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参与感+产品

读《参与感》学习分享 我是小米用户,但我不是发烧友。在客观的前提下,我读了这本书,结合之前的GCS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也有很多感触要和大家分享。

(下面原谅我文案无能,不能提纲挈领以宏观角度来分析读后感,我打算按照书中章节,一步一步来分享~)

小米董事长雷军说:“创办小米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不管这个公司未来能做多大,我们一定要把小米办成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老板跟每个吃饭的客人都是朋友。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方式。”这就是小米经营的思维模式,他举了个例子说:“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 这里就说到用户的参与了!

参与感篇

一、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

目前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了,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那么谁创造口碑呢,就是用户的参与!小米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专注和极致——产品目标

快——————行动准则

口碑—————互联网思维核心。

对比我们广联达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创造价值、追求卓越、实现共赢。”

以前不觉得,现在看起来,我们的经营理念和小牧的互联网七字诀比起来,有点空泛了,而且,小米以及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了,我们还在门外徘徊。上培训课的时候,老师说我们即将向互联网平台转型,也就是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电商平台。

黎万强讲到金山的时候,当时他们跟用户的互动方式主要是“焦点小组”,每季度或者半年针对某个产品召集几十个用户,做面对面访谈;还有,每周客服收集用户意见,整理成文档,以周报的方式发给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再整理给项目组,给总监再到管理层,基本每份用户意见报告周期在一个月以上。

就我目前入职一个多月来,因为我们的部门是新成立的,我猜想,以前在用户需求这一块,公司应该是通过客服收集整理然后递给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整合然后递交给研发。不说这一个决策过程有多么的长,光是经过这么多过程,用户的需求还能原汁原味吗?很可能已经变味了,不是用户最初的那样的需求了。

我们前一段工作的模式,说实话,也不好,我们看到反馈,处理需求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很多需求不能有效记录。我想以后应该好很多,因为以后我们就是及时性记录每一条需求,努力做到需求的准确性,传达给研发人员。

在目前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不仅仅是以前的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口口相传了,而网络的发达,让信息传播速度暴增,

影响范围空前扩大,在这个网络中,每个人都变成了信息节点,而且不容易断裂,所以就有了很多“一夜成名”的现象。

【所以,我们现在经营的有“粉丝团”,途径是,QQ、论坛、还有反馈库。

我主要负责的是论坛,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失职。虽然我经常混迹果壳、知乎、微博,但是看到论坛总是冷冷清清的,新帖总是签到帖的时候,总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发的帖子,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是技术贴,却完全没有一种引发爆点,让大家热烈讨论的趋势,哪怕是被人骂,那也说明是做到吸引眼球了啊,现在却是无人问津啊。以后尽量换种形式发帖,跟别人帖,和别人多交流,慢慢建立粉丝团,这样也就是建立口碑了,以后贴吧被更多人知道,也是口碑效应了。】

二、口碑的铁三角

小米的口碑传播铁三角是:

1.发动机:产品

2.加速器:社会化媒体

3.关系链:用户关系

好产品是一个切最原点最本质的东西,是基础,没有好的产品,其他都是无用的。所以,我们公司,也一定要把软件做到极致做到最好,才会是口碑的发动者。

小米的营销是口碑营销,口碑的节点是快、好看、开放;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口碑应该是稳定、好用、半开放。稳定,首

先是软件的稳定性,在用正版软件的前提下,一般不会产生工程文件的自动销毁或者损坏的情况;好用,目前我们的软件应该是这个行业中最好的软件;半开放,这里就是,工程设置中有些设置是开放给用户自己设置,有些是不开放的,我觉得这里不能和小米完全一样,因为我们的软件是建立在有一定专业基础上的,用户不仅仅是会操作系统就能用的,如果完全开放,有时候算出来的工程数据差别很大的时候,往往就是开放设置的数据被用户设置错了而产生的。

我们公司的营销手段其实也很不错的,通过各种广联达软件大赛、还有创办初始的电脑只是培训、和我所知的软件培训等,也是创造口碑和品牌的营销手段。

我们目前组建的施工运营组就是,就是公司为了让软件和用户更加贴近,让研发人员不再闭门造车而组建的部门,让软件更多听到用户的心声,让研发人员更多的接触到施工更实际,这才是促进软件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的正确思路。

