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名言与俗语

一直以来,有很多的名人名言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我们或错误解读,或断章取义,而这些已经被曲解的“名言” 却借助大众传媒传播,成为我们心中颠扑不破的真理。以下便是比较经典的几句误传名言。

国外篇

误传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从小到大,老师都会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才知道,虽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确实说过“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但是,我们的老师和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爱迪生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误传二: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色子。”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某个宗教的上帝),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观念就好象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这是他的本来意思。

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教材是怎样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绝对令你目瞪口呆。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是因为爱因斯坦觉得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误传三: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谁都知道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接受这句话,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如此崇高的评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深感自豪。而我们也深信这只睡狮已经醒来,已经让世界感到它带来的颤抖,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已经当惊世界殊了。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句话的中间还有一句:“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误传四: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布莱德利

我们过去知道的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则是一举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我们是第一个让美国人在没有取得胜利

的情况下签署了停战协定,大灭了美帝气焰,大长了人民威风,连美国人也如是说,这句话就是明证。但是,布莱德利说的这段话却是有前提的:“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共 产 党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误传五: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至理名言“几乎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许多人为之困惑,却不求甚解,认为黑格尔这句话意思是说: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是“合理”(价值判断)的必要充分条件。

殊不知,这种误解大概来自旧版本黑格尔著作翻译者的谬误。如果没记错的话,前年看过的《小逻辑》以及《法哲学》里,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误传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写过这样一段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中国人都熟悉的,非常壮丽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之时,他就能够说:我所有的生命和一切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紧接着写道:“因此,必须赶紧生活,因为不幸的疾病或什么悲惨的意外随时都可以让生命突然结束”。可能马上就有人反对,认为这不可能是保尔的话,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尤其是因为这段话与上一段的意境大不相同,如以此教育孩子可能会有“人生如梦, 转眼就是百年;要醉死梦生,赶紧享受人生”的颓废消极影响,那我要说:也可以认为“人生短暂,赶紧奋斗”么!

误传七:马克思在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的确又是一段感人泪下的壮丽名言,又可能感动过好几代中国人。假如我说,马克思在这同一篇文章中写道:“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与上一段相比,似乎给滚烫的头脑泼了一瓢凉水。

国内篇

核心提示: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这句名言出自《论语·秦伯》中的“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表述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是宣扬愚民权术的名言。

《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往往没有多少联系。当时的文章,除了句断,其它标点符号还没有发明。所以,被误读是可能发生的事。

如果将这句话更正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与孔子另一句名言”有教无类“一脉相承。也使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2、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学生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

3、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

这句话为19xx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所说。实际上,毛主席的原话应该是“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参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xx年12期《“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对毛主席名言误传的澄清》一文。

看来,名人的确不好做,稍不留意,说出去的话就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走样变形,甚至与自己的本意大相径庭。至于名人名言为何会被误传,个中原因有待探讨。只是,以后在接收相关信息时,可得留个心眼,说不定您奉为信条的一句至理名言,其实不过是断章取义,曲解篡改或后的文化垃圾。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很多小朋友从小就被这句话教育这,它似乎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活到老,学到老。但是你如果看了原文后面的句子恐怕就不这么想了。

这句出自《庄子·养生主》,原文是这样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意思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很疲倦了。明知如此,仍要汲汲以求地追求知识,那就会更疲倦了。

其实“活到老,学到老”是很正确的思想,但这个思想用此句来表示无异于南辕北辙!

当然,庄子的这句被人误解的话,其实并没有以上那些例子引起的反面作用那么大,读书是必须的,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必须的,但咱们要记得自己把握好,有个度。你就算用半辈子武装得自己学富五车,却发现很多知识你根本用不上,这不浪费了么?庄子从来都不认为一个人能比自然更大,这是他所有的话中唯一的主题思想,实际上,就算我们拿现在的世界观来衡量一部《庄子》,仍能发现他的学说里,有许多是符合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可叹的是,就是这么一位崇尚自然的思想家,他一句劝解读书人适可而止循序渐进的话却被一些叫嚷着“人定胜天”的人当成了激励年轻人拼命读书的名言来供着,科举改成了高考,八股改成了应试教育 ,于是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可素质却一年比一年低下,最后整黄了吧?你看现在大学文凭都和废纸没什么两样了,这帮人还不醒悟,还是继续读,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读博士后??读完出来一看,嘿,好象我已经老了捏,很多知识也用不着捏,这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最后再说一句私人的牢骚话,最近我去图书馆,总看见一帮老头老太太天天在那侯着,一见有啥免费的学习班就往里钻,也根本不管别人老师是教着什么,各位老爷爷老奶奶们,听我这个后辈说句话,您们这不瞎捣蛋么?赶时髦啊?摆个性哪?想让我们称赞下您啊?还是真打算活到老学到老啊?自个儿细细思量一下有什么意义么?能不能腾些地方给些真正需要的人进去?连“量子力学基础浅谈”都有街道的老大妈在里边占着位置,我真是无语了??

