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 介绍和读后感

《心灵、自我与社会》

介绍和读后感 作者背景: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从1894年开始,米德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执教了40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最后10年对社会学系的影响使该系享有"米德的前哨"之称。米德是与皮与士、詹姆士、杜威齐名的实用主义者,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写作背景:米德生前没有出版过著作,所以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课堂记录和他的部分手稿作了系统化的工作,出版了《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心血的结晶,将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

内容:1.思想来源:①在哲学上,詹姆士的机能主义趋向及其在哲学上的运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和试验--探索的方法,柏格森和怀海特的倏忽概念和过程概念,以及库利的“镜中我”思想都被他接受;②在自然科学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米德影响很大,;③在心理学上,米德在冯特的关于手势是语言交际的基础的思想上形成了他的语言概念,认为语言的原始形态就是手势。此外,受华生行为主义的影响,米德认为,要理解人就必须研究人的行为。

2.社会行为主义与行为主义:他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来解释心理活动。他的社会心理学要说明意识的发生过程,说明人“自我”怎样在人的行为内部和从人的行为中出现。他不否认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精神的现象,而反对把意识当作是实体的结构。米德反对把现象还原为简单的行为单位,反对把经验等同于反应。

3.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他认为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开始,精神、自我和社会产生于这一过程,而互动、精神、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题。

①心灵:心灵是社会行为主义的逻辑起点。米德看来,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其生活世界里不停地想做某事以及去做某事的动因。认为心灵是由生理性的冲动和反应性的理智的共同互动构成。

人与动物都有心灵,但人的心灵独特之处在于具有以下的能力:⑴以符号表示环境中的客体;⑵预演对客体可选择的行动路线;⑶抑制不合适的路线,选择可公开采纳的行动途径。人能根据形势凭借反应理智的力量去控制在某种形势下的特有的活动,并做出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反应。他认为心灵的产生是社会过程

的产物。心灵从发生和功能上都是社会性的。

②自我:米德认为人有“自我概念”,即有心灵的个体能够成为其自身的对象。他认为,自我是客我和主我的统一体。“主我”是行动的自发性或冲动性,因人而异。“客我”是个人自我反思其他有机体的有组织的态度。主我是下一时间的客我,客我是早期的主我。

自我的本质是社会过程,是通过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现实的行动表现出来的。他认为,自我并非与生俱来,是在社会经验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将自我划分为三阶段:⑴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自我是原始的、是不能运用符号的。模仿是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⑵扮演阶段。自我被他人认可和定义,儿童开始形成自我,能积极的控制自己的行动,并能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做到这一点,但角色模型不稳定;⑶游戏阶段。是自我的完成阶段,可以形成“泛化的他人”。 ③社会:米德的社会概念与“泛化的他人”紧密联系。他认为,社会不是一种客观的实体,而是社会成员互相作用的网络,一切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都是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米德看来,社会制度是共同体成员对某一特定情境的反应。强调个体的心灵、自我以及思维活动都取决于参与的社会活动。认为社会是关于共同活动的构成模式,借助符号互动维持和改变其状态。米德在运用心灵、自我来研究社会及其制度维护和延续的同时,还用以看待社会是如何变迁的。

④行动与符号的意义:行动是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全部反应。社会是建立在对他人行为的反应的基础上。米德认为人完成了从冲动到理性、从机械反应到复杂思维的转变,所以行动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反射活动,人在行动时,先有自我的对话,即赋予事物以意义。他将行动划分为以下阶段:⑴冲动⑵直觉⑶操纵⑷完成。

认为意识不是主观的,属于社会过程。指出对符号意义的意识在自我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有意义的符号为人类带来了自我意识和语言成分。由于语言,人类才能掌握思想的智能。人类动作的社会性和符号性最重要,这也是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的由来。

评价:优点:米德的社会心理学体系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⑴以互动论的观点来分析心灵、自我与社会,论述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并把注意力转向了社会行为的一般属性,发现了自我、心灵与社会的一体性;⑵从社会因素来考察人的精神活动,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⑶在方法论上,主张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描述和解释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理。

缺点:⑴米德的理论综合了众多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思想,这使他的理论存在明显的折衷色彩,一些理论观点缺少验证的可能性;⑵他简单地将自我认为是“主我”和“客我”的互动,忽略了人的动机、潜意识和情感在互相过程中的作用;⑶强调人行为的社会性,却否认人在物质生产中建立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以致把任何个体间的关系和共同活动都称之为社会,把人类社会和昆虫相提并论。

个人感悟:读了这本书之后,虽然有好多地方不懂,但是那些简单的大概也算理解了。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几个点:

米德认为交流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一种行为形式,是个体或有机体可以成为他自己的对象。读完这句话后,我就想到了,每次我给移动客服打电话前都要先和自己说一下,看看有没有哪里说错了或者有什么忘说了;有的时候同学邀请自己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自己拒绝前都要把话斟酌好多遍。这些都是我关于这句话的思考,不知道是不是符合原意。

关于符号的意义,我则想到了,我以前有一个玩的特好的朋友,但是她上完初中就辍学了,之后我们三年都几乎没有联系,如今又见面了,虽然还是朋友,但是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知己的感觉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所赋予符号的意义也不相同,以致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有太多的差异,所以我们在也没有以前的默契了。

