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林徽因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正如作者所说,不知道是谁说的这句话,也不用管是谁说的。多么希望这真的能成为对我们所爱的人的一种祝福。

众观林徽因的一生,才会发现她对人生的理解不仅是充满诗意,还有不可忽视的理性。出生在一个父亲是学者,母亲是大家闺秀的家庭,受其父较为自由的思想的影响,在知识上从来不会输给任何人,同时又追求自己的思想的开放,不拘于形式。也许只是了解在她与徐志摩破碎之前的状态来看,她确实是以骨子里充满了诗意的女人,但或许也是因为这一份诗意,也才让人感觉她是如此的浪漫,真的就像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般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稚嫩。

她与徐志摩在古色古香的北京相遇,后又在自由奔放,用志摩的话说康河是不属于谁的,只属于他自己的这样的剑桥再度相遇,并能互相欣赏自己的诗情,令人尤为印象深刻的是二人在康河的小船对诗的情景。那一晚,他掉进去了;那一夜,她也沉下去了,但是她却归回到了现实。虽然产生了伴随他们一生的爱情,但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康河。林徽因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徐志摩,决定寻找属于自己的世俗。她想要的是现实的安稳,而不止是灵魂上的契合与交融,她要的是生活。但那时的徐志摩却是个有妇之夫,这对于想要追求世俗的完美的林徽因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最后她选择了与梁思成朴实的生活爱情,而不是其梦想的思想灵魂的爱情。有人说她放弃了最好、最美的感情,就算徐志摩为她选择抛弃原来的妻子张幼仪,还是没能赢得林徽因的回转;有人说是她令志摩沉浸于康河不得出来,是她的骄傲把志摩伤得如此深,不惜抛弃妻子,最后只能把对她的感情寄托在另一个人陆小曼的身上;有人说志摩才是那个临于世俗之上的纯净之子,所以终身都成为了她的仰望。

还有一个默默为她守了一辈子的人------金岳霖。又是一个学者,又是一个走进梦中不想出来还为这份纯洁的爱情终身不娶,时时守候,只从远处观望,还可以接近,但是却永远没有热烈的表现。而她也就这样靠着他成为她的守护,成为她的另一倚靠,没有跨过知己的界线,是两个独自遥望的灵魂,一个人的相思。

选择人世间烟火的她在建筑的事业上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绩,让她在事业上得到了满足感,然而心中却拥有一块永不改变的地方留给那片诗情。她用尽全身的气力在成就了她的建筑的平野上建立一座高楼,为东北大学设计校徽,为国徽的设计献出灵感,为中国将逝的景泰蓝工艺力挽狂澜,作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古建筑的解说,即使在病痛中也忍住不遗余力的工作,看不出她内心的柔情,看不出她的伤痛,只有对事业的坚定。但是谁也不能看透她,惟有她自己知道。当她在与病痛作斗争的时候,是志摩孜孜不倦的来陪她畅谈人生,灵魂;当志摩为了听她一场演讲会而丧生与飞机事故时,她是治丧会中最伤心的那一个;当她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时候,是谁依然忘不了康河的柔波?

也许再回头来看看现在的我们,生命似乎早已被安排了,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顺服,然而顺服的同时,我们又可以做选择,做那对自己生命最为有意义的事情,或许真的没有谁对谁错,只是选择的不同,既然选了,就不要后悔,就要活出最美的自己。本书的作者并不是林徽因自己(虽然是她的传记),所以作者在总结的时候,谈到说人的一生不用追求前生来世,能够活好今生就知足了,我想,我们不仅要让自己的今天活得丰盛,更要让今天的意义成为明天的盼望。不知道林徽因是靠那遥不可及的诗一般的爱撑着活下去,还是她对事业的不断追求、探索、创新、创造的热情让她走向世上生命的终点,又或是在另一个世界她将会和心爱的人真正一起梦回康河的希望让她活到不过五十的年岁,急切与他再度携手。不知道,不了解,不明白。我只想说:有些事该做,有些事不该做,在无法确定人生永恒价值的时候,不要轻易交付人的手中。

 

第二篇:《墨迹》读后感

《墨迹》读书报告

姓名:卢永怡 学院:旅游学院 学号:13330132

这本书伴随了我很多年,基本上每走过一个阶段我都会读一次,初中、高中然后大学。就像窥探一个人的人生一样,我无法预料每一次重温曾子墨——女性的楷模,我都会有什么新的体验。

曾子墨,本书作者,当她的同学正为高考焦头烂额时,她已因“总分永远第一”获得了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的资格;当梦想留学美国的本科生、硕士生们向托福600分冲刺时,18岁的她以660分的骄人成绩夺得北京市第一;当同窗们还在忍受着枯燥的课程,她已持全额奖学金踏入美国常春藤名校;当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在大学门口徘徊,她已当之无愧成为华尔街的明星;当在摩根斯坦利的事业似乎已达到顶峰,她又毅然决定投身凤凰卫视追寻梦想的真正生活。现在在

