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我见-个人论语作业读后感感悟

“礼”之我见

礼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的。如果说仁是思想上 的‘道’,那礼则是行为上的‘道’。认识孔子思想,首先要重视‘礼’,因为孔子的思想从‘礼’入手,又归结到‘礼’上。离开了‘礼’来说孔子的思想,虽然不乏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但游离了孔子的思想本意。

通过这个学期对论语的学习,《论语》为圣学,固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和感悟的真理,但从孔子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来说,《论语》所阐述的并非全部都是精华,其中也含有大量的糟粕,,我想来说说自己对《论语》中‘礼’的思想的多数的不赞同。

《论语》中的‘礼’涉及了人与人,臣与君,人事上的各个方面,虽然说看上去这些条条框框都太古板了,但很多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仍然很适用的。 而‘礼’作为孔子‘仁’的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上孔子对恢复周礼的那份执着上,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中所阐述的‘礼’大多牵扯着一个等级问题。而这种理念在整个《论语》中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思想概念。譬如在《八佾篇第三》中说道“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而把等级说成神圣不可侵犯,是维护专制的需要,教人循规蹈矩,不能逾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名份”的界限,不能超越“礼”所认定的规范。

由此,我想到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这句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把等级说成神圣不可侵犯,是维护专制的需要。因此,董仲舒则据此提出了“三纲五常”之论。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使这种能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的政教礼俗,成为专制制度的意识形态。

颜渊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周的礼乐制度,就是仁。一旦做到自我克制,天下就都赞许你是有仁之人了。实现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说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当说的说,不当说的不说;当听的听,不当听的不听;当做的做,不当做的不做,做一个有“仁”之人。究其实,孔子在阐发“仁”的时候,将社会政治融入其中,从此,政治与伦理就相互融合,纠缠不清。“克己复礼”就是“仁”。“克己复礼”是纲,“四勿”是目,是手段。

由此,在儒家思想的灌输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痼疾,说穿了也就是一种官本位的思想。在当今社会,长官骑马,工作需要就是这种思想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有权有势者就是要拥有特权,高人一等。在政治中,上司是特权者;在经济中,富人是特权者。

儒家思想的一脉相承性,使讲尊卑,看等级,深入人们的思想之中,就连高唱“正气歌”的文天祥也感慨:“三纲实系命,遵义为之根。”这大概就是幸福奴隶的忠君和爱国感觉吧。

几千年来,一部《论语》,也害杀了多少人。中国人以此为圣学,但在哲学大师黑格尔的眼中,《论语》不过是一种处世格言罢了。

在学习《论语》的同时,我们还是得记着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一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二篇:关于《论语》读后感作业

关于《论语》的课后作业

吴必娴48号

文学院09中师2班

第一周:

今天是上论语导读这门课,我之所以选择这门课,因为我希望从孔子中的《论语》中学到一些受益终身的知识和道理。上课之前,心里就充满了期待。

课堂上,幻灯片屏幕上显示着“熟读精思,躬行实践”这八个大字,这也是刘汉光老师对我们学习这门课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习《论语》首先要熟读,读完之后要学会思考其中的道理,最后要把这种道理运用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上。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学习是为了什么,就是学了书本上的知识,然后把有用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才叫做学之有用,才能够真正地体现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论语》这本书,常常会有人觉得是孔子的著作,其实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们把老师平常与他们讲的话记录下来而已。老师说:“现在著名的作家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而孔子呢?没出过一本书,当这《论语》就出了名,而且人人皆知。”是啊,毕竟在这本书上看到了孔子一些富有智慧的语言,这是值得的,并且是受益人们的。

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孔子的生平,也介绍了孔子的一些事情。让我对孔子的认识又加深了认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讲到外国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别和态度,

让我对于自己国家的人有点失望。谈到中国富有渊博的文化,外国人对此感到很钦佩,但是中国人却不好好保留和发扬这种文化。造成了中国人不懂自己的文化,而外国人比我们更懂。这是一种多大的耻辱,而且也在外国人对于我们的言语中,听到了他们对我们的蔑视。所以我们必须发扬国家的文化,特别是古代时期那种异于他国的、独一无二的文化。

第二周:

今天,老师想抽查一下同学们背诵《论语》的情况,可是会背诵的情况不是很乐观,老师顿时眉头紧锁。但之后他舒张开了紧锁的眉头,笑着提醒我们:“记得回去要背呀!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千万不要偷懒。”我们纷纷点头回应:“好!”

