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后感

1

行走在乱世间的教书人

---读《论语别裁》

读《论语》是延续很久的一个过程,读过原文,读过数本不同时代关于论语的注释,也看过台湾徐醒民老先生的讲解视频,印象不深。原因有几个:对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文义理解不准;注释太学术化,概念繁多而枯燥,记忆不便;书中的道理没有跟人生阅历思考印证,体会不透。

知道南怀瑾的书是因为一位爱好古文前辈的推荐,第一次见面,他坦诚地跟我们交流人生经验,他说,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是唯书意识和自以为是,而入世修行才是提高人生境界不二法门,如果想知道什么叫真学问,那就去读南怀瑾。 于是就开始看这本《论语别裁》。书中开篇即说:“今古学术知见,大概都是时代刺激的反映,社会病态的悲鸣,而振衰补弊,改变历史时代,端赖实际从事工作者的努力。”点出了学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道理,而读完全书,对此体会更深,不禁对南怀瑾先生高山仰止,感慨需要多么的洞悉人性,通达世事才能读通论语。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在70年代中期关于论语的讲座记录,语言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但也经常“离题万里”,讲述论语之外的故事道理,这也是他自述为书定名“别裁”的原因之一:“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有别于正宗儒学者经学之外”。很多人因此诟病他的学术水平,指摘他某句某字解释的有误,但想来若通读全书,就会明白他想阐述人生体验重于书本知识的道理,也就不会在这些方面对他求全责备。

一般以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并不是一部系统的著作,而在南怀瑾看来,论语20篇本身具有完整的系统,每篇都是

2

完整文章,不可以圈断,且篇篇都高潮起伏,一点也不呆板。“学而、为政、八佾、里仁”是最重要的四篇,包含了论语最核心的观念:什么叫学问—不是知识,不是文字,是拿人生修养来体验,随时随地学习;怎样为政--学问的外用,为人谋忠,与朋友交信,笃行不倦;礼的核心是什么--文化的精神,克己复礼,对自己有要求,做事有要求;仁是什么—勉强可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温情。论语的话有些讲仁的“相”,有些讲仁的“用”,只有“吾道一以贯之”是仁的“体”,但不可言传。而其余16篇,则是用故事和对话式的讨论来印证或注解这四章,这为我们读论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骨架。

全书对当时历史背景进行了的大量解读,对论语中出现的孔子学生、当权者和历史人物100多人一一介绍,对《春秋》、《诗经》、《礼记》的主旨大意加以解释,对孔子的生平经历和春秋各国之间的征伐交锋详细描述,让我们回到春秋末期乱世时局,了解孔子当时说话的语境,从而能把握论语的原意。《别裁》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人性化的孔子,一位行走在乱世间的教书人。他与当权者的交往与交锋,他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和嬉笑嗔骂,他在生活里的衣食住行,他对时人的评价和对时事的判断,他对从事事业的看法和面对选择时的坚定。就像生活在你身边的人,充满亲切感,不是那么地至圣先师。读此书的过程中经常会会心一笑,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是十分难得的阅读体验。

比如孔子见阳货的故事(阳货十七)。阳货是鲁国权臣,希望孔子为他做事,孔子避而不见,于是他送孔子重礼,趁孔子回礼时与之相遇,用语言来压孔子:“你满腹经纶、有学问、有志气,但自己国家那么动乱,有机会出来做事你却不肯,这样对得起国家,称得上是有智慧吗?况且时间在流逝,要抓住时机啊!”孔子被逼无奈,只好说:“是是,我马上就要出来做事了”。可以看到孔子

3

对待权贵,对待不喜欢的人,不呆板,不清高自许,讲究礼节。知道他要说什么而不想见面,见了面对方讲得有道理也会赞同,虽然自己一生颠沛流离,希望得到机遇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不会出去为阳货做事,这是大节上的把握。这首先要了解当时鲁国形势和阳货其人其事,结合“夫子不为卫君” (述而第七、子路第十三)和“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第七)来看,就能体会孔子重视出身之“名正言顺”以及“邦无道,富且贵,耻也(泰伯第八)”的观念。

比如孔子与叶公(子路十三)的对话。叶公就是叶公好龙的那位,他说:“我们那个地方百姓纯朴直爽,如果父亲偷了羊,儿子会挺身而出举证他。”孔子回答:“我们那地方的百姓不是这样,父亲会为了儿子隐瞒,儿子会为父亲隐瞒。直的道理是这样的。”可以看出孔子讲究人性,大义灭亲或许没错,但从父子亲情的角度讲不能称之为纯朴直爽。这个道理从孔子不赞同“以德报怨”而要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也体现出来。孔子做事讲究适度,孔子观人直指本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再比如孔子与学生子路的相处。子路胸襟开阔,对朋友讲义气,对财物看得比较轻,有侠义精神。他很爱戴老师,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开路先锋,一心希望老师完成夙愿,甚至愿意帮他夺取卫国的政权。孔子也很喜欢这个学生,评价他具有政治才干,“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有勇气,“暴虎冯河死而不悔”。但也指出子路勇猛太过,不知裁度,不够谦虚,时时提醒他注意性格修养的培育。师徒之间相处坦诚融洽,孔子见卫国国君宠妃南子,子路发脾气,孔子还得赶紧解释自己没做逾矩的事。通读论语中的谈及子路的41章,师傅弟子之间相互扶助、师友弟恭的感情跃然纸上,也会对孔子因材施教的观念有更深的体会。孔子担心子路的性格在春秋的乱

4

世恐怕会“不得其死然”,一语成谶,子路最后果然死于卫国内战叛乱,让人叹惜!

