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革命史读后感

法国革命史读后感

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法国的书籍,认为法国革命史这本书能让我更好的了解法国,因为本人不太喜爱读书,所以并没有读完,有哪些见解不合理,还请老师见谅。

这本书是由法国历史学家米涅所写,他对法国革命史提出了比较新颖的看法,震动了舆论界。米涅1796年5月8日生于普罗旺斯首府艾克斯,1884年3月24日卒于巴黎。1824年以发表《法国革命史》而成名。它明确指出:法国“革命不可避免”。米涅在此书中以阶级斗争观点叙述了法国历史的巨变。他认为中世纪以来的法国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法国革命所经历的时期“就是构成法兰西民族的几个阶级争夺政权”的年代。“两个敌对阶级在准备国内战争和国外战争。”米涅尖锐批判封建制度,认为“不可能回避革命”,第三等级与封建贵族之间必然展开生死搏斗。法国大革命就是一场阶级斗争。作者看到了这场斗争的历史意义,他指出:“斗争既已开始,必定是某种制度的胜利。”“在革命时期,旧社会被摧毁了,而在帝国时期,则建立了新社会。

我的感觉是这部书的作者至少是一个经历者。他在此书中提出大量自己的见解,认为整个革命带有必然性,提出许多“必然”和自己认为的原因。作者专注于政治斗争,对于经济和文化等等论据只是稍稍提及,虽然从论断上看,正是经济和文化的因素导致了革命中的许多事件,争论、斗争、分裂、重组等等,但是却言之不详。

作者认为法国革命,虽然发生在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之后,但是却是以后整个欧洲革命的肇始者,所以描述中带有强烈的自豪感,也许这就是现代“民主斗士”带有的优越感的开端吧。革命中,议会中议员激情乱斗,议会大门外,民众、警察、军队轮番的包围,城市中各个俱乐部就是党派大本营,械斗不断,全国各地各种思想混乱,都想自制,不过不论革命方还是保王党都不允许,于是军队讨伐和起义此起彼伏。革命者和保王党都丝毫没有同情心,公开处决、私下枪毙,到处都是,真是毫无法制,只有权利斗争。

作者的观点的确比较新颖,只是后人对此事的看法不同,这也是人自由意识的体现。

 

第二篇:法国通史

《法国通史》读后感

一、法兰西的形成与统一 先进的法国在欧洲的中西部,是欧洲大陆西部的中心。在欧洲以城邦为封建的体系当中,法兰西的形成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但是相比起德意志和意大利还是要简单得多。高卢人 gallia, Gaul, or gaulois,的另一称呼是凯尔特人 celtic,他们不仅入侵了英格兰也入侵了法国。希腊人称他们凯尔特人,而罗马人却称他们为高卢人。- 巴黎,南特等城市在高卢人时期就存在。高卢人的入侵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属于铁器时代。

公元前100年,罗马入侵,高卢被罗马化,罗马化再我看来就是当时的现代化:包括:城市,文化,农作物与谷物等等。法国传统的酿酒,榨油,织布等开始出现。公元1到2世纪基督教传入,4世纪修道院出现。修士必须遵守清贫、贞洁、服从三大原则。5世纪,封建开始形成。法兰克人对高卢的入侵。法兰克人是罗马人对各异日耳曼部落的统称。墨洛温王朝(487-751)法兰克王朝,5世纪法兰克人皈依罗马天主教。查理大帝在9世纪称帝,通过战争,国土扩充至今的荷兰,比利时,巴塞罗那,意大利北部与奥地利德国西部。建立一个强大的法兰克王国-日耳曼族群的强大帝国。帝国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但是皇权有限。

查理大帝的死后帝国分裂。查理的儿子路易生性懦弱。把王国分成三份,分别给4个儿子,通过兼并形成了西部现法国-秃头路易,中部狭长地带洛泰尔,西部现德国-日耳曼路易。842年秃头路易和日耳曼路易在斯特拉斯堡签订协定。当时,秃头路易的语言是romance,日耳曼路易的语言是条顿语。即最早的法语与德语。843,三兄弟在凡尔登签订条约。三个国家形成即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洛林。西法兰克王国则是先进法兰西最早的成型。

