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东二小学 赵宁

翻开《新教育之梦》细读后,心境如潮,思绪如潮,伴随着书中描述的教育理念,我仿佛飞翔在一个崭新的世界。

全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理想中的教育模式。二、理想中的教育角色。

一、理想中的教育氛围

作者以轻松、流畅的笔调从人文科学、现实生活、教育实践等几方面,对理想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进行了极为深刻的阐述;以朴实、通俗的语言剖析、总结了现行的“五育”中存在的盲点和缺陷;以翔实的数据、鲜活的事例论证了中外教育名家的理念精华。

二、理想中的教育角色。

作者怀着对教育的无限挚爱,以科学的态度对教师、校长、学校、学生、父母五种教育角色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描绘。以诚恳的口吻对各种教育角色加以定位,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尽管作者将“五育”和“五种角色”安排在各自的篇目中,加以深层次的阐述。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五育”和“五种角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枝独秀”,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切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交融、糅合在一起的“合体”。而这个“合体”的血液便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在客观地分析了现行教育的现实和困惑之后,作者理智地批评了旧观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全方位、多角度地构筑了新时代的新教育理念,打破了隔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城墙。

《新教育之梦》既没有空泛地说教,也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神秘,作为教育理论专著,这是极为难得的。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以独特的眼光从一些小事上琢磨到教育的真谛,并运用通俗的手法表达出来,催人反思。

粗读全书,可以观赏到新颖的教育理念。细读全书,可以理解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品读全书,又可以在教育观念上感受到巨大冲击,感受到发自内心的震撼。回味全书,则可以清楚地体会到:成功的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用生命阅读人生

东二小学 俞赪炜

我爱书,更喜欢书里的世界。每每书市我都会满载而归,然后便奉之、捧之、读之、品之。有人不解,问我其中到底有何乐趣,我说,我是在用我的生命阅读别人的整个人生。

在书中我体味文字中细致的美。《诗经》时代“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咏,楚词世界巫风神话的幽怨对唱,魏晋士子的生命自觉,盛唐之音的气度恢弘,宋元山水的有我无我之境,明清末造的纷繁世俗图景??川端康成的文字,带给你一团青春的迷雾、悸动和忧郁;黑塞的文字,却是如此素淡和质朴,蕴涵的又是深邃的感悟和启迪;??安徒生的童话以虚构之美昭示给世人美所能到达的高度;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文字,却把真实的人生提升到童话的纯粹;博尔克斯构筑一座座语言及命运的迷宫,艾略特却打开了一片意象和文明的荒原。??当我们合上发黄的书页,会惊奇地发现,历史早已冷却,美却留了下来,如一盏盏灯火,依然温暖着一代代后来者的眼睛。

在美丽精致的文字里我感受博大的文化,精深的思想。鲁迅的文字是木刻,力透纸背;老舍的文字是漫画、世俗风情;余秋雨的文字是水墨、意蕴深厚;张承志的文字是油画、色调浓烈。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里变成了一只甲壳虫的无奈和悲哀;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时的平静,仿佛秋阳下外祖父的絮语;曹雪芹打开了一座衰世的大观园,“满纸荒唐言”,诉说着“一把辛酸泪”;鲁迅晚年写下一部《野草》,“其文约,其辞微”,却让人触摸到先生一颗“无法直对人生”的悲凉心。班扬一生只读了一部书——《圣经》,却写下著名的《天路历程》;尼采只说出一个事实——上帝死了,却成为众多哲学派别的思

想源头;鲁迅一度从尼采的“超人”学说中汲取力量,乃成为封建旧营垒中最硬的一块反骨;瞿秋白正是阅读了马克思主义,才能以一介书生的柔弱之肩,担起救民于水火的大义,至死不渝。

