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中华帝国的法律

读《中华帝国的法律》有感

法律系 20138206 顾慧源 对于《中华帝国的法律》这本书,我读得很慢。一方面是因为它所介绍的内容和我们的中国法制史的课程有很多重合之处(一如唐老师强调多次的墨、劓、刖、宫、大辟以及

笞、杖、徒、流、死等等),另一方面则是我自己的年龄和阅历有限,还有则是由于语言翻译之后理解上的偏差,对这本书尚未能完整地参透。

当我们因我们自身视野上的局限,而无法拨开着层迷雾之时。当我们因为门派的偏见,而沉溺于内斗之时。当我们因政治的阴影,而无法专注于学术之时。西方的学者们却在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为中国的历史添上他们的注脚。当我们为了历史的阴云而迷茫与困惑的时候,处在云外的西方学者却可能为我们理出这埋在历史深处的线索,帮我们更好的解读我们的历史。我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然而,为什么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对于中国法律总是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我想,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西方汉学家对于法律方面的训练太少,并且阅读中文法律文献时,在语体和词汇上总会遇到巨大的困难;其二,中国的学者们通常认为法律典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不值得对其进行理论研究,这一点也对西方学者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三,中国古代的成文法完全以刑法为重点。其四,法律的编纂主要局限于对社会长期流行的道德规范的整理、编辑;其六,只有在其他行为规范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时,方才诉诸法律,否则,法律条文很难被引用;其七,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认为,这些法律根本不值得人们注意。在西方学者看来,中华帝国的法律传统与法律思想与他们所接受的理念之间相差甚远,复杂的伦理关系与纲常礼教以及大量的语法与词汇上的障碍。都是他们更进一步的理解中国的法律产生了先天的阻隔。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恐怕也在于,传统中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由法律来调整的社会,法律在中国并不能像在西方那样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绝大多数方面。因此他们更愿意去追寻隐藏在这副冠冕堂皇的面具背后真实的中国社会生活,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在汉学界永远比法学家们更容易获得学术上的成就与声誉。这就导致在其余诸领域百花齐放之时,传统中国法律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默不作声的状态。甚至被人们所刻意忽视,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西方对于中国法律的研究完全的处于静默的状态,60年代期间,一本由美国人所撰写的关于晚清帝国法律制度与形式的研究方面的书,改变了在这一领域内的沉寂之势,传统法律的研究开始重新被纳入到西方汉学界的主流视野当中去。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了这已被忽视已久的研究中去,并产生了大量的富有远见卓识的成果。同样,对中国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法律的本土性资源也日渐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而这本书就是《中华帝国的法律》。

对于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主要有三处。

第一,中国古代法律是一部“具有高度理性色彩”的法律。这与我之前所认为的中国古代毫无法治可言的错觉是很不一致的。首先,《大清律例》规定,定罪量刑,必须征引律例,各级审判机构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样的规定。第二,中国法律中有一套复杂而又繁琐的诉讼制度,各级官吏的司法权限明确而又严格,权力层层分布,官吏的每一个活动,都必须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第三,在实行集权政治的古代中国,皇帝拥有着最高权力,理论上说,法律就是皇帝的法律,皇帝的指令应该是不受任何制约的,这也正是我之前误解的地方所在,其实事实上,比如,当刑部对一个案件已经做出了裁决,上报皇帝批示时,皇帝想要予以改判,但刑部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声称此无先例可循,那么一般最后的结果只可能是皇帝妥协,同意原判决。清朝建立的一整套臻于完善的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达到了封建历史的顶峰,它也是被西方所影响以至于被摧毁前的阶段。作为封建制度的尾声,它一方面开创了康乾盛世,另一方面也将中国带向了几千年来最为耻辱的一段历史,甚至影响至今。

