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论《论语》中值得吸取的思想精华

《论语》记录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生活中的言行。它是由孔子的门人们记录下了孔子生活中的片片断断,然后汇集编纂,最后形成了《论语》。两千多年来,《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无不影响着中华文化。并且它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在社会活的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书。它始终都在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朴素的、中庸的生活态度。“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孔夫子哪里去寻找智慧”,也许这句话略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要知道这话是19xx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的宣言。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快速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在精神生活建设上。当下很多人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金钱至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可能会在以后严重的影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运行。我们既需要在现实中找到原因同时也要充分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有利的部分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匡正人心的迷失与混乱。而《论语》中的积极部分正是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正确理念和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指导。

一、培养当代学生的浩然正气

孔子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具有崇高的理想。只有具备了崇高理想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真正做到勇往无前,无畏无惧。屈原的爱国思想让他从容赴死,美名永世传扬;还有现在各大卫视热播的传奇大剧《精忠岳飞》的主人公岳飞,抗击金敌,无谓奸臣秦侩的陷害,依然精忠报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气概,让外国列强无不闻风丧胆、胆战心惊。《论语·阳货》中有一段表现孔子“忧国忧民”的抱负:“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假若有人用他治世,他将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可见,孔子所考虑的问题是使“天下无道”的社会变成“天下有道”的社会。在《礼记·檀弓下》有一则孔子说“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这深刻地表现着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着孔子“仁民”的人道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苛政”的批判意识。孔子及其弟子在外游历身处困境时,正是出于对自身理想的坚守,才化险为夷,其大智大勇令人折服。所以,我们学习儒家经典,就是要学习这些圣人们、先哲们的浩然正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坚守理想、无私无畏的思想品质和精神。

二、传播《论语》中的孝道观: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孝悌之道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孔子十分重视孝悌之道。

首先,“孝悌”是指敬爱父母和顺从兄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就是说对父母只知奉养而不知恭敬与养犬马无异。不是孝。孔子讲的孝不只是单纯的对父母的物质奉养,还包括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因素、主观意愿和行为方式。对于孔子的孝悌之道,颜炳罡先生认为,有孝敬父母的爱心和强烈愿望比仅给父母提供物质上的资助更为重要,而后者才是孝的本质。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于父母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已不是主要问题,精神层面的要

求倒显得更加紧迫。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的出现提醒正当代人的不孝。现在法律条文修改后规定,“不常回家看看”是违法行为。有些子女在外工作,觉得回家麻烦又影响工作,所以就只是把一些生活费寄到家里,而不回家看看。父母在家其实很孤单,总盼着子女能回来看看自己,却也总是失望寂寞。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如果子女身在异地,除了应托人照顾父母,还应理解父母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要加强与父母在电话、电脑上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其次,应培养父母的兴趣爱好,如种花,跳舞,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以子女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对于孝悌我们不仅是口头上说,还应有时有实际行动。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道德建设越来越重要,?孝悌?之道应该被发扬光大。正如孔子所说,仅仅满足父母兄长的物质需求是不够的,还要多加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因素。

三、《论语》中的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生于乱世,他的思想大多是从“救世”观点出发,孔子的为人之道则更多的体现在他修己与治人的论述中。现如今竞争日益激烈,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如何“为人处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仁”为核心,辅以“直”“礼”“信”等修养是孔子为人的基本要求。就为人来说,孔子特别重视“仁”,认为 “仁”是为人的根本。“仁”追本溯源,是指东夷的一种礼俗,即两人相见,面对面的鞠躬作揖,互相问候。这种礼俗后来扩大到周人,古人称为“相人偶”,自周人开始,“仁”称为一种赞美人的美德。孔子把“仁”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中可以看出,“仁”不仅是为人的根本,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态度。如果连“仁”都做不到,那“礼”“乐”等修养就更不提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仁”呢?孔子既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去下定义,也没有像后来的经学家那样训诂,而是针对不同的人和情景。从现实生活指点,让人们体会“仁”的真谛。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认为的“仁”是一种质朴的品质。孔子指出“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也就是说,“仁”是出于自然的,不加以修饰的。“巧言令色”等虚伪外在的表现,是不仁的行为,也是可耻的行为。反观当今社会,人们热衷于通过谄媚、阿谀奉承等途径来获取利益。这类人以为自己收获了很多,殊不知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仁”可修身养性。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曾参提出“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即 “尽”一个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 “尽己之谓忠”。 “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 “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宋代名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管此说是否完全真实可信,它也足以说明

