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材料作文“过客与做客”素材运用指导

材料作文“过客与做客”素材运用指导

【2016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部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通过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等五位名人的“寻根问祖”,“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备受关注。在片中陈冲有句名言:“你是谁?你爱的人是谁,你就是谁;你是什么?你影响了别人什么,你就是什么。”

其实,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哪怕你闻达八方,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不过,你既然来了这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

这则材料由事例和阐述组成,事例部分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说起,落脚点在陈冲的话上,阐述部分明确表明看法,结合起来,材料指向一个话题:每个人在世间是“过客”而非“做客”,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清楚:怎样在短暂的人生中活出自己,在苍茫的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

角度一:生命不能长久,精神(影响)可以不朽。

选材小贴士:这里需要阐述的是生命的短促、飘忽、脆弱和虚妄,更需要阐述的是人怎样调动自己的潜能和竭尽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生命中开拓出无限的精神世界,由此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也正是这种精神使灵魂超越现实、得以永恒。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叔孙豹说:只有“立德”“立功”“立言”,才能虽久不废、流芳百世。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道家说:人生是不自由的,但可以追求心灵上的自在(灵魂的自由)。本角度适宜从历史和伟人中选材。

角度二:活着的使命在于,认识自我,修炼自我,完成自我。

选材小贴士:这里的“认识自我”有个前提:不为物所役,不为事所困,不为利所诱,不为名所惑,不为生死所惧,真正看清自己。这里的“看清自己”有两个内涵:认识自己作为人类一员的渺小、孤独和不可缺少;认识自己作为个体的特征和独一无二,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有着异于常人的个性、思维和观念。这里的“修炼自我”一方面指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加自己的优势,一方面指锻炼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境界。这里的“完成自我”指完成“小我”的蜕变和成长,更指完成“大我”的责任和使命,使自己的微小生命融于人类的大循环中,在这样浩瀚的坐标系中,成就了理想的自己。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本角度适宜从自身角度出发。

角度三: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留下自身的价值,更在于让自身的价值惠于众人。 选材小贴士:这里的“价值”不论大小、轻重,只要它能证明生命真实的存在过,众人真切的领受过,就可以了。这里的“众人”可以是亲友、同事,可以是陌生人乃至敌人,可以是弱者或边缘人,可以是后人、世世代代,可以是宇宙中任何存在的生灵。“价值”的意义在于传递智慧之真、大爱之善、诗意之美,最终成就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在后人心中刻下永久的印记。泰戈尔说: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歌德说: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本角度适宜从现实中选材。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被俘,后从容就义,年仅24岁。起义前夜,林觉民挑灯写下两封诀别书,他给父亲林孝颖的《禀父书》写道:“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诀别书写给妻子陈意映:“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

1 / 7

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素材点拨:林觉民的热血壮举源于他对自由、正义的执着和他对天下人的体念,因此才能割舍对妻子的深爱和对尘世的留恋。他年轻生命的怒放,他舍身就义的光辉精神,在历史的生死关头,激励了整整一代青年,也使我们后人永远缅怀,反思当下的存在和意义。 个性素材:莫振高,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莫振高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农村的娃仔,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被称为“校长爸爸”;他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被称为“化缘校长”。20xx年3月9日,莫振高因病逝世,享年58岁。去世当晚,全校4600名学生自动集体熄灯,为他们心中的好校长默哀。他的学生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守灵、送别。

素材点拨:莫振高校长多年如一日,对学生爱之深、向社会求之急,并以一己之声望,在贫困生和社会资金之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踏踏实实地尽其所能,为学生们撑起一片天,这是每个教育者应有的修养和自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己所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热点素材:“我是短暂的花朵,也是最长久的琥珀。”姚贝娜生前在歌曲《心火》中这样唱道。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四位导师全部为她转身,记住她的率性,记住她的声音。姚贝娜29岁时被检查出乳腺癌,她选择切除手术,术后选择最高强度的化疗,《后宫甄嬛传》的主题曲和插曲正是她化疗期间的作品。20xx年1月16日,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年仅33岁。这同时,姚贝娜眼角膜捐献手术顺利完成,她的眼角膜已移植给两个人,家人希望她的生命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素材点拨:姚贝娜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张照片,是灿烂的微笑。她用33年的短暂生命做了一种诠释:活过,爱过,笑过,做了她喜欢做的事,成为了她自己,并为此绽放过。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素材演练】

