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谁不说咱家乡好,今天我也来赞美一下我美丽的家乡。谈到我的家乡,我首先要带大家回味一下宝岛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的一首诗,《乡愁》: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那么,是什么地方,能够让女诗人如此的魂牵梦萦,如此的牵肠挂肚呢?答案就是我可爱的家乡,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女诗人席慕容祖籍内蒙古,她正是在为这片热土而感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有一块狭长的地区,它横跨祖国的东北、华北、西北,看似一只矫健的雄鹰,振羽展翅,雄踞在祖国的北方,这就是辽阔美丽而又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我可敬可爱的家乡。 当太阳从它的东端升起,它的西端还沉睡在甜蜜的梦乡中;当南端已是春风送暖、芳草萋萋的阳春季节时,北端还是一片寒风料峭、白雪皑皑的世界。那雄伟的大青山,那魏峨的贺兰山,那莽莽苍苍的

林海,那浩翰无边的草原,都会让你感叹不已,流连忘返;那流动的牧群,那动听的情歌,那苍翠欲滴的绿野,都是她的无穷的魅力、无限的生机。放眼远眺,天空是那么的蔚蓝高远,阳光是那么的灿烂明媚,河流是那么的宁静清纯,大地是那么的碧绿壮阔,置身其境,我们怎会不为之深深的陶醉,怎能不心旷神怡呢?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成吉思汗曾在这里弯弓射箭、指点江山;老哈河水哺育了元、辽、清各朝各代的祖先。内蒙古在骤雨般的马蹄声中走过,内蒙古在辚辚的战车铁蹄下踏过。而如今,内蒙古则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着古老而又年轻的内蒙古。 六十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这六十年来,内蒙古大地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内蒙古已经是镶嵌在祖国北疆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辽阔富饶的土地,勤劳勇敢的人民,创造了内蒙古昨天和今天的灿烂的艺术文化。在这辽阔的天地间,座座青山都变成了笔;在这辽阔的天地间,片片绿水都变成了墨;在这辽阔的天地间,茫茫草原都变成了纸;在这辽阔的天地间,草原儿女都变成了诗人。他们正在用热血书写着生命最灿烂的华章。内蒙古各族人民正携手并肩,同心同德,以主人翁的崭新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十年间,内蒙古更是成为全国、全世界谈论的焦点。GDP增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和

消费均有较大幅度提高。19xx年到20xx年内蒙古GDP年均增长16.8%,这令世界震惊。中国人民骄傲的向世界说,世界经济看中国;内蒙古的人民骄傲地向全国人民说,中国经济看内蒙。我们永不会忘记,是伟大的中国共 产 党给这片土地带来了阳光和幸福,是社会主义制度使我们摆脱了愚昧和贫穷,是英明的改革开放政策带领我们走向繁荣和富强。 如果你曾向往奔驰的骏马,请来到这里,这里会让你尽情地在宽广无垠的大地上驰骋;如果你曾感叹冲天的雄鹰,请来到这里,这里会让你畅快地在自由自在的天空中翱翔。朋友们,请来到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让我们享受这人间的仙境,让内蒙古的人们,陪你一起看草原。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案例及反思

反思性教学案例

音乐教案设计

执教者:张玉华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天堂》

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3、了解蒙古族歌曲的长调、短调,了解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腾格尔。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幻灯片、电子琴、录音机

本节是六年级的欣赏课,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让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课前反思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搜集和整理信息中,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前导入部分,安排了以诗歌导入范唱的方法,改变以往的导入方法,充分利用教师的有感情的范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过程中,还安排了蒙古族相关文化知识的渗透,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多元文化。

课中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汇报自己对蒙古族相关知识的了解。其实教学活动又是一种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但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大多数汇报的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很多与我们本课欣赏的内容教远的,这样,教师就充分发挥导航作用,把学生的汇报引入蒙古族音乐知识的汇报中,这样的课堂反思及时调整,使音乐课堂的流程更加流畅,学生的思路清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课后反思:

1、          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一个“趣”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学生,教师都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自己有感情的范唱,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播放蒙古族风光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其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2、          以聆听、体验,感受音乐的风格。

提倡学生聆听、体验、感受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中主要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通过聆听感受蒙古歌曲的风格,并体验演唱歌曲,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格。

3、          教法、学法上体现“活”。

本课我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表现自我。教学中体现学法不枯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并根据高年级同学喜好流行音乐的特点,让他们通过“对比法”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并了解两位歌唱家的不同的演唱风格,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4、          对问题的反思:

第一:在给学生展示的时间上,安排的不是很得当,只是让学生演唱了本节课的歌,还应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蒙古族歌曲,以及展示前几学年学过的歌曲,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以后,在教学设计的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还须不断完善。

第二:给学生表演的机会很少,缺乏音乐与其相关学科的综合。如: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把歌唱与表演结合,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并根据音乐编创动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对本课教学反思,研究,为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使其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再次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并且在平行班实施,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设计如下:

课前反思:

从本次课的导入开始,教师就利用表演舞蹈《春到草原》,把学生带入意境。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然后欣赏两首蒙古族歌曲,请学生说说蒙古族歌曲的特点及他们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鼓励学生大胆地根据歌曲的风格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天堂》

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并根据自己对蒙古族的了解,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了解蒙古族歌曲的长调、短调,了解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腾格尔。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幻灯片、电子琴、录音机

再次反思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又是一种交往活动,在前一节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较少。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各种交往关系的处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和谐发展的环境,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对蒙古族风俗及音乐知识的了解,相互进行信息传递,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本课中,教师不断创造让他们表现、交流、协作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又有歌,又有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的表演,让学生感受到了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使每位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了成功,增强了信心。

反思性教学案例

新立城中心校

2007.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