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读后感

“零缺陷”学习体会

提到“零缺陷”人们往往会想到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肯定会说:“零缺陷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实“零缺陷”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只有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你的产品才没有缺陷,否则,你的产品再完美顾客不满意也是有缺陷的。“零缺陷”从提出之日起,就被认为是对原有观念和机制的挑战,传统的观念里,“零缺陷”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因为“零缺陷”在微观层面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很难实现。但在宏观上是可行的,因为这挑战的不过是管理人员自身的计划和执行。其实,“零缺陷”写的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管理方式或者工作技巧,而是简单指出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认识误区,提出了走出管理误区的一些常识。尽管是常识,也常常被管理者忽略。忽略得多了,就成了一种常态或者认知中的一种真理。通过对“零缺陷”这篇文章的学习,我感到要实现“零缺陷”必须从管理入手,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的目标是获利,但并不是质量越好获利就越高。质量的好坏是由客户定义的。提高员工满意度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支点。只强调更多的是客户的满意度,而对于员工的满意度不太重视,会导致员工没有保证质量的积极性。其实,员工的要求相对简单。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和塑造,员工满意度提高的潜力会非常大的,相应的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会像杠杆一样陡增。因此,试图采用责罚和强迫的方式管理员工,以此让他们去满足客户的需

要,是本末倒臵的行为。员工的质量意识是一种职业素养,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质量的概念也就是成本的概念,质量意识就是基于成本的认识,成本是能够使经营者心动的概念。企业应该建立一整套制度,实施质量行动,使每个员工都能持续保持关注。车间里堆放着贵重的零部件,但是,在平常员工们的眼里,这些不过是零部件而已,没有意识到这些部件的价值。因此,企业在开展质量意识与质量行动的时候,应设法显示出这些零件的真正价值,令每个员工都知道,零件的损坏或丢失将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对自身的经济利益有多大的影响,从而从客观上降低损耗成本。管理人员绝对不要忘记使用或者吝啬地使用赞赏与激励。恰当的赞赏与激励,可以对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产生巨大的积极效果。最后,还应该及时地展示质量改进的成果,让改革成果得以保持。一般说来,质量管理越成熟,对某些问题的细节的追究就越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业指导书越厚就越好,关键还是要靠执行。为了获得更好的改进效果,质量改进的执行层应该能够利用过程模式作业表来分析工作的基本思路,我们要创造出一种沟通渠道,让每个基层员工能够有机会把各种问题及麻烦说出来。很多时候员工不愿意说出来,是因为受到潜在的威胁。值得倡导的管理是无威胁的,但是如果企业存在威胁,那么员工就不愿意畅所欲言。他们担心可能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承担责任、丢面子等。

现在经常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公关改进、各种工程等”不仅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还要写出它的解决方案,创造的价值等。这对于大多数普通工人是有难度的,实际上是打击了有想法或有提案的员工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制定更好的制度,来调到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合理安排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零缺陷的工作标准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它是一种庄重的个人承诺,即按大家都同意的要求去做。如果要让工作具有质量,那么就绝不能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而是要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这样顾客也就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句话便可否定所有的“零缺陷”,但是,出现了问题没有下传,没有使用户不满意,那就没产生缺陷。

质量相当于组织的骨髓,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管理者应该把质量管理当作一个完整的概念来对待,而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实际上,组织中的每个部件都可能是最优秀的,但组合起来未必是最优秀的。因此,公司在遭遇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和其它管理困难的时候,应该注意相互之间的联系,从系统性原理出发解决问题。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任何一个组织首先要承担的是客户。没有客户,组织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零缺陷管理追求既有用又可靠

我们总想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卓越”,其实都是主观和含糊的。控制系统做得再好、质量手册编得再精美、通过的认证再多,但如果没有人执行,那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因此,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执行的重要性,必须确保质量管理确实是在为顾客着想,而并不仅仅是编制一些文件。

