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荷塘旧事 2

荷塘旧事

教材分析

《荷塘旧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叙事散文。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同时,还回忆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一件事;通过美景、旧事,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赞美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做到提前预习课文,并会查阅自此含义,对文章的理解已经初步具有了概括能力,能够抓住字词句进行分析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鉴于课文的内容与我们当地实际情况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去感悟。这是一片儿童味很浓的文章,特别适合男孩子的口味,于是可以充分的调动男孩子的参与。

教学设想:

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感知全文,解决生字生词,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突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住“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和谐统一,然后在这条主线上让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拓展和迁移,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深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想把本篇文章分为两课时,四个环节进行授课。第一课时为“初读感知自然之美”。在第一课时中完成词语积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之一自然美。第二课时为“研读探讨—适当拓展”两个环节。在这一课时里要对文章中的难点问题---人美,进行讨论分析,突破教学难点并引导学生适当发散思维,拓展迁移升华文章的主题。

教法上,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并注意点拨。学法上,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质疑并能深入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积累。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情感目标:

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难点是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1.师生用简单的话谈谈难忘的一件事。

2.在美好的时光里总有哪些像珍珠似的记忆,愈久而愈香,下面,就让我们跟作者一起走进荷塘旧事吧!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2.不懂没有关系,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自己弄明白想了解的问题。

二、检查预习状况,解决字词障碍。

(一)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不知道里面的生字生词掌握得怎么样?

1.(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点缀(zhuì) 颤动(chàn) 清澈(chè) 恬静(tián) 骇(hài)

炫耀(xuàn) 攫住(jué)  呕心(ǒu)  憨直(hān)

2.可以先熟悉一下,齐读一遍。重点读一读“点缀、恬静、攫住、憨直”

3.去掉拼音个别读一读生字词。

4.通过预习课文,你不了解里面哪个词的意思?教师随学生的问题而进行点拨。

(此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助功能,学生自己提出不懂,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教师提示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后,试试能不能自己把问题解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三、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预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同学们,相信你们再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

2.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讲了什么?

3.(课件出示荷塘美景图片)同学们,这就是作者的荷塘,你觉得它怎么样?

(此环节中学生可能会说:太美了,迷人极了,人间仙境等赞美性的语言。教师随即板书“美”。)

4.作者对荷塘的描写是怎么样的呢?

四、学生品读赏析文章2—5自然段。

进一步体会荷塘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1.你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把你觉得有意思的话多读几遍。(尊重了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谁想来读,指名读文章。你愿意读哪一部分都可以。你想对听的同学说点什么呢?(此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听读的习惯,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学生自己的体会。)

3.学生读到每个段落时,教师可以随即进行朗读的指导。    

(1)“其中……月牙。”

①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荷塘?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②再读这句话,你是抓住了那些词来读出了自己的体会。

③齐读这句话,他整体告诉了我们荷塘的美。

(2)整个第四自然段。

①你也来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话?谈出你喜欢她的理由。(教师随即板书水美,树美,荷塘美。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和谐的美,实现了自渎自悟。)

②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再读一读。

③指名读这一段,读出水的美,树的美,荷塘的美。(抓住浮光跃金、黑绿、泛着金光、晶莹的新月来提回大自然的和谐美。)

(3)“白天……少女。”

①上一节是夜晚的荷塘美景,这一节写的是——(生齐说白天的荷塘美景。)

②(课件展示实景荷塘美景,学生感官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白天的荷塘更有一番滋味,白天——齐读课文。

③还像什么?你现在最想做什么?(此环节重在发挥学生的想象,提高了审美情趣。)

4.亲爱的孩子们,文章读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如何让我们在读中感受到的美呢?

五、教师小结:

恰当的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下文作者进一步赞美大自然和谐的美和表现农村少年天真、善良、淳朴美好的心灵作下了铺垫。课下继续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作业:

仔细观察一处让自己心动的景色,试着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荷塘的——(生齐说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美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事?

(接下来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

(一)戏水。

1.找到描写我们戏水的段落。指名读6-9自然段。

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可随机板书可爱的孩子,活泼的孩子)

②我发现大家在笑,为什么?(这个环节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学习,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③好,那你就来读读这一段话吧。(课件出示“在几株——摇篮中。”)可见当时孩子们心情怎么样?可以说荷塘的戏水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啊?(生齐说愉快的印象。)

④所以作者把荷塘比作——(生齐说摇篮)把整片荷塘的水比作——(母亲的手)我和小伙伴们在荷塘里游水感觉是多么的——(师生齐说舒服呀!)

