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

远古的梵音,现代人的启示

——品读《论语》

摘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留不住时光,《论语》却在时光的流逝中铸成了永恒。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到宋朝宰相赵普的感叹“半部论语治天下”,再到如今的孔子学院遍布五湖四海。论语从古至今滋养着,荡涤着人们的心灵。选修论语,让我有机会更加走进论语,去聆听,去感悟先贤的光辉。去反思,去改善自己的观念。

从孔子的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发,我主要从个人的修养和齐家,对政治方面的看法两个方面来叙述了我的理解。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弟子平时对话的一本集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语录体。全书共二十篇,每篇的开头大多以第一句话的前几个字位标题,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论语的文字朴素,并没有刻意的修饰,千百年来,展现给读者的却是那一幅幅孔子与弟子在一起谈论道理生动的场景。读论语朴素而从容地文字,心里自会有一种安定,一种淡然,就如同自己也穿越时空,置身于众弟子和孔子一起畅通的情景之中。而孔子和众多弟子的语录,此时都清晰浮现在眼前,留过脑海,如同一曲轻音乐,又宛如流水,温婉流过,留下一片馨香。

孔子是温和而从容的,论语也是温和而从容的,孔子亦没有做老师的高傲,大多数时候都是以一种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孔子所追求的境界,也不是浮于世俗的功利,而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的生活状态。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曾经和孔子坐在一起,孔子问他们如何治理千乘之国。于是学生们开始畅所欲言,子路最先发言,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听完,没有做评价,只是微微一笑。接下来就是学生们一个个发言,只是曾皙等到最后在孔子的鼓励下才娓娓道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也就是说,他更加欣赏曾皙的做法,没有官场与治理,只有一群大人和孩子,在春天踏青,泡澡,迎风而舞,简单而

平和的日子,内心是那么平静,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纯真而和谐。不过孔子也并没有批评子路的说法,也没有评价谁是谁非,只是淡淡一笑,只是说“我”更赞成谁的。

论语是安贫乐道的,不在乎物质的满足,只热衷于对“道”的追求。在我看来,孔子的“道”涵义广泛,是“仁”也是治国之道,做人修养之道。曾子就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也曾说:“善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颜回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态度大加赞赏。颜回本人也是乐在其中,他乐什么呢?内心有信念,不在乎生活的贫苦,由此而乐。孔子也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天性也真的孔子,每当对道有所感悟,依然会兴奋得像孩子,忘记了吃饭。

而这种安贫乐道思想,也影响了中国一代代才子佳人,陶渊明就是一个典范,他辞去官位,种豆南山下,高兴时便抚琴,过着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也由此流传下来一首首田园诗歌。刘禹锡写下《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房子简陋,但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精神上是那么富足,因此陋室又“何陋之有”。

论语是正直的。子路问孔子什么是“成人”,孔子就回答说:“今之成人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就要不忘生平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孔子认为的正直,在利益的面前仍然保持理智,会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得到;在危险的时候也不逃避,完成自己的使命;曾经许下的诺言,可能是对别人,也可能是对自己,都不曾忘记。以孔子的标准来看,当下的我们是不是离正直渐行渐远了呢?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不惜在婴儿奶粉里面添加三聚氰胺,残害了一个个稚嫩的婴儿;利用农民工不懂怎么使用取款机,骗取别人的密码,再将钱取出;还有地震时的“范跑跑”......孔子还说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都是去团结大家而不勾结,而勾结,是小人的做法,勾结而不团结,以利为目的暂时合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内心豁达而正直,做事光明磊落,所以坦荡荡;小人计较于利益,总是存着私心杂念,所以总是“戚戚”的样子。

《论语》中的君子,是有自己的能力的。“君子不器”“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无能焉”这些句子常常出现。反思下我们自己,在遭遇挫折时,总是喜欢抱怨外界,却不找找自己的理由。羡慕别人的才华却没有看见过别人的付出,自己也从未去努力过。正在的强者,是不怕没有赏识自己的人的,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真正的强者是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的。董思阳,这个21岁就当上总裁的女子,在15岁时候独自去新加坡留学,她克服了作为一个还未谙世音又语言不通的小女孩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去做过花店的推销员,当然第一天她只推销出去了一盆花。不服输的她,自学了一个月的推销知识,后来她一天赚到了3000新币,比在花店全职店员还要厉害。不需要靠别人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生活,左右自己的心情,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保持前进的脚步。

在论语中,除了这些有关自身修养的语录外,还有教我们与父母朋友相处之道的。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在古代,人们是多么孝顺,难怪也说“百善孝为先”,如今时光早已有了沧海桑田的转变,我们已经不可能一直守在父母的身边。不过我们至少可以每周抽个时间给父母打过电话,嘘寒问暖,至少记得在他们生日的时候回去陪陪他们。在农村里,空巢老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父母在他们壮年的时候,把我们拉扯大,我们羽翼丰满而他们年老力衰之时,我们却留他们在家孤独守候,这是多么残忍!纵然做不到“不远游”,至少也常回家看看。

