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在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劳动保障演讲稿

***同志在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劳动保障演讲稿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2-7 6:48:34 发布人:yujklj68kfg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同志们:

这次全市扶贫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市“八七”扶贫攻坚的成绩和经验,对今后10年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我完全同意振有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所作的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按照会议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工作,努力完成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任务。下面,我着重就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积极进取,大胆探索,真抓实干,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经过七年的攻坚决战,全市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任务。为实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坚定了信心。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进入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后10年要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根据这一要求,从20xx年到20xx年,全市要力争完成搬迁扶贫1万人以上;力争在正常年景下,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不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并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措施解决其温饱;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低收入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力争使重点贫困县和贫困乡镇经济发展速度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到村到户扶贫,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大胆创新。在工作重点上要突出抓好四大工程:一是搬迁扶贫工程,从根本上改善高寒边远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二是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技能。三是实施产业开发工程,帮助贫困地区开拓稳定的增收渠道。四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要通过多种扶贫开发措施的综合运用,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效益,把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我们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八七”扶贫攻坚奠定的物质基础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有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任务。对此,大家都应树立必胜的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工作。

第二,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特点。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与“八七”扶贫攻坚相比,具有很多新的特点。总体上看,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一是环境和背景不同。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必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的体制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扶贫开发工作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实施和推进;又要应对入世的挑战,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都要适应国际惯例。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不

得不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参与市场竞争,这就加大了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稳定地解决脱贫问题的难度。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这些新特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努力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大胆探索新体制、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律,创造和积累新的扶贫开发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使党和政府的这项“德政工程”能够真正造福于广大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

二是对象和难度不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首要的是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或虽已解决温饱但极不稳定的贫困人口。目前,全市4万多还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重中之重。这部分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或者是痴呆傻残等弱势群体,是“八七”扶贫攻坚剩下的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很大,常规性的工作措施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还要看到,通过“八七”扶贫攻坚初步解决温饱的人口,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比较弱,脱贫的标准比较低,他们也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因此,扶贫开发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

三是标准和要求不同。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这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任务。所谓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而是要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搬迁扶贫、产业化扶贫、开放式扶贫和科教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在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高标准建设产业基地,高起点建设龙头企业,高效率开拓农产品市场,从而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向小康目标迈进。同时,还要通过扶贫开发,逐步实现农民、财政“双脱贫”。这既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对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不仅要扶钱扶物,更重要的是扶人扶智,帮助贫困地区构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富民,而且要努力做到富民与富财政相结合。总之,就是要通过扶贫开发的实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用发展的办法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从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伟大构想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实施我市“三大目标、四大战略”的高度,从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

第三,要不断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世纪初的5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纵深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思路,要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从宜昌的实际来看,当前要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突破性地推进搬迁扶贫。实施搬迁扶贫,促进贫困人口合理迁徒,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是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搬迁扶贫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采取综合措施,突破性地向前推进。要坚持农户自主自愿,政府积极引导、适当扶持的原则,加大搬迁扶贫的工作力度。对居住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地方的特困人口,要逐一登记造册,在合理确定迁出地的前提下,分期分批逐步实施搬迁安置,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近几年来,各地涌现了不少“山里下坪,坪里进城”的梯次搬迁模式,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了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和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举多得,综合效益显著。要认真总结这类成熟的经验,大力推广成功的作法,推进搬迁扶贫的实施。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把搬迁扶贫与小城镇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结合起来,周密安排,通盘考虑,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

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是继续大力实施科教扶贫。扶贫必先扶智。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克服“重资金支持、轻智力支持;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大力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把智力开发和提高人口素质摆在首位,继续深入开展科教扶贫。要在全市大力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文化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要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适用技术,狠抓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县县有科技示范园(区)、乡乡有科技示范点、村村有科技示范户。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办学,大力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要通过培训,努力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科技明白人。