第二,在中国社会早期的历史中,法家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并且对法律的发展也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进入了汉朝之后,出现了明显的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几乎所有的传统法律的研究专家们都对于此问题展开了深入地研究。论在读完此书后我对这个问题也产生了一点我自己的浅薄的看法。难免贻笑大方。但既然是对本书的书评兼读书笔记,依然应该记录下来,作为思想的一段印记。首先,在战国时期,王霸之说盛行,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往来穿梭于诸国之间的以法家,纵横家居多。而儒家则多遭排斥。这其中尤以法家的声势最盛。秦国能够一统中国,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借助于法家思想与政策的推行。因为法家强调君主的无上权威与铁腕统治,强调中央集权,而这些,都有利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为统一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于是靠着严刑峻法的威慑,靠着铁血统治的强力,秦国短时间内就极大的壮大了国家实力。最终完成了全国统一的历史使命。然而,依靠法家思想进行统治的秦朝只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其后的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改变了苛严的刑罚体制。改推强调中庸调和的儒家思想。得以享国多年。历史是如何完成这一重大转变的?其内在推动力又是什么?都是我们在回答法律儒家化之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我看到过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我就不再赘述了。我就把我的一些个人想法提出。首先,我只想从技术层面上来分析这个问题,因此并不能深入的探究儒法两家的深层次内涵。对于一个帝国而言,其首先或者说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建立了庞大帝国之后延续与维持这个帝国的统治。而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个统治手段与技术的问题。对于在公元前223年就建立了庞大统一王朝的中国而言,这个问题尤为严重。而对于作为要求严刑峻法的法家而言,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近代的极权主义国家在国家控制方面的诉求是一致的。都要求国家的控制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高压手段剔除掉一切有可能损害统治的行为。而这要求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并且拥有高度技术手段的政府才有可能完成这一要求。近代以来的极权政府通过秘密警察,监视,窃听,白色恐怖,暗杀等等极端手段都没能解决控制力的问题,所有极权政府都不可能有效的控制社会生活的全部。并且由于极权政府所采用的这种高压手段,反而更容易激起民众的反感与对抗,最终走向毁灭。拥有庞大政府雇员与高端技术的现代政府都未能达到目的。更遑论数千年之前的封建帝国呢?所以,统一之时,法家思想固然能够为统一提供其所必需的强力。但是当帝国需要维续之时,法家那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就必然会使帝国走向毁灭的边缘。但是,法律作为一个保持帝国统治的工具,其效用还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对法律进行改造的任务就开始凸现,帝国也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统治手段。而儒家恰好以其特殊的政治纲领与道德要求契合了这种需求。因此,法律也就开始其儒家化的进程。那么到底是儒家学说的什么样的特性使其可以承担起这一历史任务呢?我认为,从帝国统治的技术层面上讲,这就是儒家所强调的个人修养与个人自治。首先,儒家所强调的个人修养与个人自治本身并不是与国家控

制相矛盾的。相反,儒家所强调的个人自治是作为国家统治的一种补充所出现的。他是在国家统治所不能触及之时个人自动的与国家控制的要求相符合。或者说是要求作为个体的人要自觉地去与国家的要求相一致。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指出的那样:“传统中国封建王朝的控制是在县一级就终止的。大量的中国乡村,实际上是由乡村自治的模式实行控制的。”正是由于使儒家学说的推行,才使这种自治在本质上与国家是相一致的,不至于产生分裂主义的倾向。从最大可能上保证了帝国的延续。同样,法律的儒家化就是帝国官僚系统自动的放弃法家的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而通过引入儒家的思想体系,通过一种软约束的机制实现帝国秩序的稳定与长久。由于中华帝国的早熟,在政府机构尚未能高度进化的时候就建立起了一个庞大帝国,因此无法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掌控。个人与群体的自治无法避免,而儒家学说正好可以保证这种自治可以与整个帝国的利益相符合。经过儒家化之后的法律也能够在政府结构简单的情况下,在避免造成社会全面紧张的基础上,通过强力惩罚与道德规劝的两种途径实现政府治理的有效性。这也是最符合中华帝国利益的也是唯一可行的治理模式。因此,正是法律的儒家化,才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千年来的庞大的中华帝国的维续成为可能。既不至由于过于刚性的统治而使统一流于空想。同样也会由于过于柔性的统治而是帝国趋于分裂的边缘。法律的儒家化就是在控制的刚性与柔性之间所寻求到的最完美的平衡。

读完《中华帝国的法律》,我知道了中华帝国的发展有其特有的方式和魅力,帝国法律体现了帝国文化,它与西方法律迥然不同。不能说西方法律更先进或者是更民主,毕竟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系统,都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像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依旧可以沿用儒家思想,并使其不断地与时俱进,形成本民族的法律特色。

 

第二篇:读后感

小 扣 柴 扉 应 声 开

---探寻名师窦桂梅足迹

与书结缘,在刘良华著《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中,读到他评论的窦桂梅《游园不值》公开课中有意义的地方:1.窦老师的粉笔字(美学效果);2.窦老师的身体语言(如交响乐指挥者);3.窦老师的其他资源完美融合(如配乐)。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段视频,一睹名师窦桂梅的风采。她的课堂一如既往地激情澎湃、不拘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的课了,窦老师的课让我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和兴奋,一首《游园不值》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三个层面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直至中心的解读,让听课教师听得酣畅淋漓,大呼痛快! 窦老师的文化底蕴如此之厚,以至于她在课堂上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显得那么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她引领孩子们一次次拾级而上攀登精神山峰之后的那番胜景,让我深切感悟道“老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有人说,窦桂梅老师就像一本书,一本充满激情、讲究细节、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书籍,读她千遍也不厌倦。窦桂梅老师也是一位充满激情勇于超越勇于探索的思想者。细细品味窦桂梅老师,她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 从她的身上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她的那种永远年轻的心态,永远燃不尽的充满思想的激情,一种对教育不断深入,不断提炼不断创新的激情。

在激动、敬仰之时,心中自然涌起了向窦老师学习的念头,但我该怎样向她学习,回家上翻版课吗?窦老师的课是无法复制的。首先,她对教材的钻研领悟能力如此之深,一首《游园不值》就能上出三个层次,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非一般老师所能及,自己的领悟能力没有达到那一步,对教材的解读达不到那个高度,你让我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去实现预期目标,其次窦老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评价学生,引领学生的话语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这对老师的知识面要求非常高,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专业素养,是无法做到像窦老师那样调控课堂游刃有余,轻松自如的。而这也是旁人无法去学,去模仿的!

