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

一、基辛格论均势及其三种均势模式(第三到第六章)

什么是均势?基辛格在第一章就谈到均势的概念。他指出,欧洲深陷均势政治之中,是因为中世纪统一诸国的美梦幻灭后,留下一群实力相去不远的国家。没有一国有足够的国力能够一统天下。最具侵略性成员的言行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换句话说,便是取得一种权力的均衡。”基辛格重视均势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均势体系虽不能避免危机或战争,但如果作妥善安排,其作用则在于是一国控制他国的能力及发生冲突的规模受到限制。它所追求的是稳定缓和,甚于和平。”(p.13)

在《大外交》接下来的几章中,基辛格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欧洲近代的均势。但作者指出,美国历史上从未参与过均势体系,冷战期间,国际政治的原则也与均势体系大不相同。在两极世界里,我们无法佯称不同势力的冲突会对大局有益,因为有一方得就必有一方失。冷战后美国的相对军事力量会逐渐衰落,因此新的国际体系会朝均势的方向发展。(p.15)

基辛格把道德因素引入其“均势”体系中,区分出三种均势模式:以“共同价值”为基础的,以“梅特涅模式”为代表;以“现实政治”为原则的,则分为消极维持的“不列颠模式”和积极推动的“俾斯麦模式”。

“梅特涅模式”中,各国以君权神授为国家间“共同价值”基础,再加上梅特涅高超狡黠的外交手腕穿梭其间,欧洲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为了以维持欧洲均势并平息法国的复仇之心,维也纳和会保证了法国拿破仑革命前所获得的领土,结果是法国仍可安心于维也纳体系。基辛格认为,各国对均势国际体系的承认是维护均势的必备条件之一(他将其称为“道德均衡”)。如果保留一个对现实不满的国家,将为未来埋下战争祸根。在基辛格看来,二战之所以爆发,在于一战后对德国处理不当,使得德国人渴望复仇,打破均势。 “不列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帕默斯顿和迪斯累利。其表现在于,当均势形成时,不以积极的外交手段来维持这种均势,而是寄希望于各方自制不来打破均势。一旦均势被打破,英国将不遗余力地联合各国来恢复原来的均势。在基辛格认为这种均势是不足取的,而且英国在当时所能采取的“光荣孤立”政策在当代已无复制的可能。

“俾斯麦模式”是指,俾斯麦为保证德国的统一地位及避免邻国对德国的猜忌,而在均势体系中运用外交手段调整所进行的一种尝试,尽可能多地寻求德国与某一国间的共同利益。“尽可能多地多方面地建立亲密的国际关系,建立重叠的联盟体系,并运用影响力以缓和交锋双方的诉求,以前述手段防范反对均势的挑战(p.146) ”。“俾斯麦模式”的优点在于在没有“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益,其缺点在于如此复杂的联盟体系运作起来十分困难,只有俾斯麦这样掌握高超外交艺术的人才能做到。威廉二世炒掉俾斯麦之后,该体系随之分崩离析。

二、 基辛格均势外交思想的形成原因初探

为什么基辛格会形成完善的均势外交思想?该思想毫无疑问起源于旧世界,而迥异于美国强调道德的外交传统。基辛格作为一位学者和政治家,我们在分析其外交思想时,我们有必要回顾基辛格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背景,以期从中寻出一些左右他政治理念和学术思想的蛛丝马迹。

基辛格19xx年生于德国,作为犹太人,他和他的家人在19xx年希特勒上台后目睹了对犹太人的种种迫害和敌意行为。并最终在19xx年举家移民美国。在一个新的国度,年轻的基辛格开始了其艰苦奋斗的过程。他当过送货员、上过夜校、学过会计,直到二战爆发基辛格应召入伍,才在军中加入美国国籍,并从此迎来了一生的转折。在军中基辛格遇到了弗里茨.克雷默,一位享有声望的德裔学者军官,在后者的鼓励和引荐下,基辛格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从一个普通士兵,先后成为将军的翻译和被占德国小镇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基辛格听从克雷默的建议,在战后入读哈佛大学。十年寒窗,基辛格在19xx年出版了他的两部著作《重建的世界》和《核武器与对外政策》,奠定了其在美国的学术地位,完成了其从默默无闻的新移民到主流知识精英的阶层跨越。

