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香草的深情

屈原与香草的深情

——兼论《离骚》中的香草意象

指导老师: 邓绍宽 学生:刘文武

摘要 “香草”意象在《楚辞》中出现的频率极高,而在《离骚》中尤甚。香草是屈原的精神人格和价值取向的寄托,是其精神力量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信仰。楚文化的深厚积淀影响着屈原对香草的神情,并在个中融入了“洁与不洁”的宗教经验。

主题词 屈原 香草 楚文化

《离骚》一个芳香异彩的奇幻世界:“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江离、辟芷、兰、木兰、宿莽、申椒、菌桂、留夷等等,这些植物香草充斥在《离骚》之中,让我们感受到袭人的香气,鲜花的簇拥,仿佛进入一个植物的王国。而这,都是屈原钟情于香草的结果。

一、 香草:灵魂归宿

屈原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屈原自身的政治遭遇和人格魅力,同时还把楚国历史的、现实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生活的全部更集中的表现出来。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司马迁对他的高度评价,说明屈原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文弱书生,在政治外交上也颇高的才能。总的来说,屈原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教养,并怀揣政治梦想的伟大诗人。《离骚》中提到: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屈原深感国家的危急状况,并积极地想用革新政治挽国家和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党人”之“偷乐”,路幽昧而险隘!楚王也不明时非,尽信谗言,反反复复,置国家危难于不顾。

此时,“全世界都是他的对立面:楚王不信任他,党人排挤打击他,他培养的人才随波逐流倒向敌人一边,普通老百姓不理解他,女嬃、灵氛、巫咸等人也只是同情他,劝他去国或随大流。”[1]屈原内心孤独无助,他宁愿孤独一世,在 1

他孤独中求得求仁。

屈原“上下求索”:抠闾阖、游春宫、求宓妃、见佚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旧乡临睨、仆马悲怀。可是,最后竟是博大九州,无与我同心之女!草木零落、众芳芜秽,使屈原郁结于心,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兮,今直此为萧艾,使屈原悲痛欲绝。

当时情况让他不能直言,屈原就利用香草这一意象抒写了内心的伟大的孤独和悲愤,将自己的理想人格都付诸于其上。这是屈原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屈原笔端诗心和灵魂的归宿。在他个体受到压迫和排挤时,他依然对国家不离不弃,将情感寄托于“香草美人”之上,然后从彭咸之所居,毅然跃入汨罗江中。这是为国家和整个民族的伟大的一跃。

二、 香草:历史选择

《楚辞》中香草是一个不定代词,或君子,或贤才,或小人。楚国偌大一个国家为何偏中意香草,屈原为何又钟情于香草,以使后人一想到香草便联想到屈原,其原因何在?

第一, 楚国的地理环境:楚,泽国也。楚国在沅和湘的交界处,是一个多山多河流的国家,气候湿润,利于香草植物的生长。

第二,环境影响性格。由于山川河流的原因,楚地水气充溢,烟雾迷离。楚民族的天性中就摄取了山川天地的精气,形成热情浪漫、追求原始自然美德的民族特性;而肥沃的土地、温暖湿润的气候也使楚国成为香花香草的大花园,为楚人的采撷提供了丰足的物质条件。楚地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香草生长的环境和楚人对香草的钟爱。

然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楚国地域文化。在《九歌》中,巫术师喜用香草来装饰自己的身体,因为楚人认为,这样可以博得神灵的喜爱,从而使神灵庇佑他们。这样,通过香草与神灵进行沟通。这是由于楚地巫术文化的流行。古时有两件事可以成为大事:一是战争;一是祭祀。祭祀是巫术文化的延伸。古人政教合一,巫史文化得于流行,而楚王就身兼巫师和国王双重的职能。因此,香草便在楚地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它的芳香、洁净的特征和在巫术中用来辟邪或祭神使其获得神秘的神性价值,也具有了一种亲密和威严。“而屈原曾任的官职三闾大夫据说就与祭祀活动有关,在这些经常性的祭祀活动中,香草起到了重要的 2

与神沟通的作用。”[3]正是这样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使屈原选择了香草,这是历史的必然的选择。

