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2015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心得一: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心得二: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这个假期,我读了我国现代作家梁衡所写的一部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读过之后,放下书本,我顿时觉得感受颇多。

在散文写作铺天盖地的年代,在散文写作没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写作变成了许多作家与写手的文字狂欢与梦呓的时代?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梁衡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在读过《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认为其中的一些语句让我感受颇多:"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

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良药苦口利于病,"辛弃疾"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的一腔抱负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没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变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用的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达格式,令人想到了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我自从读过散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喜欢它优美的语句和特殊的内容,但当我读过了《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梁衡的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心得三: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四年级第一节古诗,我们讲的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给学生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开始了对辛弃疾的进一步了解。辛弃疾,在我的印象中,能与苏轼并称"苏辛",豪放派词人,南宋爱国词人......这是大学时期我对辛弃疾的印象,很模糊,便渐渐淡忘。再次捡起,我却有了更清晰明了的思路,这得益于老公推荐的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着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阅读这本书,不再是简单的查阅资料,补充知识,而是与作者的一种对话,与辛弃疾的一种交流。有种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感觉。

下面说说本书的主人公——辛弃疾。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第一人。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

以前读散文,总觉得有点太"散",抓不住重心,但是我自从读了这篇散文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我准备把辛弃疾通过这本书介绍给同学们,不是给他们介绍一本书,而是介绍一个爱国词人的多舛的命运,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第二篇:把栏杆拍遍 读书笔记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打开历史之窗,翻看一页页历史的鉴证,殊不知,历史的车轮已缓缓滑过,但它留下的痕迹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一位位爱国英雄人士涌出,他们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我今天似乎又目睹到了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读完《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我的心在颤抖,不寒而栗。林则徐,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看到中国将要衰退危亡,便呈奏章禀告皇帝,把事情的严重性警告皇上,并要求亲自出马,解决危机。于是便有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事迹。他当众把数吨鸦片销毁,在百姓面前树立了威信,更是毅然决然地为百姓除害。可是好景不长,昏庸无能的皇帝竟判他为罪臣,发往新疆。就在发配新疆的过程之中,他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途中受到许多中、低层人士的帮助与鼓励。在伊犁他又帮将军出谋划策,解决荒地。

在以后一年内,林则徐南到喀什,东到哈密,勘遍东、南疆域,历经严冬和醒暑,无怨无悔。他为清政府新增的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他以罪臣之名,而行忠臣之事。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应该是他所该承爱的,而他却尽心尽可能力,无不体现出他的为国为民之心。他对国家的那一份情比对他的生命看得更重要,这无不让我们敬畏。

历史的车轮还在继续前进,一批批爱国勇士,载入着史册。

近几年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中国人对太空的进一步探索,对宇宙的星系又多了一份了解,更可喜的是,“神九”胜利飞入太空,在对太空的进一步探索中,“九天”的成功对接,再一次创造了奇迹,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在未来的发展与建设中,还有更多的英雄人物会登场,正是他们,为祖国增添耀眼的一笔,也正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走向美好幸福的一面。

然而,因他们的心中更多的是什么?是他们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这样纯洁刚正的心灵使他们前进,也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更勇敢,更顽强地去迎接挑战,为国争光!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之一,我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多半是因为她《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磅礴的气势,恢宏的人生,竟是一位跨越北南两宋的小女子所说的话,不,不是小女子,而是女中豪杰。

我很难想象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女子先后经历了丧夫之痛,再婚又离婚,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到了晚年让一个孩童的一句“词藻非女子事也。”而否定自己一生时依然可以顽强地挺过。她是怎样傲然屹立于苦难之中而不为所动,她又何来的勇气呢?我想那便是它的词作了。词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而不乏多见,李词的特点就是言愁,首首写愁,阙阙言愁,甚至字字都饱含着愁绪。《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这些还只是愁于表面,含蓄的表达已经满足不了她情感的宣泄,那么她的愁就不是一般的愁了,而是超越时空的愁。

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而作为诗人的李清照在精神之力上定超乎于常人,然而她亦不缺乏外貌之美与才智之强,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个完人。但在那个年代,她并没有给世人带来了震撼,因为她是女子,她根本不需要精神之力,也不需要才智之强,美貌如花就足够了,这样她就可以像平常女子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嫁个男人,生儿育女,到了晚年,也好含饴弄孙。但上天不允许,偏偏让它作为这个百年难遇的完人,那么她还怎么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呢,要是有也得跨越时空了。所以她又怎么不会百年孤独,怎么不会愁苦呢?