这一实现“美国梦”的过程,塑造了基辛格的性格特征。克雷默曾回忆道:“这段经历使他寻求秩序, 使他渴望被认可, 即使这意味着要取悦于他认为智力比他低的人, 渴望被认可以及不信任和不安全的心理倾向都是对被人类历史上最可憎的一页所颠倒的童年的自然反应。”基辛格的老朋友、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也将之归因为基辛格“获取认可的难民心态”。 这一融入社会获得认同的过程,使得基辛格具有很高的现

实性和灵活性,帮助他后来能在外交实践中左右逢源。但同时也体现在其思想中,寻求中庸和妥协的特点。 在这一点上,基辛格和汉斯.摩根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个人早年悲剧式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的现实主义认识。基辛格并不奢望理想主义者的和平观念可以真正带来和平,而是相信基于均势的稳定才是真正可行的和平。这一点与摩根索何其相似。他们都是欧洲人,谙熟近代欧洲英、法、俄、普、奥的合纵连横,梅特涅、俾斯麦等人的纵横捭阖,并对此带有某种怀旧和眷念之情。同时,两人又在强调均势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又谈到道德因素对于形成均势的重要性。摩根索在阐述其均势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权力均衡的条件时,摩根索特别提出了共同道德观念对于权力均衡和国家体系的稳定的基础性作用。 而基辛格在分析梅特涅均势模式时,也提出正统合法性带来的道德均衡,也是国际秩序稳定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和摩根索一样,基辛格毫无疑问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但同时具有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观,绝不会对国际道德的因素置若罔闻。而和摩根索不同的是,基辛格马上就要登上曾经属于梅特涅、俾斯麦们的世界舞台了。

三、 基辛格的均势外交实践(第二十六到第二十九章)

60年代中后期,基辛格进入美国外交决策层,开始书写自己的均势“大外交”历史。此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中,其相对力量较二战结束之初已经下降,而欧洲、日本,以及未来的中国正在崛起。基辛格指出,“越南终于象征着是重估美国在发展中世界的迫切时间,也是在保守和过度扩张之间寻求适宜地位的紧要关键。”(p.680)。美国在战后初期的遏制战略,源于其自由世界领袖和保护者的道德抱负。但越战的教训告诉美国,它无法维持不经过深思熟虑的干涉主义。因此就有了接下来的关岛讲话和尼克松主义: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而对苏联和中国两个共产主义大国,美国也将不完全以意识形态为纲,而是采取了“实力加谈判”的总方针。正是这种基于实力均势的考虑,才有了后来的“三角外交”。

当时在基辛格看来,“如果我们能够确认我们的猜测为真——即苏联与中国彼此之间畏惧对方之心,远大于她们对美国之戒惧——美国外交上就会有一史无前例的大好机会。”(p.698)而尼克松和基辛格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中美接近的外交革命,并在美苏中三角战略中占据了主动。“因为尼克松政府借由戏剧性地对中国开放,设法为苏联趋于缓和创造出重大诱因……在外交上,一方有较多的选择,另一方选择相对较少,它在追求其目标时就必须更加小心翼翼。的确,在这种局势下,可能就会产生诱因让对手寻求放弃其作对角色。”(p.695)基辛格本人在中美秘密外交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此无须赘言。

在基辛格看来,冷战结束后,“失去了强大的意识形态威胁或战略威胁,使得各国越来越以其眼前的国家利益,执行其外交政策。在五六个大国以及许多小国参加在其中的国际体制上,就和过去数世纪一样,必须借由调和、均衡各自竞争的国家利益,去建立秩序。(p.779)。但是21世纪的世界均势又要比19世纪的欧洲均势规模更大,新兴的大国逐渐浮现。其中“在所有的大国或潜在的大国中,中国的声势最盛”。(p.801)

