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读后感

赏识教育读后感

本学期我拜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和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受颇深。

初读这两部作品,我的第一感觉是:庆幸自己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教育方法没有出现太明显的偏颇!这是一种撞上幸运的感觉。因为学生目前已经步入了小学高年段,已形成了各自的个性。假如采取了不适当的教育方法,那将是一种难以预料的结果,带来的甚至是后果。我也不知道自己上岗后对学生的教育是属于赏识教育,只是在我看来比较接近吧。

深读这两部作品,在感觉幸运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遗憾。那是相见恨晚的遗憾,如果能早些读到这两部作品,对学生的教育可能会更有把握、更到位。

读过这两部作品,再回过头来看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多了起来,显得更加可爱了。象一块块精美的钻石,光鲜夺目,闪闪发光。同时,我也深深的体味到,这一个个闪光点能在学生身上得到聚集,不正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赏识、鼓励的结果吗!

学生成长需要鼓励和赏识。PEP BOOK6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中涉及到动物能否干什么的判断。之前我一直都认为老虎是不会爬树的,因为曾经看过一个古老的中国童话故事《老虎拜猫为师》。故事

是这样的: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那就是没教老虎爬树。于是我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老虎不会爬树,而对课文提及的老虎会游泳查了资料用英语简单给孩子讲解了老虎为何会游泳。问题也就出来了,学生对“Can tigers climb?”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一。特别是班里几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一致认为老虎会爬树。平时他们习惯有的没的总插上一句附和,但是当下我没有当场否定孩子的这个观点,于是说:“那说老虎会爬树的同学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么知道老虎会爬树的,或者也像老师这样找出一些资料证明老虎是会爬树的呢?”他们说是从动物世界里看到的。既然他们这么肯定,应该是有根据的,于是我下课就去网上找了下,的确,经过野化训练的东北虎是会爬树的。于是我就对这几个孩子进行了表扬,肯定了他们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还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讲了这则新闻,也让孩子看了照片。那几个孩子兴奋极了,感觉很有成就感。而经这次之后,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就很认真,也很积极发问,对待平时的作业也认真了许多。孩子的观点得到了认可,他们所涉猎的知识得到了肯定,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受到了尊重,于是他们也学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课。这比平时我常挂嘴上的叫他们遵时守纪的大道理要来得有效得多啊。

学生的进步离不开鼓励和赏识。班级里男孩子比较多,调皮爱玩的学生也多,因此学生当中常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前段时间班级里一个特别内向的男生被其他孩子说是没人要,没人疼的孩子而哭了。当天我事物比较多,把事记下了,但没跟学生了解情况。傍晚时,这名男生刚好骑车回家,在路上碰到我,他那天没跟我打招呼,而是低头骑车过去了。我当时是有点失落的(平时在网上他总是会主动叫我,而我也是随便敷衍几句,然后叫他去学习)。回到寝室后,我越想越有点担心,特别是像他这么内向的孩子,真的感觉有必要找他谈谈。我上了QQ,果然他也在,于是我就问他今天怎么了?跟他聊了一会儿,最后他发了句“老师谢谢您这么关心我”。说实话,那时是我被他感动了,就自己的几分钟的关心让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感觉很窝心。当然,那天之后他的日常行为也有些改进,但是学习成绩也还需努力。不过相信他只要打开自己的心门,端正了学习态度,那学业就会跟上去的。

在一年的一线教育工作中我感悟到,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就充满自信,用赞许的语言鼓励学生,学生就充满朝气,用欣赏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学生就充满激情。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学会鼓励和赏识。鼓励应该是双向的,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赏识的索取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目光中充满赏识的赋予者。老师赏识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要学会欣赏老师,学生和老师要实现“阳光互动”。要教育学生学会欣赏老师、家长、同学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学生的心灵就象一面镜子,你赋予她阳光,她就充满阳光,你笼罩她阴霾,她就一片

黑暗。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是多彩的,多彩的世界反射到内心,心中就会充满阳光;播撒心中的阳光,能把世界照亮。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想让学生幸福,首先要让她心中充满阳光。

