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读后感

《无人生还》读后感

郭子豪

20124395

以前一直很喜欢读关于推理类的小说,因为这很惊险,很刺激,能带给人新鲜的感觉,喜欢有惊喜,喜欢有期待的感觉。随着一层层薄纱被揭开,随着一层层迷雾被推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喜出望外的感觉总是让人舒服,又惊奇。每次读一本推理小说,总是会受益匪浅,越看越喜欢。

荒岛上仅有十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凶手。但他们接连死去,无人生还。那么谁是杀人犯?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后,还能使自己的杀人计划照常实行?他(她)为什么杀人,又为什么给自己也贴上死亡标签?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显然把自己逼入了创作的险地。面临此景,侦探小说作者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天才的构思自圆其说,另一就是假托“心理悬疑”“奇幻”一类低劣手段胡说八道。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死,还剩九个人。九个小兵人,熬夜熬得深。一个睡过头,还剩八个人。八个小兵人,动身去德文。一个要留下,还剩七个人??”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十个被害者先后像歌谣中描述的那样死去,使之带有谶语的色彩。它使这小说的文字冷飕飕的。你的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那漫不经心的声调中带着一丝死亡的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到无形的恐惧。

克里斯蒂似乎是深信人性本恶的。在谋杀案中,几乎每位出现在现场的人都有作案动机。克里斯蒂在对每一位嫌疑人加以排除时,都顺便嘲讽着他们的阴暗一面。凶手预先在留声机中放置了录音,在众人上岛后逐个宣布了他们的罪状。原来每位上岛者的心头都藏有一个秘密:军官为了泄私愤故意将下属派往危险之地;医生醉酒后动手术致使病人死亡;女孩儿为了帮情人获得遗产故意制造了一起事故??所有的人都受到了指控,小岛变成了审判之所。 在绝境中,有人心头坦然,因其多年来已无法承受罪恶感带来的痛苦;有人不以为然,因其从不曾以自己的罪错为忤;还有人惶然,有人凄然。但无论怎样,从贵族到底层,岛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装扮,在最残酷的现实面前表露了最真实的一面。渴望生命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想法,渴望解脱则是所有人的企盼——困境或道德上的解脱。

“他们究竟是谁杀的呢?”直到小说临近终结,这谜团一直困扰众人。最后是一份神秘的自白解开了谜。真正令人吃惊的,不是行凶者那难以为人察觉的作案手段,而是他(她)的身份和动机。人性的悲哀在最后的剖白中无法抑止,海中的荒岛犹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错的反思中变得无所凭依。文明在小岛上荒芜,道德的流放地万物萧条,无人生还。这部小说在此时变得深刻起来,当后世的读者一再感叹克里斯蒂“目眩神迷”的写作技巧时,似不应忽略她笔下流露的哀叹之声。

 

第二篇:无人生还

《无人生还》读后感

在欢快的寒假假期里,我阅读了一本著名的侦探小说女王—— “阿加莎·克里斯蒂”写的一部令人深切感到正义感的作品,名叫《无人生还》。

这本书主要写了十个素不相识、身份各异的英国人受一位名叫欧文先生的大富豪的主人之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的一座孤岛上的豪宅旅游七天。客人们到齐后,主人却没有出现。当天晚上,一个破旧的收音机发出一个神秘的声音进行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包括管家、仆人罪恶的秘密。接着,一位客人离奇地因窒息而与世永别。接着,肆无忌惮的暴风雨令整个小岛与世隔绝,不知是谁切断了唯一的“救命稻草”——电话线。《十个小士兵》——这首由格林兄弟创作的古老的童谣变成了恐怖的死亡咒语。如同歌谣中预言的,客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并且每死去一位客人,餐桌上的小士兵就会凭空消失一个??杀人游戏结束后,竟无一人生还。

故事中瓦格雷夫法官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到有一股强大的正义感萦绕在我的周围,使我产生对他的敬佩之心。原来,这一切都是瓦格雷夫法官的所作所为。我不得不说,瓦格雷夫法官的头脑是十分的聪明,他能让无恶不做的罪犯都能准确地按照童谣的故事情节结束自己丑恶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做出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否则就会遭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谴责。并且还让我明白了我们如

果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的话,我们应该尽力去制止,并对做出这些事的人进行舒心的教导。

总之,看了这本书后,我的感触非常的多且非常的深,我建议大家也能阅读这些对人的心、身都有益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