三是深度推进开放式扶贫。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长期封闭,开放不够,是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越是贫困地区,越要扩大开放,走开放式扶贫之路,这是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大力提倡走出去。当前,特别要大力引导、组织贫困山区农村劳力外出打工,使他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接受观念,掌握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贫困地区的人具有吃苦耐劳的共同秉性,只要他们能够走出去,很多人可以站住脚,逐步摆脱贫困。如果能有一部分人致富后回乡创业,还能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富裕。扶贫开发就要注意培养这样的典型。另一方面,要破除闭关自守的封闭意识,敞开山门,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加速贫困地区面貌的改变。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支持贫困县和不对外开放县到宜昌开发区及其他地区异地办厂,各地要抓住这一机遇,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步伐。

第四,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扶贫形式,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定点扶贫、区域协作扶贫、民间参与扶贫的新形式、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全社会扶贫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不仅要继续坚持下去,而且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搞得更有成效。市直各部门都要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工作职责,将扶贫开发纳入本部门工作年度计划和总体规划,共同帮助贫困地区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全市定点帮扶工作一定四年不变,对扶贫重点对象,要一户不漏地安排干部帮扶,不脱贫,不脱钩。

要继续动员和组织市内乡镇之间开展对口帮扶活动。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着重扶持贫困地区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和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使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并为缓解当地财政困难多作贡献。

要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入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使扶贫开发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扶贫开发的大合唱。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都要发挥各自优势,为支持贫困地区开发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要继续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积极向贫困地区捐资捐物,广辟扶贫开发的资金渠道,为贫困地区济困解难。

第五,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克服困难、开创事业的一个重要法宝。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必须坚持贯彻这一方针。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有没有改天换地、战胜贫穷的雄心壮志,有没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决定着脱贫致富的进程和成效。这些年来,有的贫困地区面貌一新、走向富裕,有的却山河依旧、仍然贫困。其中原因

是多方面的,但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愿意进行艰苦的工作,总把希望寄托在国家、部门及社会的帮助上,就很难改变贫困的面貌。只有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内部的艰苦努力结合起来,才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只要贫困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同心协力,开动脑筋,苦干实干,脱贫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多,致富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第六,要继续加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的方针有了,规划有了,政策有了,关键在抓好组织领导。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如何推动、社会力量如何动员、贫困地区的工作如何开展、各项措施如何落实,都要一一研究,逐项组织落实。贫困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把扶贫开发摆在中心位置,作为首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贫困县的党政一把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亲自抓扶贫开发工作。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要继续实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分片包干、挂点扶贫制度,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一手情况,体察民情实情。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带着感情深入贫困群众,了解、理解他们的冷暖疾苦,真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都要带着激情发奋图强,真抓实干,致力于贫困面貌的改变。任职一届,致富一方,这是足以留传后世的辉煌业绩。希望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通过苦干实干和巧干,在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中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贫困乡村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为重要。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真正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战斗力强不强,书记是关键。要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注重选拔那些作风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对缺乏党支部书记合适人选的边远偏僻村,要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对于到村任职的机关干部,只要工作业绩突出,受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就要大胆提拔,委以重任。要采取多种形式抓紧抓好贫困村后备干部的培养,要注重从大中专生中物色和培养村干部,把那些素质较好,并愿意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服务的优秀青年吸收到村干部后备队伍中来。

同志们,“八七”扶贫攻坚已作为辉煌的一页载入史册,新世纪的扶贫开发已经拉开序幕。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万众一心,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开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同志在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四帮一”扶贫工作队长交接欢送仪式上的讲话

2008-03-11

(20xx年3月5日)

同志们:

