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低头一族

众所周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个词:低头族。虽然伟大的周恩来说过,抬头是在走上坡路,低头时在走下坡路。但此低头非彼低头,所谓低头族就是青少年低着头,使用电子设备。世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现在发达的信息时代也不过如此。电子设备拓宽了人的视野,丰富了人的知识,有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好处无限,但电子设备在造福人的同时,也在发挥它的双刃剑。我班响应学院团委的号召开展了关于:不做低头一族让心回归课堂的团日活动。首先给大家看了视频。视频是有关于低头玩手机从而导致的危险事故让我们敲响警钟。

现在最常见的一大风景线是低头族低头玩手机,长期低着头容易的颈椎病,视力下降。经常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会抵制真实生活,错过了真实生活的美好,自我意识不真确。通过电子设备与人沟通,会让人过分依赖电子设备。从而看似联系紧密,却使人与人的距离疏远。在手机中,他可能是一个受人欢迎的角色,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与别人的交流很少,性格孤僻冷莫,自闭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对他真正进入社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每个人处于自己的虚拟空间中,家庭的温馨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淡。各方面的能力受到局部控制,无心学习,甚至将之前对学习的兴趣转换成对手机的。因而我班提出了倡议:

1、上课前,自觉将手机放到包里或者台班里 2、学生团员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并对其他同学做好监督和劝导工作。 3、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他人的学习,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学习质量。

大家醒醒吧,不要以自由为叛逆的借口,不要以刺激为接触的理由。阳光校园,快乐生活。让心回归课堂。

 

第二篇:低头一族

低头一族

俞霞 制图

朋友聚餐人人低头玩手机、坐公交地铁放弃了看书的习惯、小朋友再也离不开iPad??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移动互联网升级,我们越来越习惯底下头。

请不用把低头一族简单理解为负面的,因为这本身就代表着时代的进步,高效而便捷。这是过去人们多么羡慕和向往的咨询和娱乐方式,但却不是生活方式。 俞霞 制图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明明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把手机贴在我脑门上吧,这样至少我可以假装你对我目不转睛。” ??

嘿!说你呢,明明就是躺着中枪了吧。据说,现在尊重别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不碰手机!时下,智能手机、社交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让人们可以24小时随时进行交流。但是,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却在急速地蔓延和吞噬生活中原有的那些美好。

我们知道这样不好,于是,我们中的一些“先知”正在试图改变,尽管这举步维艰。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白领 没有wifi的餐厅不是好餐厅

“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上了微博后,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

“别仅仅以为浏览微信微博只是碎片化的时间,按照一种算法,微信用户一个星期平均有近12小时的时间在刷微信,这足够美美地睡个懒觉了。”陆陆续续在最近看到不少类似的统计数据,也做了“微信成瘾”的小测试,这让白领董蕊突然意识到,过去,自己上下班路上爱带本书的习惯就这样被手机里的内容打败了。她开始感到慌张,原来,我们真的不知不觉“中毒”了吗?

“大概有好久了吧。出门聚餐,彼此间最热衷的就是对着一个个上来的菜一阵猛拍。你有没有发现,当一道美食上桌,现在做的第一件事情不再是品尝佳肴,而是先拍照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然后在整顿饭的时间里,满心期盼着别人的点赞和评论。彼此间的交流,无论态度还是神情,都变得冷漠起来。这真是一种失落的感觉,有时细想起来还挺悲凉的。”董蕊略有所思地说道。

“作为吃货的我们,以前选择餐馆小聚,当然是菜式、环境和服务是首要考虑的,而今,一进入餐厅、茶坊,立即搜wifi信号成为习惯,接着索要密码,一旦确

定没有wifi,就会因‘愤怒’而变得心情不佳,面目可憎,这意味着我们得用自己手机套餐的流量了。”董蕊坦言,如今,好不好吃已经不再是判断餐厅好不好的标准,最新的衡量准则有一条是公认的——没有wifi的餐厅不是好餐厅。

美食家沈宏非在博客中写道:“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上了微博后,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董蕊对此也深有体会。当下,饭菜的美味可口以及在现场与朋友面对面的互动,似乎都不及微博微信上“有一条新@”、“你有3条新评论”的出现让人怦然心动和愉悦。

最近,董蕊爱上了用手机拍照的形式记录一些“特殊”场景:当一圈人都在拍菜肴时,她更愿意拍下大家疯狂、兴奋的模样,“真心有趣!当一盘菜上桌时,一圈人突然终止话题,齐刷刷地站起来,两眼泛光,对着菜肴一通猛拍,这样的场景,其实更为滑稽和讽刺。”说起最近一次初中同学聚会,董蕊回忆道。

此外,在地铁上,别说站着的人无聊到只能用手机、iPad消遣外,只要是坐在位子上的,十有八九是标准的“低头族”。“我几天前就拍了一张照片,对面座位7个人,齐刷刷在玩手机,如今,这个其实也是司空见惯了。为什么日本等国家的地铁上,就永远都是看书读报的风景呢?”