《论语》这部书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的确确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儒家思想任重而道远,未来社会,谁更好地掌握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谁就可以更好地立足于世界,而中国的思想精髓就是儒家思想。所以对《论语》的研究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第二篇:读《论语》悟读后感

读《论语》悟

淮三小 彭洋

孔子、老子是伟大的,《论语》、《道德经》是伟大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人类历史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宝贵财富。一讲到《论语》,一讲到孔子,就如同讲到《道德径》,讲到老子一样,内心不但充满着崇敬,高尚与豁然开朗之感,而且沸腾着亲切、自豪与活力无穷之情。别说中国人,看外国人怎么讲吧!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孔子讲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在19xx年1月巴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瑞典的汉内斯·阿尔夫就讲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智慧。”这恰印证了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在评价孔子时的看法:中国在政治、伦理方面远比欧洲进步。当然,莱布尼兹是从评价孔子、《论语》角度方面谈的。孔子、《论语》是了不起的。孔子为联合国首选为世纪名人之一,孔子生日在美国规定为教师节。

我想从4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读《论语》,当然大体也可推及如何读书。

一、要把握整体地读

读书,要整体地读,就是要从整本书的精神、思路去读、去了解、去体会各章各节的意思,“以孔解孔,以老解老’。用孔子、老子的总的思想去解释孔子、老子的每段话,才可能少点脱离原义的解释,千万不要断章取义。

第一点,学习、思考、实践

我国有个非常好的教育传统,就是把学习、思考、实践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我国古代书院就是这样做的,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湖南岳麓书院就有四句名言:“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就是说,学识要渊深博大,思考要明晰深刻,实践要全心全意,三者结合才能造就人才。江西白鹿洞书院引用了《中庸》的话,也是讲将三者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一、二点讲学习,第三、四点讲思考,第五点讲实践。这句话,孙中山将“之”删去,作为中山大学的校训。这个三者结合的思想是同《论语》密切相连的。

《论语》整个来讲,是一本实践论,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思考中都强调实践。我在安大学习时,每周,至少每两周我要去听一个上午的课。有次到中文系听课,我坐在一位姓胡的同学的旁边,恰好他面前有本《论语》。我翻开《论语》第一篇《学而》的第一章,问他:“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什么意思?他讲:“学过的东西,要经常温习,这件事很愉快。”我讲:“不对!”“老师是这么讲的!”“不对!”“书上也是这么讲的!”“不对!”“哪怎么才对?”我讲:“你要把整本《论语》联系起来看,把这一章整个联系起来看,以整本《论语》的思想来了解每章的意义,才能有个正确理解。孔子十分重视做人,重视实践。学,是指向实践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时,是指经常,也是指及时;习,不是指温习,而是指实践、实习。所以,这句话是讲,要向实践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而且经常及时地加以实践,这件事非常高兴。正因为如此,才有第二句话:‘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向实践实习,当然包括向群众学习,向朋友学习,更包括向自远方而来的朋友学习。向远方而来

的朋友学习,当然更加高兴。接着,自然有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正因为向实践学习,向朋友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并经常及时加以实践,别人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才算是君子啊!如果照你的理解,这三句话就是三件风马牛不相关的三件事了,孔子为什么把三件风马牛不相关的事放在一起讲?孔子的徒子徒孙又把它作为《论语》的开篇呢?这怎么讲得通!”我随手翻到《学而》的倒数第三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学好也已。”我讲:“你看!什么是‘好学’?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讲话谨慎,有了错误,要找一位比你更有道德的人来指正。这都是讲实践嘛!”我告诉他,孔子强调实践重要,决不是讲读书不重要;我们强调某一件事重要,只因为对这件事重视得不够,而不是讲另一件事就不重要,逆定理不一定成立。“三八妇女节”讲要解放妇女,只因为妇女解放得还不够,而决不是讲要打倒男子嘛!《先进》这篇倒数第2章就讲了读书重要。子路要派子羔云费城做官,孔子反对,讲子羔的书没读好,这是害了子羔。子路反驳:“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这是讲,费城有群众,有政府,可向群众、官员学习,何必读书,才算学了呢?孔子生了气讲:“你狡辩!我讨厌!”其实,如果孔子不重视读书,又何必开私人办学之先河,又何必花牛劲去整理古代文献资料而成为不朽的经典呢?但孔子深深知道,“行”,实践,是个根本。