零缺陷管理不是质量控制的方法,不是头痛医头的手段,而是标本兼治的完整性方案;不是重在事后的补救,而是重在事前对问题的预防;不是“贴金”和“做秀”,而是结果导向的绩效突破法;不是仅仅控制内部过程,而是通过过程为客户创造价值。 零缺陷管理不仅是自下而上的驱动,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自上而下的推动。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树立决心来推行政策,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质量政策来传达的政策信息,宁可将有问题的产品全部砸掉也不能让它们低价流入市场,损坏企业的声誉。这种做法表明了领导者的态度和决心:必须实现满足客户要求的承诺。

企业的领导者应当重视质量政策,为文化变革提供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工具和方法在内的必要资源。空喊口号没有任何效果,而应给予充足的资源作为保证。管理者必须能够发出清楚的支持质量信号,而不是含糊的支持,尤其不要发出违背质量的声音,这样会导致管理与执行的困难。

质量部门的作用是帮助各个部门解决问题,但是不要指望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化解所有的问题。应该学会用全新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质量问题就是设计问题、采购问题、服务问题、安装问题、制造问题等,真正出问题的环节在于设计、采购、制造、服务、财务等。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不符合要求的挑选出来,而不是促进改进。检验是告知已发生的事情,此时缺陷已经产生,不能产生符合项。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包括沟通、计划、验证,能够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项的可能性。通过预防产生质量,要求资源的配臵能保证工作正确完成,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第二篇:《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领缺陷工作》读后感

近来,在工作之余,阅读了有中国精细化管理第一人之称的汪中求老师所著述的《领缺陷工作》,书中通俗的文字和详实的案例,让我在接受零缺陷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对领缺陷工作的管理理念有所感悟。

阅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零缺陷管理理念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第一次把就把工作做对,包含了三个层次: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和第一次就做正确。因此,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形象一点的说,日常管理工作就像开车,首先控制系统必须是好的,要确保开车过程顺畅,还必须有良好的交通规则的支持,也就是保证体系必不可少。控制系统做得再好、日常规程制度手册编得再精美,但如果没有人执行,那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审视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我们的领导到处不停地巡逻,发现“火灾”,然后及时扑灭。争论、罚款、加班以及现场中一群群的救火队在马不停蹄地跑来跑去,似乎这一切都已习以为常。如果我们仔细统计分析,将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问题是惊人地相似,却日复一日地重复发生着,每发生一次就会重新再解决一次。假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时刻

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就不会出现“后患无穷”,也就不会浪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和补救。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这是企业追求的一种管理境界,也是企业员工必要的工作标准。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怎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呢?书中总结为十二个字:态度、努力、敬业、认真、细致、专注。

在工作中,要实现个人业绩的提升,态度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零缺陷的工作标准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和标准,这既是个人内心的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个人在工作中不向低标准妥协的体现。心态决定成就,当一个人拥有了积极的心态,他就能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进而积极地应对工作中发生的大小事情,做到零缺陷。

成功与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每天纷繁的工作中要做到零缺陷自然也不能缺少个人的努力。众览古今,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天才巨擘,他们所取得的非凡的成就与个人努力密不可分。我们每天都在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这最多只能算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就可能成为优秀的人。虽然只是多了一点点的努力,但是这“一点点”,却能决定你成功或平凡。

敬业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可以说,一个能做到零缺陷要求的员工,必须首先是一个敬业的员工,因为敬业是最完美的工作态度,只有敬业的人,才能够在每天单调、重复的

工作中找到乐趣,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并做到任何工作都符合要求和标准。

每个人都渴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但是光有“渴望”这个动力源还不够,还要努力去行动。同样,要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光有态度和敬业精神也不行,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和专注。 零缺陷工作标准要求每位员工具备认真工作、细致待物、专注目标的优良素质。设想一下,一个连办公桌物品摆放凌乱、对待工作“差不多就行”、对待上级分配工作总是挑三拣四的人如何能够达到零缺陷要求。所以,要想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需要每位员工能够把态度、努力、敬业、认真、细致、专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做对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或者最好。这是一条简单的道理。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浪费,就是低效,就是阻碍团队绩效与公司正常发展。大到公司战略选择,小到柜台日常工作,都必须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与要求。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坐而论道,道而行之”。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要指导实践。只有付诸于实践,才可能取得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一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