三、 香草:宗教信仰

在《离骚》中,屈原多次使用香草意象,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里的“‘佩’,古音疲。带也。这里作名词用,指佩带在身上的香草。古代男女同样佩用,以祛除不详,防止恶浊气味的侵袭。”[4]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句有双重涵义: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隐喻自己的勤勉的进修中所养成的独立不移的坚强个性;另一方面,它不但说朝到夕,而且也包括了从春到冬的过程,暗示时间流驶之速。”[5]从这里可以看出,香草已经被当作一种深刻的信仰沿袭下来,并一直传承。这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香草植物的图腾。

《离骚》中香草的出现是一道美丽风景,它的神秘让人捉摸不定。在楚神话中,佩带物能和生命进行感应,佩饰能给予生命力量,使人获得无形的力量,从而祛除疾病和邪气,从而进入到宗教的领域。《九歌》中,香草为巫所持,一迎神,一送神。是导引神的灵物、洁物,是和神灵进行沟通的媒介。“在仪式中使用香草并不仅仅在屈赋中可见。它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的早期,它经常地出现在巫术与神秘仪式之中,传说它具有降神、通神、强化人的超自然能力。”[2]如《九歌·东皇太一》中,气在吉日良辰,美玉锵鸣之后,“瑶席兮玉填,盎将把兮琼芳。惹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后叙鼓乐歌舞,“灵僵赛兮胶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繁会,所以君欣然而喜。

香草成为楚民的精神信仰,在生活中也反复出现。佩饰就是楚民日常生活中出现最多的关于香草的东西。《离骚》中出现的佩饰与周代的玉佩不同,这种佩饰是楚地对香草植物的崇尚而决定的。楚人的香草佩饰也不是把干燥的香草粉饰后装入囊中,而是直接系在身上,这是对原生态香草的最高崇拜。在屈原看来,香草佩饰也与佩带香草的个体有关,什么人佩什么香草,因此香草也象征着个体的精神品质和形象。这更增添了香草的神秘性。因此文中也通过多种方式与香草发生关联,用芳香洁净的香草来隐喻自己俊洁的人格,并表现了香草在《离骚》中具有超自然性,超世俗性以及巫术般的迷幻性和原始宗教的神秘性。

四、香草:人格象征

3

王逸的《楚辞章句? 离骚经序》对屈原用香草美人的情况作了一个总结:“《离骚》之文,依诗取义,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妄;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之霓,以为小人。”清叶燮言:“授美人以喻君王,指香草以拟君子。”清朱鹤龄《愚庵

小集》:“离骚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陈沉谈到义山的诗时言:“义山五七言律,多以男女遇合寄托君臣,即《离骚》美人芳草之意。”

从这些可以看出,“香草”受到了诸多关注。屈原以香草为媒介,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高洁、正直、热情、不肯折腰事权贵的高大形象,从而在无形中竖立起他高尚俊洁的精神人格。即在《离骚》中他用兰、蕙等香草比喻自己的品质、志行的高尚和纯洁:“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与香草的“香”对立的还有一个“恶”。 又以臭草或萧艾比喻变节者或坏人:“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香草美丑的对比,使“香”更“香”。在恶草丛生的环境中,香草能芬芳依然实属不易。这也暗示屈原在浑浊腐朽的现实社会依然保持自己精神人格的高洁的难能可贵,在高度的压迫下不坠青云之志的坚贞。屈原深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因此极为重视修身。无论环境多艰难,他仍然坚持修身洁己。如《离骚》中说:“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离骚》中香恶美丑,其实是“洁与不洁”的观念。如文中提到:“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兮。”“户服艾以盈腰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苏粪以充韩兮,谓申椒其不芳。”都是相对的意象成对的出现。而这,也正是宗教中“神圣—世俗”的观念。“这类经验是一种类宗教经验。”[6]它反映一种独立而且分离的力量。世俗世界的纯粹和美好、原来和真实被怪异和恶行以及疲倦、死亡等所污染,与神圣相对立。如众人对屈原的污蔑和加害,而屈原则誓死捍卫这种纯洁的神圣。他上天入地,九死未悔的精神感动了所有读者。这就是香草“洁与不洁”观念对《离骚》的渗透。

屈原对香草的深情,其实就是对个人高洁品质和美政思想的坚持和探索。屈原作为楚人,有着和楚民一般的对香草的特殊感情,只是他把香草运用到了自己的人生中,使得自己与香草有更深的情缘。无论是楚文化中的香草,还是屈原笔下的香草,都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是楚人一直吹求的永恒的王国的象征。

4

注释: [1] 吕菊.屈原的香草之恋【J】.西江大学学报,2000/04:第64页.