留痕世间

任方芳

佛家有言,生生死死犹如旋火轮不停息。人存于世,生命的确是个终极命题,它短暂,它脆弱,它飘忽,它虚妄。有人迷惧于身体发肤的苦痛,只盼这一生平淡,流逝无妨,何曾想过生命的永不停歇恰恰在于创造价值呢。

有那样一些前行者,辗转于艰难困苦间,恪守本心,玉汝于成。肉体的疼痛甚至覆灭,都无法掩去他们留于人世的熠熠光辉、燎原星火。

革命的血与火带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也带走了铮铮男儿林觉民的性命。林觉民起义被俘前夕,挑灯写就震人心魄的诀别书,诚然他爱父爱母爱妻爱子,然而民族危亡,家国悲啼,他以天下人为念,以一家之痛而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的一腔鲜血洒在祖国河山之上,流淌于一代代年轻人的血脉之中。

生命的价值之花不只盛开在壮烈的殉国之躯上,同样绽放于潜心各领域的大师的一生中。

冯友兰这位一代大哲,终生辛勤耕耘于哲学教育和创造领域,也曾饱受非议,世人诽谤他至积毁销骨的境地,他曾痛心迷惘于“道术迁变”,却始终不曾一蹶不振、自弃消沉,“极难苦寒地,不输一段香”,著成《中国哲学简史》,了却人生大愿。他的哲学结晶福泽后来者,留名青史,他无上的品格让后世关注、敬仰。

程砚秋是四大名旦之一,生于乱世,家境贫寒,教戏的师傅脾气坏打断了他的腿,多年后才好转。七七事变,程砚秋同梅兰芳一般献出了男子气派,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

2 / 7

戏,不留“官座”。正值梅兰芳退隐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京戏眼见衰落,他受着当局的迫害打斗,仍独撑着舞台到了19xx年。多年后他又致力于戏改办教育,被人议论,只掩了内心的悲凉,坚强进取到人生尽头。他走时,报业评论“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他虽已缓缓然退出尘世,却早已成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符号,赫赫然写入历史。

铁骨男儿身报家国,风采大家滋养后世。他们无不是竭尽所能,发挥所长,胸襟广博,心系大众,在自己有限的肉体生命中开拓出无限的精神世界,使被创造出的宝贵价值燃烧,点亮后世。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哪怕闻达八方,哪怕富可敌国,最终也免不了草席一裹,黄土一抔。当岁月的大风刮过,当历史的长河流过,我们应当让自己的一生披沙沥金后存有价值,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人生本无意义,所以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成于自己,存于他人,哺于后世,留痕世间。

【教师评点】

文章从历史和名人中选材,写出人物能够燃烧自己照亮世间的立足点,也写出其令后人神往并追寻的根本,并以毕淑敏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既实在又满含期待的话结束全文,开启有为人生的行动篇章。文章事例翔实,颇有气势,作者对苍茫人生的温暖展望,对当下热闹而疯狂、实际又虚无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警示和激励。

[延伸阅读]

“济生”郑愁予:人类是过客,乡愁乃诗胆

出生于济南大明湖畔的台湾现代派代表诗人郑愁予,最近在海南岛参加2015两岸诗会并获颁“桂冠诗人”奖。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写于19xx年的《错误》,传颂逾半世纪,因其大时代战争年月的归人与闺中人等待的情怀,成为中国现代诗的经典。

在郑愁予等作家的笔下,乡愁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沧桑感的乡愁是单薄的,没有空间、时间、文化、命运共同参与的乡愁是苍白的。

抗战的儿童,内战的少年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写于19xx年的《错误》,传颂逾半世纪,成为中国现代诗的经典,历年来被海内外收入教科书与参考书。此诗写的是大时代战争年月,小城中路过的归人与闺中人等待的情怀,寓意深刻。

“这首诗我写了很多年,写的是记忆里漂泊的心酸意向。它有很多版本,16岁我在衡阳出版第一本诗集,就包括了这首诗,当时它的语言不是这个样子,之后为了内容,又创造了新的形式。”