春节刚过不久,我们隆重举行扶贫工作队长交接欢送仪式,标志着我省新一轮“四帮一”扶贫工程正式启动。大家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扶贫帮困,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各位扶贫工作队长并通过你们向全体扶贫队员,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你们即将奔赴扶贫开发第一线,临行前我送给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要牢记责任。贫困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没有贫困地区的发展就没有河北的全面发展,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施整村推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开发扶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尚有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192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容易返贫的低收入人口219万人,扶贫开发任务还十分艰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xx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面对这一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必须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举全省之力,攻扶贫之坚。实施“四帮一”扶贫工程,安排省直单位、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四个方面的力量,集中对全省1911个贫困村进行为期三年的重点帮扶。这是省委、省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帮扶工作队作为这一工程的具体实施者,任务光荣、责任重大。这里有省委、省政府的殷殷重托,有贫困群众的迫切希望,有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希望每一名工作队员特别是各位队长,认清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奋发有为地做好帮扶工作,为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句话,要真帮实扶。帮助贫困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如期实现脱贫出列目标,是帮扶工作的宗旨。各位队员要牢记这一宗旨,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为贫困村办一些实事、好事,切实做到真帮实扶。要力争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搞好调查研究,谋划发展思路。帮扶工作队一进驻,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走访农户,了解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找到制约发展的症结。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对策,理清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二是着眼长远发展,推进产业开发。开发是扶贫的核心。这几年,我省相继实施了周转棚、周转畜、劳务输出、移民搬迁等扶贫开发项目,效果十分明显。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促进农民增收主要靠畜牧业,其中奶业潜力最大、效益最高、市场前景最广。要借助扶贫开发项目,继续引导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产业项目。在适宜地区要把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奶业作为突破口,引导发展奶牛养殖,协调搞好基础配套,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发挥单位优势,全力提供支持。帮扶工作队员来自不同部门,要结合本行业的优势,积极为贫困村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推进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要加大协调跑办力度,加快实施一批道路、饮水等基础建设项目,力争通过一段时间努力,让所帮扶的贫困村出现看得见的变化。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帮扶队员的工作,认真落实帮扶队员的有关待遇,及时发现并解决好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放手地工作。各位帮扶队员要紧紧依靠单位,工作及时沟通,信息及时传递,困难及时反映。同时,要帮助贫困地区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建好班子,帮出群众自我发展的干劲,扶出干事创业的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要紧密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尊重村“两委”班子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第三句话,要树好形象。帮扶工作队的每位队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这里提几点要求和希望。一要虚心学习。知识来源于实践,智慧来源于群众。

到贫困农村帮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大家都是本部门、本单位中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干部,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次锻炼机会。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虚心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耐心听取农民群众的呼声,在与农村干部群众的接触交流中增长见识,在农村发展和建设实践中丰富和提高自己。二要甘于奉献。这次所驻的村大多条件比较艰苦。大家要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沉下去、蹲得住,在艰苦的环境中奉献力量、磨练意志。在短短的扶贫期内,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解决所有问题,但一定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尽到百分之百的责任。三要遵守纪律。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做到不扰村、不扰民、不增加群众负担、不给基层添麻烦,给群众做好榜样、树好形象。四要加强管理。工作队长是帮扶工作队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做好自身帮扶工作,还要对每一名队员负责。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协调,大胆管理,带好队伍,发挥团队精神和整体优势,做到工作争创一流,干部健康成长。

同志们,你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我坚信,通过你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你们所驻村的面貌一定会发生很大变化,你们一定会完成省委、省政府的光荣任务,你们一定会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后,祝大家在扶贫开发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省委、省政府期待着你们凯旋而归。

抓住机遇 振奋精神

凝心聚力开创我县建设扶贫工作新局面

-----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陈建平

(20xx年3月26日)

同志们:

建设扶贫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今天这个会议,既是总结表彰会,又是工作动员会,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就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市建设扶贫工作精神和切实开展好我县建设扶贫工作进行了研究,等一下肖县长和黎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主要就前一轮全县建设扶贫工作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就如何做好新一轮特别是20xx年建设扶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前一轮建设扶贫工作回顾

2007-20xx年,是我县第六轮建设扶贫工作实施之年,我县采取“领导挂村、单位联村、队员驻村”的工作方式,每年从市、县80多个单位抽调130余名建设扶贫工作队员,组成48个建设扶贫工作组(含1个市派工作组),分别对桐山、大屋、渣坪等11个乡镇48个贫困村实施对口帮扶,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联村单位大力支持,扶贫队员真抓实干,各联村单位累计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92.6万元,其中单位帮扶协调资金475.6万元,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17万元。各帮扶村在进行灾后重建、建强基层组织、改善基础设施、调优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促进民主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成效,实现了既定目标。

