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

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txt你站在那不要动!等我飞奔过去! 雨停了 天晴了 女人你慢慢扫屋 我为你去扫天下了 你是我的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民政局9块钱搞定,我请你吧你个笨蛋啊遇到这种事要站在我后面! 跟我走总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我家的户口本上。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茶文化兴起。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由上层社会“雅玩”入俗为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

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定亲,以茶馈礼,以茶贸易,民情风俗,均与茶不可分离。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南北朝时由达摩传来中国。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其事近诞,而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 无相,不即不离。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 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其所著《茶经》,开演一 代茶艺新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优良传统。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地栽茶。制茶饮茶,相沿成习。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中国茶禅文化传入日本,于是而有日本之“茶道”;传入英国,于是而有伦敦“午后茶”;传至欧美,竟有所谓“基督禅”者。茶禅文化影响世界文明,实深广远。茶禅是文化之缩影,“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可见各国不同文化之内涵与时代精神。茶禅又是文化之泉源,儒家以茶规范仪礼道德;佛家以茶思惟悟道;艺术家以茶书画诗文;评鉴家以茶审美鉴赏。茶使人类精湛思想与完美艺术得以萌发创造。茶禅文化可以兴、观、群、怨,小至怡情养性、应对进退,大至国际往来、文化交流,诚目前改革开放、净化人心、启迪智慧之所必需,亦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之所当务。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大德,生前素心淡泊,好茶乐道,观世界文明发展之趣势,感祖国茶禅文化之渐替,念我祖本师之慈怀,阐茶禅一味之真谛,爰倡茶禅学会,以期联络同道,致力于新中华的精神文明建设,弘扬茶禅文化于新时期,启迪理想,护持道德,开发文化,纲维纪律,盖亦为经济建设中心添砖增瓦、搭桥铺路之一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赵朴老希望广大“茶人”与有志“茶文化”之士,能将已濒湮没的中国茶道,发掘整理,恢复继承,发扬光大。中国茶禅学会遵循赵朴老的遗愿,也正为此而努力。

茶禅文化是一个容量很大、范围很广、内容非常丰富的大文化圈。它并不局限于佛教文化,但它的主流确实是中国佛教的茶道。它由禅而兴起,继由禅而成熟,终因禅而成就。它虽然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但它的脉络却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贯之。

人体有色息心三大要素之分支,生活有饮食、呼吸、睡眠三大活动之需要(儒家谓为食息眠,道家谓为精气神,佛家谓为色息心,藏密谓为脉气明点,实质一也),法门即有如来禅、秘密禅、祖师禅三大体系之类别。禅定有种种分类,此种分类,是从色息心上分,色息心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但修持有所侧重。如来禅着重息法,断惑证真,转识成智;秘密禅着重色法,入我我入,即身成佛;祖师禅着重心法,明心见性,即心成佛。禅定亦因三大法系而展开。茶与佛家这三种禅定都结下不解之缘,赋予了茶禅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使世俗间的饮茶活动逐步升华为佛门的茶道。

中国佛教最先推行的禅定大都是四禅八定的如来禅,如来禅是坐禅,讲究安般守意的息法息道,与后来祖师禅的参禅、行住坐卧都是禅是不同的。坐禅需要静虑专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发”等等药性药效,其功用正好有助于摄心入定,所以茶与禅修结合,乃极自然而必然之事。坐禅用茶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书?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坐禅,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僧人坐禅修定,须持“过午不食”之斋戒,盖由戒生定,由定证慧也。故丛林不作夕食,但许饮茶以助修。唐代茶道,多与佛教食法相关,称为“吃茶饭”。唐用茶饼,故需煮饮,如煮饭然。丛林谓过午之后饮食为小药,故茶又谓为茶汤,如药汤然。所以赵州公案说“吃茶去”。

