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鉴赏讲座题目及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鉴赏讲座

1、神话与科技创新

从介绍神话的概念、中国神话的特点入手,结合对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精彩片段的阅读和研讨,分别从“金猴出世——对生命起源的伟大构想”、“八戒怀孕——无子宫生育技术”、“毫毛术——克隆技术”、“千里眼——空间探测技术”、“顺风耳——现代通讯技术”、“照妖镜——镭射激光技术”等方面研讨神话孕育着科技创造发明的胚胎这一论题。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经典图书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解味《红楼梦》

通过对《红楼梦》第36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的精读与解析,全方位揭示《红楼梦》四位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的思想性格特征,深层次解读《红楼梦》浑然天成的艺术特色和反封建礼教的思想主题。

3、明清小说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通过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明清经典小说的深刻解读,从宗法文化、科举文化、道德文化、人性文化、人本文化等方面领悟明清小说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从而揭示其冲破封建文化传统樊篱,开启近、现代人文意识的重大意义。

4、魏晋名士风流

通过对《世说新语》任诞、雅量、玄言清谈等魏晋名士逸闻轶事的解读,揭示魏晋名士风流的本质特征,领会其在保持人格、追求个性、获取真知、随缘任化等方面给予我们的启示。

5、炎黄文化与华夏文明溯源

通过引证甲骨文字和经典文献,从炎黄融合、龙图腾的确立和华夏民族的形成等方面解读炎黄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6、老子的道德观和庄子的至乐论

通过对《老子》第25章、第55章及《庄子·至乐》篇章的品读,感悟“道”纯任自然、浑朴和谐、无声无形、特立独行的本质特征和“德”纯真柔和、无私无欲、柔中有刚、蕴涵身心的基本内容。教育学生自觉抵制尘世名缰利锁的诱惑,由心灵的清净无为进而回归自由和谐的精神家园。

7、佛教文化精粹

通过对《佛说四十二章经》精彩篇章的解读,深层次领悟佛教“众生平等”的社会理念、“诸行无常”的哲学观点、“正志精进”的人格修养、“利乐众生”的人生价值等思想文化精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展望

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而从“和谐”理念是化解当代冲突的良方、“生生”思想昭示人类理性发展

应有的视野、道德实践昭示出人类走向“大同”理想的必由之路三方面展望新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将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心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感。

重庆文理学院 封富 2014.4.3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考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考试题目(开卷)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文化即人文化成,是自然的人化或人类化,分广义与侠义。广义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其体现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狭义文化,排除上述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特质创造生活及其结果的部分而专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

2、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中体西用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3、小康:儒家理想中的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指禹 、汤 、文 、武 、成王 、周公 之治。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是天下为家、人们各亲其亲、子其子,货力为己,是个讲信仁让、道礼有序、治平和睦的社会。

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也称宰相制度)。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基本没袭未改。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为宰相,分别称中书侍郎、门下侍中、尚书令。中书省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并交皇帝签发、门下省掌管中央政令审核,有权对皇帝签发的诏书(政令)封还;尚书省掌管六部,负责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

二、简答

1、孔子认为“仁”的最高境界与最低要求是什么?

答:仁”的最高境界的要求:为仁者要从立志做起,“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讲信、义、智、勇等一切“修己以安百姓”的德行,浇灌志仁行仁的“君子”精神,以塑造“杀身成仁”的坚强的主体意志。其实,“仁”的最高境界的要求是无止境的。

“仁”的最低境界的要求是“仁者不贪”。这也是仁政实施的基本条件。

2、汉代“文治政府”有何特征?

答:1.治国理念上的道德理想主义。2.开创平民出身的士大夫治天下的格局。3.官僚群体以儒生为主体,保证他们被选拔的条件,是他们的圣人信徒的资格(通过科学考试,有道理理想、有学问)。4.士大夫的文化理想与皇权的私有之间,有时会产生冲突。5.往往会出现皇权宣扬的政治理想与实际的政治实践之间的矛盾。6.在处理国家经济问题上有巨大的局限性。

3、简述洋务运动得以开展的原因?

答:1.国内外形势相对而言稳定,清朝有一个间隙性的和平时期,使清政府有30年的时间,准备抵御列强、发展实力,积蓄军事力量,建立近代防务。2.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造成了一批地方人物,即“同治中兴”或称“同光新政”中的一批贤臣。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一批先觉悟者。

3.边患的加重和外交上的危机。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儒家治国理念的核心——教代论的内涵?

答:教化论是儒家治国的理论核心,它的基本含义是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影响、引导社会。教化论的内涵:1.教化论是君民“同体主义”的观念。2.教化论是行动主义的,要求“君”在德行上给万民作表率。3.教化论主张“教”先于“刑”。

2、唐代的士大夫具有怎样的文化特征?请举例说明。

答:总的特征:唐代的士大夫具有才子时代烂漫的生命情调,显示出作为生命力量的浩瀚的才情。

1.唐代的士大夫们心态宽和而自信(甚至于狂傲),爱马、爱牡丹的富贵气、爱过节、爱旅游、爱文学,对天艺天才十分尊崇。《举例略,各位自己举例说明》

2.唐代的士大夫们思维敏捷、头脑清楚,是办事——办政事和能臣。

《举例略,各位自己举例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