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

这个寒假,我认真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感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正如孙老师所说,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良好的习惯缔造健康的人格。而我们如今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却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许多家庭和学校虽然很重视德育,却只重视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父母与教师总对孩子讲道理,也要求他们落实到行动上,可他们未曾重视让这些行为变为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稳定的行为,成为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性格。

如今,提到中国的国民素质低的新闻比比皆是:没有排队候车;就餐时大声喧哗;随手丢垃圾,随地吐痰;吃自助餐时眼大肚小,浪费严重······书中提到,提高国民素质,第一靠教育,第二靠制度,第三靠监督。而作为走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那么,教育是什么?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那么,什么是忘不掉的?那就是习惯。因此,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

这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个案,科学的分析,揭示了儿童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儿童习惯培养的十二项指标和五大步骤,以及儿童习惯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孙老师从做人,做事,学习三个方面把儿童习惯培养分为十二个指标,有侧重地进行重点突破,是比较可行的。

在做人方面,他要求孩子能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也就是要培养有爱心,有诚信,有责任心和有自信心的孩子。

在做事方面,他要求孩子能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也就是要培养讲规则,讲效率,懂合作,勤俭节约的孩子。

在学习方面,,他要求孩子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也就是要培养具有自我能动性,独立,勇于实践,创新的孩子。

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孩子呢?其实,只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那么在做人,做事,学习上的问题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书中,孙老师提到培养习惯,应当把握四个主要的原则和方法,我认为很有道理。

一 尊重儿童的权利

父母与教师应尽量让儿童对有关自己的事项达到最大限度的参与,使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提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充分发展的健康的人。

二 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今天的父母与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困难的,因为我们不仅缺乏经验,而且我们自身的成长环境不够文明,我们自身也有很多坏习惯。当孩子向我们问好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问好?当孩子帮我们收齐作业本时,我们是否会说声谢谢呢?当我们做错事而伤害了孩子,我们是否会承认?是否会向孩子道歉呢?费孝通说过,孩子懂道理,经常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我们作为父母与教师必须为人垂范,为人师表。

三 重在培养人格化的习惯

习惯培养应当重人格化而不是单纯的技能化。技能化的习惯,会让孩子把一些好习惯视为规则,一旦违反就要受到重罚。所以,他们会去遵守这些“要求”。我们现在学校中的大部分的习惯都是这样养成的。其实,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当以健康的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砰!砰!砰!”外面的鞭炮跟说好了的似的纷纷响了起来,也是,现在是大年初六迎财神的日子,也罢,睡不着就干脆起来吧,无意间看到了放在床头柜上的《一盏一盏的灯》,随手翻开看看,一看自己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和着了魔似的停不下来了,一下子,鞭炮的声音也败给了它,我完全被吸引了。

我发现,自己完全成了一个小孩子,又是哭又是笑,这全都要归于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哭,是我完全被感动了,被老师的爱的行为感动,更被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所感染,笑,是我分享了她们的喜悦,她们的成功。

当我读完了“我想听你把话说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内心已是波涛起伏,是啊,扪心自问,我也确实做不到,在教师选拔赛这样的竞争舞台上,大家都是倾尽所学去展示,去争取,自己的课堂的巧妙的设计也都是围绕这竞赛的规则去做的,而她,故事中的老师,却在听完孩子的回答和分数上已然选择了前者,结束铃声响起,这位学生都已经被哨声所打断,而她,却斩钉截铁的说:“别管它!继续说,我想听你把话说完。”这句话,让我心里充满了正能量,是啊,我们教师这支强大的队伍是令人敬佩的,令人感动的,她的分数,名次或许是没有了,但是她的精神,她的最后的回答“这种时候,没得选的”,这句话就像烧红的烙铁,将永远烙在我们的心中,我相信,此刻的她比打断孩子,得到名次更让她开心。

从古至今,我们教师都被赋予了各种美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等,书中,将我们老师必做了一盏一盏的等,这是贴切极了,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前进的道路,也照亮了我们,让我们更加看清自己,一盏一盏的等才能造就孩子们的前进的道路,那我们所能做的是,能不能将灯光变得更亮,让每一个走的更远,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珍贵的唯一。

