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中的名言

1. 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埃里克森

2. 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的,把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的。——埃里克森

3. 简言之,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的社会中,尽管养育孩子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在这方面缺乏培训,对什么人能养育儿童、怎样养育儿童都没有规定,其结果是,很多儿童缺少个人价值感,他们对父母感到害怕,不知道怎么与他们相处,他们担心因他们不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不公正的惩罚,他们感到不安全和不适应,他们渴望温暖,他们需要支持,但却得不到。这些儿童感到迷惘、害怕、焦虑。——凯伦.霍尼

4. 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类不再被禁锢于封建制度的壁垒,我们获得了自由感……我们愿意成为怎样的人都行,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自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自由可以是可怕的东西,它强迫我们每个人去面对那些我们必须独自承担责任的个人决定……为避免自由带来的焦虑,大多数人接受了社会为我们选定的角色和可预见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封建制度下所拥有的安全的小牢笼里。我们找到了有保障的职业和常规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变成了一部大机器上的螺齿。——弗洛姆 5. 拥抱自由的关键是自发性——经历并表达出我们真实的欲望。当我们知道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期望我们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表达出了内在的感情。——弗洛姆

6. 我们是单个的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要找到我们人生的意义,正是这样一些观念,使许多人感到恐惧,宗教使他们能逃避这种恐惧。因此,与某些人将自己与有权力的政治和社会力量联系起来的原因一样,焦虑和不安全感使某些人转向宗教……但是,专制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我们在一个强有力的宗教领袖控制之下,而人道主义宗教则为个人成长提供了机会。——弗洛姆

7. 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在过去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下午在公园漫步,炎炎夏日的晚上在走廊里乘凉,这些日子都已经被日益增大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和比别人干得更好的压力取代了。

8. 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

1)、安全型的成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及信赖对方(既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2)、回避型的成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他们也因分离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不怕被抛弃,但害怕亲密);

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3)、焦虑—矛盾型的成人,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同伴(相信他人,而不相信自己,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怕亲密,但害怕被抛弃);

4)、恐惧型的成人,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值得爱……回避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的痛苦(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括号内为个人注解]

依恋类型会影响我们的爱情关系……但我们应该为那些不安全型依恋的人说几句宽心话。当这些人进入一个安全的长期的成人人际关系时,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也是可能的。

9.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人们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必须”这句话,例如“我必须去上课”、“我必须去见朋友”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干这些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不做任何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在特定的时刻,行为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10. 只有按生活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虽然有益,但多数人花费过多的时间反省过去、计划未来,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11. 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罗杰斯

12. 多数人是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环境中浙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作为承认,我们也还在继续这这一过程,我们只是把那些最有可能被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还有另一部分内容,它们不被赞许或有可能被反对,与接受和表达这些思想和情感的做法相反,我们会否认或扭曲它们,把它们从自我概念中剔除出去。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与自己真实的情感的联系,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和谐的人……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罗杰斯

13. 达到目的可以获得有能力的感觉,但是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成功之后……只有当我们努力在每时每刻发生的体验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乐趣的时候,真正的幸福才能够来临……到达目的并不是终点。奋斗过程才能带来享受。幸福来源于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屈从于社会准则或他人的要求。 14. 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是使自己更透明。我们要愿意并且能够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充分地表露自己。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会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或者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使我们更加担心,永远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成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用词汇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将使人“看见”自己的情感,并且能更有效地对待它们。——朱拉德(Jourard)

15. 男性和女性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社会性别角色范围内表露时才被接受。对于男性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保留信息(隐忍、沉默,尤其是对于心中的一些细腻感受,听听《男人哭吧不是罪》会更明白);对于女性来说,则意味着开放和表露,但只是在有关社会认为是适合女性探讨的话题上(比如化妆心得、情感经历,而不是政治新闻、个人野心等)[括号内为个人注解]……或许随着传统性别角色逐渐被弱化,男性和女性和他们的朋友交流时都会感到更加自由。

16. “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你可以与别人只有很少的接触,但只要你对此满意,就不会觉得孤独。相反,即使你已经有了很多朋友,但只要你仍然感到需要更多更深刻的友谊,你依然会觉得孤独。

17.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融入社会和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是骄傲的源泉,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人成就和独立性最被看重……在个体文化中良好的自我感觉是过上好日子的关键,而符合社会角色是集体文化中通向幸福的法门。

18. 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许多行为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斯金纳

19. 心理学家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解释人类行为……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哪个理论是正确的”,而在于“这些观点会怎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

 

