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6个单位发言材料(印发)

20xx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言 材

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20xx年4月28日

目 录

1.以扶贫开发“双到”为抓手 推动被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珠海市委市政府..………………………………………………(2)

2.扶贫扶到点子上 开发开出生产力

梅州市委市政府…………………………………………………(7)

3.抓实长效工程 造福瑶乡百姓

乳源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11)

4.省公安厅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广东省公安厅……………………………………………………(16)

5.探索智慧扶贫新模式 推动扶贫开发上新台阶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

6.感恩,让我在有能力的时候做了应该做的事

碧桂园集团………………………………………………………(23)

—1—

以扶贫开发“双到”为抓手

推动被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珠海市委 市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扶贫“双到”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决策。珠海市高度重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携手揭阳市,以扶贫开发为抓手,认真落实“双到”责任,有效提高了被帮扶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被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xx年6月以来,珠海市累计落实帮扶资金6.21亿元(其中珠海市帮扶资金4.16亿元),平均每村731.25万元,对口帮扶揭阳(揭西、惠来、普宁)三县(市)85个贫困村、1.8万贫困户、8.8万贫困人口,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贫困户脱贫成效明显。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帮扶前不足2500元增长到 7873元,脱贫率100%。二是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村集体 —2—

经济每村由帮扶前平均不足3万元增长到17.57万元。三是贫困人口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帮助贫困户参加新农合、新农保和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四是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村容村貌显著变化,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五是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加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显著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六是加强了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精神面貌、社会风气大大改善,为脱贫致富提供了思想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全方位落实帮扶责任。珠海市成立由市长挂帅、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双到”工作。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每年率党政代表团深入考察“双到”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镇督导,市分管领导每年多次深入揭阳地区检查、推进“双到”工作。把“双到”工作任务落实到78个帮扶单位,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定期深入贫困村,落实帮扶工作。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向被帮扶地区派驻4个扶贫工作组和87名驻村干部,具体落实帮扶工作。全市上下联动,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强势推动“双到”工作。

(二)统筹谋划,帮助被帮扶地区有效解决影响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珠海市把扶贫“双到”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 —3—

筹和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双到”工作。一是统筹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根据被帮扶地区人口多,耕地资源缺乏的特点,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帮扶工作的主要措施来抓。三年来组织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739人,带动13183户贫困户增收,实现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的“双到”工作目标。二是统筹抓好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整合资源,扶持贫困村建设学校、卫生站、村道、农田水利、饮水工程等民生项目1254 个,显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统筹抓好村集体经济建设。实施“一村一策”,通过发展资源型经济、特色产业、兴建集贸市场、实行异地“造血”等帮扶措施,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建设项目444个,解决了村级组织缺钱办事的问题。四是统筹培育发展主导产业。扶持建立95个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了121个产业基地,每村都形成了稳定发展的主导产业,为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五是统筹抓好惠民政策的落实。改造3433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显著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帮助贫困户参加新农合、新农保和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帮扶困难学生6258人,贫困户子女“普九”毛入学率达100%。六是统筹抓好村基层组织建设,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在贫困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110616人次,一大批村民掌握了一两门技能,大大提升村民素质;培育了528名致富带头人,并将一批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共 产 党员,再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帮扶单位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使广大村干部更新 —4—

了观念、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贫困村干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为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泉和动力。

(三)创新机制,形成强大帮扶合力。一是创新扶贫瞄准机制。建档立卡,将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和帮扶工作实行电子化动态管理,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帮扶措施,切实有效解决贫困村、户遇到的问题。二是创新社会扶贫工作机制。通过“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实施“百企扶百村”就业援助工程,发动珠海100家企业参与贫困村劳动力就业帮扶;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发动当地乡贤捐资1.78亿元支持580个民生项目建设。三是创新扶贫政策。加强政策制定,先后为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调动镇村配合,共同开展帮扶、驻村干部管理等出台24项激励政策。四是创新扶贫队伍建设。加强市扶贫办、派驻工作组、驻村干部三个层面组织和工作制度建设,明确职责,紧密配合;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和指导,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市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省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亲力亲为,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镇督导制度。二是“双到”与“双转移”相结合,以“双到”为抓手,以落实扶贫责任为纽带,深化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与被帮扶地区的帮扶与合作,努力促进被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

