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话语之乡

想念那话语之乡

——《童年的月亮爬上来》教学记录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节童谣童诗诵读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节以月亮为主题的文化阅读课;隐藏在课堂背后的,则是我的对语言与人之存在关系的一点思考。 中华文化崇尚月亮,敬拜月亮,月亮早已不再是一个普通星球,而成为人们表达心迹、抒情言志的文化寄托,一个富于哲学沉思的精神寓所:神秘、含蓄、蕴藉、清逸、宁静、空灵、深远??

无以计数的诗词歌赋颂赞月亮,流传世代的神话故事传说月亮,世世代代的孩子大人向往月亮:月亮、月亮文化,应该进入孩子的文化阅读视野。

这个世界是由孩子与成人组成的,自然的,也就诞生了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然而,我们又处于一个极其隔膜、极其漠视儿童的时代,儿童文化便如水中之月般飘渺虚无。只要成人在侧,儿童与月亮的意义就只有淡淡的乡愁、深深的思恋与团圆的幸福——此时的儿童成了“小大人”“伪大人”。

其实,月亮既富于母性的色彩,更富于童话的光泽。在儿童的眼睛里,月亮就是诗,就是童话,就是传说,是可以跟我们对话、交往的,是可以同玩同乐的;月亮充满着游戏色彩,充满着神秘诱惑。

这种神奇的月亮世界恰恰在童谣童诗(尤其是童谣)中得到了完整的建构。童谣是儿童的民间文学,是最质朴、最自然、最原始的声音,传神地表达出儿童心中的世界。孩子用童谣这一独特话语建构起了一个有别成人视野的月亮世界。 为何将教学年级选定在高年级?

耿占春说,“语言的力量在我的生命里是一种圣洁的源泉,是心灵的力量。”“语言奇异的力量,最初??是从姥姥的那些数不尽的歌谣里给予我的惊异”,“它是初始的,因而是有持久作用的力量。”高年级孩子正处儿童“反儿童化”时期,心中渴慕着长大,渴慕着“挣脱”。此时的童谣童诗阅读颇具一点“返顾”意味:面对似乎正在远去的童谣短诗,对这种话语作一点分析,进行一番深度阅读。孩子的语言编织出的月亮世界,其实就是心灵的反映。在那神秘的语言空间,事物获得了另一种存在方式。这种语言的狂欢、自由,魔术般的游戏精神,如此朴素,却又不朽,为我们的生命垫下了最扎实的根基,看不到影子,可在影响着。 如许感受的获得驱使着这些大孩子们重新沉浸回那个语言的世界,进而愉悦地用自己的语言再现、重构、编织。

于是,月亮、月亮文化,在儿童的语言中获得了永恒。

实录:

一、 引入,切向童年视角与文化视角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组词串,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出示词串,指名朗读) 夜空 圆缺 晶莹

嫦娥 玉兔 吴刚

凝望 沉思 怀想

李白 阿炳 华章

师:这组词串说的是什么?再请一位同学读,大家边听边体会。(指名读) 生:说的是月亮。

生:都是有关月亮的。

师:都说是月亮,何以见得?

1

生:玉兔、嫦娥、吴刚都是有关月亮的传说。

师: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那都是流传了数千年的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 生:夜晚的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是晶莹透亮的。

师:对,苏轼曾有诗云——

生(齐):月有阴晴圆缺。

生:李白写有关于月亮的诗篇。

师:告诉大家,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描写月亮最多的诗人,他对月亮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生:阿炳谱写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师:李白、阿炳,还有许许多多的李白、阿炳们,为月亮书写了瑰丽的诗篇、乐章。

生:“凝望、沉思、怀想”是人们由月亮引起的情感。

师:看来,这组词串未着一个“月”字,但又处处写着“月”。咱们想着月亮,一起来读。(生齐读词串)

师:从古到今,从童年到老年,月亮都是人类不变的朋友。千万年来,月亮用她那晶莹的光芒普照着大地。因为月亮,我们的夜晚更加迷人;因为月亮,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这几天,月亮正牵动着亿万人的目光,知道这一事件吗? 生:是“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师:知道是哪一天吗?

生:是10月24日18时05分。

师:同学们的信息很准确。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04年2月,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这几天,老师也在思考一个看起来有点儿怪怪的问题:月亮月亮究竟有几个?

