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读后感

<<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读后感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关注的焦点,也是很多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之一,课堂应该走预设的路还是走生成的路?只要是生成的都好吗?怎样 才能催生更多有效的生成呢?近段时间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读了《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一书,感触颇深,收益匪浅。书中概括的写了随着课改的深入,“预设” 和“生成”这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已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对学生“统死”,基本上是按照固定的路线实施“硬操作”,结果和许多“美 丽的图景”失之交臂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不断冲击着旧的 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但冷静分析这些现象,有较多的课堂表面上似乎师生互动非常之好,有问,有答,有操作,而就其实质而言,还是没有超越原有的教学模式。

如1、“预设”不够准确,结果导致“生成”时乱了手脚。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其一是“粗处理”,问题设计范围过广,没有穷尽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情况,怎能游刃有余?

其二是“精处理”,问题设计太细,有支解内容嫌疑,学生疲于细枝末节的回答,又怎能动态生成?

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的确如此,本人已有的文化知识常常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或是不能根据实际情 况有效的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或是置之不理,仍按预设方案进行;或是对文本价值判断不分主次或失察,疲于应付,因此,我不得不思考语文课堂应该“预设 什么”、“怎么预设”的问题,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认为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已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一切的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新课程的课堂。那么如何有效的预设呢?

1、预设生动的情境

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他体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意图,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 和态度。”我在教学《江姐》一文时,先让学生看江姐就义时的图片,同时在背景音乐“红梅赞”的伴奏下,我声情并茂的讲解了江姐的生平,这样英雄的形象就站 在了学生心头,进而感知学习文本知识就容易多了,自认为这个预设是成功的。

2、充分了解学生,预设“已知”

新课程主张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心里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把握学生的“现有 发展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典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 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 样一个教学理念。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因此,以后我应该在进行 课堂预设的时候,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预设学生的“未知”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未知”的, 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 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 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该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 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这个方面我曾有过深刻教训,在上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因为没有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那天课题导入后我布置学生自学,忽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老师,我对这篇文章有意见。”“什么呀?”冷不丁的,我被吓了一跳。“喏,就是这句话?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太不真实了,孩子们 都上学去了,连四五岁的儿童也上幼儿园了,哪有孩子去放牛吹笛呀?还有从?成天?这个词里我领会到牧童不是真的只吹一天短笛,而是很多天,这更不可能 了。”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也是啊,除非是双休日我们才有空。”“哇,骑到牛背上多好玩。”.....其他同学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心里却不禁“咯 噔”一下,不觉汗颜,课题引入时我偷工减料,只简单介绍说,本文作者朱自清是伟大的散文家、诗人。预设时也根本没想到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 环节设计是比较注重的,却忽视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没有深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预设。更没告诉他们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是什么年代,难怪他们要这么认 为了,我连忙想亡羊补牢,去讲台找寻语文教参,真是要命,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可是我也确实不知道朱自清是什么时候写这篇文章的,也不知道他是那年去世的。 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春》这篇文章应该是作者在解放前写的,怎么办?公开说我不知道吧,我倒不怕出丑,可这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打折扣,或者狠狠的 瞪一眼这刁钻古怪的学生,让她永远的记住这样的意见不可以被采纳,因为与语文知识的学习关系不大。可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又怎么忍心?急中生智 我搬出了《义务教育法》,现在我国所有适龄儿童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当然没有空闲的孩子去学放牛吹笛了,作者写的是以前的事,那时侯很多家里的孩子都上不 起学,有的孩子就给有钱人家去放牛做工。(我生怕他们又提出上不起学怎么会有牛的问题,把话给他们封死了)“是吗?”孩子们还是半信半疑,“不信的话,回 家问你们爷爷奶奶去。”搞了好半天,才得以

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一下课,我飞快奔回办公室找到教参一看,暗自庆幸没有误导学生,原来朱自清在19xx年就 去世了,那《春》这篇文章里写的牧童就是解放前的孩子了。事后我楞了好一阵子,为自己知识的贫乏而难受,也为自己预设不全面而后悔,更为自己在课堂的窘迫 表现而羞愧。孩子在探究自己未知时,他们的创新思维是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惟有在以后的课堂预设时多为孩子考虑一些,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设身处地的站在 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给自己充充电,以防陷入类似两难的境地。

4、生成-----预设的升华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也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

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 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 “首席”的教师,离开了引导与调控,教学目标 的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控制就难以得到落实,以至于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 的火花不能引燃。如果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那么生成的精彩与否则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因此,我认为在教师转变观念时,也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即 从“教书匠”转变为“艺术大师”,这样,我们的课堂生成才会时时升华、处处升华。而这个“艺术大师”的形成就应该是教师不断的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充实自 己,锻炼自己的过程。

