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读后感

读《铸剑》有感

结束了对鲁迅《铸剑》的学习,心中难免生出几丝感悟。

眉间尺诚然不是一名合格的复仇者。他太优柔寡断,仅是对一只老鼠的处置便游移不定。若说他想救了误入水罐的老鼠,他却几次将那老鼠淹入水中,并最后将它杀掉;说他憎恶那只老鼠,他又数番将老鼠从水中救起仅仅因为心中不忍,误杀了老鼠后心中更有一种罪孽感。

这样的个性,对一个复仇者来讲无疑是致命的。对于不共戴天而毫无转圜余地的世仇,没有什么以德报怨,那只会让自己死的更快。只有你死我活的残忍决绝。

没人为眉间尺主持公道。只因为双手沾满血腥的是王,是这楚国的至高无上。

这与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哈姆雷特》倒有几分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哈姆雷特也曾与眉间尺有同样温和的性子。不同的是,他为了复仇而锻炼出了一颗冷硬的心。他的地位也并不低下,相反,他是王国的王子,地位可以说是崇高。所以他的父亲是被谋杀的——就意味着,他要自己去调查凶手,甚至复仇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复仇的难度更大。即使在看似父亲的鬼魂诉说的所谓“实情”前,他也没有热血涌上头颅,而是在调查到事实后才一步步进行他的计划。

他比眉间尺多了一份智谋,多了一份冷静,更多了一份果敢。所以他的复仇成功了;同样,他毕竟是人,有感情有血肉,无法真正的绝情,所以他与仇人一并死去。

眉间尺既无智计,也无勇力,不能以计策取仇人性命,也不能突破重围杀入王宫摘下仇人首级。却有着异人——宴之敖者的帮助。最终与仇敌同归于尽。

这样便不得不谈谈这位“宴之敖者”了。

他与眉间尺素不相识,却愿为眉间尺复仇,乃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为何?若是为眉间尺那柄世间无二的宝剑,也不至如此。再好的宝贝也要有命承受才行。

恐怕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王。

这个王并非什么明君贤主。仅从他在眉间尺父亲铸成宝剑后又残忍地将其杀害、身首分离的状况看,他便是猜忌心极重而暴虐的。或许有人说,古代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尤其是在乱世争雄的年代,担心别国君主的力量超过自己,杀掉一个潜在的威胁很正常。那便姑且不提。但一个只知作乐、游山玩水的君王能开明到哪去?更遑论当他赶到无趣时,便要发怒,寻过杀人。在他的眼中,人命不过草芥、尘沙一样的卑微。拔去几棵不顺眼的杂草、踢开脚边碍路的石头,又有什么要紧?

也是利用了王沉溺于享乐而暴虐的性情,宴之敖者才有机会进入王宫,突破了武士的层层保护而将王斩杀。

“团圆舞”这个名字颇有深意。

既是团圆,一个眉间尺的头自然做不得,非要加上王的头才能做得。二头相争,自然奇妙无比。当孩子不济时,宴之敖者挥剑斩下自己的头颅加入战局。二对一,王自然处于下风。

“上至王后,下至弄臣”在看到王头落入金鼎后,竟有些“秘密的欢喜”。

王的暴虐之性一起,他们便是首当其冲的、绝佳的出气筒。当然是一次性的,不过王并不缺少发泄怒气的工具。王一死,他们的性命便不再摇摇欲坠。但在王尚未断气前,他们的欢喜并不能公诸于众——断气后也不能。半晌之后,妃子方才喊叫,未尝不是拖延三头相争的时间,到那时即使王胜了,皮肉也早已煮烂,王必死无疑。

令人疑惑的却是,这样的暴君出殡,祭桌竟一列一列的出现。百姓们总不会善恶不辨。这祭桌,是给王的,还是给宴之敖者和眉间尺的,犹未可知。

暴虐独裁只会是自取灭亡。一如文中的王。

 

第二篇:《搜神记》卷十一部分内容读后感

《搜神记》卷十一部分内容读后感

摘要:魏晋南北朝小说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今天我主要想写的是志怪小说中讲述鬼神怪异类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部分内容的读后感。

《搜神记》的原著早已亡佚。所以鲁迅称其为“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据考证,干宝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但他采集的不少作品已含有反抗邪恶,追求合理生活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也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成为流传千古而不朽的神话,如《董永》,《三王墓》等,它也客观的反映了人们当时的道德标准和社会风气,从古至今,心地善良,机智英勇,反抗压迫一直是人们久唱不厌的主题,即使是在当今这个西化思想泛滥的时代,这依然是非法律而比法律更深入人心的传统道德规范,依然在很多领域制约当代人的行为,成为一种无形的准则和秩序。

《搜神记》的取材很广泛,有歌颂为人民除害的,又有仙女下凡帮助善良人民度过危险困难的,更有奇异的神话故事。我读了《搜神记》后,感触最深的是卷十一的《三王墓》、《郭巨》、《东海孝妇》,所以我只对这三篇故事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三王墓》、《郭巨》、《东海孝妇》 孝道 侠义