唐代寺院饮茶助修,逐渐普及,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举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从此可见由僧人坐禅饮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间转相仿效的饮茶风俗。而宗门亦将坐禅饮茶列为宗门规式,写入《百丈清规》。佛教丛林制度,由唐百丈禅师立《百丈清规》而创定。《百丈清规 法器章》及“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点行堂茶”等条文中明文规定丛林茶禅及其作法次第。其“请新住持”文中记有“鸣僧堂钟集众,三门下钉挂帐设,向里设位,讲茶汤礼。??揖坐烧香,揖香归位,相伴吃茶。??”即于法堂设两鼓:居东北角者称“法鼓”,居西北角者称“茶鼓”。讲座说法擂法鼓,集众饮茶敲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上堂时二通。??茶鼓长击一通??召集众僧饮茶。又每坐禅一炷香后,寺院监值都要供僧众饮茶,称“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茶院中还专设“茶堂”,供寺僧坐而论道,辩说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参之用;有“茶头”执事,专事烧水煮茶,献茶酬宾;专门有“施茶僧”,为行人惠施茶水;寺院所植茶树,专称“寺院茶”;上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之茶,称“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挂单,依“戒腊”年限的长短,先后奉茶,称“戒腊茶”;住持或施主请全寺僧众饮茶称“普茶”。茶会成为佛事活动内容。凡此种种均来源于坐禅饮茶,目的还是为了帮助禅修,而后相沿成习,潜移默化,成为佛教丛林的法门规式。百丈禅师有:“吃茶、珍重、歇”三诀,唐皎然饮茶诗有“三饮便得道”之语,刘珍亮谓饮茶具“十德”,《五灯会元》载有所谓饭后三碗茶的和尚家风。可见茶在唐代,已为僧伽生活中所不可或缺。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规。自宋至清,举办茶宴,已成寺院常规活动。如浙江径山寺即有近千年的茶宴史。藏传佛寺,一般都举行茶会。十九世纪中叶,大喇嘛寺曾举办过数千喇嘛参加的法会,有时持续数日之久。由此可见茶不但与显教,而且与密教;不但与汉传佛教,而且与藏传佛教都有密切关系。总之,上说这些都是坐禅饮茶的茶道,也可说是修如来禅的“坐禅”茶道。

就在坐禅饮茶的茶道盛行之时,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从印度来到中国首都长安传播密教。密教修的是即身成佛的秘密禅,一切修法都可说是供养法。而茶成为最佳供品之一,一开始就与密教修供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唐历代皇帝赏赐高僧大德,多用茶供。

如金刚智忌辰,举行千僧供,玄宗赐茶一百一十串(唐代系饼茶,故可用线贯串),以供斋用。大兴善寺文殊阁上梁,代宗敕赐千僧饭,赏上梁赤钱二百贯,蒸饼二千颗,胡饼二千枚,茶二百串。惠果大师于贞元六年(760)入宫,于长生殿为国持念七十余日,归时,每人赐绢三十匹,茶二十串。贞元十四年,惠果入内道场,赐绢一匹,茶十串。惠果常以所赐之茶换购丹青原料画曼荼罗,可见唐代皇帝即以供养茶赐茶为供佛施僧的高级礼遇。法门寺地宫供奉物中,有唐代系列茶具一套,系唐僖宗自用以供佛和大阿贽黎者(僖宗排辈第五,乳名“小五”,茶具墨书有“五”字略号,是最珍贵的皇室茶具,也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的茶具。现存法门寺博物馆)。日本文献记载,台密宗祖最澄及永忠和尚,遣唐回国,带茶种植于比?山麓。永忠和尚献茶于嵯峨天皇,天皇称赞并命当地(宇治县等地)普遍种茶,是为日本最早传茶之记载。奈良宇治所产之宇治茶,至今还为日本茶道常用之茶。又广东江门传说密宗一行大阿贽黎曾在江门白水暂住,日种山茶,夜观天象(一行为中国大天文学家),进士陈吾道建茶庵寺,并为一行塑像立碑。凡此均可证明茶与密宗的法缘关系。

密教修法,供品很多,六供、八供、十供??等等。用茶作为供品,则是中国唐代而且是唐密所创用的。供养有外、内、密、密密四层。例如茶与水:

茶:外层是药料 内层是定中甘露

密层是禅味 密密层是常乐我净

水:外层是水大 内层是甘露

密层是红白菩提 密密层是大悲泪水

又茶有四重隐显:

外:待客之茶 内:谈心之茶

密:结盟之茶 密密:禅密之茶

日本台密六祖智证大师圆珍《行历抄》记其初至长安面见法全(唐密祖师惠果和尚之法孙),引至“青龙寺西南角净土院上房,与茶饭吃。”后三日,圆珍“到青龙寺礼拜和尚,入道场,随喜礼后,便于院中吃茶饭”,由此可见茶与密寺及密宗行人之关系。法门寺地宫八重宝函中有药师曼荼罗,其药师像与东密《觉禅钞》心觉的左手持钵右手持锡杖的唐本药师像完全一样,说明地宫也已用茶供养药师。药师法为中国早期密法,唐代弘扬最盛。尽管显密详略不同,但传承迄今不绝。药师法是了生脱死,以药物为体、以性空为性来认识人生而改造人生现前脚下立地起修之大法。药师法的本质就是修药师定。修药师定,就是教人明于自己色息心之所由具以及如何用此色息心之所具而做顶天立地之人。亦即教人如何在生活中了生死而又在了生死中生活也。药师定者,秘密禅之禅定也。它融秘密禅修色之要,会如来禅修息之奥,通祖师禅修心之妙,以大食法(消化生理)修色,解决食色问题;以安般法(循环生理)修息,解决呼吸问题;以入寤法(大脑生理)修心,解决睡眠精神问题,实为现前做人做事之生活禅也。用药师法茶供、茶施、茶会,则是秘密禅茶供之善巧方便之运用。因为茶禅一味,禅密一体。茶作供品,作空性观,既易悟缘起性空之理,更显实相不空之法。密教用茶作供,可表如来口、如来味、如来意,这是修密供茶的茶道,也可说是修秘密禅的“密禅”茶道。

由于人身色息心是一个完全的整体,因此如来禅的坐禅、秘密禅的密禅与祖师禅的参禅是相互联系,从三个不同的层面而逐渐开显的。所以在坐禅饮茶、密禅供茶、参禅茶味三者既有彼此相联的共同点,又有先后不同的差别层。修祖师禅的“茶禅”(即茶禅一味)的茶道是到宋朝禅宗发展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也就是说,茶由禅兴,茶由坐禅饮茶到茶事融入佛事,列进宗门法规,乃至以茶作为密教供品,用以供佛斋僧。法门寺的茶供养、圆珍的“吃茶饭”,甚至赵州三呼的“吃茶去”,以茶作为妙传心印的载体,茶修禅修一体,茶味禅味一味,茶密禅密一体,这就完成了中国佛教三个层面,色息心三法相即、空假中三谛圆融的中国茶道。也就是坐禅饮茶的茶道、修密供茶的茶道和用茶印心茶禅一味的茶道。饮茶的茶道,主要是

饮茶调息,摄心入定,心息相依,安般守意,进而止住自心流注,臻于住息息住,心一境性。供茶的茶道,主要供茶作观,作空性观,周遍明了,入本不生际,乃至离边大中观,常乐我净。印心的茶道,主要是味茶净心,自心现量,远离四句,甚至念住无念,见本来面目。 “茶禅一味”是由宋朝临济宗大师圆悟克勤提出的,他在湖南夹山寺编著的《碧岩集》在禅门影响甚大,被韩国称为“天下第一奇书”。他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由日本留学生辗转传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纯手中,成为日本代代相传的国宝。日本临济宗荣西禅师遣宋留学回国后,将茶种植于禅寺,并著《吃茶养生记》。之后大应国师又将中国寺院饮茶方式传至日本。大应之后继有几位禅僧至中国习茶道并成为茶师。后大德寺一休和尚将茶道之法传弟子珠光,乃融日本文化之特色,创出富有东瀛风味的日本茶道,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千利休改良而普行于民间,称为千家流,倡导“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即日本现在的里千家茶道。现在日本茶道已有数流矣。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谓“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归依。”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珠光禅师说:“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一味清净(清心),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国)太平。”传说珠光禅师捧茶拟饮,老师一休举铁如意一声断喝,将其手中茶碗打得粉碎,珠光猛然有省。一休再问禅意若何,珠光答谓“柳绿花红”,一休印可。珠光专以茶道保任所得,并最终提出“佛法存于茶汤”的见地。千利休也在《南方录》中写道:“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而“茶道之秘事在于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诸具、法则、规矩的,无一物之念的,无事安心的一片白露地。”这一片白露地,就某些茶道已经明显表露出来的境界,也还只是浅层次的般若境界,还未臻于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还只是“缘起性空”的中观见,还不是离边的大中观见。提高来说,这一片白露地,就是大圆满的如来藏,就是原始觉性、内在光明、本来面目,就是“如来藏中有如来”的“本始基”,就是法尔清净的“本不生际”,也就是脱离任何边执的“常乐我净”。这就不是世俗谛中“茶即禅,禅即茶”的“茶禅一味”,而是胜义谛中无修无证、非茶非禅、非不茶不禅、不可言诠、不可思议的本际明相的“茶禅”了。入难入之楞伽,住无住之本际,达摩的二入四行,曹溪的一花五叶;祖师西来意,将心与汝安,欲了此中味,请你“吃茶去”。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艺)。道无器不现,器无道不明,所以茶道也不完全离开茶艺。中国茶禅文化的影响除传承至日本的茶道外,余波所及,现在流行于欧美的所谓基督禅、午后茶,韩国的茶礼,台湾的茶馆茶艺,以及大陆的工夫茶、盖碗茶,形形色色的茶道表演,都只能说是茶艺,而不是茶道。其根本区别,就在于茶艺,只是在茶的“色、香、味”上做工夫,引发刺激人们的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去享受、品尝、韵味,总使人们跟着感觉走。高一层的顶多也只是提高到理性意识上去分别、体会、执着某种感觉提供的思维境界或审美境界而已,并不能使人们真正在心灵上升华到一种体认事物本来性空的境界。(这里指的是“茶艺”有局限性,而不是说饮茶人的修养,茶人的修养是不受此限的。此乃另一问题,应行别论。)茶道则是在心灵上用功,通过茶的物质性功能去作空性观,体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其外境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因缘和合,是虚幻不实,没有独立自主性的实体可得,没有永恒不变的实物存在,一切享受都只是自我意识的执着和陶醉,根本不认识自己的心识和外境都是污染了的。茶道就是要你通过茶的实际生活,在心路的历程中,净治明相,观察自心现量,清除你自己心灵所受的污染,善自心现,远离尘垢,消除烦恼,还你自心本来清净的现实而已。那时,同样饮茶,同样“色香味”,搞茶艺的会跟着自己感觉走,而修茶道的,则跟着自己清净的心灵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那才能真正得到茶饮的法乐和法益哩?