故事中,老师为了上好骨干教师优课展示,被迫要将班里的9名学生去掉,而怎么挑选这9个孩子就成了问题,成绩不好的他吗?可是他思维活跃啊,胆小不言辞的她吗?可是她文采动人啊,尽管万般无奈,千般不愿,可还是挑选出了这9名“幸运儿”,最后,老师自责,学生心灵也很受伤,尽管老师很好的安抚也很好的“补偿”,却永远不能忘记,有人说:“至于那么自责吗?”,是啊,一切为了孩子们的老师为了公开课,启用了优胜劣汰法则,启用了“为我所用”法则,我看了,也不禁感叹,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教师怎么了,我们怎么会变得那么迫不及待,变得那么高压,让孩子们承受的不仅是高压,还有不公平的对待,我们剥夺了所谓“慢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孩子们需要被尊重,被爱,尽管在某一方面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也不能否定他在某一方面的特别之处,我们教师的光芒不是有选择的照耀,而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就上书上所说的那样: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让我们俯下身子,聆听花骨朵们的心声,老师,等等那些看得慢的花朵,在他们开花的时候,老师,您一定要看见哦!

书中感人的故事很多很多,这些触动了我,让我反思我自己的行为,孩子们是天真的无邪的,他们给予老师的是他们最真的爱,最真的心,我亦要做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保护孩子们的最真的心,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我也要保持自己最初的那颗纯真的心,做到问心无愧。

读《学校没有教给你的最难一课》

睡前有晚读的习惯,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与心灵对话,继而带着一个更加安稳成熟的灵魂酣睡到天亮,实为一件美事。

寒假的晚读,邂逅《读者》20xx年第21期《学校没有教给你的最难一课》,深深地,不由地,共鸣。

作者娓娓道来一个故事:一位台大的优等生,来到美国麻省理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一心向学,成绩全A,这在麻省理工也是非常不容易得的好成绩。直到他遇到一门课,他上了几个月,觉得这门陌生却又重要的课程实在拿不到A,于是他在期末考前退选了这门课。读到这里,我的心咯噔一下:他被他引以为傲的“全A”绑架了。来年他再度挑战这门课,一路稳扎稳打,本以为期末能拿到A,但是他竟然拿到了第一个不是A的成绩!沮丧的他去找了美国的指导教授,教授却十分开心地恭喜他——恭喜他终于没有拿到A!教授帮他突破了“怕输”的心态,微笑着让他摆脱为拿A而念书的心态,鼓励他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犯错与创新。

继而,作者结合了自己的经历:前半生也是个标准的“金榜题名”超级好学生,建中、台大、麻省理工、硅谷、娶了美娇娘、回台大担任了教授,一路平步青云。直到人生的下半场陆续遭逢变故:癌症、丧妻、独自抚养孩子。

而后,作者深刻地反思,也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鸣:求学过程中,我们貌似成为了“优秀生”,但是学校没有教给我们的最难一课,是关于人生,种种真实与艰难。我们的教育只教给我们如何考出好成绩,但是几乎很少有老师告诉我们,考不上之后应该如何自处?如何直面困苦,走出阴霾而依然相信自己、热爱生活?童话故事里的结尾都是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有没有人告诉我们,他们的感情会不会出现问题、有着无法磨合之痛而各奔东西呢?各奔东西之后,他们各自应该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告别过去、找寻幸福呢?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面对的是似乎非常懵懂的孩子。但是我坚信一个人最宝贵的人格品质,是从小习得并慢慢内化的。或许他们会忘记我们教给他们的ABC, an apple, a banana,但是我发现他们能感知并向往人性最本初的美好:善良、宽容、坚强,等等。这是远比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重要的,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形成的美丽人格。我们能做的,是提前给他们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天他们突然面对了,是那么的无助与脆弱。

如今,带着逐渐成熟的心智力量,我有时会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优秀?我想,并不一定是考场上的信手拈来、如有神助;并不一定是功名路上的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并不一定是豪门深院的一掷千金、翻云覆雨。过度地追求这些,会被这些所累,反倒是一个魔咒。真正优秀的人,或许不需要满腹的经纶、雄辩的口才、旷世的能力,也许,他们只是平凡地存在着,有着一颗善良健康的心灵和一个憨厚温暖的秉性,热爱生活、待人温厚。这,便已足够——足够安静幸福地活着,来世间经历大半个世纪的朝晖夕落,世事沧桑。

