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学作品中的话语蕴藉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话语蕴藉

摘要:话语蕴藉概念,是将现代“话语”概念与我国古典文论述语“蕴藉”相融合的结果。“蕴藉”(又写作“酝藉”或“蕴籍”),来自中国古典文论。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很多文学作品都是话语蕴藉的典范之作,从各方面体现着话语蕴藉的特征。因此,本文从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入手,分析文学的话语蕴藉,并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关键词:话语蕴藉属性;文学作品;含蓄和含混;艺术审美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仅满足于运用笼统的语言概念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揭示文

学的丰富性。然而,文学作为话语,具有蕴藉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话语蕴藉。

一.话语蕴藉

“蕴藉”(又写作“酝藉”或“蕴籍”),来自中国古典文论。“蕴”原意是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籍”原意是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为含蓄。而在文学艺术领域,它是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些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在分析文体时指出:“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即那些命意浅显直切的作品,大都缺乏“酝藉”。他明确地指出“蕴藉”是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意义深刻的文章总是显得文采丰富,而把不尽的意味曲折地包含其中,因为这样的文章才能“使蕴藉者蓄隐而意愉”,令喜好“蕴藉”的读者阅读“蕴藉”之作而充满欣喜。在考察文学话语的特点时,蕴藉是个有用的概念,被赋予较为宽泛更具包容性的含义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含深厚而又余味深

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中。

二.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①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主要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可能性。②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则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是特定的,但意义似乎是无限丰富的。总之,整体的社会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文本中的话语蕴藉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炼字,讲究新奇,更注重准确传神,意味深长,造成丰富的话语蕴藉效果。

三.《丑奴儿》—辛弃疾

接下来我们从文学古诗词—《丑奴儿》入手,分析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丑奴儿》

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于词中,说话人是抒发情感的宋代此人辛弃疾,正在阅读文本的我们是受话人,文本则是抒情主人公用以抒发感情的该词主体。我们通过该词可以体会词人那时的情怀,这便是跨越时空距离的“沟通”。同时这种沟通并不是孤立的,而依赖于特定的语言环境,语言风格,民族语言和文化背景等,即“语境”。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

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对于词的赏析,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符合话语蕴藉的属性,对于同一文学创作,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则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含义,同时根据词的具体内容和语境,意义更是无限。

四《丑奴儿》里面的含蓄和含混

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

和含混。1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2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读者阅读文本时,可能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不同意义。3含蓄与含混;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全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但两者实质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其实,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就是一种审美形态,是一种审美的体现,更是一种艺术欣赏。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

“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

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具有话语蕴藉的属性,不仅是各种作品的创作、传承、研究活动具有话语蕴藉属性,而且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文本更包含着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

 

第二篇:浅析文学蕴藉

浅析文学中的话语蕴藉

摘要: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了可能性。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一下话语蕴藉在文学中体现,从而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到话语蕴藉的含义。

关键字:话语蕴藉;文学活动;文本;含蓄;含混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蕴藉,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文学作为话语,与日常话语、政治话语、科学话语、新闻话语等一般话语不同,具有“蕴藉”的特点,从而具体的表现为话语蕴藉。

一、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活动是由创作、作品、接受和批评等环节组成的整体,话语蕴藉贯穿与文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文学活动中的话语蕴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归隐之初,陶渊明作为“说话人”,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最终的心灵归宿。陶渊明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出仕有着一种强烈的憧憬,但当时东晋王朝门阀制度森严,统治腐朽黑暗,造成了诗人心里期待与现实的疏远与背离,诗人不愿屈于现实的黑暗,于是选择从社会中抽身而出,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如今,我们作为“受话人”,在阅读诗人的作品时,诗人身上那股淡泊之气通

过作品感染着我们每一个读者。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片灿然的菊花丛中,一位古铜色皮肤的沧桑老人手采几朵菊花,悠悠然的望着远处的南山,眼神中透露着睿智的光辉。落日余晖中,一群群鸟儿朝着夕阳的方向飞去,飞向自己的家,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和谐,给人的内心带来一种极其安定的感觉。