生:我认为有两个,天上一个,水里有一个。

师:是啊,咱们小时候读过一个童话故事,叫做“猴子——”

生(齐):捞月。

师:还有一个成语,雾里看花,水中——

生(齐):捞月。

师:水中望月。

生:我认为月亮有很多个,因为河流有很多,所以月亮就有很多个。 师:我们学校就有一条美丽的月亮河,那月亮河里就有一轮月亮。

生:我觉得有字母O个月亮。因为世界上的河流湖泊数不清,月亮也就数不清,就用字母O来代表。O的形状又有点像月亮。

师:月亮的方程式都出来了。(众笑)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但映照在不同的山川河流,就反映出不同的波光月影,成为各地的独特景观。比如(出示,学生齐读)卢沟晓月、三潭印月、平湖秋月、二泉映月。

生:我觉得只有一个,因为在人们心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师:那老师要问问你,假如你到了异乡,到了国外,这样,你就成了一名游子。这时候,哪里的月亮是独一无二的?

生:是故乡的月亮,是中国的月亮。

师:哦,是故乡海门的月亮。如果你出了国,那就是——

生:中国的月亮。

师:这样,有几轮月亮?

2

生:只有一轮。

师:我明白了,外国的月亮再圆再亮,在你心中也不及家乡的,在你心中,只有中国的月亮、家乡海门的月亮。难怪人们总说,水是家乡的甜——

生(齐):月是故乡的明。

师:故乡的概念放大了,就是中国。在中国文化里,月亮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而是神话的世界,是独特的“中国月亮”。有一首歌叫《中国的月亮》,其中有这样两句:“你传说美丽的嫦娥,你讲述勤劳的吴刚。”

生:我觉得有13亿个月亮。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月亮,黑夜里为你带来光明,让你不再惧怕黑暗。

师:说得真好!这样看来,这些月亮照耀在我们的头顶,更照耀在我们的—— 生:心里。

师:月亮照耀在我们心里,有多少文人雅士因而情意绵绵、灵感丛生。贝多芬因月而奏响月光曲,李白因月而独自静夜思。可以说,有多少首诗就有多少轮月,有多少支歌,也就有——

生(齐):多少轮月。

师:看来,每个人的心头都爬着一轮自己的月亮。今天,我们不读那些流传广远的经典诗文,而是回到小时候,做一回小小孩,来看看孩子眼中的月亮。让那——(出示课题)

生(齐):“童年的月亮爬上来”。

二、趣味诵读,感受韵律,唤醒童真

师:请大家捧起这些大多是幼儿园、一二年级孩子阅读的童谣童诗,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的尽情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而后通过个别读、领合读、对读、击掌读、叩桌读等方式,重温童谣童诗的趣味与韵律)

(一学生读《拜月亮》)

师:早在周朝时我国就有秋天拜月的习俗。民间视月亮为神灵,在中秋月亮升起之前,大家在家门口对好月亮出来的方向摆设香案,供品主要有月饼、水果等。大人们面对月亮非常虔诚地朝拜,求保佑,求平安。你们想,孩子拜月亮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孩子会想,月亮公公,月亮婆婆,求你下点西瓜雨、瓜子雨吧,解解我的馋。(众笑)

师:大人在祈求平安,小孩在旁边看了也拜了起来,其实是模仿大人呢。我们模仿着也来拜一拜。(生双手祈祷状齐诵)

师:大人们拜个没完,小孩呢,一只眼睛看月亮,一只眼睛——

生:一只眼睛在看香案上的好吃的东西,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师:是啊,爸爸妈妈还在慢条斯理,你可着急了。齐诵。(生齐诵)爸爸妈妈没听见。再提醒。(生急切地诵读)

师:读着这些童谣童诗,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或者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小时候要伸手抓月亮吃的样子。

生:我想起了小时候站在凳子上抓月亮的事。

生:我想起了小时候,我躺在床上,外婆给我说童谣的情景。

师:哦,你有个书香外婆!(生笑)外婆用什么话说的?

生:用家乡话。

3

师:能不能展示一下?

(生用海门话说童谣,气氛活跃)

师:真好听啊!乡音乡韵最动人。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那么神秘。看着它,小小的心中就会飞起无数个问号。当年大诗人屈原仰望苍天,一口气问了700多个问题,其中有这样两句:(出示)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屈原《天问》

师:意思是说:(出示)“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屈原是“天问”,今天,我们也来一回“月问”。想一想,在你小的时候,或者就把现在的自己当成一个小小孩,看着那神秘的月亮,有过什么疑问?