我今天学习周弘和卢勤,是在学习如何真正的爱学生,学习正确地播撒爱的雨露和阳光的窍门,是我教育能力的一次提升和加强。对学生爱虽无疆,但爱要有度。毫无原则的溺爱,其实是害学生,科学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因此对个别调皮学生我也是严格要求,决不含糊。

这次学习很有意义,写这篇读后感,是一次自身心灵的触动。这是自我提高的一次教育.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深切的体会带到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感触颇深,启发非浅。其中的赏识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赏识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他时刻提醒着我让赏识常驻心田。

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后进生”。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后进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师还要善于给他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所以赏识在转化后进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当学生产生什么事都来做的想法时,当学生学会认识第一个汉语拼音“a”时;当学生争先恐后的劳动时;当学生有一次作业得“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你可以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

“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 ”马卡连柯说:“你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这样做永远是正确的。”若我们不愿意表扬学生,缺乏欣赏学生的眼光,那么我们就会变得不会表场,就会使学生变得令我们无法赞美。

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舒畅,回归课堂,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成功,还给学生,赏识教育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理解、关爱的心桥。 该书讲述了南京某厂技术员周弘的妻子,在19xx年6月29日生下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女儿。爸爸妈妈给女儿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婷婷。婷婷一岁半,进了厂幼儿园。一天,老师突然打电话告诉周弘,婷婷发高烧,已经送到厂医院了。周弘赶紧跑到医院,看见女儿像疯子似的狂呼乱跳,医生说,刚刚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可能有点疼,过会儿就好了。

一个疗程的针打下来,每打一针,婷婷都会疯狂地哭闹一阵。几天后,女儿的烧终于退了。可是周弘发现,无论怎样大声地呼叫女儿,婷婷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周弘傻了似的,一把抱住女儿,大声地喊着:婷婷!婷婷!婷婷呆愣愣地看着爸爸。

婷婷成了一个聋儿。诊断书中写着:“脑干电位显示:双耳全聋”。“那一刻,天仿佛塌了下来,我恍恍惚惚地抱着女儿回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周弘向我回忆起那一刻时,眼圈又红了,嗓音哽咽。

幼时的婷婷,因为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她几乎不会笑。在幼儿园里,总是缩在角落里,谁也不和她玩。想拉屎拉尿却不会表达,常常拉在裤子上。数九寒天,周弘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儿,心都碎了。

那些日子,电视台在播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每次,周弘都抱着女儿一边看一边落泪。电视看完了,周弘问自己,人家父亲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我也要用最深情的父爱,为婷婷把有声世界的路开通。

从婷婷3岁开始,周弘带着女儿定期到上海一家部队医院,用针灸电疗的办法,试图让女儿复聪。5年中,在耳朵周围的几个最疼痛的穴位,医生给婷婷扎了上万针,那是连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剧痛,婷婷绝望无助地恸哭??

婷婷终于有了极其微弱的听力。周家人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让婷婷开口,哪怕只是最简单的词。傍晚,周弘从婷婷奶奶那里接女儿回家,骑着车,他反反复复地指着路灯,一路走,一路在女儿耳朵边上喊“灯,灯,灯??”骑40分钟,喊40分钟??

当婷婷终于能含混不清地说鼻子、眼睛、嘴巴等最基本的词时,她已经错过了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段。婷婷习惯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想饼干了用手比划一个圆,奶奶就知道她的意思了。这样下去,她只能永远是个哑巴。

一天,婷婷午睡起床,习惯地又向奶奶比划了一个圆形。奶奶抱

着饼干桶坐在孙女对面,就是不给她吃。

“饼干!婷婷说,饼干。”奶奶想让婷婷开口。

婷婷就是不说,咿咿呀呀地抗议着。

不说就不给吃,奶奶固执地一遍遍重复着“饼干,饼干。” 婷婷大哭,奶奶也跟着掉眼泪。

祖孙俩整整僵持了40多分钟,终于,婷婷的喉咙里滚出两个音:“布?单。”

石破天惊!