5、创设教学环境,生成动态资源

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 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如我在教学《林海》一文时,有一个同学忽然对文本提出质疑:“?只有画家才能 写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说,画家应该用画的,为什么说写呢?”对这样史料未及的问题,我没有草率了事,而是改变原来预设,引发他们就 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同学们各抒己见,都亮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从而获得了更深一步的知识,他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然后我说: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学 到的这些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 这堂课上,老师用睿智的眼光敏锐的发现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既 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6、提升教育智慧,捕捉动态资源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 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 学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识别力,只有勇于进取的教师才会时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我在教学 《詹天佑》一文时是这样设计的:初读、再读、三读课文后,我请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我很快发现许多 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可能是上节语文课画了温柔的大兴安岭、险峻的秦岭,他们意犹未尽)忽然我发现其中几幅有问题的画,一张 是画了詹天佑采用“中部凿井法”隧道示意图,一张是表示詹天佑创造“人字形”线路的铁路示意图,前一张只画了4个工作面,而且不在一条线上,后一张画了一 个倒立的“人”字。我马上调整教案,就从这几幅图入手,先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正确画出示意图,再让学生闭上眼走一走,体会开凿隧道定点构图的严谨,扛起长 竹条拐一拐,体会“人字形”线路两个火车头的妙用,这样学生就在亲身实践中领略到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创新精神。------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 学 生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为师者多么需要敏锐地捕捉和推广“画画”这类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的“生 成”。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 的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走笔至此,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既要深入研读文本,在文本解读的点上有个人心得,又要博览群书提高文化素养,精心预设教学过 程、方法和要提出的问题,还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做有效的催发者,做生成信息的裁判者,从而才能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期在身临课堂“意外”之 际,能从容不迫,化“意外”为“不期而遇的精彩”。

 

第二篇:读后感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

这个寒假,我认真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感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正如孙老师所说,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良好的习惯缔造健康的人格。而我们如今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却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许多家庭和学校虽然很重视德育,却只重视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父母与教师总对孩子讲道理,也要求他们落实到行动上,可他们未曾重视让这些行为变为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稳定的行为,成为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性格。

如今,提到中国的国民素质低的新闻比比皆是:没有排队候车;就餐时大声喧哗;随手丢垃圾,随地吐痰;吃自助餐时眼大肚小,浪费严重······书中提到,提高国民素质,第一靠教育,第二靠制度,第三靠监督。而作为走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那么,教育是什么?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那么,什么是忘不掉的?那就是习惯。因此,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

这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个案,科学的分析,揭示了儿童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儿童习惯培养的十二项指标和五大步骤,以及儿童习惯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孙老师从做人,做事,学习三个方面把儿童习惯培养分为十二个指标,有侧重地进行重点突破,是比较可行的。

在做人方面,他要求孩子能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也就是要培养有爱心,有诚信,有责任心和有自信心的孩子。

在做事方面,他要求孩子能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也就是要培养讲规则,讲效率,懂合作,勤俭节约的孩子。

在学习方面,,他要求孩子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也就是要培养具有自我能动性,独立,勇于实践,创新的孩子。

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孩子呢?其实,只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那么在做人,做事,学习上的问题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书中,孙老师提到培养习惯,应当把握四个主要的原则和方法,我认为很有道理。

一 尊重儿童的权利

父母与教师应尽量让儿童对有关自己的事项达到最大限度的参与,使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提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充分发展的健康的人。

二 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今天的父母与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困难的,因为我们不仅缺乏经验,而且我们自身的成长环境不够文明,我们自身也有很多坏习惯。当孩子向我们问好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问好?当孩子帮我们收齐作业本时,我们是否会说声谢谢呢?当我们做错事而伤害了孩子,我们是否会承认?是否会向孩子道歉呢?费孝通说过,孩子懂道理,经常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我们作为父母与教师必须为人垂范,为人师表。

三 重在培养人格化的习惯

习惯培养应当重人格化而不是单纯的技能化。技能化的习惯,会让孩子把一些好习惯视为规则,一旦违反就要受到重罚。所以,他们会去遵守这些“要求”。我们现在学校中的大部分的习惯都是这样养成的。其实,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当以健康的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砰!砰!砰!”外面的鞭炮跟说好了的似的纷纷响了起来,也是,现在是大年初六迎财神的日子,也罢,睡不着就干脆起来吧,无意间看到了放在床头柜上的《一盏一盏的灯》,随手翻开看看,一看自己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和着了魔似的停不下来了,一下子,鞭炮的声音也败给了它,我完全被吸引了。

我发现,自己完全成了一个小孩子,又是哭又是笑,这全都要归于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哭,是我完全被感动了,被老师的爱的行为感动,更被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所感染,笑,是我分享了她们的喜悦,她们的成功。

当我读完了“我想听你把话说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内心已是波涛起伏,是啊,扪心自问,我也确实做不到,在教师选拔赛这样的竞争舞台上,大家都是倾尽所学去展示,去争取,自己的课堂的巧妙的设计也都是围绕这竞赛的规则去做的,而她,故事中的老师,却在听完孩子的回答和分数上已然选择了前者,结束铃声响起,这位学生都已经被哨声所打断,而她,却斩钉截铁的说:“别管它!继续说,我想听你把话说完。”这句话,让我心里充满了正能量,是啊,我们教师这支强大的队伍是令人敬佩的,令人感动的,她的分数,名次或许是没有了,但是她的精神,她的最后的回答“这种时候,没得选的”,这句话就像烧红的烙铁,将永远烙在我们的心中,我相信,此刻的她比打断孩子,得到名次更让她开心。