接着就开始上课了,讲到《论语》中的学而篇。其中有一则,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就是说孔子说:“父亲在世时,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利,因而只有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时,就要看一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的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对于这一则,我是这样认为的,对于父亲平日不好的言行,应引以为鉴借,提醒自己勿再与父亲犯类似的错误;对于父亲正确的言行,则应终身奉守不渝。如此自然能够在自己日常言行当中,时时缅怀追思父亲,也就能算是孝子了;更进一步,倘若人人皆能作到此

一地步,人类社会必能加快迈向良善完美之境界。

从这里可见到孔子的智慧啊!

第三周:

依旧的论语导读课,老师依旧在上课之前让我们读一下《论语》中所教过的内容。我想这一方面老师希望我们养成一个经常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让我们重读一遍来更好的温习知识,理解其中的道理。接着,又是依旧的背诵环节了,但是很少人敢踊跃地举手背诵,只是一丁点有把握的人而已。老师又一次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叫我们一定要背。

书中有这么一则:“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里子夏所说的是:“与妻子相处时,要尊敬她的贤德胜过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则要尽心尽力事;侍奉君主能尽忠职守;和朋友交往要诚实信用,这样的人如果自谦没学过什么东西,我还是认为他算是有学过的人了。”我觉得言之有理,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什么叫学习,学习就是学习做人。如果只是表面上的知识渊博,而在生活中却没有把这种所学的德,所学的礼用在自己身上,那么学了又有何用之处呢?还不是一个无用之人?

子夏之言中可以看出他注重人际关系的道德化,无论是对妻子、对父母、对君主、对朋友的方面上,看的出德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了忠、

孝、信。这也体现了一种道德修养,假若你具备了这些,说明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做人。在现在社会上,道德现象也十分泛滥,人人都提倡要有道德,可是能称的上的人还是不多呀。也许具备其中的一项要求的人很多很多,但能具备这四项要求的人又有多少呢?

所以,德很重要。

第四周:

今天大概看了一下《论语释注》这本书。

《论语注释》给予我的最大感触是孔子及其弟子对追求君子道路上的虔诚和严格要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傅而不习乎?

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我佩服他们的持之以恒以及严格要求的态度。缺少坚持和毅力以及懒散的态度是我一直不能前进的重要原因。我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遇到困难就会渐渐的退缩,直至完全放弃。懒散的态度令我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一个成功与不成功的人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他在某一方面的品质极其突出。我觉得应该常常翻阅《论语》等具有浓厚修养及教育警示作用的书,以此来不断的提醒我自己要努力发奋,不断的督促自己向前进。

其中,孔子对孝道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年轻人重视和思考。

我钦佩古人的这种智慧,至少他们比我们还富有智慧,对于为人

处事,对于交友,对于成功,对于学习都给予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就像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给我们方向。所以这本书是值得人们去读的,不愧是古代名著。

第五周:

论语导读的课程已到了“为政篇“这一章了,结束了之前如何学习的道理,开始了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使用政法的道理了。从前面几则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坚持以德治国,强调了道德是治理国政的最佳办法。使用刑法来整顿国政和人民,这种方法时能一时,不能永久。还有如何行使孝道上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六周:

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就与课本中的《论语十则》有了亲密的接触。也是第一次了解到了孔子的思想,无不为他的言语精华所钦佩,因为每一言每一言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也对于这个社会的进步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方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一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仅仅是因为此句简短、容易背诵而牢记在心,而是此与我们的学习密切关联,教导了如何学习的方法所在。现在也学到了这一则,心中升起了一种熟悉感。

孔子教会我们这个学习的方法就是: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体

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我们作为学生总是不断地学习,知识也在不断地累加中。可是总以为学过了就不用再去翻看了,或者为了备考的需要才去复习以前的知识。大部分的人都因为知识的增多而忘了对旧知识的温习,即使去温习了也是觉得跟以前所理解的差不多,只是为了加深印象罢了。这种不叫好的学习,因为只有去认真温习,你会发现与之前所理解的程度上又有了自己的一种新的体会和发现。我曾有过这种感觉,之前学习这知识的时候,有一些地方总会困扰着我,让我摸不着边。可是过了些许日子,再次去翻看他们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发现了什么,觉得比之前懂了许多。这就在于你是否认真,是否真正去温习,如果能够达到这钟程度的话,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样,你可以当老师了。这就说明了你有一种爱学习,找到了所学之方法。对于研究生研究科目也一样,之前学过了觉得没有什么。但是一旦你花时间去温习,去探讨,你一定会发现新的东西,从而成为你研究上的一个亮点。这不是孔子所教给我们的吗?