⑤是呀,我们没来戏水时,荷塘是恬静的,我们来戏水时,荷塘是喧闹的,我们没来戏水时,荷塘是怎么样美?我们来戏水时,荷塘又是怎么样美?(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大自然中静的美和动的美结合,才是完美的美。)

⑥荷塘因有了我们才变得更加的美丽动人,那你就在大声地读出我们到来时的美吧。

⑦指名读课文。评价读得怎么样?

2.我们并不是仅仅自己在水中钻来钻去,我们还经常举行一些小游戏呢!

①谁来说说“狗刨比赛”是怎么回事呀?

②自己看看文章是怎么写的,同桌交流一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谁想来说说自己的体会?说不出体会也没关系,那你就读出来吧!

④让学生自由读一读。

⑤打水仗更好玩了,你看----(课件出示实景拍摄打水仗的画面。因为远离海边的孩子很少有切身的体会。)如果里面就有你,你来给大家讲讲当时的场景吧!

⑥学生读9自然段。其他想象当时是怎么的场面呀?(激动地,热烈的,欢闹的)

⑦“哗哗”、“扑扑”是些什么词?文章当中还有吗?用上这些拟声词有什么好处?(学生体会拟声词可以更妙的表达出当时孩子们那激烈的比赛场面。)

⑧再读9自然段,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⑨谁想来读给大家听,多找几个孩子来读课文。

(二)除了塘中忘情的戏水,愉快的游戏,在荷塘里还发生了什么事呢?

1.下面现自己读读文章10-18自然段。把你觉得有价值的词语或句子标出来,多读几遍。

2.说说你标的那些词语或句子。谈谈你为什么标这些。

①“然而----绿色边缘线”说明荷塘里也有他危险的一面,我们在尽情快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荷塘里面的规矩。

②从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体会。

③“刚学会了----你们看!”通过“觉得、满不在乎、炫耀、骄傲”可以看出当时作者心里再想些什么呢?

④此刻你是作者的好朋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⑤你是乡下的孩子,你看到他往线那边游过去,你会对他说什么?

⑥你就是当时的小作者,别人对你说这些话,你会怎么想,你又会对他们说什么?

3.教师范读12—15自然段。我怎么样了?

①遇险了,小伙伴会怎么做呢?你看我刚才不听大家的劝告,还笑话你们胆小。

4.自由读16自然段,划出小伙伴们救我的句子。

①反复读读这句话,看看会读出什么?(课件出示这句话)

②学生谈体会。再读这一段,读出由绝望到希望的心情。

5.我被这一吓,吓得哇哇大哭,而小伙伴呢,他们却在哈哈大笑?

①笑什么?

②这是怎样得笑声?我为什么会留恋那笑声?小组讨论交流。

④回报交流成果。(指在使学生明白小伙伴们那亲密无间的友情,伙伴们之间那纯朴善良的爱)

⑤应读出小作者的什么心情

(三)荷塘景美,人更美。让我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①想一想作者难忘的仅仅是美景吗?不是,那还有什么?(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出更让作者难忘的是淳朴而善良人们。教师随既可以板书“人美”。)

三、教师小结:

孩子们,学到这里,你觉得作者想通过它的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是的,美丽的自然景色,纯朴善良的人们,他们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美景图,让我久久难忘,使我永生享用。

四、课后作业:

课后,我们也把自己难以忘怀的事情写下来,好朋友之间互相读一读。

教学反思:

1.阅读之中悟修辞之美。

文中运用了不少的比喻句,通过让学生反复的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这些句子,在情境之中去感悟这些句子的描写内容,从而感受到了修辞对于文章观赏性的重要。

2.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从教学之中不能看出,我处处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因为高年级的孩子已经能从文章的朗读中自悟到应有的知识,而往往我们不放心,不放手,在那里反复的讲,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容易厌烦课堂,突出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更容易有所生成。

3.抓重点词句,反复朗读。

其实,好的文章应该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我们教师讲懂的。在各种各样度的形式之中,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多次融入文本,并通过文本的阅读来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这种先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把文本越读越厚的做法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谛吗?

总的评析: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整堂课上都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朗读,自己的理解。教师只是不断的作者指导性的工作“谈谈自己的理由”。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课一开始,学生就质疑课题,于是整节课就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和生成问题中进行着。一个一个的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不断的尝试着成功喜悦,从而课程在轻松中结束。留给学生更深的问题“我能像作者一样也把自己的难忘的是写下来吗?”

3.语文教学就是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而我们高年级往往忽略“读”这个字,而本节课朗朗的读书声告诉我们,读使我们语文教学中多么重要的环节。学生开始的平淡的读,体会感悟后那饱含深情的读,让我们不得不感动,“读”语文教学的关键。如何运用好读,还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的安排。

 

第二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荷塘旧事》优秀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荷塘旧事优秀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荷塘旧事优秀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荷塘旧事优秀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荷塘旧事优秀导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