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轨迹》读后感

读《心灵的轨迹》有感 姬长江

《心灵的轨迹》是魏书生日记选,其选文是魏书生学习、工作、生活体验的精华,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及其相关的做法等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源头,并由此联想到魏书生为什么提倡学生写日记,提倡教师写日记。魏书生把写日记叫道德长跑,那么这个长跑是怎样体现出它的结果呢?那就是人的感悟生活和认识生活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写日记的人受益终生,而这才是写日记目的之所在。应该这样来看日记问题,写日记是魏书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个人能长久地坚持写下去,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便会不断升华,由点到面,由面到体,最终形成动态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要把魏书生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学到手,不但要宏观把握其教育思路,而且要找到各部分的结合点, 善于去观察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小事。教育中的每一个很普通的小事,当我们用心去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它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从中得到从来没有过的教育灵感,关键是我们是否作为一个有心人去思考了没有。 “爱”,是魏书生老师所反复强调的“教育制高点”,在他看来,爱生至上。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 花朵的美丽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创造出来——培养、防暑、防寒、注意浇水和施肥。 在塑造大地上最美、最崇高的东西— —人的过程中,单调的、使人疲劳不堪而且往往是令人不快的劳动,是不能与那种只是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劳动相提并论的。 自古学者皆有师。在我们面前有许多一代代教育大师,他们用平凡或不平凡的教育故事感动、激励着我们,并可能改变着我们的行走方式。魏书生老师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心灵的轨迹》更让人充分领略了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大家风范。自古以来,书生们靠书本求生存、求发展,终日以书为伴。天长日久,相沿成习,言行之间,谈吐之中,未免有酸腐之气,书生之气。而魏书生的书生气却让人耳目一新,不觉之间让我仰慕不已,首先是那书生似的诚实,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为师从教老老实实,不欺不骗;做人更是坦坦荡荡;遇事在理论之余,总以诚待之,且每每“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和他相处过的人无为此而折服。二是他的“痴迷”不仅指埋头书案,使自己成为一个理论家而著称的书呆子,而更加表现在他对教学改革实践孜孜不倦的探索,早在八十代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上取得了成功,令世人为之振奋。三是“豁达”他豁达而不狭隘,乐观而不悲观,幽默而呆板,风趣而不乏味。自己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始终思考、学习、进取。保持内心的广阔,实为高人。四是“慈善”这慈善更加突出地表现为他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责任上,他关爱健康,关怀他人,关心社会,关注人类,那些自私自利,阴险毒辣,坑蒙拐骗与这位书生毫不沾边。五是“文雅”。他谦恭有礼,谈吐文静,态度温和,讲究文明,讲求民主。他在为师从教的数载里,遇事,善于商量。饱受家长和教师管教多年的学生心目中,一个商量无疑最大限度使他们得到心里的解放。这是他在教育改革中对教育做出的不可低估的贡献。

近来课比以前少了,突然想起我还是上进的,早就该读一些书了,借了一些教育名著,其中魏书生老师的《心灵的轨迹》,读后心灵触动很大。他写都是写平平凡凡的一些小事,因为是同行,所以这些小事虽平凡,可特别的真切,有些篇章读后,也曾产生心灵的震撼。觉得平凡,琐碎的小事,魏老师却能把它每天都真真切切都记录下来,却是平凡中的不平凡,这正如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我也没什么,只不过和大家一样吃饭、睡觉、工作,只不过我是把每件小事都做好了。

对这本书感触最深,最深的是,原来我也可以写一些东西,如果坚持我也可以出书的,呵呵。

2012-8-2 8

 

第二篇:读后感

文字启迪文字 文字震撼灵魂

——读《文心雕龙》有感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辽宁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学习已有一年时间,开学马上就要研二了。回首这一年学习状况,按照导师的要求,在所有读过的书中,印象最深的要数刘勰的《文心雕龙》了。它不仅是南朝也是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为重要的著作,它那博大精神的理论思想,系统周密的内容结构,工采精巧的骈文语言,贯通古籍的文化底蕴,令人回味无穷。它对后世文学理论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作为中国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研究的史料,而且作为如此重要的一部文献,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研究。

刘勰是齐梁时代的一位卓越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系完整、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有着颇多创见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这部著作,在问世以来的一千四百多年里,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赞许,它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文学理论宝库中一颗光辉夺目的明珠。虽然在今天看来,它里面含着不少封建性的糟粕和过时的东西,必须抛弃,但它却保存了许多珍贵和有价值的观点、精辟的理论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对发展我们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仍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批判地加以继承。总之,《文心雕龙》是一部白璧微瑕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

刘勰本人喜欢与高僧相处,其思想受佛教濡染很深。如《明道》、《征圣》、《宗经》里面多有涉及儒家思想,杨明照曾说到他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既业于儒,又染于佛”。整本书又有着“文之枢纽”与“大易之数”的构想。从最后一篇《序志》可以看出,《文心雕龙》共50篇,三万多字。该书可以分为四部分:其一是“文之枢纽”,主要谈本源,由《原道》至《变骚》等五篇组成;其二是“论文叙笔”,主要谈文体,由《明诗》至《书记》等二十篇组成;其三是“剖析情采”,主要谈创作,由“神思”至《总术》等十九篇组成;其四是“崇替”、“褒贬”主要谈文学批评,由《时序》至《序志》等六篇组成。这就是《文心雕龙》整本书的庞大体系结构。

关于书名,《序志篇》解释道:“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其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褥为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这本书是耗尽作者一生心血的文学作品,此书名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研究作家把文章写得精细优美的艺术匠心和创作方法,这也就是我们学习文艺学专业的目的和意义。

关于文学的本源,首先提到了文学的本质属性,作者在《原道》中开宗明义:“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接着《征圣》、《宗经》等篇目又论述了各体文学的根源,《时序》还论述了世情对文学的习染,《通变》说到了文学的继承与革新。这些都是刘勰在此书中的重要观点,下了如“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等这样的命题。

关于文学的文体,在刘勰心中,文学作品的范围很广泛,把经、史、子、集各方面作品都纳入进来了。他用了二十篇来阐述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分文“文”和“笔”两大类。对于每种文体,刘勰都从四方面考虑即《序志》中的“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意思是要推究各种文体的根源与流变,解释其名称,彰显其名义,选择代表性篇章,阐述其体质特征,规格要求,要领方法,力图在理论上形成系统。在这二十篇中刘勰分别对诗歌、楚辞、汉赋加以重点论述。

关于文学创作,这部分历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或许这部分就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在这

部分,就作家、文章等角度而言,论述了作家的想象思维如《神思》篇:“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论作家的情感投入,如《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采》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刘勰认为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必须具有真实的动人的情感,光在形式上大做文章是难以感染人的。刘勰还论述到了作家的个性风格,认为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有四个因素:才、气、学、习。如《体性》:“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还论及了文章的写作步骤,在《熔裁》篇提出了“三准”的说法,论文章的表达方式如《征圣》篇: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除此之外,刘勰还论及了文章的修辞方法,具体体现在《夸饰》、《比兴》等篇目中。

对于文学批评部分,刘勰的观点是比较新锐,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论及了文学批评的意义、方法、标准、文学批评家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如《知音》篇:“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等语句。

虽然,《文心雕龙》也有他的局限性,但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最有价值的文学批评著作,是值得我们后人细细品味研究的,这样,就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创作,这部经典作品也就会永放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