(出示:月亮月亮我问你, )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你为什么又大又圆馋得我流口水?(笑)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你为什么消失以后又重生,为什么不一直保持圆又圆的形态?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吴刚是否还在那儿不停地砍桂树?

师:嗯,月亮月亮我问你,吴刚是否还住在你家里?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早晨为什么看不见你,难道真是长了青春痘?(笑)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为什么你挂在天空却不掉下来?

师:这究竟是何道理?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你为何有时会被狗吃掉?

师:看得我们心里好着急。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胆小晚上才出门?

师:晚上出门那是胆大啊!(笑)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我真不明白你,为何白天不工作,到了晚上才加班加点?(笑)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为何你增肥快来减肥也快?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你究竟是啥滋味,馋得天狗流口水?

师:我们智慧的火花在闪耀。有孩子的疑问,就会有孩子的回答。看看,刚才诵读的童谣童诗中,哪些解答了这些疑问。(生默读)

生:我从《河里有个大月亮》知道了月亮的滋味。(读)“河里有个大月亮/像块饼干喷喷香/馋得小鱼流口水/你争我抢都来尝/咂 咂 咂咂/哎呀呀、哎呀呀/怎么不甜也不香”。

师:月亮究竟是啥滋味,原来不甜也不香。

生:我知道月亮为什么增肥快来减肥快。(读)“初五/月亮又瘦又小/它想:要加紧锻炼/慢慢地慢慢地/它变得又圆又美/它想:我长得多俊俏/多么的迷人/慢慢地慢慢地/它开始变得又瘦又小”。

生:我来回答为什么月亮白天不出来。(读)“月亮小姐/为什么/白天都没有看到你/是不是没有化妆/还是长了青春痘/所以才不敢出门”。

师:大家看,先是孩子的天真问月,后是孩子的有趣想象,合起来也可以是一首有意思的童谣了。请同学们作一下整理,第一节整理刚才的问题,第二节以童谣中的内容为素材作答,当然也可以自己创造。哪些同学自告奋勇现场创编?(选定部分同学现场创编)

4

三、深度阅读,聚焦“儿童视角”

师:他们搞创编,当诗人,我们其他同学一起进行研究。这些诗句充满了童趣,我们一起研究研究,透过这些童谣童诗,思考孩子看月亮都有些什么特点?想一想,小小组里讨论讨论。

显示:

文学小研究

分析童谣童诗,我们发现孩子看月亮具有如下特点:

⒈ ,比如《 》中写道: 。

⒉ ,比如《 》中写道: 。

??

在孩子眼里,月亮

(生思考、讨论,而后交流)

生:我看出孩子看月亮把月亮当作小姐??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孩子把月亮当作小姐这是一个现象,由这个现象看出孩子是把月亮当什么了?

生:我觉得孩子看月亮很天真,他把月亮当作人了。

师:是啊,我们看看这些童谣里都把月亮称作什么。(出示,生齐读:月亮婆婆、月亮姑姑、月亮姐姐、月亮阿姨、月亮公公)

师:这些称呼给人什么感觉?

生:很亲切。

生:月亮很温柔。

生:感觉月亮很可爱的。

师:孩子看月亮,月亮是可亲可近的。继续交流,孩子看月亮还有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孩子看月亮时充满了幻想,从《捞月网》中可以看出,他想捞月亮呢。 生:从其他童诗中也可以看出,小孩子认为月亮会跟自己捉迷藏,认为月亮长了青春痘所以不出门。

师:儿童的月亮是富于幻想色彩的。大概二十多年前,我国有一位小学生画了一幅儿童画《我上月亮荡秋千》,在国际儿童绘画比赛中获了奖。

师:研究组成果不错。现在,创编组该展示自己的作品了。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

减肥秘诀在哪里

自我感觉非常好

跑步锻炼不能少

长肥原因在哪里

心中秘密告诉你

多吃多睡来迷你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

你为何增肥快来减肥快

月亮回答

加紧锻炼

5

我望着月亮好羡慕

月亮委屈地说

唉,十一二做的礼服十五六就穿不了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

为何白天看不见你

哦,原来长了青春痘怕羞羞

就一个人躲在家里

琢磨着怎么变成个大美女

师:其实有了痘痘没关系,我们绝对不会笑话你,因为火红青春最美丽。(笑)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

为何白天不出门

是他人所逼还是身不由己

哦,胆小鬼儿就是你

生:月亮月亮我问你

白天怎么看不见你

是不是长了青春痘

记住一不要用手抓

二不要随意搽

小心脸上留个疤

记住用迪豆哦!