《论语别裁》用这样轻松明了的方式来解释论语,是南怀瑾先生刻意为之,这背后隐含了他对“五四”以来打到孔家店的反思和对复兴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 他在后记里说:“孔家店开得太久了,经过二千多年的陈腐烂败,许多好东西都被前古的店员们弄得霉烂不堪,还要硬说他是好东西,这是不合理的事情”,指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原因是唐宋以来,特别是明以后科举只唯朱熹解释为准导致儒学被教条化、禁锢化,最终“霉烂不堪”。但他认为,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本文意,只要不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在孔子的时代,儒学相对来说在强调“可用”的阶段,还没有系统理论化,追求创建仁义礼治的社会,是纯朴鲜活的。为此,他摆脱两千余年章句训诂的范围,把唐宋以后的注解推开,采用经史合参的方式,以《论语》与《春秋》相融,凭借自己多年对儒道释的研究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尽量还原论语原意,让我们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紊乱面目,看见孔子确立开创教化的历史文化思想精神”。以期对民族、历史和国家有所贡献,“使一班陷于现代社会心理病态的人们,求得一个解脱的答案,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危艰的人生目的和精神。”这份苦心孤诣,也是南怀瑾先生一生所愿,贯穿在他的人生经历和著作中。

读《论语别裁》的过程,是愉快和兴奋的,觉得趣味盎然,处处人生哲理。而大量历史故事的引述阐发,又促使自己将章句背后的故事和人物对应推理,体会其涵义和道理,进一步端正做事先之、劳之、不倦的态度,确立多闻阙疑、慎行其余的行动准则,追求学而时习、乐而忘忧的精神境界。

5

读此书时南怀瑾先生尚在太湖大学堂讲学,常常盼望有一天能得睹真容,聆听教诲。而今南师已与世长辞,驾鹤西去,令人扼腕叹息,生起时光易老,时不我待的感慨。想起他对年轻后辈曾有“能够立志研习原始儒家的学问,我将为之先驱,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期望,谨以此文介绍读《论语别裁》的些许心得,表达对南师的敬意和纪念之情。

 

第二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读后感

李勇

假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回顾这个假期,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唯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读了一点《论语别裁》。但惭愧的是只读了上册,下册才刚刚开始读。宋朝的赵普,能做到半部《论语》治天下,希望自己也能像赵普那样,从《论语》中学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 《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论语》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书的绝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问答的话。聪明的学生问他,有聪明的答复,愚笨的学生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他的答复便又不同。孔子说话,是因人而异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他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论语》中有“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和绝顶愚笨的人没有办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样的。孔子提出了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有教无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初读南怀瑾先生著作的《论语别裁》,虽然以自己现在的学识和眼光还不能完全领悟本书的真谛,但看完本书之后,使我对《论语》有了新的认识,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 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他认为,当时之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在这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和谐何从谈起!我们当今的教育是否存在以上所说的缺陷呢。学习了孔子的教育宗旨“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后,我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文。南怀瑾先生认为应该是广义的,包括一切知识和文学。我认为“文”就是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一切知识的范围太宽泛了,如果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固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同时我们也要遵循孔子说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人的智慧不是一样的,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学到叫深奥的知识。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做过高的要求,不妨做低一点的要求。我认为只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管是什么资质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都会取得成就的。另外,“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认为教育是诱导的,特别是当前学生叛逆心理特别强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好,一点反感慢慢积累,到最后会对一切事物都有了反抗性的习惯。就很难达到我们想达

到的效果。

二、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育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严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尊敬你。注意,这庄严的态度,不是见到学生就做出一副嘴脸,一副庄严宝相,显示自己的威严;而是对待学生应该从心底里对他们表示尊重,而不把他们当作可以任意支配的实验品。以爱自己的儿女或弟妹一样爱护学生,学生自然会心存感激,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爱,就是严格要求他们去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而不是放任,名之曰“培养个性”。表扬好的学生,教育一时跟不上的差学生,使学生知道明确的目标和差距,学生就都会努力学习了。这里的“劝”是勉励、使努力的意思。教育出好的学生是教师一生的成果也就是“行”,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的行为和品德,用我们的一言一行示范给学生,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和品德。

三、忠。南怀瑾先生认为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者谓之忠。是指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应了的话就贯彻到底、永远不渝的诚心。从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讲我认为忠指的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是曾子做学问很简单,每天用三件事情考察自

己。一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办了吗。二是与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三是老师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实践了没有。教育学生学习应该采取“三省吾身”的办法,增强他们的修养,养成对一事一物尽心尽力而为的习惯。这种好的习惯将受益一生。

四、信。南怀瑾先生认为就是信义。我认为是指诚信,是人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 “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我们岂有不教好学生“信”的理由。

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这个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让你去打坐念经,“修己”是让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这个教育观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为的是一个社会目标。所以《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础,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连贯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这个使命,就感觉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来有人的尊严,到了做到自己感觉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时,就格外感觉到一种责任。所以《论语》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必要时,宁可杀身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论语》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气魄,要有毅力,因为“任重而道远”。“任”就是担子,把“仁”拿来做担子,担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说:“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以整个人类作为我们的担子,就是2500年来一个了不得的传统。后来宋朝的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觉到“任重而道远”的缘故。明朝的顾亭林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道理。

《论语》是一本由只言片语构成的伟大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论语》的深邃,是即便南怀谨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也要穷数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奥的巨制。我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只希望随着人生经验、阅历的增加,对《论语》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对于我的教学和生活不断带来更大的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