感谢李清照,让我们在精神领域接受了一次震撼,一次冲击,犹如醍醐灌顶,让我们敞开心扉,以快乐之心接纳世间的真善美,以勇敢之怀来容纳不公与苦难。李清照生不逢时,悲哉,悲哉。但在我们后人心中作为女中豪杰,作为美神的她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儿心灵的慰藉吧。

《读柳永》

我不知道我是在读梁衡,还是在读柳永。他写的柳永,这样一个“才子词人”“白衣卿相”。柳永落第,混迹烟花之地,在这个为所谓“君子”所不齿之地,柳永却实现了他自己的价值。他在这里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知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毅然决然地忘记了过去的世界,得到了新的世界。

便如梁衡自己写道:“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便是你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梁衡把柳永的落第与混迹称为“逆境”。杜牧也曾经这样认为。他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便是在花坊柳巷度过。他为之悔恨,他自感堕落,他要重回仕途。与他相似,柳永热衷功名不假, 但“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没有,他是创造了他的生命。

其实,柳永本人也是不大愿意经历他的“逆境”的。他考了四次科举,不惜改换名字得中。还有他本人做官时,写了一首临安奢华的《望海潮》,有说法说这词是特意写与上级的,词中那种得意的感觉也很是明显,所以柳永是热衷仕途的,他走向市井是不得已的。可这个不得已,也是大有道理的。柳永走向的,是一片宋词更为开阔的天地,他以他的达观,他的生命的创造,他以他的“奉旨填词”,以他的“白衣卿相”的梦,以他的自嘲与自信,变逆境于属于他的境界。

这一点才是积极的。梁衡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赞颂他的积极。我怀疑梁衡更多的是在借柳永说他自己的积极。可他说的真好,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每个人都是会选择自己面对俗世的态度,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到梁衡与柳永的达观积极。我也不能。可他们的话,对现在的我很珍贵。我无数次听到类似的话,无数次地对别人说,无数次的悟,无数次地对自己说,我不知道是否曾经有过作用。我又再一次对自己说,达观,积极。我能做到么?毕竟,说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

《读韩愈》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 翻开市面上的古诗集,你会发现李白的诗作数量居首,其次是杜甫,而韩愈远远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他也写诗文,只不过没有李白那么多痴话、没有杜甫那么多忧国忧民——他的不幸与挫折,却远比李白杜甫多。

文中作者对韩愈的评价甚高。不但详细地介绍了韩愈的种种经历,又对他的作为做出了详细的评述。韩愈本人正直,“肝脑涂地”地直接向唐宪宗“陈利害表决心”,不料宪宗丝毫不领情,还将他贬官千里,这已算是一桩挫折;当他到了潮州后,却发现这里还残余落后的文化和陋习,然而韩愈仍不忘将自己的能力付诸一方水土,心系百姓,这真是“难能可贵了”。他两次犯上直言,又倡导古文运动,身处逆境却不屈不挠,不依不服,这正是他生命中的韧劲所在。“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落第”,如此看来韩愈并不是一个向挫折低头的人。身处逆境,他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踏踏实实做好他认为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在历史上,他的作为也许称不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足以令后人为之敬佩、为之称道。韩愈所受到的挫折,究竟是他的个性决定还是掌朝的宪宗皇帝造成的?文中作者认为无关紧要。他认为重要的是人对待自己不幸的态度。他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委屈或是挫折,跟韩愈在仕途上所遭的不顺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更何况韩愈内心深处所隐藏着的奋斗精神并未随着一次次的碰壁而消失殆尽,他倔强的力量换来的是一方百姓的精神文化素养提升。

我读《读韩愈》,读到的是他曾并不为我所了解的人生经历;读到的是他不畏挫折的倔强力量;读到的是他孤独却坚强的人生写照,我读韩愈,读到的是他那种“奉献于民,求成于心”的高尚品格。

《大无大有周恩来》

《大无大有周恩来》这篇文章我是怀着对周总理无限崇敬和怀念的心情,一口气读完的,此时的总理形象像一座高耸云霄的丰碑屹立在我心中。

这篇交章,颂扬了一代伟人高尚的品质,至高无尚的人格魅力。详细叙述了总理的惊人之无有之,简单概括为:一无是死后不留灰;二无是生而无后;三无是官而不显;四无是党而不私;五无是劳而无怨;六无是去不为言。敬爱的周总理虽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但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身边,至今,许多人包括本人,一提总理就肃然起敬,泪流满面。是什么办法化作总理千亿,人人面前有总理呢?难道世界上真的有什么灵魂的永恒?伟大之魂是可以这样地充盈天地,浸润万物吗?总理这时时处处的“有”,原来是因为他那许许多多的“无”,那些最不该,最让人想不到、受不了的“无”!

