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悲剧是谁的错——郁达夫《沉沦》赏析

他的悲剧是谁的错

——郁达夫《沉沦》赏析

《沉沦》中作者通篇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用第三人称刻画了一个敏感弱懦,自卑孤僻,沉闷阴暗的青年形象。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东赴日本,独在异乡求学。正值花季的年龄,本应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他,却因为身在异乡的孤独和身世飘零的沧桑,而终日苦闷,情感过度压抑,最终造成了心理上的畸形变态。

然造成其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我想首先归因于那个时代。 那么小说所要刻画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其实小说中作者对于故事的背景并未作清晰的介绍,但我们也不难从小说的一些片段中推断出,此时的中国正受外强的欺辱,国力可谓是疲弱不堪。小说的第七节提到主人公去酒馆嫖娼的经历,当酒馆的侍女问他是哪里人时,他显得异常窘迫,不知从何开口,因为那时的日本人管中国人叫作“支那人”,这是比骂人“贱贼”还难听的,强大的自卑感充斥着主人公的心灵,他发颤着,并在心里疯狂地呐喊“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再来,小说的结尾,当主人公决定用死来结束这一切时,他一样无奈愤恨地抱怨道“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所以我们不难从这些言语中推断出当时中国所处的大环境,正是这种国家饱受欺凌,落后不堪的大环境的悲剧命运铸造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再者关于时代的问题,从细处来看,我觉得可以从主人公平时的生活环境出发,主人公从小就在一个中国的传统家庭中长大,四处求学的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令他接受了一些开放自由的进步思想。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他既有中国文人的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封建残余思想的根深蒂固,使他的这种开放自由的思想受到了压抑。这一点小说直接将它表现在了主人公对性的压抑上面,《沉沦》中对于主人公的性压抑有诸多露骨的描写,如主人公的自慰行为,偷窥旅店主人的女儿洗澡,在草丛间偷听男女亲热,对于受过封建卫道者禁欲主义思想影响的主人公来说,这些行为他无法心安理得接受,他认为这些都是下流的。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责备咒骂自己。但另一方面,他在饱受内心煎熬的同时又做出一些更加大胆的行为,如“惊心吊胆的把身子屈倒去听”、为酒店的侍女写诗等等,这些前后矛盾的思想行为同前面提到的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是绝对分不开的,社会的压抑使人们难以承受,尤其令生命力勃发的青年人感到苦闷,这也不免在性的方面表露出来。

其次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与其个人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觉得主人公根本就是一位患有严重忧郁症及夸大狂想症的“精神”病患,这一点为主人公的悲剧色彩又奠定了一层基础。

小说中作者特别着笔提及主人公忧郁症一步步加重的趋势,从最初的他从W中学退学蛰居回小书斋培养了他忧郁症的根苗;到后来他在国外留学,在N市的一家乡下旅馆里居住愈加频繁的自慰行为,自责和恐惧,致使其忧郁症厉害起来;到最后他从旅馆搬出来,租住在一家清冷的梅园里,使他的忧郁症变起了形状,沉浸在自身的幻想

中更加不能自拔。因为主人公常年的抑郁,使他变得孤僻、不爱与人沟通,人们自然而然渐渐地疏远他,而他也变得愈加敏感,成天神经质地怀疑别人在背地里议论嘲笑他,不断地为自己树立不同的假想敌,如此恶性循环,最终竟同长兄决裂,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平心而论,小说的主人公他是有才华的,也不缺理想,从他爱看海涅、华滋华斯等人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正值血气方刚,生理上的冲动无可厚非,且长期的孤寂使他渴望友谊,更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但错就错在自卑怯懦的他始终压抑着自己的热情,不愿将自我释放。他的自卑,他的自我压抑,让他不敢向任何人表示热烈的情感,因此更加隔开了他和社会的距离。我想如果他能踏出自我封闭的圈子一小步,是断然不会被社会抛弃的。

他的最后一次经历,即在酒馆里喝醉酒后糊里糊涂地同酒店的侍女上了床,终使他的一切美好幻想破灭,他认为自己已经成了一个最低等的人,最渴求的真挚爱情永远离他远去,他觉得自己肮脏、龌龊不堪,根本没有脸再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包括最亲的兄长都已离他远去,他已生无可恋了。主人公这最后一次的沉沦,将故事的情节推向了高潮,事实上,作者把这样的经历定义为“沉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控诉。沉沦,或者死亡,仅仅只是为使身陷痛苦泥潭的主人公得到彻底的解脱。

总的来说,《沉沦》中主人公主要表达了他的三种情绪状态:生的苦闷,死的恐惧以及性的压抑。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郁达夫在《沉沦》中过多地渲染了有关性方面的内容,而损伤了其文学价值。而我却不