董蕊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一个名为“不要被wifi 绑架”的帖子。其中提及,有一家咖啡馆的牌子上写道“我们没有wifi,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一时间,有一种触动心灵的感觉,董蕊决定,与朋友、家人外出餐聚时,必须尝试不玩手机了。 “如果说,饭桌上拍菜肴的起劲,吃几口就去看微信刷微博,是带给现场彼此的尴尬,人与人真实感情淡化的话,那么,电梯上,过马路,行走中,‘低头族’就可能带给自身许多潜在的危险。”因此,董蕊最近的决心还包括,要重拾“地铁一本书”计划,在车厢里看看书,又或者什么也不做,就让大脑思考一会儿,沉淀思绪,凝结智慧,这样也很好。“碎片化的时间,除了接受可有可无的信息外,我们其实能收获更多,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去改变的决心。”

大学生

看惯短微博

再看论文累觉不爱

“感觉不及时看完大家的动态更新,到了晚上再看时就会有堆积如山,如果舍弃不看,又心有不甘,担心错过这个世界的多变和精彩。”

22岁的小君是众多微博网民中的一个,目前,她是上海一所高校的在读大学生,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刷微博,看微信,隔一段时间,就忍不住要去碰手机。

从明星、官方微博、朋友到一些搞笑账号,关注人数已达到2000上限,“刷微博可以涨粉丝呢,多有成就感呀!”“有时候我在明星微博下面评论,还会被明星回复呢。有好几次我回了孙骁骁(湖南卫视主持人、演员)的微博,她还回复了我呢!那时别提有多开心了!”小君兴奋地炫耀自己的“江湖地位”。

小君坦言,每天刷微博已经成了习惯,就像有强迫症一样,看到微博页面上显示“有1条新微博,点击查看”,就必然要看完。手机一离开视线就会不停地找,而且,有时上课,也会这般情不自禁。“感觉不及时看完大家的动态更新,到了晚上再看时就会有堆积如山,如果舍弃不看,又心有不甘,担心错过这个世界的多变和精彩。”小君有些左右为难。

如今,小君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摸手机,打开微博看一下自己朋友的分组,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鲜事发布,晚上睡觉前也会刷完微博再睡,这种“再看一会儿”的自我安慰,让她的睡觉时间一拖再拖。晚上明明11点熄灯上床睡觉,可是刷着刷着微博就到了12点多,有时候还会失眠。

“网络信息依赖症”正慢慢显现其后果,总有一个爆点让自己惊觉到想哭。小君渐渐发现,自己已不适应看太长的文章了,“每天泡在微博上的时间太长,导致自己似乎只可以看140字以内的内容,即便长微博,因为内容有趣新鲜我都可以阅读,可是,当我在学习生活中要看一篇学术论文或是长一点的文章时,我开始觉得疲劳,没有耐心读下去,‘累觉不爱’了!”

当被问起为什么不尝试戒掉时,小君显得有些羞愧的说,她曾经在某一个晚上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删除微博、微信的手机客户端,先让自己不能用手机刷微博,然后再慢慢地戒掉微博瘾。可是只坚持了三天,她就又重新下载了手机客户端。因为在这三天里,没有了微博的日子使她缺少了与周围同学的交流的机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话题新讨论,她变得无话可说,这让她感到有些说不清的失落,一种“不合群”的感觉让她顿失安全感。

“不过现在我真的开始慢慢减少手机上网的次数和时间,也开始控制自己每天发微博的数量,尽量不刷屏。我也想要增加自己生活中静下心来阅读和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不过,我还是不会彻底丢掉微博微信的,许多我喜欢的报刊杂志或是我感兴趣的一些学校、公司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在那里我会得到很多第一手的消息和感兴趣的内容。”这就是小君如今的变与不变。

学龄前儿童 大叫着要iPad“起床”!