奶奶立刻递上一块饼干,婷婷眼睛一亮,一连串地发出了“布单,布单??”奶奶激动地抱着孙女,一块一块地把饼干塞到孙女手中。

婷婷终于开窍了,她朦胧地意识到用口语交流的意义。半年后,她能说“阿姨再见”这样的完整的句子了。

可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婷婷差得太远了。周弘又开始寻找其他的办法。

“语言有书面语和口语,女儿的眼睛是好的,为什么不能用书面语与口语、说话与识字同步的方法来追赶健全的孩子呢?我开始把该说的话都写给婷婷看,她笑我们就写笑,她哭我们就写哭,她说星星我们写星星,她说月亮我们写月亮,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一次,婷婷妈妈出差到外地,我们到车站送行。火车启动的时候,婷婷一面跑一面哭,喊着“妈妈,妈妈”。我立即抓过她的小手,在上面写了四个字‘依依不舍’。我想她再也不会忘记这个词。”

就这么追赶了两年,婷婷6岁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能够阅读一般的儿童读物了。周弘决定把女儿送到普通小学,而非聋哑学校。他要让女儿意识到,自己是个健全的儿童,和健全人一样有着健康的体魄和思维能力。

婷婷7岁那年,周弘在上海一家书店里发现了一本小册子《幼儿才能开发》,书中介绍了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方法。书的第一段话就让周弘有了触电的感觉:

“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虽是处于他们的双亲的‘摧残’之下,然而还是发挥出难以想象的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起来,所以说,孩子的能力的幼芽是被大人掐掉的。”

早年留学德国的铃木在回国后,发现日本的教育出了问题。小时候,孩子们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地变得黯淡无光。他说,日本的教育已经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铃木终于发现,在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父母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最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也就是这种赏识,成就了每一个孩子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掌握了口语这种最难的语言形式。能不能把它运用于孩子的小提琴教育?能不能把它运用于孩子成长的其他阶段?铃木最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为日本培养出了一大批堪与童年莫扎特相媲美的小提琴神童。

重要的要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让他们永远充满了自信。 此前,周弘的做法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探索。到这个时候,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

“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我的观念变了,我教孩子的方法也变了。首先我要让婷婷相信自己是天才,我在她的课桌上的玻璃板底下压了一张《天才儿童行为表》,只要她看书忘了吃饭睡觉,我马上就指着表上的第一条对她说,你看,这上写着,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不就是这样的吗,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这给了她一种积极的暗示。

“我专找孩子的优点。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我们做家长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其成为燎原之势。怎么夸张?记得我第一次给婷婷做应用题,十道只做对了一道。也许这时候有的家长巴掌就过去了。我没有。错的地方不打叉,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勾。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婷婷,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哎。’小婷婷听了这话,自豪极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的多,升初中考试,数学考了99分。

“孩子学写作文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让孩子读范文,拿孩子的作文和范文相比,结果越比孩子越没信心。一篇作文再差,总会有一两个句字写得好吧,我就用红笔把好的句子划出来,吃饭的时候,让婷婷当着全家人的面朗读,我们一起为她欢呼。慢慢地一句变成两句,两句变成三句,她越来越爱写,能不出好作文吗?”

婷婷10岁那年,她写的6万字的科幻童话出版了。

无论怎样,周婷婷是个双耳全聋的残疾孩子,她比普通孩子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她比普通的孩子更需要自信自强的信念。用周弘的话来说,她需要一种“伟人气质”。让她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甚至别人做不到的你也能做到。8岁时,父女俩在陕西扎针,父亲偶尔从一本书中学到了一种快速记忆法,他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1000位数编成一个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讲给小婷婷听。父女俩一边讲,一边笑得前仰后合,不知不觉中,婷婷记住了这1000位数的排序。8岁的聋童能背出圆周率1000位,这在当时成了轰动一时的消息。

在后来的日子里,这种能力给了婷婷许多的暗示。婷婷从4年级跳到6年级,别的孩子已经学过一年英语了,而她还是零起步,更何况她还是个聋儿。父亲鼓励她说,婷婷,太了不起了!3岁半还不会讲话,现在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背圆周率1000位。双耳全聋的孩子竟然自学英语,人世间还有比这更自豪的吗?正是在这种极度赏识之也许真是上天考验周弘,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聋儿被爸爸妈妈们领到了周弘面前。