我们不排除茶艺,因为它虽是低层次的,但又是可作修茶道的基础,提高到茶道上去。愿一

切有志“吃茶”之士以及从事茶文化工作的人们,都能来求索中国的茶道,都能从“茶艺”转升到“茶道”。我相信,中国的佛教茶道,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交融的发展过程中,在新千禧新世纪人类面临解决自身建设问题的机缘中,将会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石门夹山——中日茶禅文化的源头

石门夹山——中日茶禅文化的源头

【作者小传】 雷建生,男,19xx年10月生,湖南省石门县人。大学本科文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住石门一中常务副校长,石门县中学语文教研会理事长,湖南省作文教研中心研究员,省中学作文教材编写组成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研论文40多篇,主编或参与编写教学专著5部,两次荣获全国作文教学“园丁奖”。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多件。19xx年所写新诗《山上人家》获省青年文学创作二等奖,《咏壶瓶山》(七律)被选刻于中国常德诗墙。

一、石门夹山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茶禅一味”

(一)石门夹山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茶禅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石门夹山,位于古称“神仙窟宅”的澧阳平原,山接武陵,泉通洞庭,水土沃饶,人文早蔚,是湖湘文化重要中心地。与郭沫若一道留学日本的石门籍学者申悦庐教授,曾撰文把夹山历史文化分为3个重要时期:一为唐代善会大师开山讲法时期;一为两宋圆悟碧岩评唱时期;一为明季清初李自成禅隐时期。更加难得的是每个时期都为华夏文明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历史遗产,弥足珍贵。特别是夹山作为中国和东亚“茶禅一味”最早的发祥之地,其历史地位更不容忽视。

夹山风景优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的生长。夹山特产牛抵茶,远在宋代即被列为贡品。申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先生在所著《中华茶人手册》“中国茶叶之精华”一章中,对历代贡茶曾具表详列。由唐到清,主要贡茶17种,石门夹山牛抵茶即在其中,而且与四川“蒙顶云雾”、福建“武夷茶”等并列8大名茶,早在宋以前即钦定为贡茶。陈宗慰主编的《中国茶经》介绍更为详细,明确指出:"牛抵茶早在宋代己被列为贡品。元、明以来,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好茶还需好水泡。作为夹山3大名胜之一的碧岩泉,是泡茶难得的优质泉水,“香茗佳泉”,相得益彰。碧岩泉甘甜清冽,历干秋万代,到现在依然喷珠吐玉,令人叹为观止。

夹山古寺,远追唐宋。置身于夹山好山好水好茶之中的佛门僧侣,得天独厚,于阵阵佛乐声中,歆享袅袅茶香,修心养性,品友敬客,普施甘霖??就在夹山雅静、清寂的禅堂里,实现了茶与禅的结合,形成了"茶禅一味"的宗教哲学理念和人文美学精神。

(二)夹山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茶禅一味”

夹山寺为楚南名刹,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文物,远在魏晋时就有庙宇建筑。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曾先后下诏敕建,故有“三朝御修”之盛名。全盛时期,有正殿九迸,占地百亩以上,故有“骑马关山门”之说。

