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马士强

成功人生的解读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史蒂芬·柯维在《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以生动的事例和易懂的语言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要成功所必备的一些“素质”。相比于以往一些管理类和励志的书籍,它显得更为具有指导意义,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更为人性化。

“人比事重要”,他推崇有质量的人生。任何一味追求成功而不“重”人的做法和途径都如“杀鸡取卵”。“一个人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到“个人领域的成功”,再到“公众领域的成功”,然后是“自我提升和完善”,最后还原到“由内而外的改造自己”,才是他对“成功人生的解读”。人本身是最为值得关注的。一切都必须围绕“人”本身而展开。那么,作为个人,怎样让自己的一生“有意义”?这是一个不断和旧有的思维定式、习惯、观念等斗争的过程,而且极为辛苦。

七种习惯,简练而贴切。“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统合综效”、“自我提升和完善”,层层递进,都极其重要。浅显易懂而又难以做到。因为,人总是容易在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中“忘形”。七种习惯的前提,是你必须了解自我,我们总是在懵懂中浑浑噩噩,很少有人有意识去探索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劣和“内心的标准和渴望”。

一个成功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积极的心态会内化为动力。仅仅靠有“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一生中,做任何事情 之前先“认清方向”显得至关重要,反之,就是盲目。只有先确定了方向,才有为这个方向奋斗的行动;

132xxxxxxxx 马士强

环境设计1班

也只有有了正确的方向,所有的行动才不至于显得“虚度光阴”。正如柯维所说,很多人追逐到了所想要的名利地位或者美色之后,却没来由的“空虚无助”。正是这个道理。当耗费了几十年的光阴或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换来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极为可怕的。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也一定会遇到不顺心或压力大的时候,通常我们会因此而抱怨周遭的事物。但抱怨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问题,反而会使我们变得更加消极和悲观。可是为什么成功人士们从来都不怨天尤人呢?因为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遭遇,用实际行动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掌握行为的主动权,而不受制于外部环境。

或许我们会有这种体会:工作是做不完的。每时每刻我们的手边总会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处理,比如回邮件、写文档、学知识、开讨论会等等,为此我们常常会忙得焦头烂额,恨不得自己能够长出三头六臂。可是为什么成功人士们总能有条不紊地工作呢?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独立意志,如何用科学的个人管理理论来划分工作的轻重缓急,如何用先进的时间管理方法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如何使自己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可年轻的我们通常意识不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清楚自己在团队中需要扮演何种角色,最终导致整个团队无法高效地运作。可是为什么成功人士们在团队中总能与队友配合默契呢?为什么成功人士们总能很快地取得别人的信任并在困难中得到别人的帮助呢?因为他们认为圆满人生不仅限于个人的成功,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成功、团队成员的共赢。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才能完成个人

132xxxxxxxx 马士强

环境设计1班

难以完成的事情。而团队成员之间的情谊不是靠一时一刻的技巧就能建立起来的,那需要我们开诚布公的沟通和日积月累的诚信。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投资,把身体、精神、心智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132xxxxxxxx 马士强

环境设计1班

 

第二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doc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真的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展望“以终为始”的愿景,牢牢地把握住″要事第一”的原则,带着一种“双赢思维”,与他人进行“知彼解己”的沟通,以实现最终的“统合综效”,并且进行“不断更新”的创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其中第一到第三个习惯, “积极主动”,“以始为终”,及“要事第一”,这些习惯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范畴,是培养品德的基础,在这三个习惯中, 作者主要想向我们强调的是,我们要侧重对个人进行自我约束,要由依赖进步到独立,。真正独立之后,在具备了有效互赖的基础后, 就必须开始致力于更为性格导向的“公众领域的成功”,寄习惯四到习惯留所倡导的“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和“统合综效”。最后,在阐述完六个习惯后,作者提出第七个习惯,“自我更新”关于此个习惯的,其实作者是在涵盖前述六个习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自我提升的要求。