刘开语,今年6岁,辽宁一位普通工人的孩子,三代单传,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刘帅。小刘帅一岁的时候,医生诊断他是双 耳全聋。母亲彻底绝望了,几次想抱着孩子从楼上跳下去。刘帅的名字改为“开语”,父母乞求上苍让儿子开口说话。有一天,他们终于听说了周婷的事。

小开语有希望了!父母辞了工作,带着孩子来到了南京。他们找到周弘,说,周老师,救救孩子吧??为了儿子,母亲不惜要卖肾换钱。这时,另一位浙江的聋童杨柳的父亲也找到了周弘。

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家长,周弘没有别的选择。他建立了聋童康复中心,地点就设在杨柳在南京的家中,刘开语的爸爸妈妈成了中心的第一批工作人员。这个康复中心后来发展成婷婷聋童幼儿园。 那是一座两层的砖楼。主人介绍说,我们借用厂幼儿园的房子。他们在一楼,我们在二楼。

一楼一间大屋子里,20多个孩子围成一圈,好几个孩子在哭闹,此起彼伏。屋外站着一个男孩,一边抽泣,一边用袖子胡乱地擦着脸上的

涕泪。显然,这是被罚站的孩子。

上二楼,几个五六岁的孩子跑到我跟前,拉着我的手,笑着说着。

那天,我在这里遇到了不少来自北京的客人。

周弘也在这里,他一一介绍着孩子们的特长,还不时地竖起大拇指,大声地说:“太棒了!”

这里所有的孩子都是聋儿。但与他们交流似乎并不太难。周弘说,他们看你的口形来辨别你的意思。

他介绍我认识了两位年轻的教师。周说,他们都是幼儿师范学习特殊教育的。几年前就是我的志愿者。毕业后都回到各自的城市。可一听

说我办起了聋童幼儿园,他们立刻把手里的事情全都放下,一心一意来帮助我。

快速记忆就是这么简单。无需天才,谁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有一颗童心,充满想象力。不久前,美国特殊教育代表团到这里来参观,惊叹说,我们美国的聋童教育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幼儿园里没有专门的上课下课时间,孩子们可以坐在桌子上唱歌,可以趴在地上画画。老师们经常带他们到公园去看花,看草,看小动物。看见什么画什么,看见什么学什么。每个人身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是聋儿,请你和我说话。他们一点也不自卑,极其坦然地面对强大的主流世界,努力地融入其中。

周弘说,两岁多的孩子到我们这里,一个星期就能认识好多字,他们比当年婷婷的进步快得多,你能说他们不是天才吗?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专门去看看孩子们吃些什么,却看见所有的孩子正襟危坐。周弘说,吃饭的时候我们要求大家必须坐好。老师们将今天的菜谱写在黑板上,教他们练习发声:“红烧鹌鹑蛋,炒窝笋,干煸四季豆??”

绝没有任何一本教课书上有这样的课文??

“我和孩子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江苏的一家广播电台教育节目的嘉宾临时缺席了,主持人赶紧找到周弘,请他帮忙救场。30分钟的节目,周弘侃侃而谈。讲周婷婷,胡林熹,刘开语,讲铃木镇一。

周弘说,我们好久好久没有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了——

小时候,正是这种目光把孩子包围,使他们心里充满温暖;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夸我们孩子聪明,夸我们孩子漂亮了——这正是每个孩子心灵深处强烈的需求啊;

我们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常在干什么呢?