夹山作为源远流长的佛教圣地,文史资料及历代州县志上均有记载,寺院现存碑铭颇丰,也是重要的佐证。

游夹山、览古寺、品禅茶,已成为历代僧人、文人的雅事,如唐朝著名诗人李群玉《夹山寺上方》诗云:“满院泉声山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五代人周朴认为这里是终隐的住处:“为报五湖云外客,何妨到此老林泉。” (《天门灵泉院》)。吟咏夹山参禅品茗之作就更多了。如明·水之文诗:“陇麦正堪作饭,溪泉尽可烹茶。一点禅心自定,世间俗事天涯。”这些弥漫着禅机茶香的诗旬,表现了夹山作为茶禅源头的神姿天韵。

而作为夹山茶禅文化的杰出代表者,则应首推唐之善会与宋之圆悟两位大师。

善会(805一881)人称“夹山和尚”,俗姓廖,广东砚亭人。 《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中,将善会称为“夹山的弄潮人”。善会于咸通八年(871)"定居夹山,聚二百众,自成一个农禅基地。“有眼不窥天子乐,目前且取老僧歌。”他于夹山首倡茶禅境味之说。日本当代禅学专家秋月龙氓在其名著《禅海珍言》中,以“茶禅一味”为题介绍了这样一则公案:“夹山和尚喝完一碗茶后,又自斟了一碗递给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秋月认为这便是“茶禅一味”最初的史迹。

的确,夹山和尚“这一碗是什么”一问,问得天真,问得奇兀,谁都答得出,谁也说不清,引得历代茶人禅者,文人学士,咀嚼寻味,冥思探求,作出了许许多多妙义无尽永远也答不完的答案。而他自已“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夹山境”偶联,则为这一间交出了最早、最美、最充实也是最典型的第一卷。

《祖堂集》卷七载:夹山和尚自号“佛日”,人问:“日在什么处?”对日:“日在夹山顶上。”??问:“如何是夹山境地?”对日:“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这便是干古流传的“夹山境”名偈。这里指的“夹山境”当然不是单言夹山的自然环境,主要还是指夹山的禅境、茶境、 “茶禅一味”之境。湖南师大蔡镇楚教授在所撰《茶禅论》一文中说:"夹山和尚因茶悟道,得夹山境地者,于禅宗机缘,启迪

尤深。唐五代禅宗中的 “夹山境地”,是最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茶禅机缘,茶禅境界。

善会大师的“夹山境”,表述了夹山“茶禅”境界,为“茶禅一味”说奠定了基础。而明确提出“茶禅一味”,并从理念上发扬光大的则是两宋时期的圆悟克勤。

圆悟克勤,也称佛果克勤,宋代高僧。四川彭县人,俗姓骆。宋政和初年(公元111年)应承相张商英之邀,在夹山说法近十年。

圆悟克勤的弘法活动和学术成就,是与夹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圆悟是夹山佛学与茶禅文化的杰出代表,这一点,许多学者在其著作中都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周裕锴先生在《禅宗语言》一书中,论及夹山对《碧岩录》成书的影响时写道:

徽宗政和年间(111一118)克勤住持湖南湾州夹山灵泉禅院时,应参学门人之请,评唱雪窦重显的《颂古百则》,门人记录汇编为《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又名《碧岩录》。尽管克勤早在住持成都昭觉寺时就开始讲解雪窦颂古,但在夹山这充满禅意诗情的地方,他的讲稿才真正成形。因此《碧岩录》不仅以剖析禅理著名,而且富有文学色彩?? 《碧岩录》以夹山的象征“碧岩”二宇命名,实为夹山千古殊荣。吴言生在《禅宗哲学象征》中对此作了介绍:“圆悟克勤在住持碧岩等地时,应无尽居士张商英和门人的请求,根据禅林的需要,宣讲唱说了雪窦重显的《颂古百则》,门人记下了它汇集成书。因为丛林称夹山为碧岩,所以这本书就叫做《碧岩录》。”

对《碧岩录》一书的价值和影响,更不泛热情赞誉和击节颂扬。台湾佛光出版社出版的《圆悟克勤大传》中有这样的评价:“禅僧们都把它视为最主要的经典,人手一册,朝暮诵习,以至出现了《碧岩录》热,《碧岩录》成为古今公认的“禅门第一书”。??《碧岩录》反映了中国文化最高的美学特征——诗禅合一。其机锋峻峭的公案,精金美玉的言辞,充满灵性的禅悟体验,都令人惊叹不已。”

