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中那些经典的句子

拆掉思维里的墙

第一章 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

如果我们没有内在安全感,但是内心有迫切被需要,我们只好慢慢地转向外界,寻求外部的寄托。这让我们的自信完全被摧毁,恐惧开始滋生,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深深知道:外物是无法完全掌控的,而我们又无比依赖这些东西。这种想法让我们活在双重的煎熬当中:不相信自己,又随时害怕失去。我们终将被奴役,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要记住安全感不是拿回来的,而是给回来的

那些关在自己的心房里,整天盘算别人的人;那些躲在自己小窝里,整天等待搭救的人;那些躺在优厚物质条件之上,惶恐地担心失去的人;那些内心没有安全感的人,你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你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惧的地方,无条件的去支持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支持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远不会失败。

第二章 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有趣之人,生命也开始对你感兴趣,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开始用“不感兴趣”来搪塞时,生命也就开始对他不感兴趣了。生命就好像镜子一样,“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着极高的

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所以生命也躲开他。

带着关爱而不是期待地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能力与乐趣接踵而来。努力寻找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它们会让你幸福一辈子。

第三章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人们宁愿自我欺骗,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骗的。因为他活在自己的“思维之墙”当中。

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在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在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与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心智模式。人们总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其实努力付出不一定就有回报,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

第四章 成功学不能学

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而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如果我们要成功,我们既需要勇于坚持,也需要勇于放弃。坚持或放弃都是达成目标背后价值的手段,看清楚你成功背后的东西

才是最关键的。我们坚持的是结果,而放弃的是方式。

当我们真正开始实践,准备向成功迈进时,我们才会发现很多东西是无法模仿的,这就是生活的逻辑。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只依靠从众而成功,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

人生真正的目标其实就是那些你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的目标。

第五章 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如果你只是确定能够中奖才去买彩票,上帝也帮不到你。同样道理,如果你只有确定了一个所谓的终身事业才开始投入,你永远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尝试总是冒险的,而不尝试是最大的冒险。职业选择最好的方式就是你需要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然后才能白头偕老一个人。为了让我们不会总是陷入“后来”模式,就是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不做选择、观察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之前,不要做选择的决定,一旦过了这个底线,就大胆的开始选择。这就是最好的“选择”模式。

其实你的天赋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就是你的职业之所在。天赋在慢慢增长,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你的最佳职业也在不断地变化。

你的时间需要规划,但永远不要百分之百的规划它。如果那样的话,你会扼杀自己创造力性的冲动。

如果说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是探照灯。你永远只能看到你所在之处的一百米处,而一百米开外的地方到底怎么样你并不清楚。你能听到很多传奇和故事,但是无法做确定的计划。在你的视野范围之内,你需要精细的规划;而在你听说范围之内,你需要大方向的规划,而在那些你连听到都没有听到过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

在我们进入社会的时候,我们通过能力来竞争,知识多没用,关键是能用出来。人到了30岁以后,主要是资源的竞争,力量再大,能力再强,也需要看到自己的极限。 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取决于现在判断的价值,而取决于在未来情况中的价值,这就是未来价值。决定我们十年后成就的完全不是工作的起点,而是工作的平台、发展机会或者眼界。 要记住早失败比晚失败好,晚成功比早成功强。

第六章 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也希望远离不开心、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这一切是谁在把握呢?是生活,还是自己?是谁在让你不快乐?

有些人认为改变外界环境就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所以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从一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人换到另一个人,却从没有更加幸福过。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拆除自己内心的痛苦按钮,成为一个自我掌控的人。还有一些人的心智模式是:不管外界怎么样,我都有能力对

自己的状况负责。

一种是受害者模式,一种是掌控者模式,受害者生活在让自己舒服的自怜状态,却失去了掌控生活的机会和可能性。掌控者则需要面临一些压力和面子问题,却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而这两种心智模式无法兼容,你只能选择一个:当我们安装一个受害者模式时,我们就只能看到那些让我们觉得无力掌控的受害者故事,我们也倾向于活得更加受害。如果你安装了一个掌控者模式,你就能看到掌控者应该看到的东西,但也必须面对掌控者所需要的压力。你愿意坚强地掌控,还是愿意自怜地受害呢?

受害者总是深深坚信,自己快乐与否、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人手中,其实对生活屈服的有很多种,最可怕的就是那种喜欢被奴役的。因此我们要拒绝受害,掌控你的生命。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就越会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公平。而我们追求公平恰恰说明世界是不公平的。如果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不公平,你可以找到一个自己能够忍受的不公平方式或者能够忍受的程度,然后快乐地等待下去。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其实不公平是我们生命中的契机,是生命提供给我们,让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领导机会。

小人物也能有大掌控。面对不公平,无聊的人抱怨、懦弱的人受害、聪明的人跟随、清高的人躲避,而勇敢而智慧的人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掌控我们这个世界。我尊重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不公平的人,一个人面对不公平的态度,最能反映他的品德。虽然掌控很难,但是很值得。