法兰西的统一 (9-15世纪)法兰西一形成就面临着侵略。诺曼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以及内部贵族之间的战争不断。封建主义:feodalisme,feodum,feudalism:从以服役为条件的终身享用的采邑,转化为可以世袭的封土。但是他的有条件土地占有制性质没有变化,领受封土的封臣仍须向领主服兵役或执行其他义务。法国的土地所有制是一种层层分封的制度,且互相隶属。即“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城市的兴起与公社运动。11-12世纪,城市逐渐有教会和军事据点演变成商业的中心。兴新城市主要出现在法国南部:马赛,图卢兹,波尔多以及蒙彼利埃。由于商业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与封建领主斗争。在公社同领主的斗争中,国王是支持公社的。公社也承认国王是自己的统治者。王权开始与城市公社结盟。 路易六世起,加佩王朝开始将强王权,进行国家的统一。路易七世通过赢取阿基坦的伊丽娜获得了南部大量的土地,但是随后的离婚,不仅让他丢失了土地。由于伊丽娜改嫁安茹公爵,其子获得英格兰的王位:亨利二世不仅拥有英格兰还获得诺曼底,安茹,布列塔尼亚,阿基坦,以及加斯科尼亚的广大地区。金雀花王朝成了法兰西统一的最大阻碍,也造成了后来几百年英法之间的恩怨。菲利普二世在与金雀花王朝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英王约翰对菲利普称臣。12世纪开始了清楚法国南部异端的宗教运动,路易九世通过改革加大的王权:1.建立高等法院:受理王地,也受理王外土地的申诉。2.改进审计院,改革货币制度。3.国王开始募兵。4. 宗教统一与宗教迫害。 菲利普四世:圣殿骑士团的取缔和三级会议的召开。三级会议有三个等级:高级教士,世俗贵族,城市富裕市民。三级会议代表着等级君主制的形成以及市民阶层的力量。英法百年战争 (1337 -1453)。1315年:路易十世规定:凡拒绝缴纳解放赎金的农民都要课以罚金,这种采取强制手段的措施说明农民的赎取人身自由对封建主也是有利的。法国的农奴制逐渐瓦解。战争的焦点是英国想收复失地,法国想完成统一。第一阶段法国失败,不仅仅有战争造成的手工业者的巴黎起义,以及农民的扎克雷起义。法国还签订了辱国的布雷蒂尼合约,缴纳赎金,放弃加莱地区的主权。第二阶段法国仍然失败:英王亨利五世赢得胜利签订特鲁瓦条约:查理六世之女嫁给亨利五世,查理六世在位是亨利五世摄政,死后亨利五世继承。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相继死后,法国出现了北部有英王亨利六世,南部有查理七世的局面。内战当中产生了著名的圣女贞德。453年英军被清除出法国。英军只保留了加莱港。百年战争是人民渴望强大统一的国家,从而促进了王权的统一。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化的繁荣。1200年菲利普二世建立巴黎大学:分:文艺、医学、神学和法律4个学院。哥特式建筑的兴起

二、王权的确立与发展 路易十一的两场战争:与勃艮第家族的斗争:勃艮第公爵的领地除了公爵领地之外还涉及到现今的荷兰,比利时以及卢森堡等地。勃艮第公国的强大实际上给其他贵族伯国树立的榜样也阻碍了法国的统一。基本消除勃艮第公爵的势力。与意大利的战争,16世纪,商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在法国南部繁荣,农名成为自由的产业工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开始加速。同时意大利的城市经济发展得更繁荣。与意大利的战争,实际上是法国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争夺在意大利的势力范围的一场争斗。以法国推出意大利告终。

