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射雕英雄传》有感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巅峰时期的巅峰之作——三部曲的中间一部。

《射雕》的出名是实至名归的,它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什么都不懂、资质平平的傻小子,凭借着自己的毅力与决心,一股蛮劲,敦厚善良的内心还有坚持不懈的奋斗努力,历经一路坎坷磨难,终于成为武功绝顶,英明震中外的一代大侠。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算是一部励志的小说,而且是精彩绝伦的小说,轻易引人入胜,营造了一个并立着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武侠世界,身处当时代武功顶峰的几大高手齐聚华山,已大毅力竞技,传出”华山论剑“这一个光听起来就激情澎湃的词语。种种种种,都这样的吸引人的眼球与精神。无愧于武侠小说的领军之作。

《射雕》的小说更有内涵,但真正说最为广大群众知道的,无疑是其同样出色的几次翻拍电视剧。我看过的有83年版的香港无线的黄日华版本,94年版的张智霖和朱茵的版本,还有03年版的李亚鹏周迅版的。从小时候到现在,一直以来,这个小说里的虚幻的世界就深深的印记在我心里。

不得不说,我确实很喜欢这一部小说,我喜欢它里面的人物。除了郭靖之外,当然还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女人黄蓉,真可谓最具女人味的女人,风情万种,顾盼生姿,用俗套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还真不为过了,可说是无数男士心里女生的形象代表。当然,在《神雕侠侣》里面的形象是更加的符合这样的形容。而在《射雕》的黄蓉,就更偏向于古灵精怪、诡计多端、调皮玩厌的黄花姑娘,可能因为还是年轻。除了黄蓉,还有很多,就如上面说的无绝,还有飞天蝙蝠的柯镇恶等,都是很有个人特色的形象。

而除开人物的钟爱,还有武功的精彩让我心生向往。鼎鼎大名的九阴白骨爪,天下间至阴至毒的爪功,出自于前朝武功宝典《九阴真经》,为东海桃花岛岛主黄药师之弃徒梅超风所学,并曾引起一股《九阴真经》争夺的江湖风波。更鼎鼎大名的还有降龙十八掌!天下至刚至阳的掌法,为一等一的武功,是天下第一大帮——丐帮的传承武功,与打狗棒法并立,为每代丐帮帮主所必学武功。丐帮第二十九代帮主洪七公因吃了黄蓉的菜肴上了瘾而传给郭靖,郭靖坚持不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此功一施展起来威力无穷,确实为郭靖的杀手绝学。此外当然还有打狗棒法,一招天下无狗,震慑四方。吸毒欧阳锋的蛤蟆功,南帝一灯大师的一阳指,东邪黄药师的落英神剑掌,全真教的北斗七星阵法,都是这天下一等一的武功。而这科目繁多、林林总总的武功,金庸靠自己一人之力,诠释得完美无瑕,让人不得不佩服啊……这样的一个武侠世界是读者向往的,当你一读开书,就如身临其境,不能自已。

《射雕英雄传》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与历史紧紧相扣,重现最是爱国情怀、侠义江湖的时代、北宋末期南宋起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情节让人心胸开畅;有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有咄咄逼人的金国势力,混乱的局势,英雄辈出,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背景,让人惊叹不已。

杨康无疑是个悲剧,所有与杨康相关联的事,都构成了这其中悲剧的元素,也可独立成章,也可混为一谈,而杨康则是这所有元素的集合体和承载者。可以说,杨康是他生命中所有悲剧的“集大成者”,他无从摆脱,无从救赎,也无从放弃,他的悲剧不是舞台的悲剧,而是人生的悲剧。 杨康的悲剧始于父母的一代,杨铁心和包惜弱的悲剧,也包括完颜洪烈与包惜弱的悲剧。完颜洪烈无疑是所有悲剧的始作俑者,他掌控了一些人的生死,却无能于去掌控苍天幕后的命运,于是最终自己也陷入了悲剧之中。杨铁心和包惜弱的故事更加适合在舞台上,以戏剧的形式表演,他们的悲剧更加富有戏剧性,也具有一切优秀剧本的素质,包括故事的紧凑、戏剧的冲突和张力、大起大落的情感、大悲大喜的高潮,乍然而止的结尾,令人深思和唏嘘的余味。杨康对于完颜洪烈一直不下毒手,一方面可以看作是他贪图富贵,这是主要方面,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完颜洪烈将他养大,当作亲生儿子,对于杨康是有恩的。在生父、养父、国家前途、个人命运这种种激烈的矛盾斗争当中,杨康迷失了自己。既是可恨的,又是可怜的。