第七章 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你活在父母的剧本里吗?父母为孩子苦心写好一场生命的剧本,仔细打磨,多方求证,打理好所有演出成功所需的明暗规则,只等待孩子戴着面具,上场表演他们写好的剧本,等待他们在看台下的掌声。孩子们带着怨气表演,最后无法掩饰内心的难过,摔面具罢演。

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为你的坚持,却让别人进来布置。但你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还是你啊。因为你的懦弱、你的无主见,你会让整个家庭陷入我很不爽——父母不爽的状态,其实我们有更好的选择。让你父母停止质疑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快开始你的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而等到那一天,这个模式就变成了我很爽——父母也爽的状态。而最有讽刺意味的是,你会发现唯一能让他们爽的的方式往往是:先让他们不爽。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套系统,社会系统(男人)负责满足外界要求,而自我系统(女人)负责满足内心需求。社会的你其实不喜欢成功,你喜欢的其实是比别人成功。而自我的

你其实也不喜欢成功,你喜欢的是成功的过程与希望。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出了问题,也许并不是你赚得不够多,名声不够大,而恰恰是因为你缺乏一种把物质转化为幸福的能力。对幸福来说,成功就是越来越近。你可以按照社会设置的方式去工作、设置好的方式去竞争、设置好的方式去交换,但是一定不能按照社会设置好的方式去幸福,否则,你就彻底废了。我们需要做自己,而不是演自己。

第八章 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尝试

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to 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来等待的,而是用来穿越的,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穿越过去。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死是一件始终会到来的事情,是一件无论你做什么也不会错过的事情,那又何必那么着急呢?反正不会有更大的损失了,说不定活下去还会有额外的收获呢!不活白不活!这是史铁生在双腿瘫痪领悟到的。穿越也许会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永久损失。尼尔?菲奥曾经写道: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为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为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只有那种不可抑制想开始的开始,才是有结果的开始,而那种能够等待几次就没有了的开始,基本上属于冲动。你

在激动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根本不足以让你坚持下去。在每个开始中都有过去,在每个过去中,都有开始。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不妨试试看一个坏的开始吧。因为你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强。而完美的开始,则永远不会来到。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坏的开始至少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

第九章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价格是来自统一规定的,每一个小体系都有自己的规定,而价值是来自内心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价值让人感到生活的意义,让人活得幸福。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让“价格”帮我们做了“价值”的判断。偶尔停下来走入属于自己的小道,享受与众不同的生活。偶尔停下来想一想: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我要的到底是什么?你所追求的真的是你需要的吗?

钱会让你幸福,钱也会让你失落,但是记得:工作不是用钱来算得。我们不能用钱来代表成就,用价格来代表爱情,用秤来称感情,生活的幸福被你毁灭,理所当然。幸福感不是用来讲的,是用心来感受的,“想知道一个人缺什么,就看他努力秀什么”。

我们无从测出来自己到底是什么性格的,我们往往愿意通过专业测评来了解自己,却很少有人知道,对自己最专业的人,其实是自己的内心——它拥有最强大的行为数据,而

且如果你认真听,它了解自己的每一个想法。

我们要不断地向自己的生命发问,到底希望自己成长为什么样子,或者说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有什么改变?

别用生命点燃别人眼中的光环。我们需要真正享受作为一个独特的自我的快乐,我们应该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享受到对方存在的快乐而不是竞争。

给残酷的世界一个温暖的规划。第一、使自我、家庭与团体和职业相平衡,作为家庭成员的你,可以不上班,但你不可以不工作,更不能没有朋友圈。第二、莫当漏斗人,爱不是给出去的,而是溢出来的。只有充满自己的心灵,然后还溢出来的才是爱,如果你是漏斗人,想让身边的人快乐,那就快让自己快乐起来吧。第三、在三个时间减少工作,结婚前两年,需要先建立好你的二人系统,而不是急着生孩子;孩子0——3岁、14——18岁,在这两个三年内好好陪你的孩子,让他有一个良好的性格养成期和世界观养成期;父母亲70岁以后,每年专门空出几天去陪陪你们的父母,不要等到接到病危通知时带着负罪感去看他们,这样你会换来一辈子的宁静。

总结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让凡走过的路必留痕迹。

 

第二篇: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

看到题目,大多数人可能会以为这本书会告诉人们怎样突破思维定势,书中可能会罗列很多方法让读者尝试,可这本书突破了这一俗套。

本书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人们的心智模型,不同心智模型的人拥有不同的人生观、生活观、价值观、情感观、职业观?,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心智模型,才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谈到人生观,书中谈到人生的发展方向及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的方式,可以说关于人生的话题是这本书从开头一直牵连到最后的,究其原因,书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生的发展是有本身的心智模型所指引的,所以谈心智模型就是谈人生发展。本书一改一般理论书说教的形式,将理论、事迹、感悟三者联系在一起,好像在讲一堂生动有趣的课,而读者则感觉身临其境一般,然后兰溪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慨连连。