三是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建立完善新时期社会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社会扶贫信息发布、募捐活动组织管理、募捐资金使用管理,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四是把扶贫和培养年轻干部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驻村干部选派、培养、管理制度。五是进一步履行特区使命,加强与被帮扶方的沟通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同时抓好对珠海西部农村的帮扶工作,为推动我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6—

扶贫扶到点子上 开发开出生产力

梅州市委 市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梅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决策部署,在省直71个单位、广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7个区(市)的鼎力支持下,借势发力、主动作为,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扶贫“造血”,扶贫扶到点子上、开发开出生产力,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至20xx年底,各级投入资金34亿元(其中,省直单位投入4.53亿元,广州市帮扶单位投入16.74亿元,梅州市县两级帮扶单位投入12.72亿元),实施项目4991个,全市55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10.87万元,4.4万户17.89万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054元,实现了脱贫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7—

一、借扶贫开发之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我们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建硬底化村道1735公里,300人以上村庄全部通上水泥路;整治河道、圳道、灌渠4470.6公里,改善农田水利受益面积18.6万亩,新增安全饮用水村321个9.66万户,贫困村安全饮用水率达100%。建设文化卫生设施2894宗,所有贫困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建立了卫生站、农家书屋、垃圾收集设施和公共文体场所。落实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全市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应保尽保,

2.8万名贫困老人全部加入养老保险,投入补助资金9100多万元,资助贫困村2.8万名贫困老人全部加入养老保险。实施“安居工程”,投入5.31亿元补助资金,资助2.95万户住房困难户完成住房改造。深入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和城乡环境大整治,绿化造林97.3万亩,城乡互动,创建“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借产业扶贫之势,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增强产业支撑。 借助对口帮扶、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强力抓好招商引资。与广州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组织285个帮扶单位筹资9973万元入股工业园区。其中广州市帮扶单位为110条贫困村筹资4593万元入股园区,按股金10%分红,每村每年增收4万元以上。利用梅州的山水人文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优势资源,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大力发 —8—

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打响了“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品牌。梅县通过建设雁洋文化旅游核心区,带动了周边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20xx年该县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均达到了50%以上的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充分发挥农业大市的优势,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村共建产业帮扶项目,以现代工业理念改造传统农业,着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促进耕山致富。引导107家农业龙头企业与320个贫困村,共建产业帮扶项目756个。其中,“鸡(鸭)+仙草+养鱼”、“猪+沼气+油茶(蜜柚)”扶贫套餐,覆盖120多条村,帮助近4000户贫困户每年实现1.5万元以上的稳定收入。广州市财政局在大埔县青溪村创办“会飞的鸡”养殖基地,每个“飞鸡蛋”卖价6元,带动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1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5.76万元。

三、借智力扶贫之利,加强农村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提高致富水平。我们面向贫困家庭子女,规划建设25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用知识改变人的命运。结合实施“双转移”战略,对新成长劳动力实行全员培训、全员推荐就业,优先培训贫困群众、优先推荐贫困群众就业。三年来,各级帮扶单位组织培训贫困户劳动力3.6万人,输出3.42万人,劳务输出年增收6.2亿元。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培训9.57万人,与广东青年志愿支农博士团共建53个1.94万亩农科基地,指导贫困农民依靠科技兴农致富。通过兴科技、提质量、树品牌、促营销,做 —9—

大做强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等农业品牌。普通金柚从每斤1.3元卖到1.8元以上,比增40%,礼品金柚每斤达到6元以上;慈橙从每斤0.7元卖到1.4元,同比翻了一番。

四、借助扶贫“双到”之机,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两委班子。我们以建设精神状态好、能力素质好、团结协作好、服务群众好、廉洁纪律好“五好”班子为重点,从市、县两级机关选派优秀青年干部驻村,招聘大学生“村官”,选拔致富能人、优秀企业家、退伍军人充实村“两委”班子,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永不离村”的扶贫工作队。全市村干部平均年龄46.5岁,比换届前下降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占60.3%,其中大专以上占7.08%。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以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为契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放大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耕山致富效应,发挥梅州的山水人文优势,推动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五好”班子紧密结合,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继续完善大扶贫格局,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着力打造扶贫开发新亮点,把贫困村变为产业新村、美丽乡村,把贫困户变为生产能人、致富典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做出应有的贡献。