5、父母在,不远游——孔子

这句话一直就被很多人曲解成作为孝子必须在家侍候父母,以彰孝德,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这其实是告诉我们孝非是一直陪在父母身边,而恰恰是在自己必须有所为,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才算真正的孝

虽然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我们亦须不破楼兰终不还!

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

6、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7、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时任全国教育劳模的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

孔老先生很郁闷,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等人。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这样会搞死自己的”

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种学校的墙上几乎都有这么一句,实在是太常见了。此金科玉律出自庄子之手,原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庄子?养生主》)解释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庄子这句话中,前半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铺垫,后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己”才是亮点!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一个劲儿地去追无限的知识。然而在中国,处处大肆宣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读观。还辅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等可怕的例子,用来鼓励莘莘学子。庄子说过所有话的主题思想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不认为一个人能比自然更大”。可叹的是,这么一位崇尚自然的思想家,他一句劝解读书人适可而止的话,却被叫嚷着“人定胜天”的人当成激励年轻人拼命读书的名言。科举改成了高考,八股改成了应试,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素质一年比一年低下,你看,现在大学文凭和废纸都快没什么两样了,这帮人还不醒悟,还是继续读——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读博士后??读完出来一看,“哎哟喂,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

“学海无涯苦作舟”了半天才发现,学的大多没用,梦想成全才的人成了蠢材,何其悲哀!果然应了庄子那花后半句——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当然,人要掌握一定必要的知识,但是,要记得,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9、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只是我们都没曾想到,后边还跟了一句“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1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

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11、“无奸不成商。” ----古代词

古代成语“无尖不成商”也变了味儿,叫“无奸不成商”。无尖的“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不够资格当商人。不过现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滑,“无尖不商”就成名副其实的“无奸不商”。

12、第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在今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成为形容老师一生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感人奉献的经典名句。可其实这句诗的原出处,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却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丝方尽的“丝”与相思的“思”同音,比喻为爱相思流泪,至死不干。

13、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现在这句原话是“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的名言已被歪曲成赞赏见风使舵,甚至是对为虎作伥的认同,这与原意大相径庭。识时务,时务指形势或潮流,表示能认清形势和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杰。是对隆中卧龙先生的赞誉,说他未出隆中,却已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而且有极深刻的见解。

1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儒理学家和一群封建卫道士们总是如此曲解这句话,认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 然而事实仍然是卑鄙的社会群族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原文进行断章取义所制作的封建枷锁。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没有做到后辈的本分为最。舜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就自行娶了妻子,是无视尊卑、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极大的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1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现在变成写夫妻关系的了。

16、人尽可夫

一般认为是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说明女子的作风问题。”

但实际上,这只是字面解释,“人尽可夫”本身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是后来的夫子理学断章取义,用以戕害女子。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原文:(郑)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於市。厉公无柰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

春秋时期,郑厉公深恨相国祭足专政,暗命祭足的女婿雍纠去把其老丈人干掉,就可接任相国的位子。雍纠对老丈人不好,可夫妻感情倒不错。回家后面对老婆有点心虚,被老婆雍姬看出问题,一番逼问,就坦白交待了。

雍姬回家问母亲:“父与夫孰亲?母亲说:“父一而已,人尽夫也。”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选择的范围就是天下男子了。雍姬随将事情原委告知父亲,祭足反杀雍纠,厉公逃往别国,祭足又拥立了郑昭公。

可见,“人尽可夫”现在的意思,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断章取义和曲解。

17、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优”字时常被认为是“优秀”的意思,于是就解释成: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去当官。实际上,“优”的正确意思是“有余力”,学者将这句译为:“做好了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8、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曲解:古时中国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够公正,所以在高官犯法之后可以不受惩罚,不受刑罚。实际上,孔子说这句话的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

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於文明社会之外。

1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句话被政治教材曲解为:你不看花,花就不存在。

事实上,王阳明并没有否认花存在这一事实,他的意思是:当你没看到花的时候,花对你也没什么意义;只有你看到花的时候,花的颜色进入你的眼睛,传入你的大脑,你才知道这里有朵花,是这样的颜色。

2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实际上是“裨将”。“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21、有眼不识金镶玉

? 原为“有眼不识荆山玉”。

? 荆,指古代楚国 。“荆山玉”是在荆山发现的玉。

22、不到黄河心不死

? 原为“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

23、狗屁不通

? 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没有汗腺,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燥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