1、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

建好以村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各工作组紧紧结合村级班子换届选举,着力狠抓了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一是抓村级班子建设。各工作组紧紧抓住村级班子换届的契机,密切配合乡镇党委政府,把许多政治素质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双强”型干部充实到村支两委班子,全县48个建设扶贫村共调整村干部42名,其中调整村支书9名,调整村主任13人。二是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双培”、“双带”工程,两年共培养后备村干部3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95名,发展新党员216名,组织各村党员干部参加各项政策法规学习和党组织活动380余场次,培训农村党员3100

多人次,培训村干部460多人次,发放《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党支部工作手册》和《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等各类书籍600多套。三是抓制度建设。各工作组帮助各建设扶贫村进一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特别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充分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四是抓党建阵地建设。帮助楠山村、七岭村、马颈村、新亭村等在建好村级活动中心的基础上,配备和完善了相关办公设备,为村级组织开展活动、村干部开展工作、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培训提供了阵地保障。

2、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各工作组始终把乡村通达通畅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农电网改造工程和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作为重点。一是抓公路建设。两年共新修水泥路19条72.5公里,新修机耕路18条76.8公里,其中老艾坪村、马洞村、檀木村分别新修机耕路都在10公里以上,维修公路384公里,修建桥梁13座。二是抓电网修复改造。针对冰雪灾害给建设扶贫村电力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各工作组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出资出力和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开展自救,共修复电网245千米,架设电杆860多根。三是抓水利工程兴建。兴修和维修水利工程130余处,修建高标准水泥硬化渠道、防洪堤46.2千米,安装自来水管61.3千米,修造人畜饮水池和山塘32口,新增灌溉面积960余亩,解决1200余户人口饮水问题。此外,改造维修村小学11所,重建房屋21座,建沼气池45口,村民的生产生活设施得到及时修复和改善,贫困村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3、村民增收渠道逐步拓宽

各工作组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村民增收的着力点,在大力发展中药材、反季节蔬菜和瓜果等多种产业的同时,也特别注意搞好楠竹低扩改加工和养殖专业户的培育。两年间,通过“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的方式,帮助贫困村民共调整产业结构面积12000多亩,其中栽种金银花、尾参、白术、百合等中药材3600多亩,茯苓14000多蔸,天麻2000多窖;栽种西瓜、弥猴桃、金秋梨、水蜜桃、杨梅、西红柿、辣椒、冬瓜等反季节瓜果蔬菜1100余亩,扩种杂交玉米2600余亩,发展无公害有机稻1000余亩,楠竹低扩改4200余亩。例如,徐家、白椒、崇阳坪村与香芝然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发展无公害有机稻1000亩;坪江、栗树、楠山、望乡等村低扩改楠竹都在300亩以上;桐山乡万亩金银花生产基地建设已全面铺开,黄湾、中桃等村栽种金银花都在300亩以上;老艾坪、长塘、渔塘村分别扩种西瓜100亩,泥湾村种冬瓜70亩;姜支村茯苓大王谢定山一户种茯苓6000余篼,创收入10余万元;大溪村种辣椒500余亩,并成立了辣椒协会。楠竹、金银花、辣椒、茯苓、西瓜、有机稻、玉米等产业雏形基本形成。培育家禽家畜养殖大户30余户,岩山乡兴龙村村民雷鸣安、龙运铁每年养羊都在150只以上,年收入超过3万元。新增楠竹加工大户80余户,通过种、养、加产业结构调整,贫困村民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村级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各工作组通过多种形式,组织600余名贫困村名参加了种、养、加产业和汽车维修驾驶、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等技能培训,鼓励引导和组织输出贫困劳力4000余人次,赚回收入近5000万元。