现代人在提起陶渊明时,总是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去评价他:淡泊、悠然、静穆、自得。而且有许多人被陶渊明的这种品质深深感染,以此指引自己的生活,这正是作品中的思想在读者身上深深沉淀的体现,诗人与读者通过作品实现了跨越空间、跨越时间的沟通。文学作品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的可能性,影响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便是文学活动中的话语蕴藉属性。

二、文本中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本,即有待阅读的具体对象,毫无疑问是由话语系统的蕴藉构成的。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则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中有两种较为典范的修辞形态---含蓄和含混,体现出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

(一)、含蓄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

宋代程颢曾作一首名为《秋月》的诗:“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这首诗写的是秋夜

中月光,诗中虽未出现一个月字,但是月光的清澈却通过诗中景物的映衬含蓄传达到人们眼中。清澈的小溪绕着碧绿的青山,在明净的夜空里,缓缓流淌,波动着皎洁的月光,涌动着融融的秋色。这月光下的秋色,仿佛隔绝于遥远的红尘之外,那溪上的白云,那山间的红叶,该是多么的悠闲自在,俨然被这幽幽的秋夜月光陶醉了。诗人在这弥漫着明净、皎洁的月光的秋夜中,欣赏着水之清、山之碧,怡然自得。诗中与月有关的字未置一词,字里行间却处处显现着月光的灵动。无中生有,妙不可言。这正是话语蕴藉的体现,使诗歌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使诗歌呈现出无限的意境。 又如舒婷的《致橡树》。这是舒婷19xx年作的一首爱情诗,传统的爱情观,总是要受到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和伦理观念的干扰和制约。因此,爱的结合,往往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而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变成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从而失去爱的本质。诗人在这首诗里,所摒弃的便是这种陈腐的观念。“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她否定了那种依附性的爱情观。通过这几句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格独立的女性形象,这种独立使得爱情更加闪耀,爱情不再是女性的避难归宿,而是让男女双方共同成

长的催化剂,这样的爱情更加让人动心。如果我们进一步思索的话,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向往。人与人之间也应当这样:彼此独立和平等。这种尊重人格独立和平等的价值观,并为它献出诚挚的歌唱,对于刚刚结束的那个轻蔑人的尊严,把人分等划级的年代,无疑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阅读这首诗,不仅感受到那份独立的爱情的美好,还能感到内在的强大的力量,并领悟出一种崇高的人格,对经营爱情、亲情、友情都有着浓烈的感染力。作品呈现出丰富意蕴,这就是话语蕴藉赋予文本的力量。

(二)含混

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卞之琳曾写过一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短短的四句话,不同的人读起来却有不同的体会。有人读出浪漫的气息,茫茫人海中,就这样,一个桥上,一个楼上,不经意间,一个身影就这样进入眼中,痴痴迷迷,恍如一梦,此生不忘;有人领悟到了共存的意义,风景-你-别人,看似不相关联的个体,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q此都互为依托。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共同生存于人世间,我们要学会给予,回报总会在某个地方等着你;但也有人从中读出了悲伤的味道,对于风景来说,你是主体,风景是陪衬,但对于看风景的人来说,你又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与陪衬,人生角色就是这样沉沉浮浮,

飘忽不定,我们必须面对人生的这种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

虽然只有四句,这首诗却表现出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正如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评论道:“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读者阅读文本时能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不确定意义,这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便是话语蕴藉。

含蓄突出的表达是“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不过,两者实质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到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文学中的话语蕴藉便是文学活动中作品所带有的含义,通过阅读,在读者身上产生无限的影响,并且被读者诠释出多种可能性的过程;话语蕴藉就是文本中的话语带有的那种广阔的意境,萦绕心头,余味深长。文学离不开话语蕴藉,正是话语蕴藉的存在,才使得文学能成为一种美的艺术形态,被人欣赏,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