第二篇:人格心理学中的特质论与情境论之争述评

第23卷

第1期

2006年1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Institute

Vol.23No.1Jan2006

人格心理学中的特质论与情境论之争述评

张开荆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摘要]作为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的视角探究人性本质的一门学科,人格心理学曾在许多重要问题上有过争论,

特质论与情境论之争便是其中之一。以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为代表的特质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人们广泛认同,但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以米歇尔为代表的情境论的挑战,这一争论在后来的20年里一直占据该领域,至今虽然仍旧没有定论,但许多研究者正试图寻求二者的整合。

[关键词]人格;特质论;情境论;人———情境之争[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2006)01-0035-03[文章编号]1672-6022

自20世纪20、(Allport)从本质论的人30年代,奥尔波特格观角度[1]提出人格特质的概念和理论以来,对几乎所有的人格心理学家来说,特质都被视为人格的主要元素。经过卡特尔艾森克(Cattell)、(Eysenk)等人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成为人格心理学的主流,人格特质的测量也成为心理学界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工具。许多研究者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建立各自的特质理论。

一、主要的特质理论

所谓特质不同情况下,相对(trait),通常指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的个体差异性及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它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作为一种心理结构,是行动一致性的原因,也是测定人格时常用的基本单位。它是某种特殊方式的行为倾向,表现在一系列情境中的个人行为上。在人格心理学中,人们通常用特质这一概念来指代具有情境一致性的相互关联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富有表现性的或具有个人风格性的行为。

心理学家研究人格特质(personalitytrait),主要是探究人格的构成因素以及应该从哪些维度去分析人格。按照这种观点,每个人的人格都可以用同样的维度去测量,只是不同的人在同一维度上所处的位置会有所不同。

层面,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每一层面又包含不同的维度。此外,由于他坚持认为“一种人格理论不仅仅只是对特质进行描述性的分类”,并对特质词汇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如John和Robins(1993),在评价奥尔波特时,认为他是“五因素模型之父和批评家”。

2.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

卡特尔用”人格圈”这一术语指代特质研究的整个领域,他认为人格特质具有层次结构,第一层次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次是表面特质(surfacetrait)和根源特质(source-

trait)。表面特质与社会环境直接接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可

以从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根源特质则是内在的,它是最基本的人格特质,决定表面特质。经过大量测验,他得到16种人格因素,简称16PF。

卡特尔采用的因素分析、等级评定、自陈量表、客观测验数据等研究方法给后人以重要的启发,但许多研究者在验证他的测验时,得到的因素却往往在7 ̄9之间,而且与人格特质只有较低的相关。

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与卡特尔一样,艾森克认为因素分析是一个有效的研究方法,他提出了人格的三维结构模型,认为人格的构成有三个维度: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三者在个体差异上的程度主依据,但许多研究者尤其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他过分夸大了遗传的重要性。

此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艾森克还力图从认知方面解释人格维度,强调认知系统的重要性。

人格模型4.“大五”

特质论者认为,个体在连续性人格变量或人格维度上存在的基本差异是在量上而不是在质上,因此特质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探究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的内容和数量。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特质论者在人格模式的描述上基本达到了共识,得到了五因素模型。诺曼(W.T.Norman)在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奥尔波特就提出了特质的概他对人格研究领域进行定义和系统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实际存在于个体之中的一种神经心理结构,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它能够指挥个体的行为,对于不同刺激的反应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commontraits)和个人特质(personaltraits)。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的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分别加以比较;个人特质则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

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视为一种组织结构,每一种特质在人格结构中都处于不同地位,他首先提出了人格结构的三个

念,设计出测量特质的工具,并据此建立了一整套特质理论。要由遗传决定。艾森克试图为人格维度提供一个生理学理论

1963年最早提出五因素模型,其后的研究者也获得相似的结

论,词汇研究的五因素维度是:外倾性、宜人性、公正性、情绪

[收稿日期]2005-11-22[作者简介]张开荆(1970-),女,山东淄川人,沈阳工程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

稳定性———神经质、开放性或文化性。问卷研究的五因素包宜人性、公正性、神经质、对经验或智力的开放性。括:外倾性、

现在绝大多数的特质论者的观点已经趋向于一致:人格的基本结构有五大因素构成,即所谓的“大五”。1990年以来大已经在德国、荷量的跨文化研究都支持模型,“大五”“大五”兰、波斯、西班牙、匈牙利、菲律宾等国获得了验证。我国一些学者也参与了这方面的研究,获得的结论主要有“大四”、“大六,这为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跨文化研究带来思考。

人格模型5.“大七”

针对理论的不足,Tellegenhe和Waller将评价维度“大五”引入人格结构,提出了人格模型,认为人格应包含七个“大七”

