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俗世奇人有感

读《俗世奇人》有感

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种空前绝后的人物,但是那都是俗人;《俗世奇人》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都是真人真事。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凡是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是在显耀上层,更是在市井民间。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是很可惜?那为什么不记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以往此地的奇人呢?既然这么想,那就开记。一人一篇,各不相关。总名就叫《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中,有许多让我敬佩的人物:“认钱不认人”的苏七块;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力大无穷的张大力;足智多谋的杨巴;以牙记人的华大夫;还有钓鱼很好的大回等,都让人无比佩服。书中也有很多令人发笑的“奇人”:明明是女的,却留男人才留的背头的杨家二小姐;原本精通辨画,却让人忽悠的蓝眼;因为想看看人死了会怎么样,所以没死装死的刘道元;还有让八哥说“漏嘴”而气得半死的死鸟等,让人一看捧腹。这些人物各有各的特点,经过作家冯骥才画龙点睛之笔的勾勒和渲染,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跃然眼前,令我赞叹不已。作家的描写太精彩,令人不忍释手。

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好嘴杨巴”,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杨七杨八。他俩有一次被派去给李中堂大人做点心。结果李中堂大人把碎芝麻当成了脏土,顿时非常生气。此时就体现出杨巴的聪明了——只见杨巴脑袋撞地,一边叩头,一边说:“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碎芝麻,故此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李中堂大人这才明白过来,顿时非常高兴,便赏了杨巴银子一百两。你看脑子灵活,善用嘴巴救了他。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体会到原来嘴也可以帮人!不过读者它让我也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他很喜欢说话,每天说的话,绝对下不了两千字。上课也非常喜欢“咬文嚼字”,就是这张嘴课上惹得老师们对此嫉恶如仇,课下惹得同学们一片声讨。仔细一琢磨,原来他讲得几乎都是废话,该讲时不讲,不该讲时乱讲,

导致他的人缘也极差。把他的话和扬巴比一下,就能看出来:他说话没有条理,没有顺序,往往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而杨巴呢,说话合情合理,充分地通过嘴“演”出了那种冒犯皇上的样子,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让人看不出任何的猫腻。所以说——其实只要合理用嘴,把话说到天衣无缝,顺序清楚,恰到好处,就可以成事的。岂止是学生,我们身边不也有好多这样的人因为会说成名,因为不会说败事吗?

所以说“合理用嘴,可以出名”。我们要以此为启示,学会合情合理运用嘴巴,让话出口时得体、甜蜜、暖人心,避免祸从口出。

第二篇:

今年这个暑假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 冯骥才先生写的小说《俗世奇人》。

小说写的是清末明初在天津卫有好多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各行各业里都身怀绝技。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刚看了几篇文章,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不长,都配有一幅图画,但寥寥数笔,就把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凸现了出来;短短的一片文章,就把一个故事写得那么精彩。如不能破了规矩但仍能行侠仗义的“苏七块”、刷油漆不留一点痕迹在身上的“刷子李”、喝了假酒无事喝了真酒倒丧了命的“酒婆”、伺候好八哥自己却落得个“死鸟”绰号的贺道台、举起石锁而又爽朗大度的“张大力”等等,每篇故事看了以后都让人记忆深刻。

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不仅喜欢这样的文学体裁,而且喜欢书里的每一个故事,更喜欢每一个故事里面所表达的意思和一些做人的道理。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种写作风格和方法。其实,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都会遇到很多人,只要我们认真留心身边的人,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就一定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

第三篇:

这个暑假,我看了《俗世奇人》这本书,书中写了许多俗世奇人,如快手刘,刷子李,钓鱼王??他们各个都身怀绝技,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刷子李。

刷子李是一个刷墙的手艺人,他刷墙的技术极其高超。在他刷过的房间里,单坐着就如升天一般美。每当刷子李去帮人刷浆时,他的徒弟曹小三就跟在屁股后面提东西。一间房子五面墙中,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蘸浆。“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只见刷子李的手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摆一次,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我觉得刷子李这哪里是在刷浆,他根本就是在创作艺术。他把每一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如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每刷完一面墙,徒弟曹小三最关心的是师傅那身黑衣服是否有白浆,可把刷子李全身上下都搜索了个遍,却没发现一个芝麻大小的白点,“他真觉得这身黑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那一回,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后,曹小三看到他师傅的裤子上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曹小三心中师傅那如山的形象轰然倒去。但刷子李心细眼尖,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再一松手,曹小三终于明白,原来那个白点是师傅抽烟时,不小心烧了一个洞,里边的衬裤从洞里透出来就像是用白浆沾上去的。

刷子李的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他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成了行业中的高手,其他那些奇人也是如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肯学,肯练。所以读完这本书,我的最大感触是: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学一门技艺,就也会成为一名俗世奇人;只要我们能用心去完成一件事,就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第二篇:《俗世奇人》读后感五(3)班

阳光总在风雨后

——《俗世奇人》读后感

五(3)班 江哲诚

暑假,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俗世奇人》,书中写的是清末明初在天津卫好多响当当的人物。里面有着18个长长短短的故事,例如:《苏七块》、《张大力》、《刘道远活出殡》、《刷子李》等故事。每个故事篇幅都不长,但寥寥数笔却把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凸现出来,每个故事里面都包含着做人的道理。

我以很快地速度看完了,我兴奋地告诉妈妈,天津卫码头上的这些人物个个都了不起。妈妈问我最欣赏哪个人物,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每个奇人都有绝活,我都喜欢。妈妈说我没认真体会去看,建议我再多读几遍。听完妈妈的话,我又捧起书本,从头至尾开始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泥人张、张大力、刷子李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最喜欢的是刷子李,刷墙竟然可以使一身黑衣服不沾上一小点白点,真是牛人。

妈妈说:刷子李的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他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成了行业中的高手,其他那些奇人也是如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肯学,肯练。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记得小时候,我学骑车。刚开始,我先让妈妈扶着,然后慢慢地妈妈松开了手。开始我顺顺利利地骑了一会儿,可没过多久,车把好像不听使唤了,就开始左右摇摆起来。“啪”的一声,我与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妈妈走过来扶起我,然后妈妈又扶起车,我又开始了练习。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使我失去了自信心。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妈妈鼓励我说:孩子,阳光总在风雨后呀!要学会一样本领,必须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又推起车练了起来。经过一次次的跌倒,爬起,我就像那个被鹰妈妈推落悬崖的小鹰,经过挫折与磨难,我坚持了,我成功了,我学会骑车了??现在我的车技越来越厉害了。

是呀,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学一门技艺,就也会成为一名俗世奇人;只要我们能用心去完成一件事,就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奇人们的技艺并不是上天赐给他们的,而是通过他们后天不屈不挠的努力与磨练,最重要的,是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奇人也好,凡人也罢,要想学会一样本领,并达到精通,就必须要努力!

(指导老师:曹旭阳)

点评:

文能言声,文章正是小作者心灵的反映。小作者通过和妈妈一起阅读《俗世奇人》,品味《俗世奇人》中给自己影响特别大的刷子李,联系自己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经历,告诉读者只要我们能用心去完成一件事,就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