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童铭读后感

陪孩子读《中华童铭》的后感

孩子假期的前半段,由于家长仍然上班的缘故,孩子每天只好跟着我一起上下班,在每天中午发后休息的时间,断断续续的陪孩子通读了一遍《中华童铭》。

由于孩子小的缘故,读《中华童铭童铭》读得很慢很慢,每天读得不多,最多不过10条,但是要了解着每一句背后的历史故事,并且能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给孩子听,却需要提前做不少功课。

《中华童铭》通过精炼的语言,概括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以来,每一刻闪光的瞬间,每一段屈辱的历史,以及在历史转折与变迁中诞生的每一位鲜活的人物。《中华童铭》其实就是本浓缩版的《中华五千年》。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古代四大主要古文明中唯一一个薪火相传,未曾断绝的的文明。另外三大古文明中的如古巴比伦已经消亡,当代埃及,印度也并未继承原来的那份古老衣钵。那么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依然在当代熠熠生辉的秘密在哪里呢?

同孩子一起去书店阅读,无意中读到余秋雨的《何谓文化》一书,书中的观点认为,对外中华文明的本性具有非侵略性的特点,即中华文明的主体一直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有很大不同,中华文明有“厚土观念”“故乡情结”,主张“立国自有疆”压根对占领远方不感兴趣。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便是防守型而不是进攻性的证明。对内中华文化一直强调一个“仁”字,儒家说:“仁者爱人”“上至于善”,他们都把爱和善良看成是最高德行。纵览

中华五千年历史,“仁”“爱”是中华民族在重大自然灾害前能够相互救助,面对残暴统治会揭竿而起的是正义的力量与源泉。

转眼间中华民族跨入了21世纪,中国就像一个大个子巨人,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中央。由于他个子大,面孔生,西方世界会猜测,会怀疑,于是有了“中国威胁论”。为了消除这种疑虑,向世界学习,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与合作是一方面,积极向实际介绍中华文化也是大步走向世界的另一条腿。

中华文明是古老的文明因为它经历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也是年青的,因为她正经历巨大的变革,正在“茁长成长”。她眼中有仁爱的目光,怀揣“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她将以更开放自信的姿态屹立民族之林。

由大往小里说,在我们社会,积极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的学校,教给孩子“礼仪之道”“君子之道”。由此我又想到,学校每年新生入学开展的“开笔礼”不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礼仪弘扬与体验嘛。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把中华文化中精髓的东西以一种仪式的形式教给孩子,成为与吃饭穿衣一样自然而然的习惯。长大后就会成为“翩翩君子”“国之栋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学习践行经典,关心孩子成长,并且以身作则,则中国梦指日可待。

 

第二篇:专著读后感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

很高兴加入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梁光明老师工作室,在梁老师的指导下,我看了一些著作,补充学习了一些教学理论知识,受益非浅,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体会。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是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副主任,中国名校共同体副秘书长,全国优秀校长,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张海晨老师和李炳亭老师的著作,他们专注于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广及应用。本书思路非常清晰,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教案之殇;正名“导学案”;导学案设计行动研究;导学案设计要求;导学案设计基本规范;导学案使用,其中第六章从具体的应用层次,分为8个专题:导学案基本版式设计、学习内容分析、学情调查、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导学案问题设计、课堂评价、集智备课,这8个专题对我们一线教师获益更深。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的中心思想是我们反对教教材和学教材,主张把学习还给学生。我们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学习能力总需要一个“来源”,这个来源只能是“导学案”。我们形象地将之比喻为“渡船”。对于导学案来讲,它顶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功能”,如果单纯从字面理解也没有错,“导”是引导,“学”是目的,“案”是设计。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仍然没有理解这个意图,把导学案变成了习题集。如果说我们反对学教材,那么,当然也应该反对“学导学案”,只为了应试的“案”,不管打什么名堂,统统都不是好东西。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其实顶低级的就是“惟知识”的讲授课堂,不教而教才是高级的课堂,或者换句话说,那些不需要教就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教而会,这种可能性只能来自于渡船——摆渡。其实,靠摆渡过河还不能称得上“学习能力”,仍然算是借助外力,因此,要明白,导学案实在不是目的主体,它只能是工具和手段。

导学案相比传统的教师教案,它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极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因而,它一定是变传统的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为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变传统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是教师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很久只前,就听说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据说它是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它是轰动全美的热门教育畅销书,是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同时推荐的“全美最佳教师” 。轰动全美的小学老师,全美前5%,哈佛骄子启蒙老师雷夫艾斯奎斯最受欢迎的读本。只是由于工作和生活的繁忙,一直都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这本教育科学书,很荣幸有机会加入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梁光明老师工作室,在梁老师的指导下,我看了这本著作,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体会。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每年都有上千普通家庭的学生希望加入雷夫的班级来改变人生,亦有人用百万年薪邀请这位洛杉矶的小学教师,但雷夫,这位“全美最优秀教师”依然坚守在这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他能为学生做什么?如果认识了美国的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或许便有了答案。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谛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他从“教师里的火”说起,认为“家最温暖”“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津必须合乎逻辑”“你就是榜样”“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他认为这样才能教出好学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

惊讶,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教师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和我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正困扰着一些教师;而那个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价值观的剖析,其实都可以来我们这里进行一番验证, 这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适合所有人看。

更多的是感动。 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轻轻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

这本书在讲一个故事,故事梗概就是一位小学教师精心教育他班里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

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获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他可能干得风风火火,却不过是一个附庸者,所以也是无力者。这一点,只要看一下那些年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甚至著作等身,但班里的孩子们叫苦连天,包括自己的孩子也很成问题的老师,即可得到验证。这样的人,教室于他们只是一个讲课的场地,他们天天站在教室里,却从来不能影响到教室,所以,40平方米的教室永远只有40平方米。

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雷夫老师是位好老师,也是好家长。当有人问他做家长易还是做老师易时,他坦率地回答做家长更容易。因为作为家长,他可以更好对自己的孩子施与影响;作为教师,他只能在每个孩子受过某种家庭影响后再施与影响。尽管他是站在教师的角色上来写这本书的,但他不是那种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割裂开谈的人,他用他的文字处处提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可分割性。所以我认为这本书也非常适合家长读,让第56号教室的根基延伸进你的家中。

“第56号教室”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码,应该得到传播。我们经常说“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位大鼻子“雷老师”也实在是个好榜样,值得教师和家长向他学习。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