[2] 何炜.香草一种意指解读【J】.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3:第71页.

毛丽.楚辞中的“香草”之意蕴【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第28卷,第4[3]

期.

[4] 马茂元.楚辞选【M】.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2002/01:第5页.

[5] 马茂元.楚辞选【M】.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2002/01:第5-6页

[6] 何炜.香草一种意指解读【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第72页.

5

 

第二篇:屈原与

林梦菲

屈原与《楚辞》研究

楚辞的产生:“楚辞”之名,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 :

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用事。

汉武帝时,与“经”并列,乃一种专门的学问。

西汉末年,刘向把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等所作楚辞体以及自己的《九叹》,辑成一书,取名《楚辞》。

影响楚辞的因素:

首先,楚声、楚歌是楚辞的直接源头。其次,楚辞是楚地文化长期浸润的产物。此外,楚辞的诞生与战国时代纵横游说之风及散文高潮亦相关涉。

“ 楚辞”别名:骚,骚体,屈赋、骚赋、楚赋

楚辞与汉赋的同:不歌而诵

异:

屈原与

楚辞的基本特征;

其言甚长:篇幅、容量、句式,富于表现力

《氓》、《七月》80余句

《离骚》、《天问》370余句

充分体现诗人思想的广阔,感情的深刻与复杂,语言驾驭能力;

诗经多为四言体,楚辞以五言加“兮”或六、七言为主,句式参差错落、灵活自由

易于淋漓尽致地表达缠绵悱恻、哀婉凄清、郁闷悲愤、慷慨激昂、起伏跌宕、一波三折等复杂情感.

其思甚幻:想象奇特、丰富的幻想,浪漫主义

不局限于真实细致地描绘现实世界和身边的日常生活,而是着力于抒情,表现诗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主体感受。

抒情富有个性特色

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其文甚丽:语言瑰丽、表现手法丰富

与《诗经》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不同,楚辞的语言以华美绚烂见长。

辞藻丰富:江蓠、秋兰、宿莽、申椒、菌桂

连绵词汇:陆离、缤纷、婵媛、委蛇、容与

对偶工整: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其旨甚明,不遵矩度:悲剧色彩和悲剧精神

《诗经》表现个人情感比较克制而显得平和蕴藉。

“楚辞”多弥漫着哀、怨、愁的情绪,充满忧患意识,突破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使充沛的激情得到毫无拘束的鲜明表现,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成就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激情、热血、生命熔铸于文字

楚辞的地位,影响:

楚辞中的《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能够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推动了诗歌语言的发展。

楚辞是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其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手法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楚辞创造的香草美人手法影响后世,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作者,以其高洁的人格魅力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一股刚烈之气,培养了中

国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屈原生平与作品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问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楚威王元年(前339)(另说前340/353)生,约卒于前278年。61/62/75岁。威王在位11年。 怀王(前328-298,共30年)时左徒(张仪使楚是怀王16年,丹阳大败是怀王17年,怀王18年屈原从齐归来,张仪又被放),屈原当时29岁。

两次飘荡在外:一次汉北,被怀王疏远;一次江南,经长江、洞庭湖、湘沅,被襄王放逐。 屈原出自宗族感情,站在维护楚国立场,主张联齐抗秦。这不仅符合楚国利益,也符合中原传统文化。中原普遍认为,秦是西方外族,以法、势屈挠天下,为“虎狼之国”。 《战国策·赵策三》:“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屈原对自己的理想和行为充满信心和希望,对自己遭到不公正待遇充满悲哀、愤激之情,以诗歌倾泻坚贞不屈的悲剧一生。作《九歌》《离骚》《天问》《九章》等作品。

《离骚》

《离骚》的女媭是谁?

“女媭”到底是谁,以往认为是人名,其身份则有诗人之姐姐、妹妹、侍妾,以及女巫、贱妾(党人)等不同说法。游国恩先生认为是楚国女性的通称,楚语谓女为媭

求女寓意是?

