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正心态,迎接挑战(演讲稿)

摆正心态,迎接挑战

各位XXXX:

我是XXXX,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摆正心态,迎接挑战

经过几天的辅导学习,相信大家都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有了很透彻的理解,然而我们这次专题教育的目的决不是学一学理论、定一定措施就完事,而是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我们工作学习的动力,让先进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具体行动,就象XXXX做动员进讲到的,关键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那么今天我就当前我们履行新使命需要关注的几方面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是要抓紧时间,认真学习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所以,如果要问我们履行新使命“怎么做”的问题,秘诀就是勤奋学习。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也不是不会电脑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不断创新,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昨日还为XXXX自豪,今日XXXX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尽快形成战斗力,昨日我们认为XXXX,

今日我们还要学习现代化的知识才能担当重任;昨日我们还以为信息化遥不可攀,今日我团已经XXXX,XXXX正争先恐后地发奋学习。当代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未来人信息代战场上,敌我双方较量将更加突出表现为高素人才的较量。海湾战争,曾被世人称为“硕士导演的战争”,而十年后的伊拉克战争,已初步具备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其知识含量是海湾战争不可相比的。激烈的军事竞争,对知识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我认为,要做到能够履行新使命,就要不断学习,“本领恐慌”“充电”“补脑”已经形成一种共识,早学早受益,晚学晚受益,不学就要被历史的车轮远远的抛在身后,成为淘汰的对象。

一说到学习,就有人说没时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靠挤才能获得”,早起点,晚睡点,饭前饭后挤一点,行军路上想着点,星期假日多学点。时间是公正无私的,它不管对谁都是一个整整齐齐的常数,它不会亏待任何人,关键看你怎样对待它,时间,恰似宽阔的良田,勤奋耕耘者每日都能收到沉甸甸的果实,而懒惰者收获的则是一片荒芜。时间,又恰似一支新笔,有志者能描绘出奋发向上,异彩纷呈的人生画卷,无志者则只能涂抹上一片黯淡无光的生活痕迹。对于工人来就,时间是产品,对于农民来说,时间就是粮食;对于医生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教师来时间就是人才,对

于军人来说,时间就是战机,当有人称鲁迅先生是天才时,他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二、要做有心人、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也不是有权人的,它是有心人的”有个人从森林里远足回来,一位盲人问他,你观察到了些什么?这个人说:“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呀!”盲人难以致信,“在森林里穿行一个小时,竟然没有看到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这个失去视觉的人,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你这个有视觉的正常人为什么反而比我了解的还少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工作只有用心才能出效果,只有用心才能赢得精彩。

战友们,生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钢琴,用心才能弹奏出美妙无比的乐章,“想干好一件事,成功的理由可能不会太多,不想干某件事,不干的理由绝对不少。”“有时候成功不是看你拥有了多少条件,而是你把自身条件利用了多少。”这里不但说的是用心的问题,更有一个是不是把自己潜力发挥出来的问题。有人说过,干什么事,外界因素都是客观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看你把自己的潜力发挥了多少。丁晓兵执行任务断臂后,他完全可以休养在家,生活待遇应该不是什么问题,然而他对自己的定位和不满足,创造了人们都

认为的奇迹,有了从“战斗英雄”到有血性、理性、人性、悟性的“时代先锋”;

“青春让每一个人都开一次花,却不保准让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他还是一朵花的时候”,我们大多数都是二十岁左右的有志青年,正是开花的黄金时期,我们只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深挖自己的潜力,才能不断的健康成长和进步,为履行新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更新观念、抓住机遇

观念是一个人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准则,观念的先进和创新直接影响工作的标准。有一篇报道: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面上漂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有人说要将石头放在木板上,还有人说做一块假石头等等,这些答案都被张瑞敏一一否定。这时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说,大家童年都玩过打水漂的游戏,石头能在水面上漂起来,是因为赋予了它足够的速度。有了速度,就能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而他带领下的海尔集团,之所以能这样大踏步地前进,走向整个世界,就是因为他们无论在科技研究,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售后服

务等领域,始终保持着高速度。

速度可以使那些沉重的物质漂浮起来,可以使之产生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和效果。其实相对于人来说,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总能站立在时代潮头,而不至于沉没,也是因为他有“速度”,这就是补充新知识的速度,更新新观念的速度,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的速度。他们总是与进俱进,总是在与时间赛跑,从而便能处在时代的前列。换名话说,也只有你跑得比别人快,比别人的步子迈得大,才能“浮”起来,领先于时代,反之,没有相应的速度,或者是停滞不前,就会像一块失去动力的笨石头,最终落入时代激流的水底。而给人速度的是知识和能力。每一个人都不甘于沉沦,让我们更新观念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吧