孔子知道学习重要,实践重要,也知道思考重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明确讲出了学与思的关系。有次,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你看!颜回的思维能力强,举一反十,而子贡呢?自认为只能举一反二。孔子接着实事求是地讲:“比不上呀!我与你都比不上他呀!”可见,孔子认为颜回的思维能力比自己还强,无怪乎那么喜欢这位得意门生。孔子深知思维能力的重大作用,在《论语》的《里仁》与《卫灵公》两篇中,孔子都讲了“一以贯之”,明确他是以一个基础道理来贯穿他所有的学识的,即从所有学识中体悟与提炼出最本质的东西,这就是他思维能力的深刻性。

可惜颜回不全面发展,体育不好,打短命了,没成为孔子的接班人。成为接班人的是有点“鲁”,即有点“迟钝”的曾子。《学而》中曾子的一段话,表明了孔子他们高度重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的紧密结合,此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这里,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最后一句话的“习”字,“习”不是指温习、复习,同《学而》第一章的“习”字一样,是指实践:“传”指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或圣哲所著经典的教导,自然,这就是说学习。这一来,曾子这段话就很清楚了,“传”指学习,“省”指思考,“习”指实践,中间两句话是最后一句话的主要体现,也就是按照经典教导的重要的实践;这段话就是讲三者应该结合,每天均应如此。

第二点,“天人合一”。 也许有人会问,“老子讲‘天人合一’,孔子怎么讲了呢?”读一下《论语·子罕》第一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过去一般这么解释,孔子很少讲利、讲命、讲仁。这不全对!很少讲利是对的,很少讲命勉强可通,很少讲仁就绝对不通了。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仁,《论语》109处讲“仁”,除了一处“仁”作“人”讲外,还有108处;有21处讲“命”。除了11处外,10处都是指“天命”的意思,即客观规律。读一下《论语·为政》第四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最后一章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不信鬼神,他这里讲的命、天命,就是客观规律、自然规律,讲的是要了解、要服从客观规律、自然规律。这一来,怎么讲孔子很少讲命,讲仁呢?那么,究竟该怎么解释?在《论语》中,在中国古代书中,“与”不仅有“和、“同”的意义,还有“称赞、歌颂”的意义,所以“与命与仁,

应该解释为“称赞命,称赞仁。“命”,“天命”,就是“天道”;“仁,讲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人道”;“与命与仁”,就是主张“天人合一”。

我建议大家读一下柳宗元写的一篇人物专访,叫《种树郭橐驼传》,这是一篇很好很好的文章,中心就是宣扬“天人合一”。他写的郭橐驼是位种树高手,种的树,移植的树,无一不活,而且长得硕茂、早结果、多结果。别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讲了一个“八字方针”:“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就是“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而为;天,就是“自然”,就是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无为”加“自然”,老子讲的“天人合一”,不要违背树木生长的规律来种树,方能致使树木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文中进一步引伸,又讲了另一个办坏事的“八字方针”,“好烦其令,而卒以祸”,尖锐批评当官的人,“烦”就是“频繁干扰”,就是反“无为”,“令”就是“主观主义,瞎指挥”,就是反“自然”;合起来,就是反“天人合一”,结果就是招来灾祸,涂炭生灵了。柳宗元不愧为一个改革家、孔老之道的弘扬者。 二、要抓住重点地读

最后,作为中国人,至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老子》,一本是《论语》。或许,这就是我重读《论语》最主要的体悟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