4、群众生活困难不断得到解决

为帮助特困群众和受灾群众摆脱困境,各联村单位职工积极为其捐款捐物,各联村单位领导和建设扶贫工作队员主动与特困村民结对帮扶。两年间,共结对帮扶特困群众和受灾群众

850余户,送去慰问金及大米、植物油、棉被、衣服、药品等物资80余万元。大地置业有限公司投入12万余元帮助山门镇小桥村特困户尹显保一家修建了新房和购买了生产生活设施。县民政局对扶贫点泥湾村村民尹为民、尹华松6户部分房屋倒塌户援助资金7400元,解决大米800斤,投资1.4万元为五保户张华罗修建了新房。县审计局、移动公司、检察院、粮食局等单位,分别为罗溪乡白椒村和仙人桥村遭受水灾灾民送去慰问金和各种物资4万余元。县林业局针对扶贫点黄湾村的14户火灾灾民进行安抚慰问,并送去慰问金1.2万元,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县政协办为栗树村火灾户送去慰问金2万余元,大米2吨,衣服100余件。现已离休的原文联副主席蒋子棠,两年从自己退休金中拿出6000元和120件衣服对桐山乡市坪村和大屋瑶族乡栗树村部分特困群众进行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特别是岁末年初,县委、县政府每年专门从县财政划拨25万元用于“春风行动”。各单位及挂点领导通过“春风行动”深入特困群众走访慰问,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特困群众心坎上。

2007-20xx年,我县建设扶贫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挂点领导亲力亲为,示范带动

各挂点领导不仅在宏观上加强对建设扶贫工作的指导督促,而且带头深入各自的联系点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并致力把自己的联系点办成引导村民脱贫致富的示范点。市委书记童名谦先后2次到长塘瑶族乡楠山村调研扶贫与现场办公,共筹资160余万元为该村修建了2.3公里通村水泥路、4条通组水泥路便道,解决了村民出行运输问题。修建了高标准的村办公楼并配备了办公设施,解决了村支两委无办公场所问题。帮助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硬化了水渠和山塘,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低扩改楠竹400亩和扩种荞头50亩,解决了村民增收难问题。县委书记黎仁寅以身作则,先后深入全县30多个建设扶贫村调研和解决实际困难,在他建设扶贫联系点望乡村,20xx年在帮助该村修复改造电网、安装自来水、硬化4千米水渠的基础上先后3次到该村调研和现场办公,为该村协调资金56万元,修建了一条5.3公里的水泥路,解决了该村村民出行难问题。20xx年7月18日,又带领县政府办、交通局、林业局、民政局、扶贫开发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到大江、望乡、飞山、椒林等村扶贫调研并现场办公,为这些村修建公路,改善生产条件和发展金银花、楠竹等产业项目,解决帮扶资金29万元。县委副书记、县长肖拥军也经常深入全县建设扶贫村子进行调研,了解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并设法其解决各种困难。在其扶贫联系点肖家村,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制定修改扶贫计划,选择确定脱贫项目,解决相关困难。20xx年将全村人民梦寐以求的5.8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定为建设扶贫工作重点,现已即将完工,该村村民的出行运输难题有望很快得到彻底解决。其他挂点县领导也都能积极投身建设扶贫工作,为各自建设扶贫联系点脱贫致富献策出力。两年间,各挂点市、县领导深入建设扶贫村指导工作和现场办公280多人次,为建设扶贫村解决实际问题600多个。

2、联村单位大力支持,紧密配合

绝大多数联村单位领导都能自觉把建设扶贫工作作为自身本职工作来抓,切实做到领导重视到位、工作指导到位、资金落实到位,在选派驻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时,各单位注重精心挑选思想好、作风正、年富力强、能力突出且懂农村工作的同志驻村,特别是民政局、广电局、审计局、监察局、工业经济局、信访局等单位 “一把手”亲自挂帅,充当建设扶贫主力。如民政局局长唐发光亲自担任建设扶贫队员,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情,帮助村里制定切实可