周恩来总理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又是一种崇高。公私之分大有来之,但真正的大公无私自共 产 党始,但将公私关系处理得这样彻底、完美,达到如此绝妙之境者,总理可以说是第一人。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

总理在临終前没有留下片言只语,而总理的“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国惊世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奉公廉洁、公而无私??”像丰碑铭记在人们心中,人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这样地感人至深,感人至久呢?是他的博爱、他的大德、完美的人格、高尚纯洁的心灵。正是这“六无”、“六有”,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跌大荡的波浪,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自古以来,爱民之官受人敬,平日常人相处尚投桃报李,有恩必报,而一个伟人再造国家,复兴了民族,泽润了百姓,后人又怎能会轻易地淡忘了他呢?伟人已逝,但周总理的“六无”、“六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品格,将流世万代,永远是人们追求和学习的楷模。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风尘,从她的实验室跨进科学的史册,从化学物理的辉煌中绽放的出水芙蓉,一句话便是“成功不是眼泪而是血汗筑成的”坚韧!风云变更,变不了她美丽的人格;岁月流金,流不走她的睿智,她的魅力恰恰因为岁月的久长而熠熠生辉。她,就是玛丽。居里。

古语云:“自古红颜多薄命”,君不见西施、玉环都在风华正茂之年零落于尘,空留下一段传闻,几声慨叹。可居里夫人的美丽换来了科学革命的新 ,青春托出的一条条科学定律映照在她白皙的脸庞上。“长恨春归无觉出,不知转入此中来”,她跨越百年的美丽催生出了科学革命的长卷,字里行间闪耀着放射物质镭的光辉。

居里夫人有着引人注目的红颜美貌,以至她的闺中密友需要用伞柄赶走那些追慕她的人,可她靠的不是这个,而是对理想的追求,所以,她的美是历久弥新的;居里夫人也赢得了无数的崇拜和敬意,人们用诗歌赞美她,媒体大篇幅报道她,可她不为所乱。爱因斯坦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冲宠坏的。”不求名利,不为赞扬,不怕挫折,自由轻松地驾驭着自己的生命之舟,一如既往地驶向科学的彼岸,“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何等坦荡的胸怀。

本来,她完全可以享用镭带来的丰润财富,腰缠万贯。可她偏偏独上高楼,丝毫不为财富所动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专利权。她的放弃,使得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传颂着关于三克镭的感人故事。“科学是全人类的”,这是她对人们的回答,穷困使她的生活窘迫,可她的内心世界是充实丰裕的。孔子说过:“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着跨越百年的美丽,我由衷地体会到什么是“贤”的内涵,不得不由衷的感慨:“贤哉,居里夫人!” 跨越百年的居里夫人,你跨越那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把你的青春、智慧和人性的光辉洒在百年后的今天。

《青山不老》

文章开头便让人感到了浓浓的绿意:“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然而,文章所说的这个地方,竟是中国的晋西北,竟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竟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恶兽盘踞之地!

这绿洲的出现,是因为那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65岁的他居然组织了7位老汉共同治理山沟。老伴过世,他顾不得悲伤,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绿化环境到死”的信念;他的女儿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这不是81岁高龄的老人应得的回报吗?人老了,过平静的生活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是,他,不肯。他坚定不移的相信种树便是命运的选择,他执着地坚持着在旁人看来有些可笑、不现实的宿命,把屋后的青山认定为他最后的归宿!老人已跨过了八十岁的门槛,却还有宏伟设想:继续栽树......他这样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他要通过追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他放弃了人生中一个常人最舍不得放弃的部分:安逸。他从没有萎靡不振过,他把毕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命运的选择”,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放眼老人的一生:他的人生是充实的,还有快乐——因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快乐。老人对青山深深地爱着:他创造了它,它也帮助了他——它给了他信仰:坚持自己的抉择。老人与青山亲密无间,老人是青山的一部分;青山也是老人的一部分。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青山不会老;老人也不会老——因为他有着对生命抉择的热情追求和执着坚定的精神。