“把握好度十分关键,千万不能让小朋友过早地产生依赖感,拉低‘低头族’的平均年龄。”

“iPad真是个坏东西。这两天,毛毛老是吵着要玩iPad,我跟他说iPad去睡

觉了,他就满屋子跑,大叫‘iPad起来!”童书行业从业者毛毛妈原本一直自信自己可以“教子有方”,不料,才几天,就有一种快被iPad打得溃不成军的感觉。 毛毛是一个两岁半的小男孩,长得非常可爱,对于外界事物充满着这个年龄特有的好奇感。毛毛妈发现iPad上一些亲子APP做得确实可圈可点,于是她尝试将之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让毛毛通过其中的赛车拼图游戏来观察对形状的认知。

“玩了几次后,毛毛熟练了,可以自己拼成赛车了,于是,他开始会惦记了。”让毛毛妈没想到的是,因为满心想着iPad,毛毛玩其他玩具时也一会儿冒出一句“玩iPad”,或“不好玩iPad”,精神总是不集中,外加没耐心,得不到就会发脾气了。 没办法,为了断了毛毛惦记iPad的念头,毛毛妈只能说“iPad出差了”。毕竟,小孩子还不懂什么叫出差,毛毛就只能萌萌地看着爸爸妈妈。接着,“iPad不在家”、“iPad睡觉”到“iPad充电中”,各种理由都用上了。iPad一直不起床,他就钻到桌子底下打开米缸,把米一粒粒地搬出来??一次,毛毛生病了,心头却还惦记着iPad,外婆只能帮着求情,让他玩一会儿吧??

毛毛妈很清楚,在越来越多家庭中,网络和电子产品取代了很大一部分亲子交流时间,这是非常值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最近她也一直在努力,每天晚上控制让毛毛玩iPad的时间。“现在的电子产品,有声音,有颜色,也能与孩子互动,一些电子书也做得十分精良,所以,把握好度十分关键,千万不能让小朋友过早地产生依赖感,拉低‘低头族’的平均年龄。”

“其实,家长为孩子讲故事时发出的声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陪伴时光给小孩子心理上产生的温暖,对其成长的意义绝不可小觑。”毛毛妈平时所积累的专业知识让她必须使儿子适度远离iPad。

[专家视角]

人们感受当下幸福的能力在退化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城市青年群体中属于个人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但吃饭、赶路的“碎片化”时间却在增多,于是,不少年轻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的休闲娱乐、接受信息。 如果偶尔打发时间,玩玩手机未尝不可,但长期依赖或沉溺,会带来眼睛、颈椎等疾病高发。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潜在的社交障碍或心理问题。

“飞速发展的社交网络,简化了人们的沟通,却解决不了人与人之间内心的情感需要。”心理学家张怡筠指出,这样的社交模式,还催生了“新型社交人类”,这一族群聚焦当下、感知当下幸福的能力正在逐渐退化。他们过于在乎创造未来的幸福

感,而缺乏聚焦当下、感受当下幸福感的能力。

“适度离线,在真实世界里进行互动分享,做深刻有意义的人际交流,才是幸福的源泉。”张怡筠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是复杂的、高层次的,更为考验人际交往的能力。过分依赖线上交流、逃避真实沟通,可能会导致无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问题,结果就是线上的朋友越多,线下的好友越少,心中也反而越感到孤独。

如何改变?张怡筠指出,可以用学习“线上启动、线下分享、线上延续”的方式:

1.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在线上启动和家人朋友的线下面对面分享。要经常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个“幸福账户”,幸福都是要花时间经营的。

2.线下分享时只看眼睛,不看屏幕,要用高活力的交流方式在线下分享。有的人也会因为不知道说什么而去看手机、上社交媒体。可以通过一些正面积极的问题来进行交流,比如“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有什么好玩的事发生吗?

3.最后,用线上的方式做一个幸福的延续,回到家给对方发个微信或短信,告诉对方,今天跟你聊天很开心。

[2013屏努囧事]

6月,杭州湾跨海大桥上,一辆大巴碰撞货车,监控显示,碰撞前司机低头看手机。

美国当地时间9月23日,一名30岁男子在旧金山的轻轨列车上枪杀一名大学生。调查人员透露,凶犯在车上多次亮枪,但数十名乘客毫无察觉,因他们几乎全忙着看手机或平板电脑。

10月7日,广东开平一女子边走边玩手机,对抢匪靠近丝毫不知,头部被塑料锤敲破,手机和包包被抢走。

10月10日,湖北十堰17岁女生玩手机,掉入深沟死亡。

10月12日,山东省日照市市民张先生和弟弟妹妹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冷落后,怒摔盘子离席。

10月中旬,在福建一名女孩在公交车上,背一单肩包,夹在腋下,一手扶着,一手拿手机聊微信聊得起劲,一对哑巴男女扒手围上来,在其包中摸索偷窃了10分钟,女孩竟浑然不知,若非正好被反扒人士发现,包内几百元钱怎么丢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