行的发展规划,多次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积极为泥湾村村级班子的完善、党组织活动的开展、通村水泥路的筹资立项、楠竹和冬瓜产业的做大做强以及对火灾户和特困户的扶助化解各种矛盾和难题。据统计,两年间,各联村单位领导到点办公800多人次,其中联村单位“一把手”到村指导工作360多人次。同时,90%以上联村单位每年帮扶资金都能超额完成,其中县政府办、县交通局两年各单位协调筹措帮扶资金都在30万元以上,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县委统战部、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地税局、县检察院等单位两年筹资帮扶资金和协调资金都超过10万元。

3、扶贫队员尽职尽责,真抓实干

各建设扶贫工作队员都从严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吃得苦,积极为贫困村村民脱贫致富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市政府办工作组肯于吃苦,常住楠山村,积极为该村修水泥路、修水渠、安装自来水、硬化山塘、建村办公楼、发展楠竹和荞头产业,献策出力,化解各种矛盾与问题。作为建设扶贫工作大组长的县政府办肖和龙、县广电局张光华、县委办王明庆、县委统战部朱卫华、县公安局有、县计生局王小平不辞劳苦,为各自建设扶贫点修路改水、改电、搞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四处奔走,化解矛盾,筹集资金。同时,也对各自分管片的建设扶贫工作尽心尽力,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建设扶贫工作调度会,及时掌握各工作组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传达建设扶贫工作有关精神和要求,有利促进了建设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县林业局的尹华顺为帮助黄湾村培育金银花,县电力公司的付乐智和县农村合作银行的谭本能为帮助驻点村恢复电力设施,县法院的袁晓文为帮助坪江村扩改楠竹和修建通组公路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资金和政策,化解矛盾,受到当地村民一致好评。据统计,两年间各驻村队员为建设扶贫村实施帮扶项目580余个,解决各种困难问题760余个,协调处理各处矛盾纠纷930余起。

2007 -20xx年,我县建设扶贫工作虽然取得较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单位领导对建设扶贫工作不够重视,深入帮扶村解决问题少,帮扶贫资金不能按时足额到位。二是少数建设扶贫工作队员有“厌战”情绪,开展工作不深入,存在“挂空档”现象。三是相当一部分建设扶贫村“等、靠、要”思想严重,自力更生、自主脱贫意识缺乏。四是大部分贫困村民致富本能缺乏,造血功能严重不足。五是部分工作组只重基础设施扶贫,轻党建扶贫和产业、科技、智力扶贫。六是少数建设扶贫村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尚欠规范。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对症下药,切实加以解决。

二、新一轮建设扶贫工作安排

按照建设扶贫两年一轮的部署安排,今年是我县第七轮建设扶贫工作的开局之年,结合我县建设扶贫的新情况,依照省委、市委的要求,今年我县建设扶贫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我县纳入省级比照贫困县的契机,继续采取“领导挂村、单位联村、队员驻村”的扶贫工作方式,继续从省、市80多个单位抽调130余名工作队员组成57个建设扶贫工作组,分别对桐山、大屋等12个乡镇57个贫困村实施对口帮扶,继续把强化村级班子、完善基础设施、调优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帮扶特困群众作为工作重点,确保所有帮扶村每年人平增收不低于300元,确保太平、双峰等10个整村推进村和黄湾、栗树2个省、市建设扶贫村在两年内基本实现脱贫。围绕

这一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组织制度,进一步强化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把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要以“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为目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面推行“以村为主”工作模式,着力建设一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一是要突出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党组织“两推一选”制度,要把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双强”型干部调整进村支两委班子,要对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培养,真正使他们成为当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带头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输送科技文化科知识的传播人,维护社会稳定的守护人。二是要大力提高村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党员干部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标杆。要继续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一村一大学生”工程,要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特别要注重从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农民中选拔村级组织骨干和发展新党员,每村每年至少要培养2-3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名以上新党员,培养1名村级后备干部,不断为村级组织注入新的活力。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帮助驻点村党员干部学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要深入开展对驻点村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反腐倡廉教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驻点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教育培训阵地,有针对性地对驻点村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和经常性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要通过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志愿服务等活动,健全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三是要不断创新村级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要继续在有条件的驻点村推行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主要负责人由一人担任,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以整合组织资源,增强整体功能。要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财政对村级运转经费补助政策。要切实结合“尽职责、正风气、建绩效”活动开展,建立健全村干部业绩考核奖励制度。要实行村支部书记“一定三有”制度,(定职责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部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切实落实好村干部报酬和社会保障待遇,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条件,继续建立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做到一村一场所,一村一站点,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无场地办事、村党员干部无场地学习、村民群众无场地活动的问题。