《到处伸出乞讨的手》

说起乞讨,一般人都会想到一个画面:一个打扮“入行”的老头或老婆婆或残疾人坐在路边要钱。积极一点的,会把钱碗晃的当当响,然后说声谢谢。不积极的则在路边睡觉,守株待兔。这些乞丐其实是有所付出的:他们出卖了尊严。

然后是在马路中的车流里要钱的。他们每日穿梭于车流之中,在车窗面前摇晃他们的战利品,企图得到更多。他们也是有所付出的:他们把生命当成押金交给了金钱。

接着就是作者文中的乞讨了:耍猴的,看鞋的,带路的,照相的,要小费的;现实生活中抱着孩子要钱的夫妇??他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简单的工作,以讨取金钱。他们还是有所付出的:他们付出了赚钱的点子,付出了微薄的劳动,并用他们的付出换来金钱和作者等人的不耐烦与鄙视。他们更付出了人们对他们的尊重。

不是说所有的乞讨的人都不值得同情,比如身体明显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但想想这些人也可能只是某个乞讨组织中的一员,你施舍的同情却要被那些幕后的黑手收去,你也就不得不收起你可怜的同情心了。缺乏信用带来的社会危机是可怕的。你救人反倒被人指为肇事者,你相信别人倒成了被人利用的对象。一个社会诚信缺失,人的做人尊严也就无法保证,无法保证人的尊严不受到伤害的社会,是无法要求人能自觉遵从社会道德的要求的。因为,在你表达尊严的同时,可能你的尊严会受到伤害。

有时候不是缺乏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是见利忘义、不要人格尊严的鼠辈小人,而是做一个普通人在缺乏诚信的生活环境中做人的尊严太容易受到伤害。一个社会,没有正常有效的规则,就不可能捍卫诚信,没有良好的诚信,就不会保证一个人做人应有的尊严,没有个体的尊严,就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我们的社会,要有更有效的规则,来保证诚信的建立,来维护普通百姓做人的尊严,也许比单纯谴责冷漠更为重要。

《在美国说钱》

《在美国说钱》让我颇有收获,体会到了美国人如何把钱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在许多小事中体现了出来。作者刚下飞机在旧金山一家饭店吃过晚饭之后,由主客席先生买单,国外一向有受小费的习惯,可是他却只付了几个硬币,他解释说:“今天他的服务质量不好,我当然少他小费。”而钱在这中间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商家的权利,也有顾客的自由。像一把无形的权杖,看似不近人情,却公平而有效率。

当席先生给了作者一张电话卡,使得他可以也在大洋彼岸的妻子对话时,在那是,钱仿佛就是万能的,却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张纸,但它却可以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中,通过支付费用来坦然享受他人劳动和服务的一种方式,就有了享受的权利,你身上多一分钱,就多一分胆,多一份自由,多一分掌握自己的权。

而钱为何对人类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最根本的是没有钱无法生存,就像作者在美国一家服装店中看到的橱窗里那个不断重复机械性的动作的人一样,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就像一个黑洞,把人的精力与体力直往里吸,这时钱就像润滑剂,调整着社会的劳动组合,如果没有钱,出力不讨好,无利可图,没有人会累着自己。所以钱是一种驱动器,不停的开发人力与物力。

虽然我未到到过美国,但对美国的社会制度及现状略知几分。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的进步和衰退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

别看美国人很富有,但我认为美国人的素质很高,主张多劳多得,用劳动来换取金钱,例如在饭店做服务工作,想获取客人的小费,就要付出劳动赢得客人的满意,同时在美国把金钱显得有位重要,所以赚钱意识很强,连司机停下等红灯的间隙,都有学生见缝插针地去洗车,然后索取擦车费,有的学生放学后去帮人家剪草坪赚钱,这都说明了美国人普遍的经商意思很强,你说美国人能不富吗?

钱只是薄薄的一张纸,可是却沉甸甸的。

《书与人的随想》

读书开创了另一个精神世界。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是的,有的人往往不能够体会,一个瓦屋绳床的人,为何还有开朗的笑容,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是这些人都拥有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那么宽广,那么自由!这个世界是通过读书开创的。

我读此文另一个收获是深刻懂得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梁衡这样认为“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那就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每个人都会有目标,都会前进,但没有阶梯的前行,可不是如同“土拨鼠”?最美好的螺旋式上升,可能很达到,但是,借助书本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是自己跳出现实的藩篱,哪怕是一点,也是有意义的。可怜又可怕的是,许多“土拨鼠”,还在自以为快乐的刨地,在黑暗中洋洋自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