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毕淑敏小说中的神话原型

解读毕淑敏小说中的神话原型

忻州师范学院 芳芳

摘要:毕淑敏是当代文坛上以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为支撑,进行文学创作的女性作家之一。她自开始创作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吸引了众多读者,她的每一部小说都蕴含着她对女性、生活以及人生的探索与感悟。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古代的神话原型在各个时代的“置换变形”,或者可以说神话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型,文学是神话不断变异后的产物。毕淑敏笔下的众多人物和结局与古典神话中的人物情节有很多相似之处,总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本文试图拟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分析毕淑敏作品中从“女娲造人”神话传承来的伟大母爱和延续的坚韧精神,以及她从“夸父逐日”原型神话中挖掘出的行文结构,来揭示文学中的神话在毕淑敏作品中的复苏。

关键词:毕淑敏;神话;原型;女娲;夸父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在中国的学术土壤之中扎下了根,并且日益扩大其影响力,为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原型批评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沟通了不同地域的人类情感,而且连接了当下精神与原始情感的共通因素。荣格在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超意识的倾向,它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制造出非常相近的种种象征。这就是人们集体无意识的产物,集体无意识中存积着许多祖先和原始经验的结构形式则被称作原始意象或原型。

毕淑敏自20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创作态势,许多作品深受读者欢迎。不同寻常的军旅生涯和从医经历使她的创作带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但在其作品中也会时时体现出先代文学中的神话原型。“在原型批评理论家看来,先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意象通过‘集体无意识’渗入到一代代作家的血液中,再被这些作家 ‘无意识’地通过一部部具体作品创作出来,并再次影响到其后的作家。”①毕淑敏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以及审美理想寄寓于古老的神话,不遗余力地为现代人寻找着灵魂的归宿。本文拟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对毕淑敏的小说作一个粗略分析,旨在揭示小说中作者的原型意识,并①臧小燕.解读路遥作品的“女神”原型[J].时代文学,2011,2:108.

1

探索中国神话对毕淑敏小说创作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深远意义。

一、女娲神话的置换

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位先于其他神同时也高于其他神的始祖神,女娲是代表人类伟大母亲的女神,这一形象对后世文学产生很大影响。中国历史上关于女娲故事的主要记述有: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渔泥中,举以为人。”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狡虫死,额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说文解字》记载“娲,古人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作为最早的大地母神,女娲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总体来看,女娲主要有两大功勋:造人与补天。

(一)伟大母爱的传承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体现了女性最基本的生育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先民的生殖崇拜。“在传统文化语境中,母亲意味着生命的希望和世界的延续,正因为母性的存在,才使我们的生活中有了亘古不变的情感和家庭赋予人类的眷恋,母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奉献和人们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永远的养分,”①牺牲与奉献往往与纯洁博大的母爱紧密相连。

对温馨母爱的向往也许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毕淑敏借助于原始思维的想象与象征,用自己的作品展示出神话中的伟大女神,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生生不已》中的主人公乔先竹就是一个具有浓厚母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她的女儿姜小甜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被诊断出患有恶性肿瘤,不幸夭折。她自此失去生活的乐趣,虽生犹死。为了以另一种方式留住孩子,已过生育年龄的她毅然决定再次受孕。当过医生的毕淑敏把最深切的生命体验泄于笔端,对乔先竹的怀孕历程进行了详细入微的描写,“她的牙像被陈醋腌过。上下牙对撞的时候,就像两块酥皮饼磕碰,有渣子落下来,”“女人觉得自己像一座老房子。骨头松了,头发一缕缕脱落,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指甲凹陷的像汤匙,手脚一阵阵的抽筋??”①臧小燕.解读路遥作品的“女神”原型[J].时代文学,2011,2:108.

2

①这些直观的生理描写显示着母亲身体的每况愈下,但她并没有为自己的衰弱感到恐慌,反而沉浸在创造新生命的快乐中,无怨无悔。乔先竹身上凝聚着女娲般的无私、奉献、博大、神圣的母爱,她想到的是孩子一天天在长大,想到的是她的牙齿、骨头、头发、眼睛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孩子了。小生命的逐渐生长给她带来了希望,一想到她孕育的孩子,她反而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她为了生命的延续,用自我毁灭的方式,迎来了儿子的降临,她为孕育新的生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她和女娲具有相同的精神气质,是女娲神话原型在毕淑敏作品中的复活。