 

第二篇: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作者是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这学期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感受和领会报告如下。

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美国的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等概念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等问题。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部分。

林奇认为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对于城市的感觉往往是断断续续的。零打碎敲的,还常与其他有兴趣的东西相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强调城市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及其对于城市中静的因素——建筑、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是留存在人的内心里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属于同一群体,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个体形成的城市形象才是部分相同的,有共通的一面。人们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中,就必然需要与该群体有着相似的并且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林奇认为构成形象的过程是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观察城市,需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以形成对城市的意象;同时被观察物形成的是易于被我们所掌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有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一个有效的形象首要的是目标的可识别性,这就称为“识别”。其次,形象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与其他目标的空间关系和图形关系,这就形成了“结构”。最后这一目标应对观察者有某种意义,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感情的,即“意义”。三者总是一齐出现的。书中通过对“出入口”的解释,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结构和识别共同形成了城市意象的可识别性。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整齐有序的城市结构越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也不是越混乱的城市越不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对于同一标志的形象看法会各有不同,对于城市特征的意义也是常常变化的,因此林奇建议:把精力集中到形象的清晰性方面,而让“意义”自由的发展是很有明智的。在《城市意象》这本书的第三章,林奇主要分析的是与城市形象的形成有关的五个物质方面的因素。分别对每一种因素的定义及对城市形象的形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以三个美国城市为例。林奇的结论是,意象的形成依赖于城市意象得 以构成的五个基本元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这种意向活动的构成机制,带有强烈的现象学意 味。“认知地图”就是这样一种意向性行为依据五个基本要素构造出来的意向对象和认知结果。现象学备受批判的观点——认识(甚至包括认识对象)都是人类主动地“构建”出来的——在林奇的城市认知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意象是人们依据城市形态基本线索投射出去而得到的“图象”,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而不同认知者的被动或主动认知方式都具有一种当场“构成”的意味。在谈及城市形象的变换问题时,林奇列举了人们画地图的五种不同方式。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分析这五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什么是“城市意象”呢?

在读完《城市意象》之后似乎也很难给城市意象概括总结出一个准确、恰当而又全面的定义。城市本身包含的要素就丰富,意象的概念更加抽象深远,所以在此我只能一个个解读书中所提及的概念。

首先,什么是“意象”呢?加斯东·巴舍拉(法)《空间诗学》如是定义:“意象的发生场域是在灵魂的活动中,它先于思维而出现。”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作为观察者,借助各种各样的线索,诸如对色彩、形状、动态或是光线变化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以及对重力场或是电场、磁场的感受。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再而,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公共意象”,它指: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

正是因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所以意象的概念成为观察者主观概念。而城市观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城市的程度层次不齐,每一个观察者形成自己的城市意象也就大不相同。城市规划设计所探索的就是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于是得出“公共意象”概念。

初步了解城市意象概念之后,分析形成城市意象的内容和因素到底是什么。

城市意象的内含:城市个性、城市结构、城市意蕴。城市个性:城市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惟一的意义。城市结构:城市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城市意蕴:城市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城市意象的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不同元素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互相矛盾,甚至互相破坏。大多数观察者把意象中的元素归类成一种中间组织,也就是一种复合形式。其中,道路是主导因素,边界是线性因素,区域是二维平面,节点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

城市意象的特点:实用性、安全性、传递性。实用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并具有可实施的特性。安全性:要求城市意象具备基本的现实使用安全保障。传递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在某一层面将自身意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城市个体。同时,通过三个例证的城市,我们可以发现,在其拥有各自在城市意象上的明显优劣之处外,同时也反映出了共同的主题。