读王晓明的《追问录》,你会一窥先秦诸学的世道人心;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赵国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你会感觉到晚代明清的阴暗与戾气;读葛兆光的《思想史》,你不自觉地为两千年的精神血脉所冲撞,无法自己;读余秋雨的《遥远的绝响》、张承志的《心灵史》,你会热血激荡,明白何为牺牲,何为尊严;读摩罗的《耻辱者手记》,你会更清楚,知耻才是为人的最重要的一条底线。卢梭用《忏悔录》洗刷原罪;卡夫卡用《变形记》向世界示弱;托尔斯泰用《复活》进行贵族式的反省;陀斯妥耶夫斯基用《白痴》鞭笞黑暗的灵魂。还有鲁迅的《野草》、巴金的《真话集》、瞿秋白的《多余的话》、顾准的日记??这些人,这些可敬的天才和疯子、弱者和巨人,陈述思想的方式是惊人的一致。

他们是在用生命写作,在用生命谱写人生,而我们对文章的阅读更是对作者人生、人的生命的阅读。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一部《红楼梦》,不仅仅是记录了一部清代由盛而衰的历史,更有着他个人人生的沧桑;司马迁受宫刑著《史记》,前后十三载,一史一传何尝不是自己的忧愤屈抑之声:路遥从早晨到午夜,为著《平凡的世界》终于倒在了黄土大地。他们是可敬的、真诚的,他们是把生命全部熔铸在自身劳作中的纯粹的人。

谁动了我的奶酪?

东二小学 俞赪炜

漫画、卡通、寓言、童话和小人书曾让我百看不厌,此外,我也喜欢看励志方面的书,吃过各种版本的“卡耐基”、喝过各种各样的“鸡汤”。眼前这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似乎综合了它们所有的口味,着实叫人喜欢。

从表面看,《谁动了我的奶酪?》和其他众多装祯精美的书没大区别,只是薄了些,约4万字,写的是个可爱的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可就是这本不起眼的小书,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自19xx年9月由美国普特南出版公司出版后,两年中销售2000万册,雄踞亚马逊网上书店第一名约80周,同时迅速跃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一名。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母亲的心》读后感

东二小学 赵宁

不久前我在一位朋友的家里看到一本新出版的《母亲的心》,精美的封面和金色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于是,我不管那位朋友是否正在阅读,硬是把这本书借了回去。捧读这本书,起初我还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清冽峻美的俄罗斯风光所投入,更为一颗无私无畏、果敢坚强的母亲的心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这也许就是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吧!这个形被译者通情达意的词藻融入了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万千气象中;这个声被译者用轻灵洒脱的文字弹奏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曲中。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这本书,觉得自己的赞美难以表过这本书内容之美好、意义之深远于万一。所以,只得就此打住,请读者们自己去体会吧!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来欣赏这本书,得到更多的收获。

《想像女性》读后感

东二小学 赵宁

当姚玳玫的《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年7月出版)这本厚重的博士论文,以这样的资本文化定位作为海派小说论述出发点,某种意义上,理想主义的话语方向已然设置在对研究对象将要做出的观察和分析述说上方。对资本文化运作机制的信心,和上海资本文化机制的完善的信心,使得作者怀着一种如梦如醉的沉迷,深入到海派作品方方面面,却又出入自由——当作品足以呈现论述话语的理想,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和特点,散发出物质上升时代欲望的光泽,而当作品不足体现论述朝向的话语方向,那些沉痛与腐败的人物从论述的视野里滑落不见了。与其说这本书是一部对于海派小说的叙事研究,不如说更是一部通过对海派小说“女性想像”叙事研究所做的再叙事:论者巧妙地将个人经验和意愿及个人主义意识形态揉合,通过论述女性形象从被动的他者到主体自我叙说,图谋呈现资本主义与女性主义天然同盟的风景,却又丝毫不露咄咄逼人的锐利。这正是这部论文学术而又生动的成功所在。