米歇尔对特质论的诘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特质测验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第二,跨情境的一致性缺乏证据;第三,特质或其他概念只是有关人的知识建构,并不反映人的实际行为。米歇尔的依据是:在绝大多数研究中,个体在两种情境中行为的相关系数并不高;特质论者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直接证明行为的一致性;人们在解释行为时,易犯基本归因错误,夸大了行为特质的作用而忽略情境因素。

这一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是人格特质还是情境决定了个体的行为。米歇尔(1968)对使用人格特质测验得到分数的效度提出质疑,他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测量的分数与行为预测间没有很高的相关系数,很少高于0.3或0.4的水平,从统计学

维度:积极情绪性、消极情绪性、正价、负价、可靠性、宜人性、意义上讲,这种只考虑了10%的行为变异,因此人“人格系数”负价是新增加的人格维度。相对于因袭性,其中正价、“大七”格特质不能预测个体的行为,米歇尔的结论之一就是“跨情境人格模型,仍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人格结构模型。“大五”

二、情境论对特质论的挑战

尽管特质理论在分析人格的主要因素和构成维度方面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在过去

的一致性不存在”,人类的行为主要由情境决定而不是由人格特质决定。

然而,米歇尔在其后的研究中却发现了高水平的跨情境一致性,斯冒尔(Small)等人在1983年对宿营活动中的青少年进行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跨情境一致性忽高忽低的情况呢?爱泼斯坦(S.Epstein在1977年对这一情况作了解释,他认为采用更宽更可信的行为度量时,如果合并关于行为的信息,会发现跨情境一致性的增加。在1983年他的另一项著名研究中也得到较好的论证。爱泼斯坦要求30名大学生评定自己28天内的情感、行为冲动和实际行为的等级,借中行为抽样的增多,一致性变得较大。爱泼斯坦的研究为人格的聚合原则提供支持,研究者发现:一个特质并不是指某个具体情境下的具体行为,而是一系列情境下的一类行为。

撒拉逊(Sarason)在1975年的所作的138个实验研究中发现,情境平均能解释10.3%的行为差异,人格特质只可解释

20年中,人格行为遗传学的研究也有确凿证据表明遗传在决

定人格个体差异方面确实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它很难从对人格的描述转向解释,又缺乏对人格发展的动态研究,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以米歇尔为首的情境论者的批判和挑战。

1.情境论与特质论的争论及米歇尔等人的研究

默里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提到过这一问题。20世纪40、50年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以内在理论为主,60年代后,部分人格心理学家开始研究行为的一致性,而处于当时统治地位的是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强调的是环境变量对人行为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情境主义(situa-

勒温、吴伟士、以考察一组行为是否可预测另一组行为,随着两组观察情境个人与情境之争其实由来已久,奥尔波特、

tionism)人格理论家,他们对内在人格理论强调的行为一致性

表示怀疑,于是开始了围绕人格心理学最基本问题的最激烈的争论。

明确了对特质理论的假《人格及评估》1968年,他发表的著作

设,对行为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cross-situationallyconsistan-——情境cy)提出质疑,引发了人格研究领域中后来被称为人—这一争论引发了该领(person-situationcontroversy)之争的论战。

域的范式危机,在其后的20年时间里一直占据人格心理学的重要位置,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尽管没有一个特质理论家会认为一个人在所有情境下会卡特尔和艾森克也都承认并强保持行为的一致性,奥尔波特、

调情境因素在调节行为上的重要性,但特质的概念表明,人格尽管存在个体差异,却具有行为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种人格的评价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人的群组间的整体差异,但对于个体具体生活情境中的行为预测则有所欠缺,没有以动态的眼光来考察人格发展。米歇尔指出,将特质与人格等价的最大缺陷就是将特质概念中的行为成分从其背后的心理加工和动力过程中剥离,人格特质无法从根本上回答情感“在思想、和行为这条变动不居的河流中,有哪些东西保持不变”。

8.7%的行为差异,换言之,情境与特质都无法很好地预测行

为。

巴斯(Buss)在1989年研究发现,有些实验室情境下行为较短时间内得到详尽的指令,行为没有选择权,因此行为更多的由情境决定。在相反的情境下人格特质则发挥关键作用。还有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显示人们在相似的情境尤其是自己选择的情境中时,会清晰地显示特质。

因此,争论和研究的结果使单方面强调行为一致性和易变性的学者都感到惊讶:行为既稳定又变化,既有一致性也具易变性。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如阿特金森(Atkinson)等则认为争论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他们认为行为取决于人格特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这一观点在当代得到了更多人的证实和认同。