老师也常常在课后提醒同学们,课后记得复习知识,他所希望的是学生们能对所学的知识加强新的一层理解,方便以后的学习。

第七周:

今天在讲《论语释注》中,有这么一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

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轨,如何能走呢?”

这则告诉了我们要诚信,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讲诚实守信。这也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连小孩子开始,父母就经常教育了。在家,在校,无不受到诚信的教育理念所影响。关于信誉这个问题,一时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想永远做到是很难的,也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孔子重视诚信,觉得信誉是支撑人的生活与作为的,只有具备了信誉,才能够成功。在这里,孔子主要强调的是为政更要信誉。

人民的拥戴是政治家的最大资本,这种拥戴来自哪里?诚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君主的诚信不足,人们自然就不相信他。这与普通人相互交往的道理是一样的。李世民等君臣创造了“贞观之治”,靠的就是诚信的品质。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下台,是因为他在水门事件中撒了谎。政府越是开诚布公,就越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信赖。当然,诚信、爱人是对民众和君子而言的,权术也要有,是对付心术不正的小人、墨吏的,它起辅助作用,还是《易经》阴阳相生相长的道理。

所以说作为一名学生,更要讲究信誉,无论做人处事方面都要注意,这对于一种人的修养,更是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第八周

孔子是崇尚礼制的。对于礼,在我们这个日益现代化并处处要求讲求礼仪的社会里,人们都明白!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

的文明古国最主要的利益倡导者——孔子的礼学思想,人们对其就了解不深了。

《论语》谈到“礼”很多次,主要是赞美和弘扬周公所奠基的周礼。孔子认为礼作为规范社会结构和人们行为的基本制度在很久以前就存在,将来也会永远存在下去,礼制是永恒的。

我个人发现孔子是主张周的礼制。并且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基本规律,通过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我认为孔子的礼的思想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有巨大的意义。对于礼,虽然孔子所倡导的礼与周礼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贵族化的礼,但是孔子则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平民化”,力求使他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规范,他所希望的是礼不是贵族的专用品,而是成为每个人的内心道德法则。

第九周:

现在大概讲到了《论语》中《里仁篇》的内容,从一些资料中得知,里仁篇是孔子《论语》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仁是放在第一位的。那么为什么叫里仁呢?里字面解释有三层意思,一作名词用,里在古代是聚居,住所的意思,比如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周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现代里作为计算路程的单位。500米为

一里。里又可以作动词用,居住,如“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也通理,有治理的意思。里还有作形容词用,如通“悝”。忧伤的意思,同“哩”,作为语气形容词用等。孔子《论语》里仁的里应该作名词和动词二层意思来用,因为仁是一种境界,孔子要求作为一个君子就要处所于,或者居住于仁的境界里面。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句话是意思是: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初看到这一则,觉得没有什么反而有点不解,为何选一个住的地方都要具备仁德,如果是具备智慧不是更准确的吗?通过大量的资料和老师的解释,我才明白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这一篇是里仁篇的开篇,里仁篇里孔子讲的都是仁,仁是一个做学问人的修养和境界,孔子的教育观点认为一个人想做好学问就先做好人,人做好了你的学问才能够真正有用。就象为政篇里一样,为政当官者也要先做人,做到宽容、恭敬、仁慈等最基本要求。同样我们做学问也要有修养,有境界,所以孔子首先提出了“里仁为美”。而且你的思想尽量选择处所于仁的境界里面去。这样你的学问才能够算是真正的大智慧了。这就说明了是要人知道如何去居住在仁德的地方。虽然单独意思上是“择居”,可是还是泛指“择邻”、“择业”、“择友”等等都包括在里面的。可见孔子大智慧。

第十周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大概的意思是说:“富裕与高贵,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但是,不是以正道所取得到的,宁可不要,贫穷与低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摆脱贫贱也应该走正道,不走歪路。一个君子如果去掉了仁这个中心,怎么能够配得上君子之名呢?一个君子没有在饭食之间都违背仁,那么在急促紧迫之时也一定是这样,在颠沛流离之际一定也是这样。”