—10—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抓实长效工程 造福瑶乡百姓

乳源瑶族自治县委 县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在东莞市和省市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扶贫机制,全力培养新农民、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扎实推进扶贫长效工程,较好地完成了扶贫开发任务。三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 4.07亿元,其中东莞市投入2.5亿元,省直单位投入0.55亿元,韶关市和乳源县单位共投入1.02亿元,完成帮扶项目1120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0 %实现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2150元增加到20xx年的8329元,增幅 287%,贫困村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9万元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1—

一、培育“三大产业”,推进产业扶贫工程,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我县坚持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好东莞市帮扶资金和结对帮扶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技能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了产业化步伐。一是发展壮大生态农业。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全县贫困村建立了蔬菜、金银花、笋竹等共82个主导产业项目,建立了6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覆盖全县的高寒山区蔬菜产业带、生态农业观光长廊等特色产业带,带动了3600多户贫困户从事特色农业项目生产而脱贫致富。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各级帮扶单位因地制宜,在旅游规划、经营理念、资金等方面扶持贫困村发展“瑶家乐”53家和20多家瑶食、瑶绣加工企业,推动了世界过山瑶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三是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各帮扶单位大力开展贫困户劳力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同时发挥信息资源及行业优势,牵线搭桥,8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实现就近就业或外出创业,其中向东莞等地转移劳力2952人,拓宽了贫困户致富门路。

二、采取以点带面方式,推进安居扶贫工程,改善农村落后面貌

为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的居住条件,我县积极联系,争取帮扶单位尤其是省级和东莞市帮扶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多 —12—

方筹资6200万元,支持我县建起了32个整村拆旧建新的新村示范点。如省军区援建了88户的“八一”瑶族新村、省委政策研究室支持兴建了73户的政研瑶族新村、省旅游局扶持兴建17户的田冲旅游新村、东莞市黄江、长安等镇扶持兴建的“双到”瑶族新村、塘洞新村,这些新村成为我县“双到”工作的亮点。在整村推进项目的带动下,全县共完成农房改造4335户,改善了贫困村的道路、饮用水、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坚持“三结合”模式,推进党建扶贫工程,提高扶贫工作带动力和持久力

在扶贫“双到”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一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强班子相结合。按照“五好”的要求,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真正把符合“一公两能”(有公心,能致富,能带领致富)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二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强队伍相结合。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比知识、比技能、比奉献“三比”活动和“双培双带”活动,东莞各扶贫单位与我县各镇开展基层党建“五对接”活动,即村党组织书记对接、经济能人对接、大学生村官对接、新发展党员对接、后备干部对接,推动扶贫开发项目加快落实。三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强机制相结合。推行了“产业建支部、品牌闯销路、党员带头富、群众增收入”的党建扶贫模式和“双向定责五步工作 —13—

法”,规范和拓宽党员和群众参与扶贫开发决策议事的渠道,近90%的决议事项列为扶贫开发的主要项目,成为了扶贫开发的“民心工程”。

四、关注“三心”工程,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一是以政策暖人心。根据贫困户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分类扶持,提高扶贫的覆盖面和效果。如对无生产能力的特困群众采取救济式扶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二是以文化润民心。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结合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流动书香车服务、千场电影进农村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让贫困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三是以捐赠献爱心。以“广东扶贫济困日”为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心贫困群众。三年来募捐善款近8000万元,构建了全社会“大扶贫”格局。

虽然我县扶贫“双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市的要求和兄弟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立足乳源实际,坚持打民族牌、走生态路,围绕建设幸福乳源,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具有我县特色的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农民增收后劲,促进城乡 —14—

协调发展。

二是高标准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点,展现农村新形象。结合创建幸福安居行动计划,在今后的三年里再建一批整村推进示范村,集中财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瑶族村寨、客家民居,改善农村落后面貌。

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围绕市场需求和扶贫主导产业,加强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力争用三年时间把新一轮贫困户的主要劳动力全部进行轮训,培养一批新思想、新观念、新技能的“三新”农民。

四是健全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社会动员机制、资金项目管理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与帮扶单位的人才交流、产业扶持、干部培训、党群互动等合作机制,推动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15—

省公安厅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广东省公安厅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20xx年下半年以来,省公安厅开始对口帮扶紫金县古竹镇榴坑村。通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各项预期扶贫目标。目前,该村村容村貌极大改观,基础设施长足进步,村民观念明显转变,两委建设显著加强,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1341元,提高到20xx年的10775元,3年翻了三番。主要情况和做法是:

一、结穷亲、引富路,带着深厚感情抓扶贫。我们始终坚持真心实意,把贫困村民当亲人,把带领他们脱贫作为份内事,努力把党的好政策变为群众的好日子。成立了厅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对131户贫困户逐户调研、建立档案,明确帮扶任务, —16—

厅领导和84名正处长每人负责一至两户,确保既“到户”、又“到人”。厅驻村工作组坚持与村干部、村民同工作、同生活,一门心思扑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3年来,梁伟发同志先后7次到村看望村民、实地调研;厅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每月到村听取村民意见、指导扶贫工作;厅直各单位领导共带队入村慰问走访1880多人次,点对点送温暖,面对面拉家常,使贫困户“穷在深山有远亲”。

二、抓创新、促创业,运用多种形式推扶贫。我们始终坚持把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作为扶贫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为村民致富牵线搭桥、拓宽渠道。先后促成河源市农业龙头企业兴仔记蔬菜公司落户榴坑村,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58农户参与种植,增收70多万元;重点发展以蓝塘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业,扶持村民共养猪2600多头、鸡1.7万多只,增收105万元;通过上门鼓励村民互帮互带、厅属用工单位进村招聘、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安排就业等,使外出务工队伍扩大到113户213人,比20xx年增长一倍,年务工收入达468.6万元,实现“务工一人、脱贫一户”的好效果。此外,还组织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果树、油茶、花生等经济作物,避免土地丢荒、实现增产增收。

三、合民意、惠民生,优化发展环境助脱贫。我们始终坚持多做符合村民意愿的好事、实事,解决困扰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3年来先后筹集和投入823万元用于帮扶工作。通过修建 —17—

水泥村道、大兴农田水利、完成自来水工程等,逐一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务工难、上学难等问题;帮助改造扩建了村办公楼、偿还了村委会欠款、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资助103户改建新房,193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积极开展送医送药进村和义诊活动,帮助贫困村民全部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建造垃圾池16个,招聘专人负责垃圾回收,改善了村卫生条件。广大村民用上了以往只有城里才有的公厕、太阳能路灯、篮球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体育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四、激活力、增动力,强化引导机制促脱贫。我们始终坚持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出台激励政策,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勤劳致富、多劳多得的观念。为鼓励村民参与种养业,先后免费发放油茶苗4.8万株、果树苗3000株,猪苗847头;对积极参与养殖畜禽的,帮助解决销路;对蔬菜种植散户每年每亩给予肥料补贴500元;为响应号召建设沼气池的贫困户每户发放补贴1000元等。通过政策引导,有效克服了等、靠、要等思想,推动了从“要我脱贫、帮我致富”到“我要脱贫、我能致富”的转变。

五、转观念、重长远,增强发展后劲防返贫。我们始终坚持把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注重提高榴坑村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能力,打造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加强智力扶贫,组织高校专家、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现场讲课1200多人次,培养致富带 —18—

头人5名,致富经验座谈交流15场次,使每个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劳动技能。强化教育扶贫,促成香港纪律部队总工会捐款50万元改善村小学办学条件,设立村助学基金,贫困户适龄子女入学率达100%,29名学生考上大学。加强党建扶贫,主动协助当地党委政府选好配强村班子,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支部结对子、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恳谈等活动,使扶贫与党建相互促进,村干部思想认识和带领村民脱贫能力不断提高,广大村民把贫困村变成幸福村的信心越来越足,创造更好生活的劲头越来越大。

下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新一轮扶贫为新起点,认真总结经验,坚持干部驻村,坚持社会统筹,坚持推动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抓好对口帮扶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幸福广东做出更大贡献。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19—

探索智慧扶贫新模式 推动扶贫开发上新台阶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

各位领导,同志们:

作为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省公司的帮扶点,清远市清新县秦皇村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共有31个自然村,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自然资源贫瘠。经过三年对口帮扶,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帮扶前的2100元提高至8757元,增幅超过3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不足3万元提高到14万元。该村成为“整村推进幸福安居”示范村、“插红旗单位”和“扶贫双到优秀村”。我们采取的举措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观念扶贫让农村发展思路活起来。我们推动了村“两 —20—

委”班子的观念转变,通过加强政策学习、创新管理手段、拓宽沟通方式,提升了凝聚力和领导力。我们还推动了村民的观念转变,推广“互创家业、自主销售、拓宽生产”等经营发展理念,致富路子得到了开拓。