正式、公共情境下,在米歇尔(WalterMischel)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更多的由情境决定,这时被试处在新异、

2.情境论的缺陷及特质论者的回应

情境论在提出之初,就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1977)Block指责米歇尔的文献回顾是有选择性和不全面的,过分倚重研究中的一些实验反映。R.霍根认为,米歇尔的文献研究带有选择性,而实际上许多研究表明跨情境行为的相关系数大于米歇尔的结论。另一些学者指出,米歇尔的研究方法欠妥,他关注的是被试无法选择的、高度控制的实验情境,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去甚远;自陈报告与行为的特指水平不相对应,等

36

等。至于米歇尔指责的归因错误,研究证明情境归因同样会导致归因错误。

更多的特质论者则在对方批评的激发下,深入探讨特质斯冒尔、巴斯、白姆理论,正面回应情境论的挑战。爱泼斯坦、

(Bern)和爱伦(Allen)等人为此都作了大量研究,然而有趣的是争论双方都看到同时具有支持一致性和易变性的实证。

情境论强调情境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所有的争论与研究情境和行为的平衡,情也显示情境的重要性,但若想达到人、

情境怎样影响行为、基本的情境类型有哪些,等等。研究者对情境所知不多,对行为的了解则更少,很难抓住影响情境和行为的心理效应的关键变量。

在经历了20多年的理论与实证争论之后,特质论者积聚了足够的证据对情境论做出回答:特质表示现实的实体,它可以用来预测重要的现实世界。

三、特质与情境在当代的整合

特质与情境的争论持续了多年,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争论使更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力图达到特质与情境的整合。现将主要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情境性和多元性,同时关注个体的内部世界和人际互动,将人格特质与情境统一起来。

——情感系统理论3.米歇尔的认知—

米歇尔曾是认知心理学家凯利(Kelly)的学生,受到凯利的建构选择论和重视人类动因作用观点的影响,同时他还吸取了同是社会认知理论代表的班杜拉的相互作用论和罗德的价值期望理论,建立了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即CAPS,对个性倾向、情境、动因和个性结构的一致性进行重新的探讨,

米歇尔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弥补了特质论将情境间的差异当作误差不予考虑的缺陷,认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的差异正是特质的表现。人格结构主要由编码(encoding)、情感目标和价期望和信念(expectationandbeliefs)、(affects)、值观(goalsandvslues)、能力和自我调节规划(competencies

境论却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少有实验证实情境如何重要、试图对人格的特质和情境进行整合。

andserf-regulatingplans)等协调因子构成,它们并非孤立存

在,而是在经验作用下以独特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不同情境下保持相对稳定,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这种理论将特质与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整合的眼光来看待人格,反映了当今心理学发展的综合、统一趋势。

1.情境心理学的勃兴

情境论作为弥补特质论的矫正物有其积极意义,二者的争论使人与情境互动论作为新的范式而出现,促进了人格研究新领域———情境心理学的勃兴。

人———情境互动论是情境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 ̄30年代,勒温、Angyal、Kantor、Murray等研究者注意到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用公式表达为:(P.E),B———行为,E———人格,E———环境(情境),行为变B=f

量是人和环境变量的函数。随着特质与情境的争论,情境心理学研究也达到了更高的层次,Cantor等用词汇法研究了情境分类学,Endler和Magnusson等则得到人们由于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存在情境表象的个别差异的研究结果。情境心理学的人与环境互动论强调个人可以选择情境来表现特质,情境与人是交互作用、互相影响的,情境与特质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揭示行为,个体在某些情境中的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情境心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预测某一情境中个体的行为,也就是实现情境与特质的统一。

CAPS最为著名的方面是根据行为特征或“如果……那

么”行为剖面图(stuationbehaviorprofile)对人格倾向进行重新定义,以便说明人们如何应对遇到的情境,寻求人格特质的详细类化,这种建构可使特质概念变得更加明确。但至今为止,心理学对情境的分类才刚刚起步,CAPS若想科学预测人们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

出版社,2002.

考文献]

[1]PervinLA著;周榕等译.人可靠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LawrenceA.PervinOliverP.John;黄希庭主译.人可靠手册:

理论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继亮,孔克勤.人可靠特质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1.

[4]刘兆永.当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争议焦点[J].心理学动态,1991.

[5]安晶卉,张建新.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新的探索[J].心理科学进

展,2004.

2.社会建构论

社会建构论作为科学研究的元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倍受心理学研究的关注,并且被引入人格研究的领域。社会建构论的人格观认为,人格是社会建构的,是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的,它是一个动态结构,他强调人格的

[6]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

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