这一则是讲仁的重要。一个真正有仁境界的人,富与贫,贵与贱是不能够动摇他仁的意志的。可见进入了仁的境界,是如此的厉害,什么都动摇不了。想起了孔子的《论语?雍也》中高度赞扬颜回仁的境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即使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过着生活,他的心境还是快乐自然,这就是仁的境界。相反,即使你享受了荣华富贵,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你也更不能用不走正道的方法去获得,这样你最后肯定糟糕。同样要摆脱贫困也得有骨气走正道。如果一个君子时时刻刻都忘记了仁的境界,你也根本配不上君子称号。

一个君子做到仁的境界是多么重要,孔子教育学生,就是连饭食的时间里你都必须保持仁的境界,就如我们现在的公共场合,你要注意场合,注意时间,注意身体,注意效果。虽然是短短的时间里,你都得有仁的境界来约束自己。如果你不注意这短暂的修养,就象孔子

说的,任何急促紧迫之时你也不会处理得很好,更何况在颠沛流离的时刻你也会耐不住这种寂寞。

一个人的成功依靠仁,做到不骄傲,不自满,始终用正道方法获得成功,勇往直前。一个人失败了,也不颓丧,不感觉到艰苦环境的压迫,也依靠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得意成功以后依靠仁来修养,失意失败以后依靠仁来安稳。即使你有再高的学问和智慧,没有仁的境界,也就如一个“无根之木”的才子罢了。

第十一周

今天,讲到《里仁篇》中第六则,内容大概讲的是:孔子说:“我没有见过既喜好仁而又厌恶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不会把仁看得至高无上;而去厌恶不仁的人,一个人为仁的方法,是尽量使有关不仁的种种事物远离自己,也就是不要让不仁的人将不仁的事强加在自己的身上。你能在一天之中,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倾注在仁的修炼上了吗?我没看到力量不够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可是我还没有见到过。”

从这一则中看得出孔子依旧讲仁的境界。虽然是小小的一则,但得到了很多信息。第一,孔子说一个有仁境界的君子,不可能既喜欢仁又去讨厌不仁的人,说明一个真正有仁的境界的君子是不会去计较不仁的人。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具备仁德,但是他总是计较不仁的人,那么这样的话,还称得上是有仁德的人吗?第二,有仁的修养和境界的人,不会自以为是,认为我是仁者得至高无上,眼睛看不起别人,

或者去厌恶不仁的人,这你就谈不上仁了。当然作为仁者应该远离不仁是事事物物,更不能使不仁的事情强加于自己身上。也就是说思想上你不能看不起不仁的人,但是在行为上你不能沾染不仁的习气。第四,作为一个仁者必须时时刻刻,身体力行地致力于仁的境界。要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倾注于仁的修养之中。第四,孔子最后说,这样孜孜不倦地追求仁的境界的人不是没有,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过。在我看来,孔子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其实是为了达到鼓励和激励学生去致力于仁的修养,达到仁的境界的目的才口出此言的。

第十二周

今天,就说说所学《论语》中《里仁篇》中喜欢的几则内容吧。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从一个人所犯下的错误,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本质是怎么样的。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时时犯下的过失往往是这个人的缺点所在。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我觉得很正确,这也是区分小人跟君子的本质的标准吧。作为一名君子,不会因为利益而动心,只会为了义气而奉献自己。所以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利益不惜做小人,也有很多人会见义勇为,为他人做事,成为人们口中的正人君子或者是英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是说明了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学会发现身边的人的优点和缺点,以致更好的让自己得到高层次的修养。 身边的人,有看到有优点的地方,就应该向他学习;看到有缺点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是有这种缺点从而去改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一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因为这表现了对父母的孝。父母毕竟是抚养我们长大的人,所以当父母渐渐老去,我们渐渐地长大,我们应该去回报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记住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要时时记在心里。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一方面意味着他们越来越长寿而欣喜,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年纪的增长而担忧。在生活中,我认为作为子女一定要清楚父母的一些东西,比如平常喜欢干嘛、喜欢吃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等等。这一些了解都表现了你把父母放在了心上,也说明了你对父母的爱和孝顺。

第十三周

学了论语中的《里仁篇》,不如就讲讲孔子与“仁”吧。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所以孔子提倡“仁爱”。“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基本上的意思就是“爱人”。

“仁”的表现也有很多方面,“仁”是一种高境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是从他与社会、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仁是道德

