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___读后感

习惯不是造就你,就是毁掉你

——读《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有感

或许是这本书的题目诱惑到了我,让我在书店的茫茫书海中选择了它。我们都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着对梦想的追求,而习惯便是这一切的阶梯,这本书就是在为我们诠释习惯的重要性,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成功青少年共同拥有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确认你的使命和生活目标。

习惯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排出优先顺序,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习惯四:双赢的想法。抱着人人都能成功的态度。

习惯五: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真心诚意地倾听。 习惯六:协作增效。协同工作成就更好的业绩。

习惯七:磨刀不误砍柴工。定期让自己得到休整和充电。

习惯一、二、三是自我完善,可称为“个人的成功”。习惯四、五、六涉及感情关系和团队工作,可称为“公众领域中的成功”。在成为称职的团队一份子之前,你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个人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个人的成功要先于公众领域中的成功。最后那个习惯七,是让自己得到休整恢复和充电更新的习惯,这样才会有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仔细想想,这七个习惯中有哪个自己做到了,哪个还没有做到,那就从现在开始,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摒弃以前的坏习惯,在新的学期当中让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感受到崭新的自己。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正如艾门斯所说的,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人走向成功,受益一生,而坏的习惯则会使人误入歧途,毁掉人的一生。众所周知,邓亚萍的励志事迹,她因为身高的原因在刚开始练球时被挡在体校大门之外,但喜欢乒乓球的她并没有过早放弃,在父亲的带领下,她勤学苦练,绑沙袋,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十几年的苦练使她克服了身高的劣势,并改变了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反过来想,她是怎样成功的?是她的好习惯为她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金色大道。还记得当年大兴安岭的重大火灾吗?引起经济损失高达上亿元的原因还记得吗?仅仅是上山人随手扔下的一个未熄灭的烟头,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坏习惯,却引起了多大的悲剧啊!还有一些人们知道却毫不在意,以为不会出现问题的坏习惯,比如开车的时候吸烟打电话,为了不愿意等几秒钟而闯红灯??难道因为这些出现的悲剧还少吗?

人生就像一片丛林,而好的习惯便像指南针一样引领我们前行,到达成功的彼岸;人生也像花的一生,而好的习惯就像太阳光一样滋润着花的成长,只有在我们不断拼搏。不断磨砺,不断汲取智慧的养分之后,我们才可以灿烂地绽放,造就美好而光辉的人生,才能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壮丽。

 

第二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在当今的社会下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大的成绩,然后对于成功,更多人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但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弄的事倍功半,很多时候,自己也是如此,痴痴地遥望着理想,没有积极主动的去通过自己努力步步实现。相反,整天无所事事却抱怨环境等外部的客观条件没有给自己充分的支持,不过很有幸,在进入公司以后接触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其中学到了很多,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对于这七个习惯的理解。

一、积极主动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人性的本质也是主动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以主动为根基的,积极的人使用积极的语言。我能、我可以、我愿意等这些词都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更多的主动能动性,我们知道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积极主动的人主动的去关注别人,主动的去爱别人,更多的影响别人而并非等着别人来关注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被关注而不是主动的去关注别人,其实等我们主动的关注了别人自然会有别人来关注自己。但是积极主动也并非是激进冒失,随机应变,看准时机实事求是的完成一件事情比冒失毛毛躁躁的投机投机取巧完成一件事情要好的多。

二、以终为始

都说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但是当你成功了一半的时候也许发现这个成功并不是你想要追求的,这个还算好,就像书上所说的,很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很多的美好可贵之物。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到达成功之后还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呢?我们要在确立目标之前好好的想一想自己的愿景,这是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生活吗?等达到这个美好的愿景以后失去的和得到的是否不均衡,自己达到了目标真的会快乐吗?所以每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先好好的思考结果到底是否我们自己想要的,要当好自己的领导

以后再管理自己,等真正的寻找到了目标再为之奋斗,就像曾是强老师说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方向错了,你再努力也只是白费力气。

三、要事第一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轻重缓急,紧迫的事情必须立即解决,解决燃眉之急才是当务之急。在看过“要事第一”这个习惯以后自己也习惯把事情分成四类,把重要的紧迫的事情先做好,这样可以让自己不会因为一些突发事情而乱了自己的阵脚。很多人花很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情,这样既浪费精力也浪费时间。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来做事情,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安排日程,以“原则为中心”把那些可以指明我们方向的最值得做的事情安排在最前面。杜绝不重要的活动,不重要的事情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资源,高效能的人会辨识并消除那些无法实现使命宣言的事情。

四、双赢思维

按 Stephen R.Covey的说法, 人际关系大体有六种模式:利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己利人、两败俱伤、独善其身、好聚好散。当然现在我们都希望每件事情都能达到双赢,不过到了真正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损人利己或者是既损人还不利己也就是两败俱伤。我认为双赢思维是过程,更是一种方法。在合作的时候有很多付出是没有结果的,很多人过于计较得与失,阶段性的效率总是很高.但人生是一个过程,目标是终点,路途的经过更重要. 想达到利人利己,须从自身的品德着手,建立起互利的关系,进而获得两全其美的协议,协议有赖合理的制度配合,经由正确的流程来完成。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你会看的很远,也将会让你的格局变的更大。 所以要双赢就要善于站在更高的角度,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知彼解己

其实“知彼解己”祖先应该在我们中国。《孙子兵法》曾有提到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过“知己知彼”和“知彼解己”还是有稍稍的不同,“知己知彼”是 对对方和自己都很了解,可客观分析对方和自身的优缺点。熟悉对方,便于自身处事做决断。而“知彼解己”是说,对方对自己很了解,知道的很深很透彻。要做到知彼解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沟通,而沟通中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倾

听,人有一张嘴巴和两只耳朵,其实就是要我们少说多听。人类内心最深处的需要,就是希望能够被别人了解。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尊敬、看重他们本来的样子,也就是一个独待、永远不能加以复制的个体。 我们只有在感觉到真诚的被爱与被了解时,才会把心中柔软的一面暴露出来。一旦感觉到被爱与被了解,人们就会把许多事情告诉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对方放下戒备之心,慢慢的了解自己,做到真正的深入了解彼此共同协助。

六、统合综效

还记得有一句话叫“英雄所见略同”,也就是说两个大人物在一起对于一件事情的认识有些相同,很多人所着眼的都是略同,而也许我们更多的应该看重除略同之外的异议之处。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他所发挥的效应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求同存异”,珍惜差异并不代表全盘接受或者认同,它是指我们尊重不同的为人处事风格或方法、不同的思想观念,并把它看成是一次次的学习机会。当寻求解决方法时,不同人的意见、看法、才能与天赋是极有价值的,这些不同之处汇集到一块,既群策群力,能让我们把自己的有点发挥到极致。

七、不断更新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古代的俗语很好的解释了不断更新这个习惯。整个世界都是向前发展的,每个人都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上升的过程,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当我们依照螺旋式上升的路线成长时,一定要在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中勤勤恳恳,培养并遵从自己的良知,他会鞭策和指引我们沿着自由、安全、智慧和力量的道路前行。要实现这个良性循环,就必须学习、坚持、实践、并沿着螺旋式上升路线不断提高实践的层次---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循而往复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当我们可以对这七个习惯掌握的游刃有余、可以信手拈来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