、深刻地了解光朗。世界上纯粹的东西是没有的,纯粹的光明犹如纯粹的黑暗一样,都是不存在的。

? 黑格尔; [原文】 “一切生和死,不都是连续的渐进,倒是渐进的中断,是从量变

到质变的飞跃。”

[注释】 渐进性变化只涉及事物的外在方面,而不涉及变化的质的方面。而质变,则是单纯量的渐进性的进展的中断,这就是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飞跃”。黑格尔认为,这是一条辩证法的普遍规律。

? 老子:【原文】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注释】 “为了削弱它,必先暂时增强它;为了废毁它,必须暂时兴起它,为了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这就是况,要有深刻的预见、掌握运用事物向对立而转化的规律,去夺取胜利。这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

? 波普:科学在于证伪 【注释】什么样的理论才能称之为科学?科学与非科学

的界分标准应当是什么?思考的结果是:一种理沦是否科学,不在于干百次地用经验去证实,而在于用经验去证伪,即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否证其理论;具有否证可能性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划 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就在于理论是否具有否证的可能性。按照这个标准,波普把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占星木以及马克思主义等都列入非科学,因为它们只能被证实.不能被证伪,甚至连数学、逻辑学、哲学、方法论等都被他划入非科学,只有科学史上的燃素论、地心说以及哥白尼的日心说、氧化理论、分子理论、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被列入科学的范围,因为它们已披证伪或具奢被证伪的可能性 。

? 波普:世界1、2、3 【注释】 世界有几个?有人说,只有一个,就

是由日月星辰、山川河汽构成的客观的自然世界。有人说,有两个’,除了自然界外,还有一个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此外还有吗?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说,还有,还有—个由人所创造的世界,共有三个世界。

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并不是要把世界分成三大决,也不是说有形体各异的三个

不同的世界,而是指宇宙是多层次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波普把多洋性的字宙现状分成三个基本层次:

“世界1”指物理世界,即客观世界。它包括—切物质现象,如各种物质客体,生物有机性、人体及脑等。

“世界2”指精神世界.即人的一切主观精神活动。它包括人的门各种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

“世界3”指客观精神世界,即被人物质化了的精神界、它包括各种人造产品和文化艺术作品,如科学理论、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论据以及技术装备、图书、工具.建筑,还有语言、文学、艺术、神话故事等。

? 恩培多克勒:万物在“爱”中结合,又在冲突的“恨”中分离

? 马克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注释】它的中心意思是:哲

学必须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并表现时代的精神。哲学应该首先通过人脑与外界世界相联系,然后才能用双脚站在地上。因此,哲学决不能与现实相隔离,相反,它必须使自己充满着时代的、现实的气息。他说: “哲学家的成长并不象雨后存笋,他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的思想里。”

基于以上思想,马克思写下了这句名言: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 “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马克思认为,这时哲学就会获得这样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况哲学会成为世界哲学,而世界也会成为哲学世界。哲学将冲破团定不变相令人难解的体系外壳,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96界上。那时哲学就会渗入人们的灵魂。 ? 马克思;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注释】它的中心意思是:无产阶级的解放须由自身的努力,而理论的解放.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 马克思: 哲学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注释】它的中心意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切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是根本不同的,后者只是以各种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前者则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白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的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 费尔巴哈: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

? 沃韦纳戈: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实践经验

? 列宁: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

? 培根:没有比害怕本身更害怕的事了。

? 席勒:你要认识你自己,就要去看别人的举动。要了解别人,就窥看你自己的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