消费理念的演变过程为:功能式-品牌式-体验式-参与式 我们软件目前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品牌式和体验式,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我觉得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参与式,因为这个行业是借助软件这样的手段来完成工作,他们中几乎没有会软件编程的,所以不可能完全参与,像小米那样,每个人都是小米的拥有者和开发者,而我们广联达是“人人都是广联达”这里的人人指的是每个员工。

说到这里,我觉的小米的“做粉丝”用户战略和我们的发展粉丝团很像,我们应该深入这一点,让用户心甘情愿做我们的忠实粉丝。怎样深入?做好产品。怎样做好产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完整、准确、及时的将用户的需求反馈给研发。

产品篇

黎万强提到,用户体验四个报告,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 我们处理软件反馈的时候,很多用户把问题写得都很模糊,往往探索清楚这一个问题就要耗费很久,我们应该也提出一种需求格式,让用户按照这个格式来提交需求,这样我们能及时有效的处理用户的需求,让我们看到什么才是最急迫的需求,什么是可以先不用管的需求。

而且,我们一定要把用户的想法放在软件的前面,如果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不听用户的声音,软件也不会做的很好。

软件好不好,功能做的齐全与否,其实大多数测试人员和研发人员都能很清晰,只有通过用户才能知道,这是因为我们在实际施工这一块的缺乏,这也就造就了我们的局限性,再加上专业知识不够深。在这一块,我们也不可能深入工地继续了解,公司也不可能在这方面培养我们,所以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去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际施工知识。这样我们自己内心才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用户提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准确的找到问题所在。不会把好的建议丢掉。

我们的软件和小米手机不一样,小米手机是消耗品,用一段

时间可能就要更换,或者丢了,或者不小心损坏了,都要更换,而我们的软件,除非加密锁损坏或者丢失,再就是在特定时候软件升级,才会需要重新买或者需要钱来升级,其他时间,几乎是终身的。再加上价格比较贵,用户仅仅针对相关行业的人,所以并不是人人都有加密锁的,我们也不能把这个作为目标。

有时候打电话给用户,得到用户的认可,我感到非常开心。不说公司怎样,这也是激励我不断努力工作的动力了。

 

第二篇:《未来产品的设计》读后感

《未来产品的设计》读后感

上个月我在图书馆借了诺曼的《未来产品的设计》,仔细阅读后受益良多。这本书内容独特而新颖,诺曼并没有专注于介绍某种未来产品或者设计,而是立足于检视今天人与人造物的关系,从描述“共同的立场”出发,对未来的人机互动提出了一系列构想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

这本书里面提出了一个理论让我非常赞同,就是“有的时候我们得服从动物或者机器,有的时候它们得服从我们”。机器是用来为人服务的,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及人的交流存在“共同立场”不同这一不可逾越的鸿沟,使人们在使用机器时必须写作,而不是一味追求机器和动物必须服从于人。平时在看很多有关未来的科幻片的时候,我们通常可以看到我们的未来生活和机器息息相关,起床的时候有机器人管家为我们穿衣、洗漱,早餐也准备好了等等。在未来,我们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机器,机器工人、机器助理无处不在,它们甚至深入家庭生活,担当起保姆、护理的责任,我们越来越依赖先进的科技,甚至潜意识里相比自己更相信电脑里给我们的资料信息,所以我们经常会服从机器。更因为我们是机器的造物主,相信自己编的程序,我们就相信机器不会“背叛”我们。

但是有时候我会想,我们是人类,会有七情六欲,会有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比如说我不喜欢跑步,不喜欢吃芹菜、韭菜之类的蔬菜,虽然我知道到这些是对我身体好的,但是还是不喜欢。如果我的机器人管家遵循着“这是对主人好”的原则,而要求我必须做这

些事情,那么到底是我服从机器人还是机器人服从我呢?

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各种各样的问题,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否能够和我们“沟通”,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产品应该更注重“人性化”这个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对事物的审美愉悦产生于对生命的自我发现,任何事物只要能够呈现出生命的表现,而我们又能从中看见生命的动态平衡和奋求过程,就能造成审美的愉悦。也就是说,未来的设计应该在产品的基本功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使产品体现出“生命感”,让人们由被动的购买产品转变为主动地接受产品,将产品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使其成为生活中一部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其进行心灵的交流。

“产品的生命感的塑造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寄托”,是对人们内心情感需求的外在表现,所以我觉得人性化是未来产品形态设计的发展趋势,每一个设计师和使用者都不会希望产品只是冷冰冰的产品。事实上,做设计的过程中,产品的功能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而不是各自独立、互不联系的,我们将来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将两者好好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做出适合人们的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