师:通过刚才的童谣创编与研究,我们发现,在孩子眼里,月亮—— 生:月亮可亲又可爱。

生:月亮是童心幻想的依托。

师:是的,月亮就是传说,月亮就是神话。

生:在孩子眼里,月亮是我们的亲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孩子眼里,月亮是有生命的,是可以对话的。月亮就是诗,就是童话,就是传说。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感觉。看看下面这首诗中的月亮,是不是孩子看到的。跟刚才诵读的童谣童诗比较。(出示:《月之故乡》,生读)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常年在异乡漂泊的大人看到的月亮。

师:孩子看见水里月亮是怎么说的?

生:“我到月下去洗脸/她进水盆来亲我”。

生:“河里有个大月亮/像块饼干喷喷香”。

生:我补充一点。一个水里,一在天上,游子在外,故乡就像月亮一样是多么遥不可及。

师:因而才有点伤感。尽管遥不可及,可是故乡就像头顶的月亮一样,一直在陪伴着游子。同学们,这首诗使用的字词似乎很简单,一年级的小孩都认识,然而抒发的情感却是深沉、凝重的,是一个成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作者彭邦桢是著名的台湾诗人(显示诗人照片),写这首诗时快要60岁了。确实,成人和 6

孩子眼里的月亮是不完全一样的。在成人眼里,月亮常常跟乡愁、亲情、爱情联系在一起。同一个李白,小时候的李白看见月亮“呼作白玉盘”,以为是神仙用的镜子,飞在蓝天之中。而长大后的李白,身在他乡,却是——

生(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当然,成人的月亮与我们孩子的月亮也并不是完全相对的,很多人即使长大了仍会记得童年的时光,记得童年的月亮。大家猜猜,“嫦娥工程”的科学家们小时候是怎样的?

生:他们肯定对月亮充满了幻想。

生:想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嫦娥,会会吴刚。

师:他们是听着神话长大的。那么长大后呢?

生:他们就想去探索月亮的奥秘。

师:你们看,童年的幻想成了成年后的动力与资源。于是,他们把那么富于科学含量的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他们心中,既有一个科学的月亮,也有一个——

生:神话的月亮。

生:文学的月亮。

四、留驻“童年的月亮”

师:童年真是美妙的时光,爬上童年天空的其实不光有可爱可亲的月亮,还有什么也会爬上来?

生:还有童年的太阳。

生:还有童年的星星。

师:也许还有那绽放的花朵,那晶莹的水珠,甚至一声蛙鸣。童年的世界就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成了一个诗的世界,一个童话的世界,它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创造,这成了我们走向成熟的源泉。祝愿各位同学,在我们心中永远爬着一轮——

生(齐):童年的月亮。

甘泉与“氧分”

——听周益民老师《童年的月亮爬上来》

薛瑞萍

一、舒服

我确信: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其课堂教学形成独特的风格,稳定的节奏及一气贯穿、内在完满的韵律。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节奏和韵律,这应当成为教师群体里每一个不甘平庸者的志向。

11月10日,太原。听《童年的月亮爬上来》,第一次听《童年的月亮爬上来》。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周老师的课,我知道我会感觉舒服。可是我没有想到,一堂关于月亮的课,可以上得如此舒服——确切地说,是如此滋润,如此养耳润心。 我的眼力极坏,戴上眼镜是中度近视,去掉眼镜几为盲人。那个上午,坐在第一排的我,从头到尾,周老师的面容我都看不清楚,更不要说课件和板书了,所以我的听课,是真正的“听课”;我的感觉,是真正的养耳润心。

二、中国的月亮

“请读词串,请读的人边读边想,请听的人边听边想,这些词语都和什么有关?” 于是我听见一个男孩正确流利地念:

7

夜空 圆缺 晶莹

嫦娥 玉兔 吴刚

凝望 沉思 怀想

李白 阿炳 华章

随着童音,感觉心中有一大块坚实僵固的东西在松动、在分解。我当然知道这些词语都和什么相关,孩子大约也是知道的。然而,周老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展示那属于思维和意识层面的“知道”,周老师的目光似乎盯在答案背后更深的东西,用了他一以贯之的从容和悠然,周老师又说了:“请读词串,请读的人边读边想,请听的人边听边想,这些词语都和什么有关?”