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或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①空间与景观广度的重要性。②开敞景观产生感情上的愉悦。③未经加工的或是无定形的空间可能不会让人高兴但十分显眼。④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⑤社会经济阶层对城市区域意象影响。⑥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⑦环境的巨变和那些反映历史的物质元素的缺失让人又心兴又烦恼。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关于城市意象的结论:“好地方”是通过一些对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法,使得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我们必须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不好的地方”混乱、节点不确定、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缺乏特征与个性、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虽然人们对美好的城市意象的追求各有不同,但是似乎人们对不另人满意的城市意象的特点大同小异。这些基本特征正是我们以往设计所忽略或者因为设计者的臆断所造成的。

作者在第一章用来详细讨论“环境意象”这个概念时,为此书增加了一个附录“关于定位的参考文献”,这里面主要是讨论人们依照什么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讨论方位感是通过什么参照物、参照系统来达成的,讨论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附录,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第二章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强,但是仍有一些可以摘记,例如描述一个城市设计很劣质时可以用这样一句:“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另外一个很嘲讽的句子是:“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有时是因为)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

第三章标题为《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详细介绍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是怎样构成城市意象的。在介绍元素时候十分细致,给我触动的是在“标志物”里谈到它很容易被识别而且被当作重要事物,这涉及到作者谈过的意象性包含的“象征”意味,因此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座高楼的摧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而且是象征的消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从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一方面可以以“城市意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纽约以及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更为深层次的失落,而且也可以为“重建世贸”增加理由——一个新的标志物的出现,不仅仅会相对摸平创伤,而且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让建筑蕴涵很多的意味,坚韧?强大?或者其它。作者在这章用了大量篇幅对各个元素进行分析,但是也始终没有忘记,做这种细节的分析是基于经验,同时为了给讨论带来助益,然后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整体考虑,同样,“城市意象”也是落在人们心里的整体素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第四章很认真的讨论城市设计中如何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因此专业性较强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更为精彩的还是他在第一节里面给我们的城市形态的分析,因为充满了人的存在。一开始就有吸引我的内容:“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交通、主要用地划分和关键的焦点,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和社区的感觉在此都能够表现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那么市民能够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和联系,这里因此才能成为一处真正的场所。”上述的句子引我共鸣的是“场所”,与此类似,单纯从建筑本身定义场所远没有引入人以后定义场所有价值。真正的一处场所,应该具备其基本功能,而且能够凝聚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具备交流的可能,而且因为其具有清晰的环境组织和鲜明的个性,能够让人们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的联系,从而能够承载“生活”。

最后一章应该看作一个小结,讲述“城市意象”的概念提出及研究提供了一个城市设计的“新的尺度”。读书笔记的结尾来自这一章:“事实上,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

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始终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我把这样的话理解为作者对人本身的探索,一切的片段全因为人的参与而得以连贯。凯文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描述: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在他在讨论“环境意象”这个词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东西,作者认为环境意象具有可读性,城市是由一系列可认知的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的形态,他这样描述“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这样的定义我随即想到的是景观,一切可观之景。然而凯文林奇似乎是没有这样想。
  “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往后读起来,我记录下了他描述一个城市设计很劣质时用这样一句:“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 在《城市意象及其元素》一章中,文章详细介绍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是怎样构成城市意象的。在介绍元素时候十分细致,给我触动的是在“标志物”里谈到它很容易被识别而且被当作重要事物,这涉及到作者谈过的意象性包含的“象征”意味,因此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座高楼的摧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而且是象征的消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从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一方面可以以“城市意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纽约以及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更为深层次的失落。

“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交通、主要用地划分和关键的焦点,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和社区的感觉在此都能够表现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那么市民能够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和联系,这里因此才能成为一处真正的场所。”
上述的句子引我共鸣的是“场所”,与此类似,单纯从建筑本身定义场所远没有引入人以后定义场所有价值。真正的一处场所,应该具备其基本功能,而且能够凝聚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具备交流的可能,而且因为其具有清晰的环境组织和鲜明的个性,能够让人们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的联系。

当然,在画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公交车没有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了解,那些地方属于完全的空白,对于一些道路我不清楚它们最后的终点在哪里,地图上大片的空白地段我不知道其中都有些什么,结构是怎样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填充的。对于武汉的了解仅限于那几条出行经常经过的道路两侧的建筑的了解,而且还是断断续续、模糊的记忆。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于《城市意象》这本书的一个简单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