“命运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很深的乡愁。”?从小母亲就教郑愁予背诵诗词,乡愁的诗意伴随他一生。19xx年秋,在古都金陵生活的郑愁予一家被淞沪战火惊扰,在“南京大屠杀”前两个月北归中原了。“那年我5岁,还记得走前去过栖霞山,枫叶红了。回到故乡河

3 / 7

北,一进村看到一树红叶,我以为也是枫,家人说那是柿树红。”于是, “走过江南”“两树红叶”成了诗人最初的乡愁。

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 19xx年冬天,随父母历经抗战、内战颠沛回到金陵的郑愁予,随二伯父的儿子去了莫愁湖。“莫愁湖里种满荷花,冬天里的荷呈枯黄,很苍凉,就像那时国民政府的战局一样了,也像老百姓心中的凄惶。那种家家户户黯然的景象,我都记在心里面。”

郑愁予是抗战的儿童,内战的少年。‘达达的马蹄’,那是童年逃难时忘不掉的声音。而父亲总在远方,母亲和他一直等待这个‘归人’。”

诗人如今这样解读“乡愁”:“乡愁,其实是宇宙性的。在我的诗里头,意象相当多的是‘流星’‘星空’。流星、陨星、陨石,它们从天空划过,落在大地上了,这个引起乡愁。人类的生命,就像所有生命一样,在这个地球上刹那之间就过去了,都是‘过客’。那为什么叫‘归人’,不叫‘归动物’‘归生物’呢?因为人是不同的,活过一次,对生活过的地方许多的回忆、眷恋等等。所以说‘过客’和‘归人’这个之间引出最多的感触,用歌的形式,把它写出来的,那就是诗人。”

“我的小名叫济发”:

乡愁止于此,生活始于斯

郑愁予在不同的场合谈到过自己的名字。

他19xx年出生在济南一个职业军人世家,出生不久父亲就随部队出发了,为了记住这次从济南出征的离别,父亲给他取了个“济发”的小名。从济南出发,一家人在抗日战争的烽烟中颠沛流离,所以他小时候很不喜欢“济发”这个小名。

“济南的济,就是济水,成就了一座名城泉城。我以前不喜欢我的小名济发,现在不仅喜欢,而且深爱,遗憾的是现在没有人叫我的小名了,我的小名叫济发。”

十几岁时读屈原《九歌·湘夫人》里的句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愁予”打动取来做了笔名。后来在司马相如的诗、辛弃疾词里都读到这个意念,特别是辛弃疾的“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如今,他终于懂得这个“愁”原来是诗胆。因为诗人总要表现对时间的无奈,与西方常常用“死亡”和“爱情”来表现“时间没有了”不同,我们的汉诗是用风花雪月的无常,表现对时间的无奈,恰就是这么个“愁”字。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跟随父亲举家赴台后,郑愁予曾说他的创作是受中国传统的任侠精神和人生的“无常观”影响。这种无常观隐现绵延于其半世纪以来的诗作中。一般说“无常”可能以为是消极情绪,但郑愁予解释:“正因感悟人生无常,而衍生悲悯心和任侠情怀。” “人是万物之灵,诗人更要有性灵。”在郑愁予看来,“性灵”的最高境界是崇仁念,他说,中国传统诗词有儒家济世、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就是要把“仁”这个意念,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受到感应、启示和共鸣。“这是诗人的责任。”

西方人说诗表现的只有一样东西,这是郑愁予19xx年在美国艾奥瓦大学参与“国际写作计划”体会到的,那就是人类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状况。他当时写的《矿工》正是应了这句话,诗的第一行写的是:“当你生下来,上帝在你手上画了个十字。”

老师说这首诗是人道主义的。他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个词,之所以会写这个题材,是因为当时见到矿工的小孩,一放学就在矿口玩,郑愁予就问他们:“你们怎么在这边玩,那边不是有秋千、滑梯吗?”“我们等爸爸出来。”

“所有的诗人实际上都是左派,都是同情弱小。”郑愁予强调说,“很多人写诗常常表现的是自己的私密,这就违背了性灵的作用。”郑愁予说,这样的作品即使文字非常巧妙,但却让人难以亲近。”

4 / 7

郑愁予是性情中人,深具知识分子襟怀,他曾于20xx年赋诗相赠台湾著名作曲家、歌手罗大佑,事缘罗大佑因不满美国特使访台时建议台湾应派兵赴伊拉克助战,愤而在演唱会中怒撕自己的美国护照。这种保护民族尊严的良知与正义感,郑愁予深为欣赏,因而赋长诗相赠,题为《你的真爱,来自生就的台湾良心》。

台湾乡愁文化:“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瓦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

鞠小薇疯行藏地:“我不是过客,是个归人”

20xx年秋天,48岁的鞠小薇第一次进藏,她掬起一捧融雪河中的河水,河水清冽,苍穹辽阔。她不由自主地跪倒在藏区的大地上,泪水沸腾了双眼??