于是我听见一个女生字正腔圆地念:

夜空 圆缺 晶莹

嫦娥 玉兔 吴刚

凝望 沉思 怀想

李白 阿炳 华章

我不知道台上台下的那些学生和老师是什么感受,在当时,当我第二次听见孩子念出这串词语的时候,已然松动、分解的一块块东西,复又融通起来、流荡起来并且弥漫开去,随着那东西的融通、流荡和弥漫,我的心胸也随之变得开阔清朗。我知道,那是月光。不是我的思维,而是我的身心,被带到了月下。嫦娥的月亮,李白的月亮,阿炳的月亮,诗歌的月亮,音乐的月亮??古往今来,承载了无数世代的人们那不尽的情思和不尽的凝望的——中国的月亮。

读美国教师的《灰姑娘》教学实录,我们都会有所动有所悟。因为那个故事,那些问题,是诉诸所有人的思维、所有人的生活的。可是,周老师这不着一个“月”字的满堂月色,必定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看得见,才能感觉到。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新味,料得少人知。”一首禅诗无端地浮上心头。这是中国人的月亮,这是周老师的月亮。

三、月亮月亮有几个?

“这几天,月亮正牵动着亿万人的目光,知道这一事件吗?”

“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这班孩子真的很棒啊!

“04年2月,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这几天,老师也在思考一个看起来有点儿怪怪的问题:月亮月亮究竟有几个?”

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

“有两个,一个是神话传说中的属于嫦娥和吴刚的月亮,一个是自然界的月亮。” “对于思乡的人来说,月亮有两个,一个是故乡的月亮,一个是异乡的月亮。” “对于水边望月的人来说,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月亮有无数个。因为天上一轮明月,地上有无数的江河湖泊,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有一个月亮。”

??

孩子真的很了不起。一堂好课好比是一轮明月,一群聪慧秀颖的孩子,就是让那轮明月得以吐出清辉的夜空啊。

也许有人会说,恰巧遇到出色的学生,是公开课教师的幸运,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我则认为,这样的美缘、善缘,其实是早就注定了的。只要教师胸中先有了一轮明月,何愁不会遇上青冥浩荡的夜空。

8

这轮明月一旦升起,无论日后的课堂遇着怎样的风雨阴晴,都丝毫无损于明月的皎洁圆满,因为这月亮是属于性灵的。

四、月亮月亮我问你

个别读、领合读、对读、击掌读、叩桌读,读过那些童诗童谣之后。“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那么神秘。看着它,小小的心中就会飞起无数个问号。当年大诗人屈原面对苍天,一口气问了700多个问题,其中有这样两句:‘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今天,我们也来一回月问。想一想,在你小的时候,或者就把现在的自己当成一个小小孩,看着那神秘的月亮,会有什么疑问?”

踊跃提问之后,学生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念到的童诗童谣都已经提出,并且回答过了。就这样,孩子们又把童诗童谣读了一回。

“古往今来皆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啊。这个时候,课堂教学回归的是文本,是月亮,更是古今一也的童心——是童心应有的圆融合一,是个体生命及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融通合一。

充分提问与充分回答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着把疑问及答案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我听见诸如此类的个人作品朗读:

月亮月亮我问你,

白天何时下来和我玩?

月亮婆婆笑眯眯,

孩子啊,

白天我在你心里藏。

月亮月亮我问你,

你为什么升得这么高?

月亮婆婆笑嘻嘻,

孩子啊,

夜空把我捧胸前。

月亮月亮我问你,

你那又大又圆的盘子里

装载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

月亮婆婆抹抹泪,

孩子啊,

所有的游子所有的情。

五、风流蕴藉

没有音乐,没有画面。“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是月亮的本色,也该是关于月亮的课堂教学的本色。如此本色的月亮,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看见了——听见了。

关于月亮的诗歌太多,周老师独独选择童诗童谣和儿童谈月亮,让童年的月亮爬进课堂,这是大有深意的。关于月亮的诗歌,即便是小学生,脱口而出的大多也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秦 9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然而那些都是成人的月亮,古人的月亮,诗人的月亮。属于孩子的,真正能够让童心泛滥起无边的清辉和无边的想象的童年的月亮在哪里呢?童年的月亮,难道不更是孩子应当亲近的纯净、高远和神奇?