金庸最大的特点就是“绵密的情节”。他的小说,一个情节接着一个情节,连绵不断,层出不穷,虽让人眼花缭乱,却不是繁冗不羁,而成前后贯通,浑然一体。我觉得他小说情节的这种特点,可以用他作品的“桃花岛”来比喻。每一朵桃花都是非常美丽的,可是金庸的作品不是一朵桃花,也不是稠密的一树桃花,而连绵成一片海岛,每一棵桃树都不是随便栽的,都符合奇门八卦之术,好一片桃花岛,阴阳开阖,乾坤倒置。

 

第二篇: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 ——品读金庸之《射雕英雄传》

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

——品读金庸之《射雕英雄传》

阅读过程

如果说我心目中有一个偶像的话,那就只能是金庸金大侠了。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 。天下武侠作者奇多,繁星满天,唯有金庸才是侠之大者,众星拱月。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辉煌。这不是说他的作品拥有众多读者,而是说他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或者说,将中国传统诗意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活于现代的中国人,通过他的作品,得以与传统相连接,寻找到一丝苍凉而温馨的归宿之感。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也是读者心目中"中国之魂"的最好的载体。所以,它一发表,便真正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金庸武侠小说鉴赏宝典》中写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时说:“《射雕英雄传》一出,那是真正的全城轰动。金庸此时无人敢与争霸,武林至尊的宝座名分终于定下,再没有人怀疑,金庸便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真命天子。” 曹正文先生称赞此书说:“高山大海,千军万马,笔掀波澜,气势逼人,山水为之动色,日月为之惨淡,可谓古今罕见。”《射雕英雄传》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是巨大的,当时曼谷的读者等不及的要看《射雕英雄传》的新章节,报馆通过电报拍发武侠小说,这在报业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它倒不一定是金庸最好的作品,但却是金庸最重要的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它里面写到的人物有个性,情节很精彩,文字最漂亮。最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中充溢着"有所担当,敢于担当"的风骨。铁肩担道义,这是中国老百姓最崇尚的英雄品质,也是金庸最心仪的人格理想。他把这种英雄品质和人格理想,借着气势磅礴的《射雕英雄传》,尽情抒发,倾诉无遗。

我最早接触《射雕英雄传》是在六岁的时候。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村里的电视机很少,还是黑白的14英寸的,我很高兴我家那时就有一台,夏天,乡邻们忙完了农活,就聚在我家的场院里,围着我家搬在外面的电视机观看节目,我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认真的观看电视节目而没有捣乱,就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吸引了我,《射雕英雄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时看到的郭靖和周伯通结拜的镜头。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了《射雕英雄传》等金庸作品的原著,对金庸的狂热爱好一发而不可收拾,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射雕英雄传》的原著我在高中的时候才读到。看完了金庸所有的武侠小说,每次与人交谈,我都会不经意的将话题引到金庸及其作品方面,大谈特谈自己对金庸作品的见解,感觉非常快意。但是我每次说到金庸的作品如何的博大精深时,就感觉胸中虽有千万言,但就是无非准确的系统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直到上了大学,我在图书馆找到了关于金庸的一系列书评,如获至宝,花了很长时间去研读,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对金庸的解读和我已经知道但无法系统的表达出来的东西很相近,很多内容在我看了以后就觉得那就是我无法表达出来的东西,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每次看到这样的内容,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大叫,英雄所见略同!这些书在很长时期内一度成为我的精神食粮,有著名的金庸研究专家,曾担任张纪中的《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碧血剑》等多部电视剧的文学顾问、编审的陈默著的《陈默评金庸系列》,包括《人性金庸》《文学金庸》《文化金庸》《影像金庸》等等,有严家炎的《金庸小说