这么认为,我不敢说他这是艺术地写出了升华的色情,但这至少是直挚与普遍所在。《沉沦》中对生的苦闷以及性的压抑的描写,我们都可以从小说中直观地感受到。然而对于死的恐惧作者表达得比较隐晦,但也是有迹可循的,如当他从东京这座大城市转移到日本的一处乡下求学时,他对那儿没有人烟的夜晚感到无比的恐惧,甚至害怕得一度想落泪;对比在文章最后他选择死亡前,对祖国充满不甘的抱怨,说明他也并不是心甘情愿要去死的,这些皆从侧面影射了一种对死亡的恐惧。

郁达夫的《沉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将小说引向了关注内心世界的新高度。尽管在一些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前途方向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语言上过度的诗化、散文化,且有过分雕琢的嫌疑等等。但它对于我们当代小说的创作以及文艺理论都有许多值得研究与学习之处。

 

第二篇:郁达夫的沉沦赏析

《沉沦》很像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不只因为作者也曾经留学日本,有着和小说中的人物相似的身世及生活经历;从《沉沦》那朴素、真挚的语言中就能找到这种感觉。

在作者所处的那个硝烟四起、风雨飘摇的多事年代,文人志士目睹国事多难,而救国无门,满腔悲愤和迷茫欲诉无处,常把所伤所痛所感所恨付诸文学作品中,借以宣泄和呼吁。但在《沉沦》中,郁达夫并没有条理详细地交代故事背景,而是站在时代、社会的最高点,以一条微小的线索,告诉了读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故事悲剧的发生。正如布莱克所说:一颗沙里看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

故事发生在日本。远离故国独在异乡求学的主人公,正是如诗如梦的年龄,本应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他,却因为身在异乡的孤独和身世飘零的沧桑,而终日苦闷,情感过度压抑;心理畸形变态;春花秋月总关愁,雨打风吹恨不休。他很爱他的祖国,但也因为祖国的落后疲弱而感到无比沉痛和羞愧。我是支那人,我为什么是支那人;他神经质地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在嘲笑他的身世,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爱和恨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那个年代,很具有一种代表性。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是一种强烈的呼唤。作者把这种苦恼和矛盾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绳,连接整个故事的框架;在安排上好像会使整个情节变得灰调,但却合情合理,真挚感人;使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情不自禁地产生与小说里的人物同喜同同悲的感觉。

小说里的氛围是凝重的,揭露社会上伪装的道德和心灵深处的赤裸剖析是小说的血脉,也是小说——或者说作者那种为社会所不容的灰调的

呐喊。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华,生理冲动和长期的孤寂从另一个方向更加有力地推动着他对友情和爱情的渴望。而他封闭的武装,他的自卑,让他不敢向任何人表示热烈的情感,因此而隔开了他和社会的距离。这种畸形的,但是却完全合乎逻辑的青春综合症,郁达夫用他那细致传神的心理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对异性的渴望,对性的幻想,说“四十岁的女人比少女更具诱惑力”,是一种揭露一种代言,正是孤闭的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的真实写照。而且,从反一面,也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的苦闷、自卑,还有那被压在人世沧桑和社会伦理底下的热情。他有才华,也不缺理想,从他爱看海涅、华滋华斯等人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但命运和黑暗的社会不容许他尽情释放热情。他不了解社会,也不被社会所理解。他只有自我压抑。作者写这些心理描写时,也以满怀的悲愤去写,因为这种境遇,只有悲愤的笔,才能给人一种残缺的艺术美。给读者一个阴暗的,但是却充满诗情画意的梦境。

这样的心理描写是《沉沦》的艺术亮点。在结构上,它起了诠释主题思想的作用;让读者在如泣如诉的描写语言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小说主人公“沉沦”的原因。在故事情节上,从这里开始,把小说的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也推向了终结。在那样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沉沦”,是悲剧性的,但何尝不是一次人格和道德上的升华?

所谓的“沉沦”,是指主人公的一次嫖娼经历;在主人公的意识里,嫖娼行为是腌脏的,无耻的。他对这次“意外”嫖娼懊悔不已,并且最终因不堪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产生了死亡的念头。事实上,作者把这样的经历定义为“沉沦”,是对黑暗社会的一种控诉,是对丑陋的道德观念

的一种鄙视。也许,沉沦,或者更进一步的死亡,是洗涤人的灵魂的一种最好方式!

《沉沦》没有激荡动魄的情节故事,它像一条装满了爱恨情仇的魔袋,在主人公的心灵上,把故事缓缓倒出,娓娓道来;给人一种深入灵魂的、找到曾经失落的自我的感觉。《沉沦》,是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