女娲不仅是具有人类慈爱情感的母亲的象征,还是远古女性牺牲精神的真实

写照。女性孕育生命、热爱生命,为生命做出很多牺牲。《血玲珑》中的母亲卜绣文就是一位富有牺牲精神的母亲,为了挽救女儿夏早早,她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甚至不惜丧失尊严和廉耻,全力配合“血玲珑”计划,只为留住女儿脆弱的生命。为了女儿,她可以把自己当做礼物送给对她颇有好感的主治医生魏晓日,可以忍着厌恶憎恨和她曾经的生意对手匡宗元妥协周旋。正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反复提到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平等的’,‘正因为母爱这种利他的无私特性,所以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爱,是一切感情中最为神圣的’,”②失败一次后,她消耗着逐渐枯竭的身体,冒着生命危险又一次进入了“再造新生命”的工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她的牺牲心理,“我就要把你造出来了”;“造你的那套模具还在,现在把我的血肉填进

③去??啊,现在用不了十个月了,你就可以重新回来了。”在这里,毕淑敏以“女

娲造人”的神话原型真切的体现了母亲为子女所做出的震撼人心的伟大牺牲。这些厚重庄严的牺牲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女性的本能,与女娲造人的气派惊人的一致。

(二)坚韧精神的延续

女娲的另一功绩炼石补天则反映出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女娲作为救助者与再生者之神,她在苍天塌陷、洪水肆虐之时镇定自若地以炼石补天,拯救广大生民于危难困厄之中。毕淑敏笔下的许多人物形象也①毕淑敏.银牦牛尾[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65-67.

②卢海英.女娲原型意象与毕淑敏小说女性形象的关联性[J].湘潭大学学报,2008,32(6): 124.

③毕淑敏.拯救乳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6.

3

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崇高的事业,奉献给他人。《红处方》的女主人公简方宁美丽、优雅、无私、敬业,她本可以做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可是她希望自己一辈子过得更有意义,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她毅然选择了去戒毒所工作,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那些瘾君子,给他们带去光明和希望。她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与那些被毒品腐蚀了的灵魂作顽强的抗争,用自己的生命去蔑视卑鄙堕落,呼唤崇高信仰。在这项艰巨的任务中她承受了丈夫残忍的背叛,病人疯狂的报复,同行无耻的出卖,她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一切,为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她身上,沉淀着女娲不畏艰难、刚毅豁达的原型特征。

毕淑敏笔下的众多人物用她们坚韧的毅力完成着如女娲般的“救世”理想,《拯救乳房》中年过半百的程远青就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她放弃学业,抚育幼女,到国外陪伴丈夫读书,打工助学,含辛茹苦。结果在丈夫戴上博士帽那天,她被丈夫无情地抛弃了。可是她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在不惑之年毅然选择了继续留学深造,完善自己。在她组建的心理治疗小组内部成员互相攻击,缺乏团结,甚至在被告知小组里藏有内奸的情况下,她都咬紧牙关坚持着,她在逆境面前展现出了女娲身上的坚韧和果敢。她通过她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一个个被乳腺癌折磨的病患走出心理阴影,重获新生。《女心理师》中的贺顿不畏艰难,矢志向前,努力实现梦想,从无依无靠、任人欺辱的乡下小女孩蜕变为学识渊博、受人尊重甚至敢于挑战心理学权威的女心理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女人之约》里的郁容秋因为个人的生活作风问题被其他工人所孤立、看不起,但她没有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反而勇敢地揭了女厂长发布的“黄榜”, 执着地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尊严,靠自己的努力付出和聪颖智慧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同时她们身上无一不闪耀着女娲坚韧顽强、忍辱负重的光辉。她们都是女娲的化身,在困境中进行着一次次的顽强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女性博大的精神力量。

女娲原型已幻化为“种族记忆”而沉积在中华民族人们的内心深处,不管历史如何演变,她身上所积淀的母爱力量和精神内涵将在中华大地上延绵不断。在毕淑敏的小说中,女娲被置换为一个个鲜嫩靓丽、光彩照人的女主人公,可以说这些女性是作者对女娲神话进行审美再造的结果,作者通过她们虔诚地表达着自己对女性力量的崇拜景仰,突出了其作品对原始神话的关照。

二、夸父神话的再现

4

神话艺术是上古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诸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拿大批评家弗莱①认为,神话作为最原始的艺术类型,它的形式及形式所反映的思维意义的普遍性,使它成为原型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载体,从而就被等同于原型,”②夸父是一位具有强烈进取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追求者,以夸父为原型,后世人们创造出了许多神怪故事。古籍中关于“夸父逐日”神话的记载主要有: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饵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列子〃汤问》