那天,周老师把这轮童年的月亮带给孩子,也带给了我。我听得很舒服,我的舒服源自童年应当享有的清浅和新鲜。在周老师的课堂上,我于无意中邂逅了自己的童年,那个在夏夜凝望天空想入非非的毛丫头。童真童趣之于成人,如同甘泉一样具有滋养的功能;童真童趣之于儿童,更如空气中的“氧分”一样一时不可或缺。这是周老师的课,让我在舒服之余体悟到的。

“瘦瘦的,戴眼镜。看起来很斯文”,这是课前一个孩子对周老师的评价。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半开玩笑地,周老师向那个孩子承诺:“周老师决心把斯文进行到底。”

其实,斯文与否以及是否能够将其进行到底,这实在是一件非关决心的事情。周老师的斯文,是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一种气息,和煦、秀雅,澄澈、清新——因他没有丁点儿的方巾气、道学气,所以我不说他是儒雅的。

风流如斯,蕴藉如斯。斯人也而有斯月,斯人也而有斯课。愿童年的月亮永驻周老师心间。

语文的文化,儿童的文化

——《童年的月亮爬上来》教学内容评析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郑飞艺

从楚辞《天问》到童谣童诗,从神话传说到探月工程;六年级学生诵读着童谣童诗,创编与阅读同堂同时展开??《童年的月亮爬上来》(以下简称《童年的月亮》)异质纷呈,每一种异质都值得说道,本文试图谈论的是这堂课教学内容的合宜性。谈论这一点基于如下背景:一,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制严重落后,教学内容随意与僵化现象并存(王荣生);二,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界充满活力,具有实验性质的教学实践不断涌现,相当一部分涉及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严重落后的情形下,教师个性化的实践如果经得起学理的追问,就不仅仅是一种实验的价值,更具有普遍的意义,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的有效构成。我以为《童年的月亮》就具有这样的意义。

《童年的月亮》教学内容是什么?周老师如是说:“从形式上看,这是一节童谣童诗诵读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节以月亮为主题的文化阅读课”。月亮因附丽了思乡之情、童真之趣而成为文化的载体,所以读出月亮所载之情与趣的过程就是文化阅读的过程;洋溢于课堂间,最为醒目悦耳怡神的是真切的童真童趣以及由此辐射的文化韵味,因而,我以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有关月亮文化的读法,即如何读出童真之趣、思乡之情等文化之韵。合宜的教学内容应该适合特定的学生,并能达成一定的课程目标,由于当前的课程标准缺乏有关文化阅读的具体目标及内容,本文的评析上溯至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下面就从语文学科和学习者两个维度加以展开。

一、语文的文化

10

文化,是所谓人文。时下语文课堂人文游离语文的现象并不少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考察“文化阅读课”,首要的是探讨教学中人文与语文的关系处理得是否恰当。我们的原则是:人文原在语文中(王尚文),文化渗透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之中。

《童年的月亮》中有一项明显的语文、人文双赢活动——由“月问”出发的童诗创编。学生所表达的正是童真之趣,童年的意义与语言的能力得到了同时的建构,人文就在语文活动之中。那么在阅读活动中,人文与语文的关系又如何呢?童真之趣等文化之韵是如何读出来的?读法与阅读目的或话语体式相适应吗?试从具体读法做点分析。

以教师出示的“读什么”来区分,这堂课的阅读内容有三类:第一,一组词串;第二,一组童谣童诗;第三,《月之故乡》等成人视角的诗词。先来看看核心内容——一组童谣童诗的阅读。

首先是学生自由诵读,目的是“重温童谣童诗的趣味与韵律”。以自己特别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诵读,是一个反复浸润在文本话语形式的过程,韵律、情趣都在声音世界里以整体的形态被感知着。重温趣味与韵律是一种体验与感悟,体验与感悟用诵读法是无可争议的。

接着是教师引导读《拜月亮》,“你们想,孩子拜月亮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自由诵读是学生对童真童趣的整体的感性触摸,现在则要求把体验外显,教学指向的是童心童趣的进一步体会与激发。教师首先介绍祭拜月亮的民俗,铺设月亮文化的背景,接着学生道出童心童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这是教师促动下的文本意义和自我意义双向建构过程,自由诵读时这种建构也在发生,不过是自然状态的,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语感。现在有了通向语感提升的路标,自由诵读时唤醒的感受在言说和引导性的诵读中舒展开来了,童真之趣开始明确地从文本蔓延到每一个学生。