一个男孩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好消息,好消息,老师今天终于表扬我了。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的东西!小男孩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一个女孩一蹦一跳地跑回家,告诉爸爸,好消息,我得了一百分。爸爸说,隔壁的明明得了双百,你才一门一百就骄傲成这样。孩子顿时眼泪汪汪。

资料显示,我国有6000万对父母坦言:自己是失败的家长。问题出在哪里?出在父母身上,出在一种陈旧的家教观念上。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

节目做完的时候,夜已经深了。没想到电台传达室里已等了一群激动难眠的家长。那一刻起,周弘真正明白了自己10年探索的意义。

缪志钢也是那天的听众之一。这之前,他已经对自己的儿子彻底绝望了。

“儿子上中学时迷上了游戏机,因为回家晚他常撒谎。我来气,就打,让他跪搓衣板,头上再顶一盆水。可就这样还是断不了根。孩子说,老爸,你可以控制我的身,不让我去游戏机房,可是你能让我

不去想它吗?一句话把我问愣了。那天在收音机里听到了周弘谈教育。他说,

不是孩子出了问题,是教育出了问题,是家长出了问题。我连夜把孩子的情况写了十几张纸,写到凌晨三点,早上六点钟就送到了江苏经济台。两个星期后,周校长打来电话,让我参加一期家长培训班。我立刻答应了,这是第一期。”

第一期培训班就吸引了大量的父母,都是为孩子伤透脑筋的父母,最远的来自四川成都。周弘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找优点。辛辛苦苦哺育孩子成长的父母们到这时却傻眼了,我的孩子没什么优点啊,如果有优点,我还到这儿来干什么?

没有优点,有什么爱好吗?

有,全是不务正业。让他写作业,不是口渴了就是要上厕所,可是一看起舰船知识、兵器知识,连觉都不睡。

我的儿子的爱好就是打游戏机,别人一个筹子玩20分钟,他能玩一个小时,老是能打通关,连游戏机房的老板都怕他。

这难道还不是优点吗?周弘激动地大声质问着家长们。不到10岁的孩子就能看懂那么深奥的航天航海的书,你能说他不是天才? 家长们愣了。

几期培训班结束之后,周弘收到了大量的学生和家长们的来信。

周伯伯,您好,我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谢谢你办的这门赏识教育课,让我又回到了童年时的快乐,以前我都是在打骂声中渡过的。

可现在我不再是旧社会的穷人了。周伯伯,我第一次不受家长的打骂,我真想痛快地玩一场。我一想起作业就头疼,一想到老师的模样,真让人心惊肉跳。周伯伯,你不知道我们那个老师是怎么样的严厉法吧,他一罚起来就是几百遍几千遍,一考不好,他就让同学们必须鄙视他,让他有一种自卑感。他还会替好同学隐蔽错误,对不好的同学却会在课堂上说我们是窝囊废。伯伯,我请您再给我们的老师上一堂课吧,给老师宣传一下赏识教育好吗?

——一位五年级的孩子:

以前我是个令老师和同学们讨厌的孩子,可爸爸妈妈对我用了赏识教育之后,我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以前我心情不好,做什么事都想偷懒,歇几分钟,可现在心情好了,就不想歇。心情好了什么都可以做。以前吃完饭是爸爸妈妈洗碗,现在是我自己洗了。爸爸妈妈给我布置作业,实在太多了。我用商量的口气对他们说,妈妈,你要谅解我,我的作业太多了。妈妈说,对不起,是我的错。以前妈妈要是也能这样,我就会像皮球一样跳起来。赏识教育太棒了,我现在每天心里都甜丝丝的??

———家长的信:

“我的女儿是个使人无奈的孩子,为了她的多动症,我们多次去儿童心理医院,自费千余元吃药针灸耳压,哄吓骗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动员了亲朋好友,恩威并用,反而使她自尊心丧失。孩子在五年级时,成绩急剧下降??我对她的惩罚加剧了。除了在家打骂以外,还要让她在学校里丢人,让同学们不和她玩。

“参加家教培训班以来,我心中阵阵发痛,后悔憎恨自己给孩子造成的身体心灵上的伤害。孩子对我说,妈妈,你要学周伯伯的方法,我 要以婷婷姐姐为榜样,那么,你和爸爸就不会再为我吵架了,我们家就会幸福了。

“这一段时间,我和孩子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阶级敌人’成了好朋友,共同享受着赏识教育的乐趣和幸福,心态的改变、教育方法的转变、孩子自信心的增强,促使了家庭的气氛变得和谐了,笑声又开始在屋子中回荡。