“这个故事表现人民对勇敢、力量和伟大气魄的歌颂,对死后不忘为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的赞美。”③

想象力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而神话是这一天赋伟大的产物。由于神话参与建构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因此,当千百年之后它成为原型仍然深藏在现代人的深层意识之中,能够引起大家强烈的心理共鸣。阅读毕淑敏的众多小说,我们可以发现神话“夸父逐日”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

(一)由夸父神话衍伸出的叙事环

在毕淑敏的作品中,她尽情地书写着英雄的卓越,死亡的崇高,尊严的无价,生命的伟大,可以发现其中“夸父—逐日—牺牲—邓林”是一个常见的叙事环。在这个环里,常常有一个高大杰出的人物,他们总是相信一项伟大的事业是需要用鲜血来祭奠的。他们的崇高精神则令后来者思索、感动,受到鼓舞。在《昆仑殇》中,号手李铁明明知道在高原上吹号有生命危险,但是为了完成鼓舞士气、①弗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也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大师级思想家和理论家,以《批评的解剖》一书而闻名.

②王玉朋.女娲神话原形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置换变形[J].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 13.

③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83. 5

凝聚力量的任务,他“仍逆行而动,不断地变换着位置,急速地奔跑,不歇气的吹??”他最终将生命的所有气力化作号声吹出去,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炊事班长金喜蹦,看到战友甘蜜蜜不堪忍受巨大的体力消耗,不仅自愿背起其干粮包、十字包、手枪等物资,而且在飓风卷起甘蜜蜜向深渊滚去时,他抢先扑到悬崖边用身体挡住了她,拯救了别人,自己却坠下了悬崖??他们的肉体虽然毁灭了,他们的行动却完美地完成了伟岸人格的塑造,诠释了英雄的意义、人性的崇高,深深的震撼了读者。参谋郑伟良聪颖优秀,能力突出,但是军队里的绝对服从意识使他无力反抗“一号”首长慷慨激昂的向无人区进军的拉练动员令。在他的潜意识里,“一个人对死不怕,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正义的,他不怀疑自己的精神追求,知道自己被若干人所支持。而宗教的力量使他觉得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他是有罪的,并且是孤立的。人不怕死,却怕有罪。”①他牺牲后,由于军队里有条例规定战士不准谈恋爱,于是他与心爱的人被分葬于陵园两角,拉开尽可以拉开的最远距离。“命运可以摧毁伟大崇高的人,但却无法摧毁人的伟大崇高。”②在他们为了理想,为了尊严而牺牲的悲剧氛围中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法国的桑吉内蒂曾说:‘悲剧的真正形式在于奥狄浦斯犯了罪而又为城邦牺牲了自己。’”③据此来看,其中最大的悲剧角色无疑是指挥官“一号”。作为第一批进藏队伍中的一员,他虔诚地热爱着这片只出产“石头和大风的土地”,他骄傲地反驳敌方军官对我国领土的不敬,他忍着病痛的身体始终走在队伍的前面,他在队伍缺乏食物时忍痛杀掉自己的爱马,他将一块无法分辨的骨片埋入烈士陵园??但也正是这个重视尊严、珍视牺牲的人让烈士陵园又添了座座新碑。当他醒悟过来时,留下的是无穷的惭愧与悔恨??

在毕淑敏的作品中还有众多如同“逐日”的“夸父”一样的英雄形象,他们为了理想与信仰,不惜牺牲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美好东西。《最后一支西地兰》中的焦如海教授在险恶丛生的条件下,生理和心理饱受屈辱,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争取到医疗实践器材,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作为一名医者应有的信仰。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心仪姑娘的美好未来,《补天石》中的徐一鸣甘当一块补天石,放弃上医学院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留在条件艰苦的高原。《教授的戒指》中的医学教授利用特制戒指与患者身心相通,切身体验病人的痛苦,他以高尚的医德换得了弟子的倾心追随。 ①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5(1):75. ②黄丹.英雄的哀歌—《史记》“项羽”式悲剧英雄原型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02,3:30. ③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5(1):75. 6