人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即人的发展;二是“生”,即生活,可以说两者相互联系且联系非常紧密,少了哪一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生。书中谈到“人”这一方面是从几个点来分述的,人的发展有自身能力的培养,人生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过程、经验总结,情感的需求和满足等等,都是切合现代想取得成就的人的心理,相较之下,或许就有了突破自己思维的几个观点,有人可能会问自己:“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也有人会说:“原来自己一直所百思不得其解,纠结那么久的问 1

题只是因为自己没有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出发,一直固守着自己的信念”,也有人会说:“如果当初我不那样做,而是这样做,那么我现在的处境可能完全不同了”等等,诸如此类的懊悔、遗憾的话数不胜数,可是过去的已不能再留住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机会,摆脱过去的一些陈旧的观念和不利于发展的习惯,结合自身实际,规划好以后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

其次,谈到“生”这一方面,书中也从几个点来分述了。“生”指生活,而生活又包含生存这一层意思。生存有广义和狭义之说,狭义来讲就是解决温饱问题,广义来讲则是融入社会。现在的人们大多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他们谈的较多的是温饱的程度,而一个人的温饱程度是受他的家庭、工作等影响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家庭、工作等的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这他的温饱程度的高低。书中针对生活这一方面,谈到了买房问题,投资理财,职业方向,对爱情的诠释等方面,并且从恐惧和兴趣这两方面入手,联系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区分出“有趣”之人和“无趣”之人的人生境遇的不同之处,同时书中也提出了“有趣”模式、“无趣”模式的定义和运用,适合大多数正苦于人际关系紧张的人试用。而且书中也正视了“恐惧”这一词所涵盖的社会现象,将恐惧分为三个层次,切中了“恐惧”的本身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所期待的失去,这也正合了《人性的弱点》里的人性自私说法,究其根源,我们不难得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哪一方面。 2

融入社会需要准备的太多,如果只是想平平淡淡地享受合家之乐,那么这个社会便不会快速发展。社会不会去适应人,而是人要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这里也涉及到哲学关于人的社会性理论:人是社会人,是具有社会性质的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也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做的准备。融入社会就需要把自己当成是社会的一分子,把自己的家庭、工作等当成是社会的一部分,在处理家庭和工作问题时多考虑社会的需要,然后再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做下一步定夺。同时也要摆正对事物的看法,不因恐惧而犹疑不决,不因恐惧而宅在家里,不因恐惧而拒绝投入到新事物之中去,要做有胆之人,尝试“有趣”模式,努力挑战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书中也提到了一个算式,那就是“能力=天赋+时间”,一个有天赋的人不善于利用时间,而是害怕失去,害怕付出,那么他终究只是一个小人物,而且受到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忙着还贷款,忙着一些琐事,忙着养家糊口,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很小的交际圈里,走不出去,静不下来,处处为难着自己。相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即使天赋不很高,也可以有所成就,书中谈到这一点时,提到了投资自己的方式和如何获得职业安全感的方法。其中涉及到了取舍的问题,一般而言,舍小取大,舍远求近是取舍的一个标准。当谈到职业发展和住房问题时,这本书举了一个事例:两个人拥有同样一份工作,一个买了一套较贵的住房,日夜奔波于 3

还房贷;另一个则租了一个小房间,用剩下的钱上培训课,参加社交场合,不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交际圈更广了一些,为他以后的工作做了准备。如此鲜明的对比,让人不免感叹一念之别所连带出来的是多么大的反差。

在举例的同时,作者提到了职业安全感的相关理论。我很同意书中所说的“安全感是给出来的”、“要远离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这句话。人本身所固有的惰性让人容易产生对别人的依赖,依赖别人的越多,安全感就越缺失,而真正的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要出来的。因而在我们面对恐惧时,要触底反弹,不要过多地依赖别人,要主动出击,这样便不会生活在一些麻烦事中了。

还有一点,是作者提醒我们要注意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如果把依赖他人当做安全感,那么这样的安全感只是暂时的,正如一些人错把喜欢当做爱一样,爱区别于喜欢的一点是你可以喜欢一些人或事,但爱的对象不会那么广泛,而且依赖也不是爱,更不用说爱自己了。人们喜欢把喜欢当作爱,如同把爱自己当成爱,比较盲目的就是把喜欢当成爱,这三者可以说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喜欢那些容易获得的安全感,就好像一切有他一样,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且乐此不疲地“享受”着,殊不知,有些路还得自己一个人走,所以要远离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而不是要别人给。

最后,这本书详细地论述了心智模型的定义和应用范围,作者认为心智模型是一套大脑内部程序,而我们的心态来源于心 4

智模型,如果内部程序运转的正常,那么心态就会趋向良好,为人生发展添“金”添“银”。同时,因为每一个心智模型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它无所谓对错之分,只有是否有效之分。又因为心智模型是由本能和过去我们对世界的观察而来,所以我们通过加强对自然世界(我们对外界的直接体验)的观察能力,丰富我们的概念模式(从别人那里获得对世界的间接体验),完善我们的推论和归纳,从而将我们的心智模型升级,也就是要经历不知不觉、后知后觉,这样我们才能像一滴水,柔化完事,容纳百念,做社会人,成为天地人。

一本书,一条线,一个思想,一个感悟,一条前行路、?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