当时名臣张商英在听了圆悟谈法之后,喜孜孜地说:“美哉之论,岂易得闻乎!”张于是视克勤为禅宗的管仲,并以师礼留居夹山。(李哲良《中国禅师》)

总之,克勤与夹山,情深缘笃名紧相连,功业与共。后克勤奉诏迁金陵蒋山、镇江金山等地,于东南沿海名刹,传碧岩宗法,授碧岩茶道,帝赐法号,声誉大振,使石门夹山的茶风禅光,得以董沫吴、越、闽大地,远及朝鲜、日本等东亚各国,大大促进了茶禅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发展。

(三)石门夹山“茶禅祖庭”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一直对夹山寺院的修复建设和夹山茶禅文化的发掘弘扬极为关切,曾先后为夹山“大雄宝殿”,“天王殿”、“灵泉禅院”题词,并赠“茶禅一味”墨宝一帧,表示对夹山作为茶禅文化源头地位的祟重。

中国佛学界泰斗,中国茶禅学会理事长吴立民先生,热情为石门夹山题词:“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录》。”以简约精炼的语

言,明确清楚地表达了夹山孕育了“茶禅一味”,《碧岩录》开辟了茶道之源。

此外,不少当代国内外茶文化、禅文化专家学者,如秋月龙氓、王志远、潘桂明、丁文、膝军等等,在其研究著述中,对夹山和尚、圆悟《碧岩》,在中国和东亚特别是日本茶道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大量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

“花落碧泉山自幽,听钟品茗话源头。”改革开放以来,慕名前来夹山寻道间祖者络绎不绝。19xx年3月,日本里千家茶道专家多田侑史先生率团30多人来到夹山,他深情地掬起一捧碧岩泉水、一饮而尽,慨然叹日:“今生可以螟目了!”多田先生又兴致勃勃地用汉字写下“鸟衔花落碧岩前,猿抱子隐翠嶂后”,并说:“这两句诗多美,多富诗意呵!在日本茶文化界,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出处和内涵,这就是石门夹山寺的开山祖留下的千古绝句。我们日本条人,在茶道活动场所,都有这样一幅挂轴,主人客人在这种诗的意境下安静下来进行深刻的情感交流。”多出先生的这番话,表达了中外茶禅者对夹山茶道精神和茶禅境界的景仰和趋同。

二、石门夹山茶禅文化对唐宋以来我国

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以圆悟克勤为代表的石门夹山茶禅文化,在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我国茶禅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明,部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启迪了宋明理学的构建。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南怀 教授在《如何修证佛法》一书中写道:“圆悟克勤是个了不起的禅师。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人物。严格研究起来,宋代理学家的思想发展,及修养的变化,都与圆悟克勤有关系。”具体内容就不细讲了。

第二、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茶禅境界。茶禅阔步走进文学艺术各领域,产生了大量的茶禅诗词歌舞、书画曲文,留下不少旷世佳作。 比如茶禅入诗,开辟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片新天地。“茶禅一味”在唐宋诗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象我国茶文化专家林治先生指出的那样:“茶味是诗词的神韵。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中国茶道》),茶、诗、禅浑然一体而臻于极境。

第三、茶禅天地造就了唐宋以来大批文化精英。在余悦先生主编的《茶理玄思》中指出:“‘茶禅一味’本身所展示的高超智慧境界,也就成了文化人与文化创造的新天地。”茶禅新天地造就了大批英才,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这里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

其一是茶禅境界有助于人性情的陶冶和人格的锤炼。“茶禅一味”中所追求的“和、敬、廉、清、怡、静??”等高远境界,对塑造人才精英的伟大人格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其二是茶禅的叛逆精神。中国禅宗的基本命题是“人人皆可成佛”,禅门从这种强调自性成佛、自尊自立的精神出发,以致敢于离经叛道,“呵佛骂祖”,一扫儒学沉闷迂阔之气,给当时文人学者以强烈刺激,大大促发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总之,中国有了茶禅文化,有了“茶禅一

味”这团心灵智慧之光,近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便增添了许多耀眼的光辉。

三、石门夹山茶禅文化对日本茶道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一)中国茶禅文化决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轨迹