如下我主要针对其中两个习惯,谈谈对我的一些启发。

习惯一 积极主动

作者在此章的前述中提出“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 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对于此观点,作为我个人来说,其实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始终认为人类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这种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人类和动物世界区别的明显标志。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识,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创造和发展各类劳动工具,从而不断地改造和改变我们的世界。在文中, 作者也提出,“积极主动”是高效能人士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

积极主动, 其定义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我们应该要有营造有利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的人能够慎重思考,选定自己的冀志罡并将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

相反的, 就是“消极被动”,消极被动的人, 通常都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被外在的条件所控制,。在实际的生活中,消极被动的人往往容易地受他人言行的影响,任由他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 我们是应该做“积极主动”的人的,

我们是可以变被动为主动。那在具体实施时,我们又要如何做呢?在文中,作者提出如下观点:首先,我们需将我们面对的问题分为三类: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与他人的行为有关)和无法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然后,我们由影响圈的概念着手,对问题加以解决。 针对作者如上教授的方法,结合自己在近期碰到的一些问题,我决定尝试一下运用此方法解决目前碰到的一些问题。

近期,在部门中,人员有了一些变动,同时鉴于预期在明年有两位同事会加入一个新的集团项目,因而必须在部门中,对各个人负责的具体工作进行一些调整。在部门领导的部署下,我被调整为操作所有出口瑞士的订单。作为一个已具有4年单证操作经验的员工来说, 在最初我的概念里,我觉得对于此次的调整,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上,我觉得自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无非是换一家对口联系的国外客户,换一些对应的联系人和换一条出口航线的操作而已,因为就出口业务的操作来说,所有的出口流程都应该是大同小异的。虽然,我之前知道一些大致的瑞士出口的情况,知道到瑞士的出口是整个公司出口中比重最大的并且出货不是很稳定,但当时我自信自己能在2-3个星期内完全接下来,并能很顺利地开展日常的工作。但实际工作交接下来的3个礼拜, 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乐观的预估。

每天来自瑞士4家客户的订单首先让我应接不暇,紧接着各

个客户不同的特别要求让我晕头转向, 等到出货时每票将近20张订单的数量再一次让我震惊。虽然,之前我已与转交工作给我的同事协商,希望能一步步地控制工作交接的进度, 一家客户一家客户的交接, 能独立操作一家客户的出口后再接下一家新的客户, 但等到我需要独立同时处理4家瑞士客户的日常操作时,我已经不得不需要每天加班才能完成。在此时,我感到一种莫大的压力, 我觉得, 自己在过去4年中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好像对我现在的境况不能带来一丝的促进和帮助,我仿佛又成为一个一无所知的新人,慢慢开始学习。此时的我,甚至陷入一种低落的情绪状态,因为我不知如何来控制我的工作,改善我的境况。

但正如作者史蒂芬讲的,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人类是能够去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的。我没有任由这种低落的情况持续的地控制着我, 我决定, 想一些方法来改变我目前的处境。采用史蒂芬的方法,首先,我需要将我目前面对的问题进行分类并想出解决的方案。

可直接控制的-即可以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的。在这一点上,具体几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些标准的文件模板,先提高日常操作的效率。然后, 需尽快熟悉掌握4家不同客户的要求。再次,针对不同的客户,我要求自己在之前出口订单级别操作流程的基础上, 确定下新的订单操作程序等。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即通过加强与上下合作部门的合作和沟通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如通过与仓库的协商,要求其协助在我要求的表格上进行数据录入,以降低装箱预估数据的错误率,避免重复的数据录入;通过与计划的协调, 针对一次大批量的订单, 要求其协助直接接受手工订单,并直接在订单上进行回复,取消电子邮件的传递订单,避免混淆等等。

无法控制的问题-纵使目前的状况非常糟糕, 也需要学着泰然处之,尽力而为,这样才不至于被目前的困境控制。不断激励自己,告诉自己, 目前的状况是暂时的, 我还会像以前一下表现出色。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虽然我自己还尚未脱离紧张的工作状态,对对新的工作还未能游刃有余, 但正如作者史蒂芬说的, 不论是直接控制的,间接控制的还是无法控制的问题,解决的第一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可以改变习惯、手段和看法,从而实现个人领域的独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