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适情——评略读课《慈母情深》的情感教学

适度、适情——评略读课《慈母情深》的情感教学

嘉兴实验小学 俞宁

有位学者说过:“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流??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文章中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真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慈母情深》为著名作家梁晓声所作。文章描述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课文人文性浓郁,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一件日常生活小事却诠释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感情——母爱。作为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有其单元教学的共性——即抓住描写父母语言、动作、外貌的语言感受父母之爱。它也有其个性所在,它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的课时教学任务决定,教师、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决定,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受到略读文章的情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又不能过度煽情,把它上成讲读课。

当然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但是,也要根据文本的特质和单元教学的重点来设定学案和教案。周老师的这堂课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我结合课文特质,重点就本课的情感教学谈谈自己的听课感受,如有不当之处们敬请指正。

语文略读课堂教学应如何处理好课文的感情、学生的感情、教师的感情的关系,并使三者达到强烈的共鸣呢?我个人认为,要适情、适度。周老师的这堂《慈母情深》,进行了很好地诠释。

一、适情。

即在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教师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拉近 1

学生与文本的情感距离,引起情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主动的情感,用情感的火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1、音乐渲染,情感呼应。

课前,周老师就创设情境,精心挑选了歌曲《母亲》的MTV让学生观看。歌曲歌词感人,呈现的画面既极具代表性,又极富感染力。学生在静静看、静静听之中,已经在自己的心中对母亲、对母爱进行了很好地诠释。由此让学生初步对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了总体定位,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学完课文,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慈母情深,驻足在母爱的世界里,懂母亲的爱子情深。此刻,音乐《懂你》想起,周老师出示多年以后,作家梁晓声在回忆母亲时写下的一段文字:“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时的情景,我避开人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学生由衷地感受到这种美好的情感,一直激励着作者,成就了作者;这种美好的情感,也感染感动了每一位孩子。

两段音乐的选择,前后的安排,对情感的渲染、升华起到了很好地辅助作用,体现了周老师的匠心独具。

2、找准情感的触发点,融情感受。

周老师整堂课围绕着:“为什么我拿到了钱会鼻子一酸呢?”这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

这个问题是针对“我”亲眼目睹极其瘦弱、疲惫的母亲在嘈杂的工作环境中忙碌工作,亲耳听到母亲支持“我”看书,亲身体验到慈母情深后,鼻子一酸攥着母亲给我的钱跑出去提出的。这个问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置身于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中,自己仿佛就是文中的儿子,身临其境地去看看母亲是怎么做的,听听母亲是怎么说的。这个问题的设计,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很好地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融入语言去感受慈母情深。

3、联系拓展,感受情之深。

课文讲的是母亲两次给我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元五角给孩子买书,支持孩子阅读。一元五角,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是难以理解它所承载的份量的, 2

他们是远远不能体会当时的艰苦的,一元五角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果他们对当时的一元五角没有个清晰的概念,就很难感受到慈母情之“深”。

周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一元五角的来之不易时,分层进行,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知道这一元五角在那个年代的份量母亲挣钱的不容易。

他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抓住课文中语言,了解“我”当时家境的困难。但是仅靠书上的描述,学生对书上对这一元五角所下的定义“这么多钱”的理解还是浮于表面的。于是周老师又进行了“补充拓展”,(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每天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缝补衣裤。有时我醒夜,仍见灯光亮着,仍见母亲一针一针、一线一线地缝补。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

这段文字的呈现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也会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母亲每月才27元,一元五角相当于母亲一天半的工资。母亲赚钱那么辛苦却依然支持儿子看书,学生对文中母亲的崇敬之情定会油然而生。

4、巧设反问,激显情深。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问,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纠正原有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完善原有肤浅的认识,使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向纵深发展。

如 :母亲塞在我手的还仅仅是钱吗?它是?它还是?

周老师以反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去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深几许。

二、适度。

现在我们不少的课堂包括我自己,有时过分地强调人文性,教师的煽情的语言充斥课堂。教师激情昂扬、滔滔不绝,学生整堂课都忙于应对,很忙也很累。这样看似热热闹闹的课,会有多少思维的空间供学生思考感受?会有多少智慧闪现,多少情感积淀?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语文的情感教学也是如此。留一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留一点空白, 3

让学生自己 在默默朗读、静静思索中去触摸真情,去感受情深,这份情才真,这份情才纯,才会久远地在学生心中激荡。

比较感悟,想象画面,让真情自然流淌。

课堂作为学生个性自主展示的空间,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同时也要有说话的权利。

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一句组的教学。周老师先出示合并后的一句话,引导学生比较。学生一比较就聚焦到几个“我的母亲”上。然后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从哪里看出来的?能把它读出来吗?学生以读的形式反馈,并说明自己的理解感受。然后周老师顺着学生的朗读,抓住母亲疲惫的眼神做文章,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望着母亲那双疲惫的眼睛,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将语言活化成生动的画面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接下去的引读、齐读才会读出彩。

这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较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主动深入到语言文字中去,主体性突出。学生读出了感情,对语言文字肯定也有了自己的感悟。这样对学生的思维、文字的理解、中心的体会比老师指出词、句,一问一答,比老师不断地煽情,硬拉到“中心”上去要好得多。且以读代讲,变化反馈的形式,气氛宽松,为学生提供了多听、多辨、多说,博采众长的机会。这样把话语权给学生,情感真正是由学生自己品出来的。

我们的略读教学应略其所略,重其所重。周老师的这堂课结合单元教学重点以及课文的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一些方法感受慈母情深;重在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母爱的伟大!周老师在情感教学的过程中,适情、适度,使得课文的感情、学生的感情、教师的感三者达到强烈的共鸣。 正如王崧舟老师对语文情感教学的比喻:“就语文教学而言,没有情感的课堂,如同没有清流的溪涧,没有清香的荷塘。”让我们掌握好适情适度的原则,使我们的课堂有清流流淌,有清香飘荡,这一点与大家共勉!

4

 

第二篇:《慈母情深》评课

《慈母情深》评课

听完《慈母情深》这节课,陈劲松老师留给学生、留给听课老师的是内心的跌宕起伏情感。在这节课上陈劲松老师的引导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对“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的引导,你看到母亲的背是怎样的背?在你的记忆当中,母亲的背是怎样的?转过身来,你看到的是一张怎样的脸?母亲曾经有一张怎样的脸?一双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看到的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眼睛是怎样的?这样的引导如细雨滋润般的熏陶,让学生发自内心的领悟和感动,学生情动而辞发,受到感染并与作者梁晓声产生共鸣,对自己母亲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要让孩子多读课文,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要真正把握好“读”却很难。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陈劲松老师感觉这是以读悟情的最好范例,但怎样引导陈劲松老师却一直没有找到更为理想的方法。由于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陈劲松老师设计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全文。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画出感人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陈劲松老师用读贯穿了整节课的教学,并让读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她引领的“读”,不是单一空白的读,而是一种盘旋环绕,回复上升的读。陈劲松老师用富有感染力诗意般的语言,引导学生从读准句子到理解词义的读,从感受母亲工作环境恶劣到母亲工作动作、神态的读。一个“读”字里,把慈母的深情表现的一览无余。让学生忘记了这是课堂,都忘情地跟着他不断地做思维的舞蹈,享受其中。

从陈劲松老师的教学中,我受到启发,将这种方法引入自己的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不愧为名师,总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做法。同时,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自己在备课时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呢?究其原因,是自己对文本缺少敏锐的解读能力,是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的缺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广采博取,不断丰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更具艺术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