“女儿的暑假作业中,出现了正方体和长方体方面的题目,这是六年级的内容,我先卖了个关子,对她说:‘等六年级再说吧,其实20分钟就能学会。’孩子一听兴趣来了,说,妈妈,你不是说笨鸟先飞吗?我就当一回笨鸟吧。我们一起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她自己很快就总结出了定理。我再把参考书翻开,上面明确说这一段需要5个课时,而我们只花了几分钟,而且她总结出的东西与书中仅有个别文字上的差异。这使她大受鼓舞。

“我和孩子现在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我坚信只要我不灰心,坚持下去,奇迹终究会出现,我相信赏识教育的威力,更相信孩子的能力。”每一封信都是一颗沉甸甸的心。周弘说,我是带着感激心态来做这件事的。

从家长培训班出来,缪志钢开始尝试着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教育儿子。

“我学着表扬他,鼓励他,可是有时经常不到位。我就开始琢磨

赏识的意义。赏是欣赏,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要欣赏他,识是要发现认识孩子,提高他。我现在真的放下了架子,我认为,只要是生命,在人格上,我们绝对是平等的。现在孩子开始住校,去年天刚刚冷的时候,我去送毛衣,发现他对我特别亲近。而且现在孩子有什么事都愿意找我商量。我给孩子买了一台很高档的游戏机,我对他说,这是别人设计好的东西,你将来要做的是设计者。现在孩子对计算机特别有兴趣,一心一意要学计算机专业。我想,如果我们的学习,能像游戏机那样吸引孩子,那该多好。把教育孩子的天伦之乐还给家长,用一种符合规律的方法教育孩子。家长在教育中享受,孩子在欢乐中成长。教育本来应该是这样的。我对周校长说,我们家得益于赏识教育,为了使赏识教育造福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我愿意成为你的志愿者。”

周弘大量的工作就是这群志愿者完成的。他的第一个志愿者是现在南京秦淮区的纪委书记李广明。

李广明偶然听了周弘的报告,激动不已,说这是我三十年中听到的最好的报告。这以后,周弘在南京的大量的活动,报告、家长培训班,家长沙龙都是他安排的。

周弘的另一位最得力的志愿者是江苏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十几年前,杨瑞清从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小庄师范毕业,立志到农村去教育农民的孩子,在他的学校里,努力贯彻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听了周弘的报告,他欣喜地发现,周弘的做法和当年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从此杨瑞清一有时间就往南京城里跑,有时在周弘家,有时找个公园,几个志愿者凑在一起。从周弘的报告谈起,总结周弘的教育实践中的精髓。“我们谈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谈学习生存的理念,学会创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感觉到周校长在报告中讲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赏识。对!现代教育中应该有一个概念,就是赏识教育。”

“老师把你看扁,你要把自己看圆”

从赏识教育培训班出来,家长对孩子说,从今天起,爸爸妈妈一定不再打你了,你对爸爸妈妈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提。孩子半信半疑,真的吗?真的不再打我了?

究竟什么是赏识教育?

周弘说:“准确地说,我们称它为‘赏识——成功教育’。说白了,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语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读《赏识教育也要因材施教》有感

如果您的学生是一面“响鼓”,又何必要用惩罚这把“重锤”敲?如果不是,即使用了“重锤”也未必响,甚至还可能会敲破,那倒不如想想其他好办法了。如今大力提倡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就不失为一种教育的好办法。它是中国教育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基于我们曾经对学生说了太多的“不”而提出的。

?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上课铃声已落,可很多同学还未做好准备。这时,你如果发现并及时表扬了最先坐好的几位同学,“王欢坐好了。”“陶玲玲真不错!”不出五分钟,全班同学都会悄悄地、迅速地坐好了。此时你的心情,学生的心情,整个教室的氛围一定是令人愉悦的,一堂课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开始了。而相反如果您“啪”地把书往讲桌上一甩,指指点点地训斥起学生,甚至再将这群“屡教不改”的孩子好好惩罚一顿,那结果即使最终很快也安静了,但想必你的心情,学生的心情,乃至整节课的气氛恐怕都大不一样了吧!