然后是默读,目的在于寻求“月问”的答案,但读的还是文本。“有孩子的疑问,就会有孩子的回答。看看,刚才诵读的童谣童诗中,哪些解答了这些疑问。”这里主要是理解性的信息搜索,采用默读的方式浏览最为快捷。接下来的回答式朗读,是文本童真童趣的再度感受,更是回应自己的疑问以内化童真与语言的过程。 最后是深度阅读,小组研读做文学小研究。“这些诗句充满了童趣,我们一起研究研究,透过这些童谣童诗,思考孩子看月亮都有些什么特点?”阅读的目的是获取规律性的理性知识,是所谓的理性认知的建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做这样的文学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采用了新的阅读形式:显示“文学小研究”的要求指引阅读思考的路径;小小组讨论综合集体智慧;交流中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架设思维的桥梁。这最后的深度阅读可以说充满教学智慧。“孩子看月亮都有些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和随后呈现的“文学小研究”要求,把人文毫无痕迹地内含于语文要求和语文活动之中;完成文学小研究要求的前提,是从具体的 11

话语形式中读出各式各样的童真童趣来,然后才能加以归纳。人文、语文如此交融,是钱梦龙先生所谓的“大雪无痕”的境界。

下面再来看看开始的词串阅读与最后的比较阅读。

一组词串,是以诵读的方式整体感知的。“这组词串说的是什么?”师生紧扣词串的交流无一不是从语词出发的,所读出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旋律都来源于一个个语词,而非空穴来风。词是单一、零散的,但每一个词都承载着历史长河的积淀,特定的情境能激发其生机;词串,是一个充满空白的语境,联想能使零散的语词构连成整体。诵读,听读,是整体感知的阅读,就是以联想建构语境直至意义的过程。一组词串在整体感知中读成了故事,读成了散文,读成了诗歌。词串阅读是个引子,由此出发,随后的课堂交流从神话到科学,从诗词到音乐,天上月,水中月,故乡月,童年月,一轮明月渐渐放射出了文化的光芒。

对《月之故乡》采用的是比较阅读:“老师要考考大家的感觉。看看下面这首诗中的月亮,是不是孩子看到的。跟刚才诵读的童谣童诗比较。”阅读的直接目标是“考考大家的感觉”,其实就是对深度阅读所获理性知识的检测。学生的感受和分析完全从文本的话语形式而来,可以说相当到位,对李白诗句的迅速反应也是证明。这一环节不要如何?我以为,如果教学的目标仅仅定位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没有这一对比阅读并无大碍,但从文化阅读的角度来看有和没有则大不一样。童真之趣、思乡之情都是从诗词歌谣中读出的人性、人情,当人性、人情具有长度、宽度与厚度时,便能酿就浓浓的文化的醇香。成人的思乡之情与孩子的童真之趣所构造出的正是这样一个多维的文化空间,成年的月亮不仅是为了凸显童年的月亮,同时也是月亮文化的必要构成。成年月亮的代表是《月之故乡》,另外还有作为“月问”引子出现的屈原《天问》、李白诗苏轼词的片段等。孩子感受成人咏月诗词尽管不能如童谣童诗般真切,但也并非一片空白,朦胧之中埋下的正是一粒文化的种子。所以比较阅读实际也是蕴含着人文的语文活动,以此压轴,是文化的语文性浓重深厚的一笔。

诵读、研读,感受、探究,从多样的阅读形式可以看出教师对阅读目的与方法的合宜有着明确的追求,《童年的月亮》是沿着语文之路来寻求文化之韵的。

二、儿童的文化

追问文化的儿童性,有必要先明确在相关问题上我所基于的儿童立场。教育是有目的的活动,它传承过去,适应现在,面向未来,预设与引导始终是教育的基本秉性,完全以儿童当前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并不能有效达成教育的目的,这是为历史的经验所证明了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启示我们,知识与意义的建构应建立在学生自由学习和生命体验的前提下,如此才能唤醒学习者心中的教育自我;课程与教学组织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唤醒教育自我的激发点,它连接着儿童的生命需要和学习的内容。