窦老师是一座山,是无法超越的智者,难道我们只能仰视而无法触及吗?

看完她的教育随笔《玫瑰与教育》,我震撼于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感佩于她对读书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勤勉与持之以恒,刹那间,我突然明白,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他们身上有一种永不知满足的进取心和常人不具备的坚韧刻苦的顽强毅力。窦老师钻研教材的功力如此深厚,窦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专业素养,那激情澎湃、魅力四射的课堂,原来都来自于她孜孜不倦的读书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啊!

“名师是大树”他们璀璨的光环确实让人心生羡慕,但却不知这“名师光环”背后,他们有着怎样艰辛的学习实践,我们只看到讲台上那挥洒自如、妙语如珠、魅力四射的高大形象,却看不到夜半时分,窦老师坐拥书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和记录,每每读书至深夜,甚至凌晨,而后又在键盘上艰辛写作耕耘,窦老师为什么难以超越,是因为我们成天按部就班机械性的工作,把自己当作匆匆忙碌的行者,读书太少,见识太短,眼界狭窄,没有经历一点一点对课堂教学细节反思累积起来的高度的成长。认识到这个差距,我们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树立“面壁十年”的恒心,潜心教书,潜心研究,排除杂念,耐住寂寞,像窦老师那样,做博大精深的语文,道行很深的智者,课堂上能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谈吐不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充满芬芳的知识王国。于是我徜徉在书的世界里,夕阳的江边,清香的荷花池边,葱绿的大树下,喧闹的办公室,餐馆就餐前,临睡前的半个小时,都能捧起一本书专心地静读-------

《唐诗》《宋词》《论语》的品诵,丰富了我的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读者》《中国最美的散文》席慕容的诗滋养了心灵,温暖了生命,它可以扩大我的智慧和见识,远离鸡虫得失的无谓争斗,把目光投送到更远大的天地,关注更根本性的久远的事物,可以使我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绪看待世界和人生。阅读《玫瑰教育》《朗读手册》《不跪着教书》《教有所思》《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叶圣陶文集》《中国最佳教育随笔》《丁有宽读写导练》等教育专著和教育随笔,收获的是让自己的知识丰厚起来,心变得平静下来,信念更加坚定下来,从而拥有自己的专业尊严,拥有自己的学科尊严,过去如墙头草经常被变来变去的教改之风所左右,找不着北,茫然无措的时候变少了,再也不会今天听了这个专家的发言,明天看了那个名师的招术后,就“照猫画虎”“东施效颦”一股脑对过去的教育教学全盘否定,一味跟着名师跑,现在的我对教育教学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了一些清醒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刻提醒自己要站着教书,不要跪着教书,经常会躬身反问自己:是否有关于教科书以外的见解,是否有驾驭课堂的独特魅力?

此外我时刻关注优秀教师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如《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通讯》《人民教育》《家教杂志》等都是我爱看的书籍,从中可以捕捉到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学习同行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此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成天忙着读人家的书,我也静下心来去读自己这本书,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不足?应该怎样去努力?没有自己的个性难成大器。每位名师的成功都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都不尽相同,怎么可以简单复制,粘贴名师的招数,学名师只能学其精神,学其理念。我们不管怎样努力永远也成不了窦桂梅、李镇西,但我能找准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平常课堂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学习了窦桂梅,学习名师,是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自身的行动。阅读给予了我智慧和力量,让我的教学更具灵气与大气,阅读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生命深刻而阔远,为此我才会成为一本永远站着的厚重的大书。

窦桂梅说;“从来不知道孔子、庄子是谁。从来没有读过或听过诗经、唐诗、宋词,他就没有资格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强化诗教,便找回了语文的灵魂,在小学阶段,挑选名篇,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甚至背得烂熟,才能使民族文化血脉相传。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一、二百本书。”从古至今,伟人先贤们都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对于传递着中华五千文明火炬的教师来说,自己先做一名读书人的意义就更为深远,一名教师对于书的热爱就是对世间生命最大的尊重,只要有教育的地方,教师就有责任与书同行,用书来燃烧生命的火焰,带动学生一起阅读,让读书成为师生有品质的一种生活,让阅读点亮孩子生命的天空。告诉孩子们:书读多了,眼界会更加开阔,思维会更加敏捷,心灵会更加丰富,目光会变得更加清澈!爱读书的孩子更聪明,爱读书的孩子更懂事,爱读书的孩子更谦虚,一个手捧着书本在窗前静静阅读的女孩是最美丽的,一个手捧着书本在草地上忘我阅读的男孩是最可爱的。

告诉孩子也告诫自己:世上没有天生的教育家,只有以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为基石,辅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在“我教书,我快乐”中走向“我教育,我发展”。

让我们牵手学生,在书的世界中飞翔,共享生命成长的幸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