总的来说,米德关于心理学的观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只要仔细研究好像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而且运用他的观点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和解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他人相处。

-

 

第二篇:自我介绍及论语读后感

自我介绍及论语观后感

我是一个相对比较内向的人,在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面前会特别的安静,不爱说话,甚至会紧张。而在自己的好朋友面前,我会变得比较活泼,有时候会有很多话说,也会笑得很开很自在。

我很重视朋友,也很害怕孤单,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懂得照顾自己,虽然学习成绩好,学东西学得特别快,有一点点小聪明,可是在生活上却显得特别笨拙,一点常识也没有,也特别不懂得一个人生活,是个路痴,一个人的时候一般都不吃饭,除非很饿了,就会乱找东西来吃。有轻微的暴食厌食症状,有时候会饿的很凶,吃很多的东西都还是很饿,有时候却特别的没胃口,完全吃不下东西。

很害怕身边的朋友不开心,所以看见自己的朋友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去逗他们,希望他们可以赶快好起来。我不太懂得安慰别人,只是觉得当一个人伤心难过的时候,或许更需要的不只是言语的安慰,更重要的是希望有一个人陪着,就算不说话,只是静静地陪在自己身边,摸摸自己的头,就已经足够了,起码我就是这样的。

我不善于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有很多重视在乎的人,可是我不会很矫情的跟对方说,你在我心里有多么多么的重要,我更喜欢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对于重视的人,我会很小心的想要对他们好,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留在他们身边,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有时候会有误会,只是彼此要懂得好好交流,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着想,有时候好朋友会骂我,说我不重视她,呵呵,

被逼得没办法了,就会很坦白的告诉她,其实我有多么多么的爱她。会发很长的短信,写很矫情的邮件来告诉她,我有多想你。后果可想而知,就是她哭着看完我的邮件,然后打电话告诉我说“呵呵,其实我一直都知道的”。这就是我对待朋友的方式。

我很懒,总是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目标在脑海里不停地转,可就是老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去,因为我讨厌单调的学习,讨厌枯燥的看书,所以总是勤奋不起来,不管是学什么都一样。可是似乎我真的运气比较好,再加上一点点的小聪明,我从来都不会担心自己挂科,害怕的只是怕拿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分。其实我很在乎自己的学习也其实很爱学习,只是我要的是边玩边学的心态,那样不仅效率高而且更开心。所以我一直觉得,学习的同时必须能娱乐自己,光是勤奋或许是能拿到好的成绩,但是那个过程确是让人厌倦的。

介绍了这么多,该谈谈论语了。

对于论语,熟悉的就是《论语十则》了,因为初中的时候大家都有学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则,几个人聚在一起,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我们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个对我们人生的学习真的很有用,我们必须懂得去发现身边人的优点,要知道世上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而每个人都一定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我们必须正确的定位别人,定位自己。既不能太自负,

完全看不到别人优秀的地方,也不可以太自卑,对自己的所有都持否定态度,要知道你在羡慕别人仰慕别人的同时,也一定有人在注意着你,仰慕着你。

我们要时刻抱着提升自我价值的心态,人活在世上,就必须不断地追求进步,你在原地踏步的时候,别人都在进步,那你事实上就已经退步了。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竞争时代,要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价值,你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呢?关键就在于孔子的这句话中,我们要不断的吸取身边人的优点,试着去学习,让这些优点也成为自己的优点,至于在别人身上发现的缺点,也要学会自我反省,我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缺点?如果有,那就要注意,要及时改正,让自己摆脱掉这些缺点。就在这个优点不断增多、缺点不断减少的过程中,你的自我价值立刻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了。这也反映了“学而不厌”的精神。 至于这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觉得真的很适合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不管是对于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很有用的。

要想让自己学好一门课或是做好一件事,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对这门课或者工作的兴趣,有了好的兴趣,学习起来做起事来自然就事半功倍了。因为当你喜欢上这件事后,你就不再觉得学习的过程很枯燥无味了,也不会有厌倦的感觉,对于你来说,甚至成了一件很享受

的事情,因为你只是在做你喜欢做的事而已,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事实上有很多人却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有些人他们很认真很勤奋,可是效率就是不高呢?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享受他们学习的过程,他们只是在完成一件任务,一件对于他们来说既严峻又颇具压力的事情。所以他们废寝忘食,他们很努力的想要把它做好,可很多都失败了。虽然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汗水”,但是光是盲目的努力也是没有效果的,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关键是我们要找到学习的窍门,要知道该怎么去学,而不是一味的努力就可以的。或许我们只要学会加点技巧,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不仅能省下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效率也更高。

因此,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首先要培养自己为“乐之者”。这样学习的话不仅轻松也很快乐。

还有一则比较喜欢的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则教导我们的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告诫我们不要不懂装懂,也不要知道装作不知道,不要太谦虚,也不要太要面子。不懂装懂只会让自己不懂的事越来越多,甚至让自己陷入困境中。不懂就不懂,没什么好丢脸的,不懂得人多的是,关键是我们要把不懂的力图变成我们懂的,那么我们就会不断地进步。每天一点进步,累积起来就成巨变了,我们不能忽视小的细节。至于懂得的也要说出来,不要太谦虚也不要不愿意教不懂的人。你教别人你懂的,别人教你你不懂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那么大家就一起进步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