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课外爱读书感言

让小学生课外爱读书感言

西堡学校 祁晓红

作为学生的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爱阅读,广泛的阅读课外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 。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小学生模仿性强,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苏秦悬梁刺骨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好读书;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神童”陈毅巧读书等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为了满足他们看书愿望,我还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各类书籍供班里的同学选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平素我一有闲暇时间,也到教室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如此以来,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就更加的浓厚了。一个同学还在日记当中写到,老师都这么认真的读书,作为学生,我们就更应该好好的读书了!我想他已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

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前提,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营造。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我就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科普知识时,我就因势利导,让他当回讲解员,向同学介绍知识的来处,并推荐相关的书籍。在课外,我及时关注班级爱读课外书的同学,树立典型,并号召同学向他学习,同时给予爱读书的同学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几个星期下来,课余时间在走廊上闲逛的同学就寥寥无几了。这或许就象一位教育家讲的那样,要想除去地里的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的道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上学期,我校开展了“品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活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纷纷诵读起了《三字经》、《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论语》等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就此,我抓住此契机,和学生商议决定,把每周四的兴趣活动,改为班级的读书课,或诵读名人名篇;或欣赏一些学生自己的“佳作”;或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小能手”、“讲故事小能手”、“科学小博士”等。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

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掌握“三读”法。

记得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读法,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对于童话、故事、小说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文章(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采用浏览法,有些甚至只读标题就罢了。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长此以往 ,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的提高,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2、会作读书笔记。

今年,我继续接任小学三年级,为了使他们能“读”以致用,我要求他们学会作读书笔记:摘录文中优美的或让你感动的词句及名言警句,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每月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篇自己的“佳作”,张贴在班级的“百草园”里供全班同学阅读。

3、会仿写相关片段。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如学习了《绿叶》这篇文章,我就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仿照绿叶第一段的写法写《我爱家乡》的文章,阅读了《春》后,让学生写写其它的三个季节的景物。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同时提高了其写作的水平,吴凯霞的《我是一只小鸟》、吴婷的《当“妈妈”的滋味》等文章相继在处州晚报上发表。

三、寓教于乐——使学生好读书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索取知识,掌握知识 。

1、说一说。

我班坚持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即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国内外的一则新闻,可以是一件趣事,也可以是新学会的一首古诗,还可以是一段佳作??仔细观察,真是说者神采飞扬,听者兴趣盎然。如今批改学生的作文,我才真正的明白“问渠哪得清如水,惟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2、赛一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持之以恒,我利用兴趣活动课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好读书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让阅读的习惯成为自然,成为茶余饭后的一大乐趣,才能真正的说,课外阅读——说爱你也容易。

 

第二篇:全世爱读书感言

《全世爱》的读书幸福感言

包爱珍

《全世爱》是苏小懒(本名苏姗姗)写的半自传体和半虚构的小说,讲述了一对情侣发生的各类趣事以及对婚前婚后幸福生活的经营。每个故事均独立成篇,完全生活化的语言,语句简单轻快,没有过多的华丽修饰,读起来轻松诙谐,让人忍俊不禁。

小四曾经给这本书写过这样的句子,“这是苏小懒和木木的幸福生活,这是甜蜜而又忍俊不禁的恋爱肥皂剧。这是我们相处时的酸甜苦辣,他们像是美好初夏的草坪,以及草坪上的下午茶聚会。平淡、真实、美好。当宇宙褪去漫长的外衣,把永恒打碎成点滴的蜜糖。当我们在岁月的流淌里,闻到清新的芬芳,那是你给我的爱。洋溢在世界巨大的屋檐之下

读这本书,源于那年。刚好结婚4年,这个标题比较适合我,于是买了下来,作为丝婚的礼物送给爱人。和作者相比,还多了个娃~生活似乎就不如作者那么轻松,但还是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里找到一些自己以前生活的点滴。想起两三年前,自己的生活和书中竟然有许多类似的事情。但就让它那样悄悄的流逝了。看着小懒和木木的婚姻生活,我常常会忍不住捧腹大笑。也会追忆起自己的过去的生活。也不仅想起那句话,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在这平凡而又无趣的日子中,发现点点滴滴的幸福。我想这才应该是小懒所要告诉我们的吧。

看完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不是所有的爱都要轰轰烈烈,简简单单偶尔有小摩擦小碰撞,偶尔有小脾气小把戏,让生活充满淡淡的却甜美的气息。这里的爱情味道虽然平凡却早已深得人心。“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全世爱是纯真的,她娓娓道来爱情不是物质,是掌心里的温度,是木木和小懒贴在冰箱上的便利贴,是小懒偶尔的小脾气和木木欲擒故纵的哄人小把戏,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学说怎么也学不会的普通话。最喜欢强水果的画面,吃独食被木木发现的画面,童真又真实。小懒和木木不是千金小姐配贵族王子的偶像剧,却比那好看得多得多。正因为这些生活我们都经历过,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

们不得不感叹,有那么多生活的小细节被我们忽略了,有那么多快乐幸福的机会都因为我们的疏忽与我们擦肩而过。小懒和木木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对凡事平和不计较,富有爱心,他们是真正用心生活,才能让给我们看到这么多满溢的幸福。 小的时候老师总是教我们有趣的小诗,然后问:“大家喜不喜欢这首诗啊?”便有清脆的童音齐刷刷地回答“喜——欢——!”再问:“为什么喜欢呢?”便有黑黑的小脑袋整整齐齐的低下去。那些诗都记不大清了,只有当初大声读出它时那种“喜欢”的感觉记忆犹新而又觉得不可思议。其实答不出“为什么喜欢”,并不只是因为年龄太小的缘故。即使是这么大了,也总会碰上明明很喜欢的东西却无法明确为什么喜欢的情景。等你真的绞尽脑汁去分析“喜欢”已经不再是“喜欢”了。所以就让我们看苏小懒为我们为她自己编织的快乐吧,像不经意时哼起了的儿歌,根本不需要去多想什么复杂的东西,干干脆脆不自己交给生活本身,跟着生活的节奏轻松的摇摆,感觉像笑,就大声的笑出来;感觉喜欢,就是喜欢。快乐的生活不算是无忧无虑,也许会有点小忧愁小烦恼。但是快乐是主流幸福是本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遇到你之前,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我以为爱是窒息疯狂,爱是炙热的火炭。四年婚姻生活牵手走过酸甜苦辣温馨与艰难,我开始懂得——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这就是我理解的婚姻,我理解的生活。

这本书看完了,还是不停的想翻,不停的想重温刚过眼的那几页,只想告诉你这样一些事情:生活中到处是闪光点,你要善于发现;生活其实很可爱很有趣,你一定要觉得;即使你不善于发现,当别人发现时或者你知道它的可爱时,你也会深有同感,那么你至少潜意识里内心深处是个乐观可爱的人。有空也来读读这本书吧,《全世爱》里全是爱,全是幸福!

《全世爱》的读书幸福感言 包爱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