前两年有一部叫《搜神传》的电视剧很是火热,我也看了,里面就有关于干将莫邪的片段,电视剧里的情节以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很是感人,后来读了干宝的《搜神记》后,在卷十一找到了不一样的版本,内容有孝道、有侠义看了更让人喜欢,原文是这么写的: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1

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 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本篇内容并不像现在的大多数小说那样长,但是他要表达的内容却已经表达的淋漓尽致的。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本故事除了讲述了赤比的孝心外,还歌颂了一种侠义之气。故事讲述了楚王命干将莫邪为其铸剑,但剑铸三年,献雌剑,楚王怒,杀之,其子长大后识破父亲留下的谜语,找到了雄剑,欲报仇。王夜梦一男,言欲报仇,于是按梦中人形全国通缉,子躲进深山遇一侠客言可助杀之,子毅然将头颅和剑奉上,后侠客果设计将王杀死。故事简短精练,言简而意丰,意味深长。在短短的百字之间通过奇特的想象描述了赤比的一片孝心,虽然从出生后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但当得知父亲的死因和父亲寄予的希望时,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为父亲报仇的道路,不管这条路有多么艰巨,而后来因包不了仇而痛哭时,出现了一侠士,这里德描述虽不多,但可以看出赤比对侠客的信任之情,而后来侠客的所作所为更是证明的赤比的死是值得的,判断是对的。当然这两人的行为也放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这两个人有这样的举动,在这里就不深入探讨了,就孝道而言却是很多现代人做不到的。

卷十一中另外两篇故事《郭巨》和《东海孝妇》也讲述的与孝道有关的内容,母亲节刚过,再想想同学们空间里的语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幅叫《郭巨埋儿》,说的是汉代有个名叫郭巨的人,家境贫穷,他的老母常将自己的那一份饭分给三岁的孙子吃。郭巨看了心中不安,认为这样会影响母亲的健康,不合“孝道”,决定埋掉自己的儿子,以免老母分食。中国古代第一部志 2

人志怪小说《搜神记》(晋干宝著)卷十一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中国是个讲究孝道传统的国家,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甚至将尊老爱幼提高到影响治国平天下的高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提倡尊老爱幼,讲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世界美丽不美丽全看人人有没有爱心,而孝道中的“孝心”则是爱的重要部分。当然,像郭巨为了老母埋掉儿子,为免不合常理而有夸张之嫌。但那种以孝为先的精神却是值得人们赞扬和学习的。

《东海孝妇》同样是一片以孝心名扬天下的故事。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11),又缘幡而下云。"

据《汉书?于定国传》记载:汉朝时,东海有一个孝妇,很早就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想让她再嫁,但她坚决不肯。婆婆对邻人说:“媳妇侍候我实在幸苦,我老了,拖累年轻人太久了,怎么办呢?”后来,婆婆就上吊自杀了。她的女儿就到官府告状说:“那妇人杀了我母亲。”官府就拘捕了孝妇,用刑具拷打惩处她,孝妇实在受不了那种痛苦,违心地被迫承认自己有罪。当时于公担任狱吏,认为这个妇人赡养婆婆十多年,以孝顺而出名,一定不会杀人。太守不接受他的意见,于公争辩而不被理会,就抱着那案件的供词在太守住所痛哭后离去。太守最后杀了那妇人。孝妇被杀后,郡中大旱,三年没有 3

下过雨。后任太守到任后,于公说:“孝妇不应当被判死刑,前任太守冤杀了她,过失就在这里。”于是太守亲自去祭奠孝妇的墓,在墓前刻石,表彰她的德行,天立即下起雨来,当年获得丰收。从此人们非常敬重于公。而《搜神记》则使得《东海孝妇》的故事更为完善,它补充交待了孝妇名叫周青,同时还叙述了周青将死的一个情节:周青将被处死时,请求用车载着十丈长的竹竿,用来悬挂五色长幡,当众立誓说:“我若有罪,甘愿被处死,血会顺着流下;我若是冤枉而死,血会向上倒流。”刚处死了她,那血是青黄色的,沿着长竹竿往上流,到了竿顶,才又沿着幡而流下。《东海孝妇》对文人影响颇大,后来的家喻户晓的戏剧《窦娥冤》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它的取材完全来自于《东海孝妇》。

《三王墓》、《郭巨》、《东海孝妇》 都是来自《搜神记》卷十一之中,读了这三篇故事让我感慨颇深,联系古代的孝道、侠义,再看看当今中国的现状,

我觉得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更多些相互的关爱和信任,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好这一美德,而这一美德我们不能只说不做,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让我们的长辈都老有所依,,人与人之间能有最起码的信任那么我们就会有个和谐的社会。《搜神记》中还有很多令我们现代的人值得学习的地方,无论是文章的艺术性还是从中体现出来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搜神记》 晋 干宝 著 [M] 中华书局出版 19xx年9月第1版

【2】 《搜神记》语言研究 [M] 周亚生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xx年4月1日)

【3】 《中国小说史略》[M] 鲁迅

【4】 百度文库、百度百科

【5】 维普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