往后的日子里,鞠小薇先后四度进藏,用文字与影像记录下那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冰山、湖水、庙宇、牧场、藏族老者与姑娘??那些藏地的风景在鞠小薇笔下缓缓地流淌出来,宁静而庄严。

与浮光掠影的观光客不同,西藏之于鞠小薇,不是观光地,那里是她的家。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济南的初秋,天空空旷而高远,空气多少有些清冷。萧索的秋风里,记者叩响了鞠小薇家的门扉。

19xx年生人的鞠小薇是山东济南人,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母都是文化工作者。鞠小薇从小爱好读书,与摄影结缘于中学时代,那时她参加了摄影课外兴趣小组,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记者登门时,鞠小薇正在沙发上叠着纸花,脸上有着孩童般专注的神情。她素颜示人,穿一件简单的棉麻T恤和一条牛仔裤。“以前的我不是这样的,穿着考究,每天出门前纠结用哪种高档化妆品,衣橱里是琳琅满目的时装。”鞠小薇说,现在的自己习惯了平日不修边幅,除非重大场合,都是素面朝天。

“那些经历给我带来了从内至外的巨大转变,甚至身边的人都不认识我了。”鞠小薇告诉记者,那是西藏给她留下的影响。她前后五进西藏,走过了西藏所有行政区及绝大多数县镇。

鞠小薇第一次去西藏是20xx年秋天,她跟随国家文物局进藏为布达拉宫、萨迦寺、罗布林卡三大寺进行修缮。在大部队的准备工作告一段落时,鞠小薇搭上了开往珠峰的车。 “与珠峰的约定仿佛是在前世,我追随灵魂到了这片圣地,看到了每一个奇迹都是佛陀的眷恋。”在她的新书中,鞠小薇这样写道。

历经两天的颠簸,鞠小薇终于抵达了珠峰大本营。可是珠峰却被笼罩在浓浓大雾之中。鞠小薇只好在绒布冰川的融雪河旁等待。她试图突破守卫的界限,来到河流的近处,站岗的藏族小伙子竟然放了行。接下来的故事美得令人心醉:“我在河边垒了一个玛尼堆,掬一捧略带奶白又带一点点灰蓝的河水,轻轻送到嘴边,甘甜清冽,冰凉透彻,瞬间放空了自己。再有意识时,竟然发现自己已双膝跪地,泪流满面。”

“珠峰出来了!”在同行的人高呼声中,鞠小薇回过神来。珠峰随着氤氲而散的云雾渐渐现出了面目,鞠小薇跪在珠峰的正前方,眼含热泪,接受了珠峰的灵魂洗礼。仅仅十几分钟过后,珠峰又悄悄地隐在了云雾中。

尽管短暂,与西藏的初见却在鞠小薇心中深埋下了种子。

“九死一生,我跟西藏的缘分”

“西藏对于你意味着什么?”记者问道。

鞠小薇歪着头,重复了一遍问题,给出了答案——“我的朋友问我,你一个人开车赴藏是很危险的状况,万一途中遭遇不测该如何?我跟他说如果让你自己挑一块墓地,你会挑哪儿?毫无疑问,我会选西藏,上天堂比你们都近。”鞠小薇说,自己甚至做好了直面死亡的心理准备。

5 / 7

20xx年5月7日,鞠小薇留下一封遗书,独自驾车踏上了去西藏的路途。她没有告诉任何人,悄然前往心中的圣地。

自此,就是160天的长途跋涉,160天的艰险和朝拜。她驾着自己的爱车,在塌方、滑坡、迷路、陷车、饥饿与恐惧中,没有向导、没有后援,一个人、一辆车,完成了为期160天,行程2万余公里的西藏全景独立采风。