修养的最高境界,人类的其他种种美德,都包括在“仁”之中,或者说,这些美德都是“仁”在某些方面的体现。

说仁不容易做到,是把“仁”作为一种完美的道德境界来理解。这种境界完美地体现“仁”的观念。达到这一境界的人,他的思想行为就都能完美地体现出“仁”。这种境界,当然不是容易达到的。说为仁不难,是把“仁”看做向作为道德境界的“仁”前进的具体进程,或者说是实践活动。尽管“仁”的境界很难达到,但向着这个境界有所前进,则并不是难事,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人们不能因为“仁”的境界难以达到而不敢向这一境界努力,不能因为某些具体的努力容易为而不屑为,也不能将向“仁”这一境界前进中达到的某些阶段错当成“仁”的境界而停止前进。

人们都应该不断地向“仁”这一境界努力。《里仁》云:“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达到这一境界固然难,坚持下去也不容易。孔门弟子之中,颜回也只能“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本人,虽然没有以仁自许,但坚持不断地为仁,则是他平生自负之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而已矣。”因此,为仁贵在坚持。

坚持到什么时候?坚持到生命结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成就“仁”,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大家都向“仁”这一道德境界努力,大家都“爱人”,这世界充满了

爱,会变得多么美好!

第十四周

今日,老师想看看我们有没有在课余时间背诵《论语》,于是又跟往常一样点名叫同学上来。可是由于逼近期末了,况且近段时间忙亚运忙亚残,很难抽出时间去背诵。所以出现了很多同学说不会背,这让老师有点失望。希望老师理解吧!

论语,之所以会选择这门课,因为从以前就知道论语虽然内容短小,但是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生道理,值得我去深思去学习。所以选择了真门课,真的学到了一些东西,一种“仁”的修养境界,对父母的孝顺,对朋友的义气,还有如何去学习他人提高自己的修养。表面上看起来觉得里面的语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时候一些地方会让人误解或者理解不了,但你深入去查找资料去慢慢理解其中时,就会发现里面蕴含着孔子老人节伟大的智慧啦。

论语,影响重大。有时候,但你深入困境时,应该好好读读,最好就是背一背,也有益无害的。

第十五周

孔子对于“学”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一是“有教无类”。这是孔子的话。孔子收学生,不拘类别。孔

门弟子就家庭出身而言,有贵族,有平民,有商人,甚至还有“贱人”。就智力而言,颜回、子贡绝顶聪明,高柴则以“愚”称。就品格而言,闵子骞、曾参等何等高尚,子张则未免卑下。孔子说: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二是“诲人不倦”。这与“学而不厌”、“好学”一样,是孔子生平自负之处。他体现了一个教育者在传播文明方面的献身精神,一直是我国教师学习的典范。

三是因材施教。《论语》中常有这样的现象: 对于同一个问题,提问的学生不同,孔子的回答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

四是启发教学。孔子教会学生知识,不是把道理统统将给他们听,而是通过一些事情去启发他们,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教义理,当使学生思而得之。学生思而不得,直到此问题憋于胸中而不得解,教师再予启发。学生心有所得,便令自述之。

五是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孔子的认识也往往随之更上一层楼。他对那些善于思考、好跟他切磋的学生,常常鼓励有加,毫不掩饰自己受到他们的启发。《八佾》中的子夏将学《诗》心得告孔子,孔子高兴地说:“起予者商也!”他对在这方面欠缺的颜回,则有微词:“回也非助我者也。”

这些都体现了孔子教学之高深,才得以培育出如此有才的弟子。所以他的教学之道也对当今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第十六周

在孔子的《论语》中最有感触的莫过于其中的《述而篇》了。因为里面的内容更贴近我们学生的一些有用的知识,几乎句句都是名言,是人受益匪浅,它主要讲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行为态度和行事原则。

在学习方面,我感到孔子的学习态度是十分令我敬佩的。如果能做到,那么才子就会有很多了。其中,“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勤奋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更是进一步证明了勤奋求知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号召人们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取长补短。

还有孔子的行事原则也是让我敬佩的,最喜欢其中的三句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认为在三句话的本质是相同的,它们描述了真正的君子的作为和“仁”真正的境界。让我想到范仲淹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君子把仁爱装在心中,胸怀宽广,对他人的不解与冒犯,生活的清贫,一笑置之。是富贵如浮云,安贫乐道,想起孔子对从政的论述,只要自己做到仁爱他人,怎么只有为官才是从政呢?不由让人心生敬佩。希望自己也能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做个君子。

《述而篇》让我思考了许多,看到自己的不足,收获新的启发,我相信这部经典著作会带给我新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