然而,即使不谈被动现代化的现代经验,想像女性或可能也是上海文化在当日多多少少有些感伤和痛楚体验的表达式。无论如何主体性想像的建构起自一个失落低地,男性在对女性他者化的过程,未免不把自己的沉沦加入其中,何况中国文人一向有这样的传统。不能以为上海开埠之际,公共空间需要女性的现实需求就可能一面地导致男性对于女性的他者想像,在更广大的中西镜像前,新文明的热情基于

旧文明的失落,这种失落即使在张爱玲那儿也带着沧桑,难以想像男性文人不会在他们的文本中着意。如果通过女人来着意更为得心应手表达多重体验,这些女性想像就可能不是我们理想话语可以框定了。而我们的理想照明的部分,也可能意味着她们失却本色的地方。不过,这样的疑问并不影响我们阅读这部论文的愉快,既然公共空间对于女性的需求已使女性空前增值并有机会获得自我发展机会,作为资本文化构件的文学与文化读物,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的世俗性、消遣性与想像女性的亲密性。这样论述的话语方向不但以其真实性也以其生命力抓住读者,此书把海派小说的叙事按时间的流程加以叙说,也体现了对于健康现代体验的理想设置。从清末明初的言情小说开始,海派小说就已经在孕育了,而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面目。从《海上花列传》到民国初年的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的兴起,即海派小说的言情定位,从“五四”时期的肉欲张扬的海派女性想像到20年代推崇的“唯美———颓废”,从30年代新感觉派的“摩登女郎”到40年代的新市民作家———日常生活价值的重建与平民女性形象的构型。姚玳玫以她清晰的思路展现了海派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在这过程中体现出海派小说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自身所有的明确主题和方向。这就为文本中的“女性”冠以了时代的命运,“想像女性”在不同时期,呈了不同的姿态,这种姿态的呈现是通过对每一阶段的重要作家作品加以支撑的。而这样的选择体现的正是论述者对于“想像女性”的再叙事———一种序列与关联的历史讲述。

回归的漂泊——读黄发有《客家漫步》

东二小学 陈凤英

“心中有岸,不会漂泊”——这是几年前,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话。那时节,我正在异地求学,一些陌生的人与事,让我的心起起落落,而来自故乡和亲人的只言片语,似乎都成了泅渡寂寞的方舟。也就是在那时,我开始怀疑种种关于漂泊的浪漫与渴望。

当发现这本《客家漫步》摆在我的案头时,不知怎的,这句话又蓦然地跳了出来。

是的,心中有岸,不会漂泊——可是,果真如此么?比如说,这漂泊千年的客家人,比如说,这本诞生在羁旅行役中的“纸上的故乡”?

关于“客家”的全部印象,来自于一枚小小的邮票,就是那套很普通也很经典的“地方民居”。那种环形的古堡一般的建筑,让我想起来自古远年代里的一些神秘的启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记忆,秘而不宣地等待着被开启。

我总是浪漫地想象着这古堡里演绎的传奇,想象着静默中所孕育的风暴与爱情,那想象往往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或中世纪的骑士罗曼司有关。我认定那方寸之间的环形家园是一个特殊种群的标记。

那些在记忆里沉默的“古堡”,也终于有了更地道的称谓和更生动的比喻:“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山岭中,尤其是汀江流域的下游,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演绎着神秘的‘山中传奇’。这些由客家人用生土

夯筑的民居,与周围的地形融成有机的整体,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蘑菇群。”(《土楼的背影》)