1、求贤臣、贤士——求与自己同心的贤人

以王逸《楚辞章句》为代表而首创其说。洪兴祖《楚辞补注》、清戴震《屈原赋注》,今人姜亮夫《楚辞通故》均从此说。

2、求贤君:始创于朱熹《楚辞集注》。

3、求贤后(贤妃)

清钱澄之《屈诂》:“故思得贤女,正位宫中,以废嬖而沮谗也。”

4、求理想政治:文怀沙《屈原集》、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

5、求通于君侧的人:(游国恩《楚辞女性中心说》:“因此他既自比弃妇,所以想要重返夫家,非有一个能在夫主面前说得起话的人不可。”以此比喻求通于君侧的人,请其代为言说,唤醒楚王,使之能理解自己。

6、寻求爱情:

顾农《〈离骚〉新论》认为,《离骚》求女没有政治寄托,屈原是个并不快乐的单身汉,决不是一个没有恋爱经历的人,他求女,是寻求以美好的爱情来填补政治上失落后留下的心灵空白。

7、求女中豪杰:清·屈复《楚辞新注》

8、求怀王

清·奚禄诒《楚辞详解》:“高丘之无神女,断指君说,怀王留秦未返也。”

9、求知音

今人赵逵夫《<离骚>的比喻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貌问题》,认为《离骚》求女乃屈原求知音和理解的心情的写照。(《屈赋新探》)

10、文化习俗说

赵沛霖《<离骚>求女的寓意及其观念基础》认为《离骚》中屈原通过求女与之婚媾所具有的传统观念意义来寄托其追求国势强盛、民族兴隆的内心情怀和愿望。(《河北学报》1991.1) 梅琼林《〈离骚〉:原型追索——兼论求女之本真意涵》(《学术月刊》19xx年5期)认为:求女情节是一种以性恋关系与性恋情结模式为原型的楚国巫风现象的体现

11、寻求政治婚姻说

刘士林《〈离骚〉“求女”意象勾沉》(《江汉论坛》19xx年):“求女”为寻求政治婚姻,结成政治血缘同盟。

12、“恋母情结”说

梅桐生、刘中黎《论〈离骚〉“求女”情节的深层文化心理》(《贵州文史丛刊》20xx年第2期):“求女”情节系统流露了屈原强烈的“恋母情结”心理,“求女”是屈原强烈的 “恋母情节”作用下的喻“求君”的意象。

13、“祭祀模式”说

过常宝《“上下求索”:一个祭祀的模式》(《文学遗产》19xx年第6期):神游求女是一次完整的祭祀仪式中的索祭部分,是祭祀大神舜所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离骚》一文则是用祭歌的形式,向万能的神灵泣诉自己的悲惨遭遇 。

《九天》

歌、乐、舞三者合一,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内容:①颂神

②人神之恋

③赞颂英雄

神:《东皇太一》为至尊之天神

《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 翳)

《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

《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

《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

《东君》祭太阳神

《河伯》祭河神

《山鬼》祭山神

人:《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属于人鬼

《礼魂》

《天问》全诗几乎由问句组成,它的标题就是问天的意思。这个天在先秦时代包括自然的天和神秘的天两个方面。

屈原的思想人格

思想:美政,修名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乘骥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人格: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们走向那里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圣洁的诗歌中,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

——普希金《纪念碑》 屈原的伟大之处,并非他那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实践行为,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的进取模式。

第一、忠君爱国。他对楚国怀有“深固难徙”的钟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深沉眷恋情绪,本国没有希望,甚至遭祸殒身,但他仍然希望存君兴国;受到疏远、流放之后,他怨君更忠君,将“俗之一改”寄希望于“君之一悟”,因而有恋阙思君、表白陈情的倾诉,有抨击群小、以显己美的对比。

第二、独立不迁。屈原廓其无求,头脑清醒,独立于世,横而不流,他追求正直、光明,鄙视周容、佞曲,即使备受摧残,穷困茕独,谣诼攻击,无人支持,也不改弦易辙。为了美好人格、操节的保持,他牺牲了欢乐、升擢,也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第三、上下求索。对理想、对真理、对美政的追求,执著不懈,不屈不挠。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第四、好修为常。志行高洁,仍不断完善。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历数内美,论修明志,博采众善,自我约束,锻炼与完善

与众不同的是,屈原汲汲以求的是以上四项的“全能”,力图将执著不舍的深切眷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好修不懈的崇高品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

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模式、完人模式,是屈原的伟大、独特之处,亦是其痛苦、悲剧之源。

后人对屈原的认同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梁启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