二是智力扶贫让脱贫的技能用起来。联合省林科院、华农等单位,举办种养殖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12期,培训人数375人次;建立了“构树+土猪”一体化种养、秦皇鸡养殖、黄牛养殖和绿色蔬菜种植等多个农业发展基地。

三是经济扶贫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探索大户带小户、公司带农户、村委带专业户、专业合作社等四大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投入启动资金、搭建销售渠道、深化农技应用等,完善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带动了贫困户增收。

四是信息扶贫让农民致富的路子宽起来。公司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大力推进“无线乡镇”建设,引入远程视频系统、二维码农产品安全管理、“致富宝”等信息化应用,为村民提供便捷实用的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信息。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认真落实扶贫开发“双到”要求,探索“智慧扶贫”的新模式,坚持扶贫开发与信息服务并举、资金投入与智力投资并举、外部帮扶与内生增长并举,推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管理等信息化五进村。全面统筹各市县分公司,努力做好52个省扶贫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共兴办经济项目122个,建设硬底化道路近300公里,修缮水利设施100多 —21—

项,村集体年收入平均达到7万元;还为山区学校建设远程教育点,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和村民精神面貌的全面提升。

多年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把扶贫济困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例如,我们与团省委合作,连续五年举办南粤会亲活动;与省教育厅合作开展勤工助学资助10万名贫困大学生;与省妇联合作资助9000多户单亲母亲特困家庭;组织1.6万人次志愿者到贫困村小学开展“假日工程师”爱心助教等志愿帮扶活动。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本次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在原有帮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一是加快农村建设的信息化,落实“宽带广东”战略,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和普及。二是加快帮扶工作的一体化,推动管理“软扶贫”与资金“硬扶贫”相结合。三是加快扶贫机制的长效化,将扶贫作为企业的长期工作来抓,助力帮扶点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农村更加富裕、农民更加富足。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2—

感恩,让我在有能力的时候做了应该做的事

碧桂园集团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十八岁前未穿过鞋,小时候放过牛,年轻时种过田。我知道贫困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也曾经一无所有。

感谢社会的进步,给了我做事和回报社会的机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使党的阳光雨露惠及全省贫苦人,这是广东省贫困人民的幸福。

非常感谢省委、省政府安排我作为企业代表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

自20xx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以来, —23—

我和女儿以及公司先后捐赠3.9亿元参加广东省扶贫济困工作。

感谢我们15人的专业扶贫济困团队,他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长期扎根农村,主动先选择了英德树山村作为对口帮扶村。坚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商量,为农民建设新村,使农民住上新房,告别泥砖房。现在英德树山村民有240户农户盖起了新房。我们还在怀集下帅壮族瑶族自治乡、花都区梯面镇、佛冈水头镇搞新村、新镇建设,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逾2万人次到现场视察指导。扶贫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20xx年和20xx年,连续两年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济困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产业扶持,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几年来,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绿色产业为龙头,带动贫困农户脱贫的新路子,形成了“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基本做法,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苗木产业。现已有一个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参加种植的农户年均收入超过1万元,最高的村民李洋海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这几年扶贫济困,真正高兴的是贫困农民兄弟,他们常说的几句话是:“扶贫双到政策好,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碧桂园!”

我梦想:广东每一个走向社会工作的年青人,除了读大学的,都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教育。贫困孩子能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帮助顺利完成学业。那时,广东人的素质会很高,贫困的人也 —24—

可以得到平等和公平的教育。那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多美好的社会。他们也都可以脱贫了。

而广东也因素质高的人民而与全国和全世界的其他地区,在经济及其他各方面的竞争上都能走到前面。

我自己和女儿决定从20xx年开始每年捐一个亿,连续捐十年,支持广东办一个职业学院,免费让广东贫困的年青人来读书,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授之以渔。同时,我还在佛冈县的一个镇,开展了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三项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全部免费提供服务,已有逾千家农户受益,效果较好。

祖国,我们都称之为“母亲”。母亲哪会不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知识扶贫、智力扶贫比经济扶贫更加重要,能帮助贫困人民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希望社会可以加快推进,动员全社会参与。让知识改变命运。

感恩,让我在有能力的时候做了应该做的事,我有决心和信心继续做得更好。也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士能参与到扶贫这一光荣事业中来。

希望伟大的中华民族早日复兴,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