当然,用她的话来说——“这都是人们眼中的光环”。在我看来,我觉得她并不遥远,似乎身边的女生或多或少都有她的影子(包括我自己),自信、努力、有理想、敢作敢为。

而《墨迹》是她的自传,也是一本随笔集。记叙了她中学时代、大学时代、在投行的工作再转投凤凰卫视的经历。选取了申请大学时的作文让面试官感动、偷拿姐姐的包包、在投行等待工作的分配、参与新浪上市等事例,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知性主持的成长之路、为梦想的奋斗之路。

说到这本书的内容结构,从书的畅销程度来看,的确设计得不错。白岩松看完此书也称赞:曾子墨是继林徽因之后的又一“范儿”。我觉得出彩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紧紧抓住了“梦想”这个词

正如白岩松所说,这是一个渴望成功的年代,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患上了成功焦虑症,仿佛做得每一件事都得对自己的“成功”有价值,不然都是枉然。而曾子墨身上聚集了太多大多数人看来成功的光芒——保送生、常青藤盟校留学生、顶级投行摩根斯坦利明星经理、凤凰卫视著名主持。这样的经历是人人都想效仿的,尤其是女性。而在这本书中,子墨就以此为主线,讲诉了自己是如何成就了这一切。书中清晰地回溯了她在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的巨大成功,进入全球顶级企业并被认定:“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因为子墨,我们乐于接受中国女孩。”书中不无幽默地展现着一个中国女孩的智慧和努力,参与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操盘新浪上市。然而在金融事业的巅峰之时,曾子墨毅然决定放弃令无数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加入了自己一无所知的电视媒体行业,几年后,曾子墨在凤凰卫视独树一帜,她的感悟深刻而令人震撼。而且子墨很善于用细节说明问题,例如讲到摩根斯坦利的面试是,她会说到自己的面试策略、面对严肃的面试官如何成功推销自己等等,这些正是渴望成功的读者像看到的。同时也是许多传记中缺乏的。

在这个时代,谈梦想实在是很吃香的东西。《墨迹》会让人感受到梦想的可触碰性,让人更加渴望成功。

二.人物塑造真实

书中收录了子墨自己以及同事的趣事、新浪上市的幕后故事以及新浪高管的生活趣闻

等。而且子墨的笔风生动诙谐,大大挺高了传主的真实性,也提高了传记的可读性。原来这样知性的女性也有迷糊的一面,也和普通人无异。另外在书中,子墨也很注重描述自己的品质精神。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子墨对讽刺中国女游泳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加拿大人的反唇相讥。而这也是即使这本书更像一本随笔,我也更愿意将其称为传记的重要原因:用精神品质来感染人。用这样轻松、接近生活的语言,也让本来枯燥的品质描述更容易让人接受。

读完这本书后,我还是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曾子墨是如何成功的?她的一句话始终引起我的深思:人们眼中的光环。在她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其实整本书都在勾勒她自己的光环。我曾看过她的节目,正如书中描绘的她一样,笃定、自信、敢作敢为。她当年可以勇敢地一个人远渡重洋去到美国,今天也可以勇敢地批判各种上市公司的营销举动。

我一直为她毅然从投行辞职来到凤凰卫视喝彩。正如她所说:她不想浪费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罩在她头上的光环。虽然现在的女性总是被标榜独立坚强有主见,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呢?迫于家庭、事业的压力,有多少曾经有梦想的女性将自己的梦都变为了祈求安稳的生活。相比之下,其实这才是子墨真正的光环:勇敢地为自己活着。

但另一方面,近年,子墨的新闻层出不穷。虽然如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红了,是非总是特别多。但也不免让我思考,也许人们眼中的光环背后确有一片灰色地带。摩根斯坦利的桃色新闻、走关系进入凤凰卫视等等。这些新闻的真实性是值得考究的,但离开胡舒立(财经界名人)的帮助她就停止主持财经节目的确也是事实。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她的成功并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许多人的扶持。而这也是当今很多“经验人士”对年轻人的提点:人际关系才是成功的关键。

就一个学生而言,也许我说出这些话会显得苍白,但确实我很厌恶人们总是强调这些。的确,我也不否认这社会现实的存在。但我更期待将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当成互利共赢的合作,而不是利益的算计。从众多商业大亨的我能了解到的经历来看,帮助他们登山事业顶峰的永远是真诚的合作伙伴,从来都不是勾心斗角、相互算计的同路人。

总的来说,子墨仍然是女性的楷模。也许到我经历得更多,我会对她的一言一行会更多的领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