我们国家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身为国家军队中的一名青年军人,何尝不是也处在重要的战备机遇期吗。面对机遇,懦弱的人看成是困难。只有有信心的人,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四、吃的苦中苦,方成人上人

近前问一位战友:“苦不苦?”他爽朗地回答:“面对艰苦,苦熬,吐出来的还是苦水;苦干,感受到的却是苦中有甜。”军营不是享乐的场所,军人的职业更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充满竞争的

职业,要求我们具备超乎常人的吃苦精神以及与困难顽强搏斗的韧劲和毅力。“你千万别把能力归功于天分,而要归功于勤奋。就算你是天下第一,其实质也是因为你是天下第一勤奋。”

战友们,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丝毫不能贪图享乐,只能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

部队是一个绿色方阵,我们都是履行新使命的一分子,每个岗位都是履行新使命的平台,让我们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肩负新使命,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吧!

我的演讲完,谢谢大家。

 

第二篇:如何摆正心态

如何摆正心态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美味也逃不过安营扎寨在附近的狐狸们,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葡萄架要远远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愿就此放弃,机会难得啊!想了一会儿,它发现了葡萄架旁边的梯子,回想农夫曾经用过它。因此,它也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葡萄.

(这只狐狸采用的就是问题解决方式,它直接面对问题,没有逃避,最后解决了问题。) 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也发现以它的个头这一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了。因此,它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难受,还不如不吃。于是,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这只狐狸运用的是心理学当中经常提到的"酸葡萄效应",也可以称为文饰作用或合理化解释,即以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有时我们也称它为强迫症。它说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能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

第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便破口大骂,撕咬自己能够得到的藤,正巧被农夫发现,一铁锹把它拍死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它为"攻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应对方式,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利的。)

第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一看自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显得如此的渺小,便伤心地哭起来了。它伤心为什么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样,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它伤心为什么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为能吃到,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这只狐狸的表现我们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倒退",即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退到人格发展的较低阶段。)

第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仰望着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如果这样的话,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样.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投射",即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和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

第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为什么我吃不到呢,我的命运怎么这么悲惨啊,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满足不了,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啊?越想它越郁闷,最后郁郁而终.

(这只狐狸的情况是"抑郁症"的表现,即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性障碍。) 第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尝试着跳起来去够葡萄没有成功,它试图让自己不再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它还试了一些其他的办法也没有见效。它听说有别的狐狸吃到了葡萄,心情更加不好,最后它一头撞死在葡萄架下.

(这只狐狸的下场是由于它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不患无,患不均"的现象。很多人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因为心理不平衡选择了不适当的应对方式。)

第九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同样是够不到葡萄。它心想,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替代",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

第十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看到自己的能力与高高的葡萄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利用时间给自己充下电,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最后当然是如愿以偿了.

(这只狐狸采用的是问题指向应对策略,它能够正确分析自己和问题的关系和性质,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方式。)

第十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同样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它转了一下眼睛,把几个同伴骗了来,然后趁它们不注意,用铁锹将它们拍昏,将同伴摞起来,踩着同伴的身体,如愿以偿地吃到了葡萄.

(这只狐狸虽然最后也解决了问题,但它是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来解决的,这种应对方式不可取。)

第十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这是一只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想我一个弱女子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别人的力量呢?因此,它找了一个男朋友,这只狐狸先生借助梯子给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礼物.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原则",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优势或是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方式在一些情境下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第十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对葡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满,这导致了它不能尝到甜美的葡萄,于是它就怪罪起葡萄藤来。说因为葡萄藤太好高骛远,爬那么高,说葡萄的内心其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漂亮。发泄完后,它平静地离开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抵消作用",即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第十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发现自己无法吃到自己向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来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轻蔑地看着这些,作呕吐状,嘴上说:"真让人恶心,谁能吃这些东西啊!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反向作用",即行为与动机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第十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既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有一段距离,让自己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于是它诗性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置换作用",即用一种精神宣泄去代替另一种精神宣泄。)

第十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想吃葡萄的愿望不能实现后,不久便产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这只狐狸一直不明白一向很注意饮食的它,怎么会在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这只狐狸发生的情况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称之为"转化",即个体将心理上的痛苦转换成躯体上的疾病。)

第十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它嘴一撇,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狐狸中已经能人吃过了,谁说只有猴子才能吃到果子,狐狸也一样行!"

(这只狐狸所表现的言行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称之为"傍同作用",即当自我价值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第十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前有猴子捞月,现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传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这只狐狸采取的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是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

心态这东西说不准,关键看你自己如果去摆正他,小小浅显的道理,通过寓言来告诉大家,就看你自己怎么去做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