出错犯规,其实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印记”。尽管宽容难以完全避免对罪错的迁就,但我们仍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在教育中,

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教育专家魏书生一直喜欢与那些所谓的“差生”打交道。他们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考试只有几分,原本是一群整天生活在“惩罚”中的人。但他们在魏老师真挚、宽容、细微的爱心中,渐渐步入正轨,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少人还有了大出息。这正说明,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上的,也没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但宽容决不等于纵容,也绝非不负责任。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首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身教重于言教。若希望学生扎扎实实地听课、作业、自习,那么首先我们自己要扎扎实实地备课、批改、辅导。

?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用负责的行为对待学生。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很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很强调教师以平等姿态与学生对话。加上近年来社会上时有发生的因处罚失当而致学生伤亡老师获罪的事故,使老师对惩戒学生避而远之了,甚至谈“罚”色变。但若是一次善意的体罚就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处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

当有一天我们不再困惑于“老师是否有惩戒权”,而都在不断反思自己:我们的课能常给学生如沐春风般的愉悦感吗?我们的人格有足以感化学生的力量吗?学生在我们身上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了吗?那时,中国的教育就能真正在我们手中振兴了! 赏识教育读后感

庆华小学 孟令新

一位妈妈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最好带他上医院看看。”妈妈回家忍住泪告诉儿子:“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她说你以前一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全班只有你有进步。”儿子那晚破天荒吃了两大碗饭,而且没要人喂。第二次开家长会,小学老师说:“你儿子在全班50人排名40位,我们怀疑他有智障,你最好带他去检查一下。”妈妈泪流满面,回家后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只要你细心些,你定能超过你同桌,他排在第21位。”儿子顿时两眼发光,第二天上学去得特别早。孩子上了初中,妈妈又去开家长会,却没听到儿子的名字,临别问老师,老师说:“你儿子考重高有点问题。”妈妈欣喜地告诉等在外面的儿子:“老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定能考上重高。”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录取通知书下达,学校通知儿子去一趟,儿子回来了,把一封印有清

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上,大哭:“妈妈,我知道我并不聪明,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读完故事,我沉思很久:这是个幸运的孩子,他拥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懂得赏识孩子的母亲,她相信孩子,信任他的潜力,尊重他的人格,用优点激励他不断往前走,让孩子快乐、自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常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用功,不如别人,孩子整天生活在怀疑、盯梢中,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能像一只蜗牛样慢慢向前爬,渐渐地,孩子的欢笑没有了,只剩下沉默;自信没有了,只剩下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前途,渐渐觉得自己一无上处,在心底深深埋下自卑的种子,这样的孩子始终都会带着失败的阴影,很不自信地走上社会。

俗话说: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信任,在怀疑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怀疑,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宽容??为了我们的孩子,老师、家长们学会赏识孩子吧,让他们天天拥有好心情,充满自信地面对竞争和挫折,全面展示自身的价值。让他们像一只只轻快的小鸟冲上云霄,自由自在地翱翔,成为一个个心智健全的人吧!

2008-9-2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使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一段使我感触颇深:记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得应用题,

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读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到,我也是家长,女儿今年也上学了。换了我或其他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时’可能两记耳光早就过去了。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不可饶恕。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什么也干不下去。更无从谈孩子会喜欢数学,成绩优异。对数学部不反感就已经不错了。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孩子是使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

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经常忍不住说:你的课怎么上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孩子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比如我们班的刘宇男同学,计算做的较差,当他的错题较多时我不是批评而是以鼓励为主,使他增强了自信心;错题在逐渐减少。自己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率,经常在完成了作业后主动做计算练习找我看。计算的准确率有很大的提高。

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当然,赏识孩

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 。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

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赏识,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学生第一千次摔倒了,做教师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学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饱满热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

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孩子是使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

可是,从哪里着手去赏识孩子呢?周弘老师告诉我们:“找感觉——让她自己找到好孩子的感觉。”“感觉对了,才会跟着感觉走,生命在好的感觉中提升,才会越走越顺。”“??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有可能成为好孩子。”受到了赏识,“此时孩子的生命处于一种舒展开放的状态??生命在这种状态下会茁壮成长。” 由此我想到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经常忍不住说:你的课怎么上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孩子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