将发黄的谱牒藏在身上,客家人远走他乡。对于他们来说,故乡同样是异乡。“作为汉民族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民系,他们是一群“文化流民”,他们打破了安土重迁的精神枷锁,他们永远“在路上”。??客家的血缘是流浪的血缘,他们在经历了千年迁徙的苦痛后继续漂泊,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他们既“家而客焉”,即在故乡作客,又“客而家焉”,在荒芜的异乡构筑起新的家园。”(《纸上的故乡》) 就像很小的时侯,父亲告诉我,我们真正的家乡是山西洪桐的那棵大槐树下。及至年长,和别人论起出处时,才发现大槐树的儿女可谓多矣,简直是五湖四海皆兄弟了。年深日久,“大槐树”渐渐淡化为一个象征的背景,只是每当填写表格时,“籍贯”一栏还会让我蓦然想起那个传说里的故乡,想起一棵树与生命渊源的隐秘关联。那么,对我而言,真正的故乡又在哪里呢?是无从考证的那片绿荫,还是我每每写下但依然陌生的那个河北大平原上的小村庄?

读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我不禁感动于那份“寻找”的热情,这是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寻根”之作,它已经超越了家族意义上的追本溯源,从塞北荒漠到江南水乡,一个茹姓氏族的迁移演变,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存背景上,窥视到人类飞翔的姿态。

文明的历史就是漂泊的历史——对此,英才辈出的客家人应该有着更深的体会。

青春小说新境界——格调高雅的《柠檬草的滋味》

东二小学 赵宁

《柠檬草的滋味》内容纯朴,情感真实,格调高雅。是一个像莲一样的纯情少女,在娓娓倾诉她初恋的故事。

这部初恋长篇小说以委婉细腻的心理表达方式,叙述了几个活泼可爱的高中生初恋的故事。这是一部从头到尾描述少女情窦初开早恋生活的小说。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干净,尤其是表达初恋的心理描写十分传神,这在当今出版的青春小说中是不多见的。

我们惊叹作者的叙事手法。她笔下的几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明、有个性。作者运用优美细腻的笔触,拨动了他们单纯的情感神经,描述了高中敏感年龄段时期微妙的情感变化,毫无掩饰地揭示了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世界,同时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思考: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如何做健康的引导,使他们自然情感萌动得到平稳过渡、心理健康成长。这些潜伏在孩子心理深处的暗流,是纯洁的、单纯而宁静的、是需要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去疏导的。

像作者这样的情窦初开的年龄所叙述的感情生活,与她们的思想年龄很贴切,容易与中学生情感产生共鸣。这是一种健康的释放。就像初春的花蕾到了开放的时候,美丽的花瓣自然要向着阳光伸展开一样。其实,哪一个少男少女在花季时代没有自己萌动的初恋?这是人类至纯至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如果能平静下来,在阅读此书时,正确理解到孩子这段微妙心理情感变化过程,

采取一些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填平年龄差距的代沟,疏通彼此对初恋问题的认识,是大有裨益的。

面对校园初恋的敏感问题,我们不能用排斥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情感,孩子们才会与你真实地沟通。用爱护的心理引导他们走过这人生美好而又新奇的一道关口,孩子们会在心里真正感动的。

这是一部介于现实与迷幻之间的情感小说。内容飘逸着淡雅的爱情芬芳,在魔幻小说与灵异小说之间,开创了一种另类的写法。其作品又不缺乏深度,主人公郁风吟的命运反映了这个时代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的教育悲剧。用潜意识的笔触,抨击教育不注重学生特色,以书面知识禁锢学生思想的缺憾。从侧面反映这个时代:学习负担沉重,为了成绩,学生甚至付出生命惨痛的代价,的确令人深思、警醒!

这是一部具有真正意义高中生描写自己情感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小说。它写得比较厚实、有深度、有艺术质量、还兼顾了很好的可读性。特别是通篇描述了中学生朦胧初恋的整个细腻心理过程,这在许多青春小说中是不常见到的。它是真实的、纯洁的、贴近现代中学生心理意识的。作者营造了一个古典氛围的现代校园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目前教育制度上某些弊端,而这些弊端的揭示不是刻意的,是巧妙隐含在主人公风吟情感命运中。是一种自然事物的必然流露。

相信由《柠檬草的滋味》打造的新型青春小说文风,能真正带动起富有文学创造意义的青春小说热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