(二)体现“生命超越”主题原型的结局

弗莱认为“文学总的来说是‘移位的’神话,文学实际上是古代神话原型在各个时代的置换变形。”①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的心灵,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这与神话息息相关。因为文学和神话有不解之缘,文学最深层的神话因素可以看作人类自身欲望和经历的历史积淀,能够引起普遍的、久远的共鸣,它们在情节、主题、意象、人物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夸父化身邓林的结局显示了他死而不已的顽强意志,既是上述叙事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又有其独特的深刻含义。人们想象性地超越了俗世生命的有限性,使本来有限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生生不息乃至永恒。

纵观毕淑敏的小说,也有类似的结局。这些结局大多总是充满希望,积极向上,传递出一种正能量,能够驱散读者心中的阴霾。这种相似性不单是巧合,也许和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和国外文学相比, “按照弗莱的看法,对于西方文学传统而言,有两大文本体系构成了原形的渊薮,那就是古希腊的神话和希伯来人的《圣经》。??相对于中国文学传统而言,??既不存在像希腊、罗马神话那样丰富而完整的神话体系,也没有产生类似犹太—基督教那样的人为宗教及其圣典,我们只有少量残缺、零碎的神话文本片段和叙事规模尚未成熟的史诗雏形,其原型意义显然不能同西方神话和史诗相提并论,”②不过,中国神话并不是我们祖先偶然的想象,而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和对当时社会真实生活的反映,包含着原始人类的种族意识和原始文化精神,并且成为我国文学艺术的土壤和以后各个时代作家创作的素材源泉。

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喜剧结局似乎比悲剧结局在数量上更具优势,更受人们欢迎,也更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共鸣。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一种原型可以发出比我们的声音强烈的多的声音,谁讲到了它,谁就可以唤起无数人的遥远回忆,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中国古代的许多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无论在人生中经历了怎样的大悲大喜,遭遇了怎样的坎坷磨难,大多数人在故事最后总会有美好的收获。比如《柳毅传》中的龙女先前遭受夫家的无理虐待,孤身牧羊于郊外荒野。她与柳毅的姻缘也颇为不顺,一波三折,但最后她总算觅得如意郎君,一家团圆美满。《牡丹亭》一剧中男女主人公情路多舛,生前死后遭受多方势力的阻挠,①王玉朋.女娲神话原型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置换变形[J].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 13.

②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465. 7

他们据理力争之后也终获皇帝赐婚,二人得以结为伉俪。《红楼梦》揭露四大家族兴衰历程,述写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之悲剧,却仍然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等等。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可以归于一种“生命超越”的主题原型。

根据荣格①的理论来看,集体无意识是生来就有的,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主要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原型则是由人类长期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转变而成,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之后被外在显现出来。它最初呈现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为神话形象,然后在不同时代通过艺术创作在无意识中转化为各种艺术形象。“生命超越”主题是中国文化心理中的集体无意识,大概萌发于最古老的巫术仪式,其原型应是孕育于人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神话时代,处于蒙昧、半蒙昧状态的人类对当时的自然环境和自身情况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他们用神话中的许多不死之神,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宙斯、普罗米修斯、玉皇大帝、嫦娥等等,来表达自己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和他们的愿望。这些神通常无所不能,长生不老,掌管世间万物天上人间。神话中还有一些神,虽然死了,却可以像东升西落的太阳一样不断地复活,夸父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弗雷泽认为‘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灵魂还有一个特性,既他可以移居到另外一个躯体内,也可以寄付在其他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身上,灵魂寄付不仅是可能的,有时甚至是必需的,这样才能够使它免遭不测。’”②人与物等同是原始思维的特点之一,所以,我们可以把夸父等同于他手中的桃杖。桃杖化为邓林,实质上也就是夸父自己化为邓林。他穷其一生矢志不渝的追逐太阳,最后因过度劳累而死。但他虽死犹生,他由生到死的个人生命在由死到生的持续发展中获得延伸。这则神话柳暗花明的结局带给人无尽的希望和无穷的幻想。同样,毕淑敏的小说《拯救乳房》的结局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那些患者个个“千疮百孔而又无比复杂”,他们中有曾经自暴自弃计划自杀的成慕海,有患得患失怀疑爱人的花岚,有消极颓废玩弄爱情的大学生张云若等各色社会人物,但他们经过精心治疗后都摆脱了疾病带来的阴影,走出封闭自己的小天地,能够正视死亡,在饱经磨难之后,可以坦然的画出各自的“生命线”,畅想自己的未来,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血玲珑》中卜绣文的第二个孩子夏晚晚最终没有被用于手术而抽①荣格,瑞士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②王晶波,钱光胜.中国古代“死而复生”故事的类型与演变[J].甘肃社会科学,2012,6:190. 8