与朋友相处,孔子主张“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不自辱焉”,也就是说朋友之间相处,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觉得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就善意地给他指出来,如果朋友不听,那也就算了,不要再坚持了,这样就不会自取其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在你看来对的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你看来完美的方案别人也不一定认可,所以和朋友保持一定距离,也是对朋友的一种尊重,对不同观点的尊重。

孔子还提出了交友的标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僻,友柔善,友便佞,损矣”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第二种好朋友;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了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所以,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一直以来的理念,在我看来,《论语》是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层次所来谈论,除了我们已经讲过的个人修养和事父母与朋友方面,还有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正如大家所说的,《论语》是一部入世学,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也就是说,时机成熟时我们就应该出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时机不到的时候要注重个人的修养以做好准备。 在孔子政治思想中,提倡的治国工具是“礼”

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礼”的人,据说他小时候就把礼器当玩具玩,《史记》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可谓天赋异秉。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礼”是周代典制的重要内容,“礼起源于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也就是人类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代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在进入王政时代后,被领导阶级加以整理改造,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于是,夏有夏礼,商有商礼,周有周礼,“礼”成了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而“礼”经过了夏商两代的改进,到了周代,经过周公的系统化,成为更加完善的一种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见于先秦典籍《仪礼》之中。周礼的基本精神是“在各种典礼、仪式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贤愚等社会范畴,界定每个人

在社会秩序中的具体位置,协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到了孔子时代,周公所作的“礼”已经彻底崩溃了,社会进入了“天下无道”的时期,孔子在这样的社会里能够站出来,用一种“虽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力图改变社会现状,这种精神是我们后世子孙们所应该敬仰和学习的。

孔子要用“礼”来治理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子路曾经问老师:“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1子路觉得老师有些可笑,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要想“正名”确实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他问:“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这“名”怎么正呢?孔子对子路解释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以说,孔子认为“正名”是治国的首要工作。所谓“正名”,就是建立一个名实相符的社会,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职,不得僭越。齐景公曾经问孔子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孔子要建立的是一个秩序合理严谨的社会。

其次,除了“正名”之外,孔子还提出要以“礼”为行为规范的思想,即“齐之以礼”的思想。“礼”的实行有两条缺一不可的途径:一是自下而上的途径,孔子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要“克己复礼”,在教导他的儿子孔鲤时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就是说民众自己本身要以“礼”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二是自上而下的途径,即领导者要以“礼”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领导者以“礼”为行为规范,民众就会效法,国家就会稳定,从而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 孔子还认为,治国的方略在于“德”,即道德,信念。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取信于民。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认为“信”是治国的最基本的因素,也就是宁可饿死,也要有信念,人都有一死,但是没有信念却,人民将是一团散沙。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纵然时光过去了千年,《论语》却依旧闪闪发光,读《论语》,总会让我们的身心再一次净化,总会让我们思维得到再一次启发!

参考文献:1、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2、于丹《论语心得》

 

第二篇:感悟《论语》中的自省精神

感悟《论语》中的自省精神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辞约义富,是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修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20xx年3月25日,《论语》当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

古人讲“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儒家经典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经典所阐述的道理如同自然规律一样是超越时空的,就象太阳一样适用于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经典是百读不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读同一部经典会有各自不同的感悟和心得;经典是历久弥新的,不同时代的人们都会从经典中汲取到相应的启示。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东出西落一样,就好像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样,论语告诉我们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正如《易经》所言“大道至简”。 自省的“省”是会意字,甲骨文、金文的“省”从屮,从目,“屮”为草木刚长出来的象形,表示察看初生草木,亦为察视、检查的意思。《说文解字》中给予的解释是“省,视也。”本义为察看。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的言语、行为、处世方法和起心动念、情绪态度、思想认识等心理活动。自省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在忧患意识中通过完善道德修养和提升处世的智慧来趋吉避凶、趋利避害。什么是吉凶利害?要有判断的依据标准。这个标准涉及到价值观。我认为价值观不应该是多元的,因为多元价值观容易引发思想混乱,严重的甚至会精神错乱。判断吉凶利害的依据标准应该是历经几千年依然有旺盛生命力的,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儒释道经典。

论语中有关自省的言论收集汇总如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第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第四》);“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第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第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第七》);“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第九》);“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第十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第十九》);“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第十九》);“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第十九》)。

通过以上关于自省的论述,可以看出自省是我国传统修身中一个基本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人的视力是有两种功能的,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当社会物质生活极大繁盛的时候,我们现代人有可能会遭遇更为复杂的心灵困惑。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能关注自己的内心?

《周易》讲“君子以恐惧修省”。一个人惊惧于发生于他人、它处的灾患,担忧更大的灾患降临自身,“惊远而惧迩”,防患于未然。北宋诗人林逋强调“恐惧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惧则畏,畏可以免祸;事后而恐惧则悔,悔可以改过。夫知者以畏消悔,愚者无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杀身,大哉,所谓恐惧也”。南宋《周易集说》注解“修者,修敕其善而进之也;省者,省察其不善而改之也”。恐惧修省重在心存敬畏。儒家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

圣人之言”;“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由此看来做好自省需要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心存敬畏的忧患意识,二是要有判断是非善恶、吉凶祸福的依据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