1562-1598 30年的宗教战争。新教的兴起使法国不可避免的陷入宗教信仰的谜团。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间,法国南北两派的势力颤抖30年,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巨大:成千上万的人死亡。普罗万之前有1800台呢绒机,战后之声4台。大量的流民,政府债台高筑。战争以南特特赦令结束,结束了民族的分裂与内战,不过仅仅只起到了延缓作用。路易十三与重商主义的开端:Richelieu 黎世留 作为首相13年,强调重商主义,镇压异端。积极开展海上贸易与海外殖民。 “如果你给我一份最诚实的人的名单,如果我愿意的话,我一定能够从他们身上找到些什么,然后绞死他们。”——黎世留,与西班牙的30年战争最终以法国及其盟国瑞典的胜利告终:梅斯、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管辖区并入法兰西。黎世留建立法兰西学院,他的继任者马扎然建立王家绘画雕塑学院,引入格局。马扎然图书馆成为法国第一个图书馆。 马扎然联合克伦威尔迫使西班牙承认法国对阿图瓦和鲁西永的兼并。

太阳王路易十四与君主专制的顶峰:路易十四:“我们坐在上帝的位置上,仿佛分享了他的知识和权威。”路易十四废除首相,压制三级会议。马扎然的接任者科尔伯继续推动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目标是国富,国富的含义是:拥有大量的贵金属,获取的方式是经可能的增加商品的出口,同时减少进口,特别是奢侈品的输入。路易十四对外征战:入侵荷兰;争夺西班牙的王位继承权。结果路易十四的孙成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开始波旁王朝,18世纪法国和西班牙的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善。这得益与幼年的路易十四与西班牙公主的订婚。 宗教的统一:1865年路易十四废除南特赦令,新教徒被迫离开法国。同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大选候发布 波茨坦赦令,欢迎新教徒的到来。手工业者和小商人来到德国带动了德意志北部工商业的发展。新教徒巨富则定居英格兰,给英国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新教徒的法国官兵逃到荷兰成为奥兰治亲王的兵团。逃亡瑞士的手工业这善于制造钟表,他们最终定居日内瓦一代,形成闻名的钟表之乡。文化:路易十四时期的高度君主专制是法国的古典主义达到了顶峰。戏剧:莫里哀哲学:卡迪尔:物质世界科学必须以现实世界的绝对确实性为基础。“我思,故我在”

三、启蒙运动 16世纪的法学家博丹是专制的推崇者。他说:“为了约束人民,国家非有宗教不可,因为宗教所其实的虔诚恐惧中,存在着一种控制骚乱群众的强大力量。”这种信仰造成的对未来的恐惧,到一定时候就会有新的思想出现。在法国,也就是启蒙运动。 专制制度的衰落:经济上,资本的集中,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政府的开支加大,也造成赋税的上升。封建土地制度基本瓦解。农村的富农形成了法国独有的小农经济。从路易十五到路易十六,政府财政恶化,暴动,抗税时有发生。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在社会演变之中最起作用的是政治法律。《论法的精神》:由事物的性质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就是法。在这一点上,一切存在都有它们的法。人类的法就是人的理性,而理性就是奠基在人的权利之上的合理的理论。《论法的精神》:人类社会有三种政体,即共和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共和体下实行全体人民掌权的民主政治,其准则是美德;君主政体实行一部分人掌权的贵族政治,统治的原则是荣誉;而专制政体是个人专制,依靠的原则是恐怖。专制政体是根本违反人性的,应予摒弃。共和政体虽然建立了平等关系,但是君主政体比它更具有点,因为事物有一个人指挥,执行起来就更迅速。在君主政体下,君主应该温和、明智,法律要轻刑宽和,经济上不横征暴敛,尽力发展工商业。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是各种物质元素组合成的,不存在神学上所说的超自然的精神实体。伏尔泰是开明君主体制的拥护者,晚年倾向于君主立宪制。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既然暴君以暴力统治人民,因此当人民起来赶走他时,他就不能抱怨暴力;暴力可以支持暴君,也能推翻暴君。《社会契约论》:所谓人民主权就是以公共意志为最高权力,其具体体现就是由全体公民根据自身利益所制定的社会契约。 四、大革命