2、着力抓好基础设施修建和改造,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村巩固温饱、脱贫致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村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需求,为建设好现代农业打好基础,增强驻点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抓好村组道路建设,实现公路组组通。村组道路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既要满足村民急需,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又要着眼长远,为贫困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二是要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要因地制宜,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或维修、或新建,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抗洪、抗旱标准,增加早涝保收、高产稳产面积。要加强耕地的保护和土壤的改良,杜绝良田抛荒现象。

三是要抓好饮水工程建设,确保村民饮水安全。饮水困难、水源不卫生是贫困村的一个普遍现象。要把村民的饮水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建好水源点,完善输水设施,让村民都能喝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四是要抓好农村电网改造,确保家家户户都用上电,用得起电。要加快推进农电网改造,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切实解决贫困村、贫困户通得了电、用不起电的问题。要进一步抓好通电话、通手机、通有线电视等工作,逐步改变贫困村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状况。五是抓好沼气池建设,推广应用和发展清洁能源。要把推广应用沼气同发展养殖结合起来,同退耕还林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发展利用太阳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各工作组的财力、驻点村的民力有限,一定要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齐头并进,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乱铺摊子,不能贪大求全,应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首先解决最紧迫的问题,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同时,一定要坚持两条底线:不向村民群众搞摊派,不给驻点村留下新的债务;要注意工程质量和效益,每一项工程都要科学论证,精心施工,确保干一项成一项,真正发挥作用,使群众长期受益。

3、着力抓好产业、科技和劳务扶贫,强化造血功能,努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村民持续增收。

实践证明,产业、科技和劳务扶贫是贫困村群众实现快速脱贫致富和防止脱贫后又返贫的有效途径。为此,一是要抓产业扶贫,强化造血功能。要从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高度来认识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要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采取“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的方式,因地制宜选择一批产品有特色、市场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能辐射千家万户的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加以培植和扶持。要大力发展种植中药材、反季节蔬菜、水果等多种产业,注意搞好楠竹低改加工和家禽、家畜养殖专业大户的培育,特别是要对已形成一定规模且市场前景看好的金银花、楠竹、有机稻等产业给予特殊扶持,想方设法做大做强。要注重示范带动,培育专业大户和示范户,依靠大户的技术和经验,影响和带动其他村民。要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问题,要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要抓科技扶贫,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各工作组还要切实把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和素质技能作为建设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要认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深入贫困村,通过送书籍资料、召开座谈会、开办培训班、手把手传授技能等多种形式,培养造成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对帮扶村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农民工逐户进行调查摸底,普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和创业培训,认真制定培训计划,逐人落实培训措施,切实增强就业技能。三是要抓劳务扶贫,拓宽增收渠道。劳务收入是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把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列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要对每名返乡农民工建立家庭情况、技能特长、培训意愿、择业要求等信息档案,分类引导,有针对性地扶助他们就业、创业。要积极鼓励和组织引导贫困村民外出打工创业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创业,不断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村民持续增收。

4、着力抓好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切实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工作组在抓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抓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要致力于推进民主管理。要帮助驻点村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要通过完善村务公开内容,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