论稿》,还有覃贤茂主编的《金庸武侠小说鉴赏宝典》等等。

在阅读了大量的金庸书评之后,我对金庸作品的认识渐渐明了清晰起来,在上学期班级组织的百家讲坛活动中,我曾登台讲过金庸。内容基本上就是将自己的认识和看过的书评糅合而成。系统地讲,金庸小说包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涉及历史、地理、化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饮食、文物、民俗、武术、科学、技术、工艺、医药、爱情、人文等诸多方面。《射雕英雄传》自然也不例外。

阅读心得

关于金庸及其作品的研究现况,有这么一种说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个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事实上,正如“红学”的兴盛,一个以金庸武侠小说为研究对象的“金学”,也正一天天地引起广泛的关注。九八年五月份,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召开了“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学府,以及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地的学者与会。这意味着“金学”开始进入国际汉学界的较高层面的视野。九八年,又有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协会颁授“当代文豪金龙奖”,金庸与巴金、冰心三人荣膺。在海外,早已有“金庸学会”,而台湾远景出版社推出的一套10册《“金学”研究丛书》,更掀起了“金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在大陆,“金学”研究也已起步,在不远的将来,“金学”将大有发展。

事实上,中国大陆已经有人对金庸及其作品做过系统的研究,尤以大陆“金学”第一家——陈默的文字量最大。陈默是第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金庸的人。。严家炎在19xx年春为本科生开讲“金庸小说研究”,标志着金庸小说走向大学讲台,其根据自己讲稿整理而成的《金庸小说论稿》,19xx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还有很多人都对金庸做过系统的研究,但就目前来看,对金庸的单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的的文论还比较少。而对金庸系统地研究可以概阔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其次,他的小说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金庸的武侠小说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大量的金学研究文论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深入细致的展开而得到的。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其中的主人公郭靖也深得一般中国读者的喜爱。他善良忠厚、坚豪勇敢、勤奋刻苦,练就了一身卓绝的武功。他的一生,几乎毫无缺点,是君子,甚至可以说是"圣人":对父母孝,对国家忠,对爱情贞,对朋友义。他不仅是武林豪杰,而且尽忠报国、保卫社稷,是典型的"侠之大者"。这个最初看似有点愚笨的小子,却凭着他的坚韧执着,不但练成了一身卓越的武功,而且最后成长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我认为全书的最大亮点在于最后郭靖与铁木真关于英雄的论争,铁木真问郭靖:“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郭靖回答说:“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郭靖又说:“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这是郭靖对英雄的看法,也是金庸超越了快意恩仇的传统侠义观,通过郭靖对侠义作出了更高层次的阐释,那就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阅读总结

一直以来,武侠小说都被家长和老师看成是不利于我们成长的东西,但是我

依然乐此不疲的阅读武侠小说,长久以来, 阅读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金大侠的作品,我始终认为,武侠小说不仅无害,而且还会催人奋进,给人以成长的启迪。一般而言,武侠小说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且不论是老一套的黑白正邪对立的小说,还是金庸波澜起伏的大作,读起来都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即把自己假想为小说中代表正义一方的主人公,这个代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别人我不敢说,至少我是这样的,或者说大多数人是这样的。在代入的过程中,我们会随着主人公的成长而成长,一般来说,我们将自己假想的对象都是小说中人格魅力最大的人物,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理所当然的,我会把自己假想为郭靖这个人物,因为郭靖的成长历程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成长为一个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的过程,充分而深动的阐释了勤能补拙的道理,这个过程,不仅有他的勤奋和坚持不懈,还有他为人处事的博大胸襟······如果把这其中的好东西全部挖掘出来,肯定能写一本关于成功与处世的专著了,甚而读完后我们还可以跳出来换个角度想,连郭靖这样一个质朴木讷的人都可以成大器,我们不会比他笨,为什么不行呢?这样岂不是又能增强我们的自信,起到励志的作用?可以说,《射雕英雄传》对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至今都还在向着郭靖那种博大的胸襟而努力修身养性。

崔坤武

襄樊学院

汉语言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