那么,《童年的月亮》读出童真之趣等文化之韵的过程合乎儿童的接受心理吗? 12

以下评析的视点是所读文本、读法与学生的关系。

所读文本的特质与学生的相关性是衡量教学内容合宜与否的重要尺度。一组童谣童诗是课堂中主要的阅读对象。在自然的阅读状态中,童谣童诗可以说是专门属于儿童的语言艺术。童谣简直如天籁般自然,被称为人之初文学样式,可见它与儿童接受心理的契合度;而童诗原本就是表达儿童情趣与心声的文体,所以优秀的童谣童诗是儿童生命及需要的艺术表现,是充满童心与诗心的乐园。小学语文课堂的文化阅读聚焦于童谣童诗,可以说找到了一个与儿童关联最为适宜的对象,因为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属于儿童。更何况,流传久远的童谣本身已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月亮光光/装满筐筐/抬进屋去/全部漏光”,活泼和谐的韵律润泽了一代代儿童的身心;“月亮公公/月亮婆婆/请你下来/吃只馍馍”,儿童真挚的情感、美好的想像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合二为一。以这样的童谣童诗作为连接儿童生命需要和学习内容的载体,作为学生童年意义生长的土壤,为文化的儿童品性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适宜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教育自我。在这里,读法的合宜表现为以各种语文实践方式使“文化”感性化、个体化。文化不是客观的,它总是感性的、特定的,《童年的月亮》中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学生从童谣童诗、诗词词串中读出的美好想像、幽默情怀,乃至天籁般的韵律,它们因穿越时空而获得了长度与厚度。童谣童诗之月亮文化相异于成人咏月诗词之月亮文化当然是一种感性,但它还是类化的,是儿童的,而非这一个孩子的,所以教学还需要让它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由六年级孩子来建构“童年的月亮”是“文化”儿童化的基本前提。尽管在自然的阅读状态中,童谣被称为人之初文学,儿童文学理论关于儿歌、童谣的界定几乎也总脱不了“适合低幼儿童”的说法,但当“一组童谣童诗”在语文课堂呈现出人性、人情的长度与厚度时,由低幼儿童来体验、解读显然是不合适的。在我看来,这“一组童谣童诗”与六年级孩子是生命间的相遇。有了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的契合与一致,体验或探究等具体的读法才有可能指向真正的自主建构。 自由诵读是实现阅读内容感性化、个体化的经典读法。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读者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探究。诵读是对文本声音形态的感知与表现,所表现的声音形态是读者与文本相互对象化的产物,学生所读出的不仅是和谐的韵律、美好的情怀、富有童趣的想象,也是自己的经验、感受与个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诵读的趣味性。学生先是自由读,而后个别读、领合读、对读、击掌读、叩桌读等,诵读变得好玩儿起来了,课堂里充满了游戏感。这种游戏感在要求学生以急切的语气齐诵《拜月亮》时同样强烈。游戏感意味着什么?生活中儿童的游戏基于自由选择的情感,是一种自发冲动下的活动,教学活动具有游戏感至少能使孩子的身心处于欢乐状态,以较为充沛的精力专注于教学活动。而在这里,更具有别样的意义,游戏感所带来的轻松、自如的童真状态,与童谣童诗 13

所表现的童真之趣具有同构性。如此读法,学生的心灵与所读的童谣童诗就可能会有更多的共鸣点,意义与语言也会具有更大的高效建构的可能。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精彩的创生细节——请学生用海门话念童谣。语言与言说主体的心灵紧密相连,家乡话是每一个人生命的基音,用家乡话念童谣,是月亮文化的地域化,更是文化走进个体心灵的一条捷径。

由“月问”开始的创编是明显的文化个体化活动,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与语言。听一听孩子们充满智慧与想像的问题,读一读孩子们创编的童诗,可以发现有着明显的所诵读童谣童诗的影子,但又仅仅是影子,整体呈现出的还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想像、情趣与语言。我们可以看到,所读的内容正在走进孩子的心灵,正在内化为其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在阅读文化的同时,孩子们也在创造着自己的月亮文化。

坚守文化的语文和儿童品性,《童年的月亮》以合宜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小学语文文化阅读的范本,拓展了小学语文课程的范畴,具有课程重构的意义。行文至此,我想表达一个期望。文化阅读,从理论上说其阅读内容应该具有经典性。经典是所谓文质兼美的,而像《月光光》、《拜月亮》等童谣确为经典。如此看来,一部分童诗的语言质地还不能说是精品;退一步说,即便这些童诗仅具有样本功能(实际上确实发挥了样本功能,学生的创编基本上仿拟童诗而非童谣的样式),也要求语言质地的上乘。基于《童年的月亮》所具有的课程重构意义,我衷心期望它能不断生长,在实践中,在积累中,臻于完美。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