文化是没有疆界的。被视为日本文化瑰宝的日本茶道文化,其原态却是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唐物宋品”。滕军博士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中指出:“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的确如此,日本茶道历史,可分为3个大阶段:首先,远在隋唐,当我国茶文化入“经”成“道”,并与“禅”开始随缘联姻之时,即有多批日僧前来“留学”,就中最有名者如最澄、空海、永忠等辈,最早给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佛与茶,始展日本茶文化的“东风第一枝”。其次,两宋时期,我国禅宗与茶文化已达昌盛极时,“取经”的日僧茶人络绎不绝。名僧荣西两度入宋,定居中国24年之久,带回了禅味浓烈的中国茶道,并著《吃茶养生记》弘扬中园茶文化,在日本再度掀起了茶的浪潮。再次,到公元 15一16世纪(相当于我国明朝)在中国禅宗教义和“茶禅一味”理念的刺激与引导下,一种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新茶道——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开了辉煌的新一页,其先驱者便是村田珠光。

(二)夹山茶文化东传,开启了日本茶道之先河

日本茶道界盛传“墨迹开山”之说。

日本学者村井康彦在《茶的文化史》一书中指出:“谈起珠光,不能不提到他和一休大师的接触。在《山上宗二记》中也有记载,跟随一休大师参禅的珠光得到了圆悟克勤(北宋禅僧,《碧岩录》的作者)的墨迹,并运用于茶道(茶室中挂的书画),这便是墨迹开山的由来。” 关于日本茶道的成立,日本井口海仙的《茶道入门》作了这样的介绍: 村田珠光(1433一1502),义政时期奈良人,小名叫茂吉,年青时期非常喜欢茶,后进入京都大德寺真珠庵,跟随一休大师参禅。经过艰苦的修炼,最终成为一休大师的弟子,并从大师处得到了宋代中国的高僧圆悟禅师的墨迹。在修行中,从日常茶饭的茶水当中领悟了许多道埋,达到了“茶禅一味”的境界。

在日本相类似史载还不少。如里千家茶道教本《茶道的基础》中也说: 村田珠光“因敬仰一休大师的德行,拜入其门下参禅。经过其艰苦的修行,一休承认他为弟子,并将圆悟的墨迹赠送给了他。在修行期间,珠光和一休大师共同研究、讨论,将传统的斗茶发展成为庄重严肃的茶道。”

中国茶文化研究学者滕军博士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中,对此也有大致相似的记载:

珠光 19岁时进大德寺,拜一休宗纯为师。“珠光跟一休参禅,得禅之教外别传,并从一休处获得了印可证书一一 圆悟墨迹。圆悟克勤是中国宋代的禅师,著名的《碧岩录》的著者。这一墨迹后来成为茶与禅结合的最初的标志,成为茶道界最高的宝物。??珠光得到这幅印可证书的墨迹以后,把它挂在茶室内最重要、最显著的位置一一 壁龛里。

人们走进茶室时,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表示对圆悟的敬意。珠光的这一举动开辟了禅茶一味的道路。由此,他被确立为日本茶道之开山。" 同时滕军还在书中P39、P293,两次印示了圆悟印可证书的墨宝真迹,突出其史料的真实性,标明茶道与禅宗之间的法嗣关系。

由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王志远主编的宗教文化从书《佛教禅宗百问》 (潘桂明著)中介绍说:日本后世茶道有“茶禅一味”之说,这一说始自我国宋代禅师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四字。他将这4个字送与参学的日本弟子。圆悟的手书至今仍被藏于奈良大德寺。

同样记载的还有中国茶文化丛书《数典》(姜青青编著),其中写道:“‘茶禅一味’这是宋代禅师圆悟克勤书赠给参学的日本弟子的4字真诀。认为饮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最宜参禅拜佛。”

此类资料尚多、恕不一一赘引。目前国内外不少研究茶禅文化的著作,也都涉及到这段历史。纵览史料,同中有异:“同”在珠光得圆悟“墨宝真迹”而悟“茶禅一味”,圆悟墨宝实为日本茶道之发韧;“异”在“墨宝”究为何物?是印可证书,是4字真诀,抑二者皆有,各论家所据不同???总之,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考证的问题。

但不论圆悟手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都可以推断,曾师从一休的珠光对“茶禅一味”的独到领悟,实发端于圆悟手迹,日本茶道与中国茶禅文化在这里正式接轨,并走上了在世界独具特色的茶禅之道——日本茶道。

珠光为什么把圆悟墨宝视为圣物顶礼膜拜,从而参悟出茶禅至境?我们认为,这决不会仅仅因为其手迹的书法价值,而主要是由于圆悟的

人格修持、学说,是由于他的不朽名著《碧岩录》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圆悟弘法的圣坛、《碧岩录》的诞生地的夹山,被视为“茶禅一味”的源头,也是毋庸置疑的。