从古至今,我们教师都被赋予了各种美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等,书中,将我们老师必做了一盏一盏的等,这是贴切极了,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前进的道路,也照亮了我们,让我们更加看清自己,一盏一盏的等才能造就孩子们的前进的道路,那我们所能做的是,能不能将灯光变得更亮,让每一个走的更远,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珍贵的唯一。

故事中,老师为了上好骨干教师优课展示,被迫要将班里的9名学生去掉,而怎么挑选这9个孩子就成了问题,成绩不好的他吗?可是他思维活跃啊,胆小不言辞的她吗?可是她文采动人啊,尽管万般无奈,千般不愿,可还是挑选出了这9名“幸运儿”,最后,老师自责,学生心灵也很受伤,尽管老师很好的安抚也很好的“补偿”,却永远不能忘记,有人说:“至于那么自责吗?”,是啊,一切为了孩子们的老师为了公开课,启用了优胜劣汰法则,启用了“为我所用”法则,我看了,也不禁感叹,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教师怎么了,我们怎么会变得那么迫不及待,变得那么高压,让孩子们承受的不仅是高压,还有不公平的对待,我们剥夺了所谓“慢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孩子们需要被尊重,被爱,尽管在某一方面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也不能否定他在某一方面的特别之处,我们教师的光芒不是有选择的照耀,而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就上书上所说的那样: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让我们俯下身子,聆听花骨朵们的心声,老师,等等那些看得慢的花朵,在他们开花的时候,老师,您一定要看见哦!

书中感人的故事很多很多,这些触动了我,让我反思我自己的行为,孩子们是天真的无邪的,他们给予老师的是他们最真的爱,最真的心,我亦要做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保护孩子们的最真的心,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我也要保持自己最初的那颗纯真的心,做到问心无愧。

读《学校没有教给你的最难一课》

睡前有晚读的习惯,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与心灵对话,继而带着一个更加安稳成熟的灵魂酣睡到天亮,实为一件美事。

寒假的晚读,邂逅《读者》20xx年第21期《学校没有教给你的最难一课》,深深地,不由地,共鸣。

作者娓娓道来一个故事:一位台大的优等生,来到美国麻省理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一心向学,成绩全A,这在麻省理工也是非常不容易得的好成绩。直到他遇到一门课,他上了几个月,觉得这门陌生却又重要的课程实在拿不到A,于是他在期末考前退选了这门课。读到这里,我的心咯噔一下:他被他引以为傲的“全A”绑架了。来年他再度挑战这门课,一路稳扎稳打,本以为期末能拿到A,但是他竟然拿到了第一个不是A的成绩!沮丧的他去找了美国的指导教授,教授却十分开心地恭喜他——恭喜他终于没有拿到A!教授帮他突破了“怕输”的心态,微笑着让他摆脱为拿A而念书的心态,鼓励他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犯错与创新。

继而,作者结合了自己的经历:前半生也是个标准的“金榜题名”超级好学生,建中、台大、麻省理工、硅谷、娶了美娇娘、回台大担任了教授,一路平步青云。直到人生的下半场陆续遭逢变故:癌症、丧妻、独自抚养孩子。

而后,作者深刻地反思,也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鸣:求学过程中,我们貌似成为了“优秀生”,但是学校没有教给我们的最难一课,是关于人生,种种真实与艰难。我们的教育只教给我们如何考出好成绩,但是几乎很少有老师告诉我们,考不上之后应该如何自处?如何直面困苦,走出阴霾而依然相信自己、热爱生活?童话故事里的结尾都是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有没有人告诉我们,他们的感情会不会出现问题、有着无法磨合之痛而各奔东西呢?各奔东西之后,他们各自应该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告别过去、找寻幸福呢?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面对的是似乎非常懵懂的孩子。但是我坚信一个人最宝贵的人格品质,是从小习得并慢慢内化的。或许他们会忘记我们教给他们的ABC, an apple, a banana,但是我发现他们能感知并向往人性最本初的美好:善良、宽容、坚强,等等。这是远比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重要的,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形成的美丽人格。我们能做的,是提前给他们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天他们突然面对了,是那么的无助与脆弱。

如今,带着逐渐成熟的心智力量,我有时会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优秀?我想,并不一定是考场上的信手拈来、如有神助;并不一定是功名路上的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并不一定是豪门深院的一掷千金、翻云覆雨。过度地追求这些,会被这些所累,反倒是一个魔咒。真正优秀的人,或许不需要满腹的经纶、雄辩的口才、旷世的能力,也许,他们只是平凡地存在着,有着一颗善良健康的心灵和一个憨厚温暖的秉性,热爱生活、待人温厚。这,便已足够——足够安静幸福地活着,来世间经历大半个世纪的朝晖夕落,世事沧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