那么,“赏识”孩子,订立什么高度的赏识目标才是合适的呢?周弘老师在介绍他教女儿学珠算的故事里,作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比喻:

“一只苹果挂在孩子的头顶上方,挂得太高了,孩子有没有信心摘?没有。因为拼命跳也够不着。

挂得太低,孩子有无兴趣呢?也没有。因为随手可拿到,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没有吸引力。

如果放在‘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孩子有无信心和兴趣呢?肯定有。”

于是,我明白作为我们老师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要不断为他们准备好一只赏识的“苹果”,并把它挂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上,让它一直引领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

读《赏识教育》有感

四海小学 刘振燕

周宏老师培养了教育界的奇迹——留美博士生周婷婷,一个从小双耳失聪的女儿,这让我颇感敬佩。周宏老师可以那么成功,至少说明他的教育肯定有过人之处,于是我开始捧起了《赏识教育》一书读了起来。

读此书,最先让我明白的一点是,周弘老师认为,方法不是最主要的,而态度注定一切,如果永远对孩子保有希望,那么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孩子。家长教育孩子,也应该努力找的他们的闪光点,“忽视”缺点。而这里的忽视,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忽视,而是希望家长夸大赞赏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再用他内在的“好孩子”的驱动力来改掉缺点,其实,忽视恰恰是在重视。

有时,一个孩子真的很差劲,甚至真地找不到闪光点,就向周弘老师的女儿周婷婷,三岁了还不会说一句话。试想,如果周弘老师当时一味的打骂,指责,嘲笑,从此不再教她说话,那么还会有今天的留美博士生吗?同样,虽然这个孩子优点很少,如果你真地放弃去寻找,只是一味地去批评他的缺点,指责他的错误,总有一天,他仅有的优点也会漫漫变成缺点,最终变成一个真正的坏孩子。

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平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赏识”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一项技巧。孩子微小的努力,点滴的进步,不太明显的优点,不大起眼的长处,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注意和重视。捕捉赏识孩子的每一个时机,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现你对孩子的赏识,是每一位“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必修课。赏识孩子应该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更应该体现在亲子教育的每一个场景和细节中。

周弘用他的亲身经历这样告诉我们:

1、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2、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3、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4、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反观自己的教学,也许在某次急于求成的教育,我无意中伤害过某个孩子;也许在某一次不经意的课堂评价中,我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许在某一次误解中,我淡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是我并没有注意

到。与《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那些用他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诚心、信心感化每一个孩子的老师相比,以他们的成功教育对比自己,我觉得很惭愧。反省自己,我懂得了人是灵魂的载体,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付出了真诚的爱,才能达到与孩子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契合,同时也得到孩子的理解和信任。

"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学生年龄虽小,其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发自心灵的对话与爱是教师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把金钥匙,而你也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这本书中感动人的故事真是太多太多,面对一个个被很多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差生",失去自信的学生,却在有的教师手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刮目相看。这再一次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当我们一个劲地埋怨学生的时候,赶紧拿起书来充实一下自己吧,让自己眼界更开阔,让自己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赏识??《赏识你的学生》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彭艳如

翻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感兴趣,看了之后感慨万千,这不仅是一部对家长深受启发的家庭教育著作,同时也是对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学校教育的一部好的教育参考书。在这本书里,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谈了他对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育历程,怎样把一个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作者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更有趣

的是,它是所有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又无意中遗忘了的教育方法。在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二期课改”正在全市各个学校全面铺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看了这本书后,对我深受启发。

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是当今课改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理念,我认为要让孩子充分释放潜能,可以从赏识孩子开始。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太好了!” “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能够缩短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近老师、信任老师。

记得带第一届学生时,班里有个学生叫健健(化名),平时在各方面动作比较慢,在前一阶段学跳绳的时候,虽然我们心里有点担心,因为他的反应不灵敏会影响学跳绳的进度,但我们在和他交流时,就经常鼓励他,每当他跳过一个或两个时,就在全班学生的面前表扬他,鼓励他:“照这种方法跳下去,马上就会。” “行”这个字为什么起这么大的作用?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我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

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从赏识他们开始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