7月14日,1789年 巴黎资产阶级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是大革命的开始,也是对全法国资产阶级的一个信号。特权阶层出逃。八月法令:废除封建制度,8.26 《人权宣言》“declaration des droites de l'homme”内容:“在权利方面,人生来而且始终是平等的。”所谓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规定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最后强调:纳税平等和财产权的不可侵犯。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制。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封建特权,将封建特权改造为非人格化的法律权力,这是近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国家取代国王,民族取代王室家族,法制取代特权,这是政治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根本性变革。

巴黎俱乐部下的制宪会议(雅各宾派),改选国家机构、教会势力、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国王出逃事件引发共和与君主立宪的讨论。雅各宾派分裂:君主立宪派推出建立斐扬修道院集会。战争与君主制的倾覆,面对国外势力的干涉和逃亡贵族与王室的里应外合。各派团结。马赛曲唱红。8月10日,各区推翻君主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巴黎公社的强烈革命性,在雅各宾派的坚持下,国会以多数票下令处死路易十六。经济恶化与限价运动“实行恐怖和保证供应是不可分的”。雅各宾

派实施专政,马拉之死,雅各宾派在政治经济和各方面对封建的打击做到了极点。当对资产阶级的打击和限制开始后,统治开始过渡到恐怖阶段。

马克思把恐怖统治称为:“平民方式”“非资产阶级方式”,结果:处死丹东----热月政变---- 处死罗伯斯庇尔。热月党的统治,恐怖统治的终结:激进---温和,政治经济的资产阶级化,天主教的回归。芽月起义和牧月起义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固。贵族的葡月暴动被镇压。第一督政府时期:5名督政官都是“弑君者”。政治:打击王党,消除分歧,重建和平,经济:振兴工商业,打击投机,货币贬值与暴富集团,教育改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果月政变与第二督政府王党控制议会,发起果月政变。拿破仑 波拿巴将军登陆,发动雾月政变,大革命结束。

五、复辟王朝

复辟王朝 1814-1830,旧制度到工业革命,重新推行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铁路与运河的发展,工业革命在法国相对缓慢,主要发展:印刷术与奢侈品制造。原因:小农所有制,复辟王朝:法国社会形成壁垒森严的等级社会。1814宪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第二次复辟与白色恐怖,拿破仑彻底下台后的第二次复辟,复辟后王党发起了针对波拿巴分子的白色恐怖。极端保皇派议会:chambre introuvable,自由主义尝试失败后的第二次白色恐怖,七月革命,查理十世陷入经济与政治危机,七月赦令:封闭报刊,解散议会,改变选举法:只有土地所有权才有选举资格,商人缴纳营业税不作为选举资格的参考。七月革命:波旁王朝结束(240 ans);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文化:浪漫主义文学:雨果。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历史:蒂叶里:《第三等级的形成于发展》- 征服高卢人的法兰克人形成第一等级,被征服的罗马高卢人成为第三等级。米涅:《法国革命史》

六、七月王朝与第二共和国

七月王朝 1830-1848,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大资产阶级的统治,比利时在英法的支持下独立,波兰人革命失败,逃亡法国-肖邦,政治危机的出现:大资产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和工人的对立,工业革命的继续导致贵族的没落,社会状况:大资产阶级兴旺发达,中小资产阶级分化,工人处在最底层。思潮:空想共产主义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第二共和国 1848-1852,共和派共和国 2.48-5.49,二月革命:中小资产阶级要求改革,临时政府的构成: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社会主义者。制宪会议:第二共和国宪法,路易 波拿巴当选为总统。保守派共和国 5.49-12.51,保守派赢得议会,共和国性质改变,总统与议会的斗争。改变后的共和国 12.51-12.52,1851 政变,支持路易 波拿巴:小农,中高级军官,外省,新宪法与第二帝国,新宪法大大加强的总统的权力,21-22.11.1852 全民公投,780万赞成恢复帝制,25万反对,200多万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