鞠小薇经历各种危险状况,却每每化险为夷。鞠小薇谈起来一如往常的平淡与豁达,“在西藏我死过了多次,却又都没有死成。这九死一生,就是我跟西藏的缘分”。

她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记录成册,出版了自己的新书《藏地疯行》。一如书名,鞠小薇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疯女人”。她的作家朋友韩青说她“具有惊人的直觉。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行动力的人,想到了便马上去做。”自驾去西藏是这样,写书也是如此。

从接到出版社的邀请,决定开始创造,鞠小薇以废寝忘食的状态闭关完成了《藏地疯行》的写作。天气最热的时候,为了平复燥热,她还发明了把脚泡在水盆里写作的方式。

新书创作好了,交给出版社,鞠小薇没再看过一眼。“书写好,交给出版社就没我什么事儿了。要删的删,要改的改,我都不管了。现在市面上有太多写西藏的书,我随手翻翻能被气死,太多不实的撰写和无知了”。

而通过鞠小薇的文字,经由鞠小薇的镜头,我们能够看见西藏最真实的样子。关于外界对鞠小薇冠以摄影家之名,鞠小薇不置可否。“我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连摄影师都算不上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一路走一路拍,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西藏。常常为了一个光线,一个角度花大量的时间等待;也总能抓住转瞬即逝的陌生人的笑容。她的镜头仿佛比别人多了一种身份感。鞠小薇的“直觉”不仅体现在她的经历中,她的镜头里,也体现在她的作品《藏地疯行》的创作上。

次仁卓玛,另一个名字

“那是一种特别好闻的味道,是藏香和煨桑,是一种格外熟悉的声音,是大昭寺广场上磕头的人身体与地板的摩擦。”盲人歌手周云蓬这样描述他对西藏的感受。对于鞠小薇而言,她最真切的感受,是回家。

“去西藏对我来说,就像回家一样。我拍西藏就像在拍自己的家一样。”在西藏的那些日子里,鞠小薇把自己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藏族人的模样,她的皮肤黝黑得发亮,经常和藏民同吃同住,再穿一袭藏族服饰,在藏民中你根本无法辨别出她的存在。鞠小薇说“很多人说我像藏族,连我自己都没有理由怀疑:无论样貌、性格、喜好、情感??太多太多跟西藏亲近。所以,回西藏的路不管有多难,多远,对于我,就像孩子想回家一样,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当然。”

鞠小薇说,自己从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人,在城市里的多种身份往往给她很大压力。在城市里有时候会显得很“弱智”,快人快语的她往往直率的令人却步。而西藏使她找回了自己的天堂,“在这里我完全是自在的,第一次来西藏的时候就莫名的有一种亲切感、归属感,一点都不陌生。”

鞠小薇的另一个名字是“次仁卓玛”,是一个喇嘛为她起的藏族名字。巧合的是,鞠小薇资助的两个藏族孩子的名字中,一个含“次仁”,一个含“卓玛”。这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鞠小薇把自己资助的第二个藏族女孩儿称作女儿,谈起女儿卓玛,鞠小薇眉飞色舞的说“过一阵子我还要回家一趟,我的女儿要结婚了!”鞠小薇把西藏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而那些藏民都是她的亲人。

现在,西藏的神秘感正在消失。西藏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带有太多的商业色彩。仿佛沾了西藏的边儿就能畅销,去了一趟西藏就拥有了谈资。

青藏铁路开通,大量游客的涌入,就连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墨脱县都修了公路。鞠小薇回忆起当年徒步墨脱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短短五天,我觉得是如此漫长,魔鬼般

6 / 7

的蚂蝗,地狱般的路,炼狱般的经历,我终生难忘”。

鞠小薇以近乎赌气的语气说,自己宁愿西藏不要通公路,“西藏是打开了,苍蝇也飞进来了”。西藏的改变一方面的影响来自游客,太多的游客给藏区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是“金钱”对藏区的影响,越来越商业化的景区,迷惑了本地的藏族同胞。“就像传染病,侵蚀着西藏”。

20xx年,鞠小薇在“家里”度过了此生第一个藏历新年。40多天后,离开西藏,踏上归途的鞠小薇开始醉氧,越往回走,症状越严重。头痛,困,几乎睁不开眼睛??抬头看到高速路济南出口的瞬间,她长出了一口气。

“那一刻,我知道,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就这样结束了。”鞠小薇说。

7 /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