(三)夹山茶禅文化的精髓,升华了日本茶道的内涵

1、夹山和尚的偶联,形象地涵盖了日本茶道的基本埋念。“和敬清寂”被称为日本茶道的“4谛”,是日本茶道最重要的理念,是一种人生哲理、人生境界、人生艺术。“和敬”要求人们和睦相待、互敬互让,天下承平;“清寂”要求境净身洁,幽雅空灵,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这是日本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日本茶道的确取到了善会夹山茶禅境的真经。对夹山境,圆悟有过咏叹赞赏:“碧岩不离此处,此处不离碧岩,摄大干于毫端,融芥尘与刹海。”“此处”即指“茶禅一味”的境界。他认为夹山境把一切都包容于其中了。“夹山境”与日本茶道境界上的契合,是不难看出的:青嶂隐隐,碧泉消渭,古猿抱子,飞鸟衔花,一切都是这么优美、宁静、祥和,无纷烦之惊扰,有亲和之谐乐;猿归嶂后,花落泉中,内蕴和静,暗寓寂隐,禅意盎然,哲韵隽永。“和敬清寂”4谛,全都涵盖在这种境界之中。

2、日本茶道“4谛”,植恨于禅宗主体"无"的哲学范畴。所谓“无”,即“本来无一物”的禅空观,也就是珠光所倡之“却人我之相”,茶人入道,要忘记主观自我和客观世界,进入“梵我一如,物我两失”的境地。这种理念和境界,可以说是远袭圆悟,一脉相承。《碧岩录》中曾多处体现。如书中第13则“银碗盛雪”,第40则“花如梦”、第80

则“急水上打球”等等。且看第46则:镜清大师问弟子:“外面是什么声音?”回答:“下雨声。”镜清斥之为“追求俗物”,他认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盖天盖地的雨声申,雨即我,我即雨,物我玄会,才能进到“真人、真如”之境。心处于“无”即“开悟”,开悟则观花为花,抚木为木,花外无我,我外无木。对一个茶人来说,端茶杯则心在茶杯,饮茶汤则心在茶汤,心处不持一物“无”之中,则“无一物中无尽藏”,茶禅一味,其味无穷。

3、“平常心是道”的禅宗理念,开启了日本茶道的"心中一则"。 圆悟出自禅门临济宗。临济奉行“平常心是道”。临济义玄禅语云:“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碧岩录》第二则即垂示“至道无难,唯嫌抉择。”日本秋月龙氓对此阐析说:“追求至道大禅,处处是路,路在这里也在那里。我们原本就活在道中,行在路中。而处处皆禅,只要我们拉开心眼体会它。”这种生活中“处处皆禅”、“平常心是道”的理念,集中体现为日本茶道“心中一则”。即千利休所说:“须知茶道无非是烧水点茶。”圆悟禅师语云:“了却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困来眠”。珠光对圆悟此种境界,早已心领神会,在仰怀圆悟墨宝时他己悟出:“佛法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形式,它存在于每日的生活之中。对茶人来说,佛法就存在于茶汤之中,别无他求。”

4、被圆悟誉为一旬贯古今的“日日是好日”理念,在日本茶道中得到充分实践。日本条道另一则重要理念“日日是好日”,也可在《碧岩录》找到它的端源第6则云:云门宗主文僵禅师问众僧道:“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之前如何,我只问十五日之后如何?”随即又自答道:“日

日是好日。”圆悟评唱说:“这旬话可以贯古今。”日本茶道中,珠光首倡“禅悦”之说,强调在品茗参禅中除去烦恼,拂却尘芥,将这种解脱的喜悦纯化为平静无欲,澄己茁过生,石门夹山——中日茶禅文化的源头彻空明的心态,便会体验到“日日是好日”,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碧岩录》第34则云:长沙和尚一日到山中漫步,徒问去哪里,答日:“去随芳草·归逐落花。”长沙和尚以漫步喻人生,去来自适自在,则无时无处而不乐。日本茶人十分欣赏。《碧岩录》展示给他们的人生天籁,并努力实践,力图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无论自己的身边发生了什么事,都要认真地、不慌不忙地点好每一碗茶,在一次又一次的茶事之中体验“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的茶禅境界。茶道正是以这样一张迷人的笑检,令岛国倾折而征服大和人心的。

综上所述,以善会、圆悟为旗帜的夹山茶禅文化,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无论是从法嗣关系,师承角度,精神意境的趋同,还是从内容与形式的层面上探究,都可定论石门夹山是中日茶禅文化的源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