制度,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要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群众的决策权;要加大民主理财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二是要致力于培育文明乡风。工作组要切实加强驻点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要通过组建文艺表演队、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群体性文体事务组织,开展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观念和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要致力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要建立健全对特困群众的帮扶和救助制度,通过直接救助、生产上予以扶持、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要广泛开展“听到村里有哭声、主动去了解,听到村里有骂声、主动去调解,听到村里有闹声、主动去化解’’的“三听三解”活动,认真调处驻点村的矛盾纠纷,妥善化解社会矛盾。要深入开展农村法制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家族势力干预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行为,营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5、着力抓好扶贫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管理,完善相关机制,大力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扶贫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管理是搞好建设扶贫工作的关键一环,各单位和工作组要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的落实、管理和运作,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一是要加强扶贫资金和力量的整合。要充分整合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社会扶贫等方面的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村建设;要争取“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水利扶贫”等专项扶贫活动资金集中向贫困村投入,以发挥资金的积聚效应和整体效益;要鼓励民营企业和私营老板参与扶贫,增强扶贫活力,要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采取参股、独资形式参争驻点项目建设,对驻点村荒山、荒地等集体资源可采取经营、租赁、承包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要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各单位要顾全大局,自觉克服困难,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可采取从办公经费、事业经费中挤一点,积极向上争取一点,动员干部职工捐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扶贫资金,每个单位每年投入帮扶资金不能少于1万元,特别是省市直管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造条件,有所作为,要多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争取政策和资金,确保帮扶任务能顺利完成。三要加强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各工作组一定要按有关制度规定,严格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凡是以扶贫村名义从各个渠道、各个层次筹集到的扶贫资金,开支时一律要实行村委会和工作组两支笔审批。扶贫资金必须设立专门账册,对其来源、数额、使用和流动情况,实行半年公开一次,让老百姓清楚明白。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资金走,做到专款专用,绝不允许挤占、挪用、截留或用于非生产性开支。乡镇经管站年底要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写出审计报告上交建设扶贫办和扶贫开发办。建设扶贫办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经常性检查监督,对检查中发现挤占、挪用、截留、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报有关部门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问题严重的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6、着力抓好建设扶贫工作队伍自身建设,强化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要真正确保建设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和稳步推进,大家务必凝心聚力,密切配合,各尽其责。一是建设扶贫办要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建设扶贫办作为建设扶贫的组织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搞好调查研究、督查指导和协调服务,要不断研究和解决建设扶贫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要利用扶贫简报及时进行宣传推介,要定期不定期对建设扶贫责任人重视情况、单位开展帮扶情况、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帮扶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困难群众得到实惠情况等进行督促检查,对责任人重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帮扶单位和个人,要及时通报表扬和宣传报道,对责任人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效果不

明显的帮扶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建设扶贫领导小组进行意见反馈,限期整改,要将建设扶贫成效作为联村单位双文明考核和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联村单位要提高认识,强化职责。各联村单位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不讲价钱、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规定,研究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联村单位每年至少要拿出1万元以上资金为帮扶村建设1个基础设施项目,发展1个产业项目、结对帮扶5户以上特困群众,要做到单位帮、领导帮、一般干部职工共同帮,切实将帮扶资金和帮扶项目落到实处。特别是联村单位“一把手”作为建设扶贫第一责任人,对建设扶贫要做到亲自抓,每年到帮扶村指导扶贫工作不得少于2次,切实帮助贫困村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各联村单位要切实发挥后盾保障作用,要让扶贫队员与原单位的工作尽可能脱钩,并在政治上给予关心、生活上给予帮助、经济上落实文件规定的各项待遇,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一心一意投入到建设扶贫工作中去。三是工作队员要严于律已,多办实事。建设扶贫工作队员是建设扶贫工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是县委、县政府的形象大使,你们的一言一行,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工作纪律。3月27日下村后,要做到不跑“通学”,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10天;不搞特殊,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不违反财务制度,不搞有损形象的娱乐活动,引领驻点村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不收受或低价购买土特产品,树立“不揩油”的好作风。要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切实为驻点村的群众排忧解难,多办群众受益的事、群众盼望的事、办惠及长远的事、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总之,广大工作队员一定要不辱使命,在村里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同志们,建设扶贫既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业,又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为圆满完成第七轮建设扶贫工作任务,推进我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