掉骨髓,沦为药物婴儿,得以平安来到世上。姐姐夏早早的病也在梁秉俊的努力探访、查询之后可能通过“元素疗法和百血丹”治愈,母女三人都度过险境,故事在皆大欢喜的氛围中结尾。

毕淑敏的很多作品结尾都显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红处方》中简方宁遭遇患者丧心病狂的报复陷害,热爱生活和生命的她不愿做一个没有感情的“白衣机器”,当不能以她热爱的方式生存时,她最终从容地选择了离去。在其为公殉职之后,她的事业并没有随之瓦解殆尽,她的好友沈若鱼没有因为亲临戒毒所目睹其中的种种是非与黑暗,接触各种被扭曲的灵魂而心生畏惧,打道回府,而是选择了勇敢地接替好朋友的工作,继续她未尽的追求,小说在“一个人死了,整个世界仍在生机勃勃的向前”的乐观情绪中作结。

“夸父”们正是因为乐观地相信有个光明的彼岸,才义无反顾地逐日。毕淑敏的小说启示读者,为了理想,为了目标,人们需要流尽所有的鲜血与泪水,不顾一切地去奋斗。《花冠病毒》一书描写了一场可怕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较量,肆虐的病毒差点毁了一座城市,高危的险情使得大家人人自危。医学教授于乘风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亲自解剖患者尸体而感染病毒,年过半百的抗击疫情总指挥在重大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下溘然长逝,青年学子凌念为了救治患者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些人走了,剩下的人并没有停止他们向前奋斗的步调,在国家和医疗人员以及社会各种力量苦心孤诣的坚持下人类终于战胜了病毒,小说中的燕市彻底平息了此次花冠病毒感染。主人公罗纬芝经历患病、被熟人暗算以及失去爱人等巨大痛苦之后得以重获真爱,开启新的人生??

夸父尽管渴死在逐日的旅程中,但是他手中的桃杖化为邓林,化成一片可以为后来者提供继续前进方向的路标,给他们以希望与光明。夸父身上不畏困难、勇敢求索的英雄气概和无私献身、造福他人的精神品质,也将世世相传,激励后辈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毕淑敏的贡献在于她为整个社会提供了真理,提供了方向,在于其如夸父一般不懈寻觅真理的坚毅努力。

结语

神话原型是人类原始文化心理的综合表现,也是民族记忆的历史沉淀。通过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毕淑敏的创作,可窥见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深切的洞察,可以看到毕淑敏通过笔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高大伟岸的“英雄”,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结局,“无意识”的表达出了人类感情中伟大无私气势磅礴的母爱和人类面对生存困境时坚韧不拔不屈前行的精神,为读者指 9

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奋斗的力量,同时显示出了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相信这也是她的小说广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诺斯罗普·弗莱,(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3]宋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毕淑敏.银牦牛尾[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7]毕淑敏.拯救乳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8]杨晓林.神话—原型批评刍议[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4).

[9]朱兵.小说中的原型化及其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6).

[10]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5(1).

[11]卢海英.女娲原形意象与毕淑敏小说女性形象的关联性[J].湘潭大学学报,2008,32(6).

[12]王玉朋.女娲神话原型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置换变形[J].德州学院学学报,2007,23

(1).

[13]许辉.毕淑敏散文的女性视角[J].闽江学院学报,2003,24(1).

Unscramble the prototypes of myth in Bi Shumin’s novels

Department of Chinese, class0903 Wang Fang

Instructor: Li Danyu

Abstract: Bi Shumin is one of the contemporary women writers who rely on lfe experience. She has attracted a lot of readers since she began to write novels. All of her works contain her inspiration and exploration about women and life. The criticism theory about the prototypes of myth take the view that literature is the prototypes of ancient myths’ “Zhi Huan Yuan Xing” in times. In other words, myth is the basic prototype of literary creation. In turn, literature is the product of myth’s heteromophosis. A lot of characters and endings in Bi’s novels are similiar to the concepts in ancient myths making readers seem to have met before. This work apply the myth- prototype theory to announce the revival of myth in Bi’s works by analyzing the mother’s love and spirit passed on Bi’s works inheriting from “Nv Wa Zao Ren” and the writing structure excavated from “Kua Fu Zhu Ri”.

Key Words: Bi Shumin’s novels; myth; prototypes; Nv Wa; Kua Fu

致谢。。。。。。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