可以说,中美关系将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的晴雨表。从未来的一个长时段来看,中美两国的实力将逐渐平衡,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可能会形成新的两极均势吗?如果是的话,中美两极会比美苏两极更加和平吗?基辛格在本书中没有给出答案。这个问题将继续留给现在和未来的外交实践者和国际关系研究者。

当阅读完最后一页《大外交》时,我不禁为书中呈现出的大国间纵横睥睨,外交世界里的变幻风云所折服。全书的共三十一章,每一章都环环相扣,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像走迷宫一般,对前路一无所知却又充满向往。从第一章开始,就如同一副宏大的画卷缓缓的展开,轻描淡写了诸国的外交历史,欲说还休的点画了他们的外交走向,让人忍不住往下阅读,一问究竟。细数《大外交》中提到的那些历史人物,现实主义如罗斯福,理想主义如威尔逊,战争狂人如希特勒,铁血睿智如俾斯麦等等,每一笔都宛如行云流水般传神的时那些原本写在平面上的人物立体化了,一个个仿佛呼之欲出。连斯大林一个狐疑的眼神,丘吉尔一个微妙的表情这样细节之处都被基辛格这样大师级的人物细腻刻画出。当然这幅画卷的背景也很广阔:如果以时间为主轴的话,从一战到二战到冷战,再到朝鲜战争和越战,以及后来的冷战。在这时空交错的画卷上,我们看到了外交场上风雨变幻,国家间关系微妙复杂。而国家命运的航船往往掌握在舵手——掌权者手中,有人优柔寡断就有人蛮横霸气,有人微笑就有人哭泣,有人抓住历史的机遇就有人被历史所淘汰。《大外交》的执笔者基辛格沉着大气的勾勒出了整个如史诗般的一部二十世纪外交史。

我们从大外交里的来看一战:当史学家们还在为谁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而持不同意见争论时,基辛格却点出了“举不出是任何单一国家导致如此疯狂的迈向毁灭”。他从各国外交风格出发,把一战前欧洲诸国的心态都有条有理的剖析清楚来看,最后得出结论:“欧洲国家把均势扭转为武器竞赛,却未能意识到现代科技与大规模征兵,已使爆发全面性战争成为国家安全及整个欧洲文明最大的威胁①”诚然,德国和俄国完全失去了节制。

从一战到二战,历史的车轮碾过一圈。其中发生的外交事件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更加扑朔迷离的是隐藏在背后的国与国之间的勾心斗角,博弈角逐。不得不说《大外交》作者基辛格独具慧眼,将这其中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看了个清楚明白:一战后法国饥不择食的外交政策,英国缘木求鱼式的均势外交,法德的苦大深仇,英法的历史恩怨,苏联的半路杀出,美国“理想主义”的游说,诸国对刚提出来的“集体安全”概念的摸不着头脑,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的复兴。究其原因,一小部分在于于德国政府富有技巧的谈判,且善于拖延,“甚至大量印制马克纸钞,拿到公开市场上去购买外币来偿付,也就是大肆膨胀其币值,钱虽付的很多,实际上却没有太多资源流出。②”更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德国钻了战胜国诸国间的矛盾,借了美国与苏联的东风。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是史瑞特斯曼,“他明白即使在凡尔赛的重重束缚之下,德国仍有实力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他并不像民族主义者所批评的,而且与纳粹的作风正好相反(后来纳粹的作风打断了以渐进且几乎必然是和平的方式),他靠着耐心,妥协及欧洲各国去的共识的有利环境,达到他的目标。心思敏捷使他能够以文字上的让步,尤其是在敏感而具有象征意义上的赔偿问题上,以此换取终止对德国的军事占领及促成长远的变革,这些变革必然能使德国居于日益重要的枢纽地位③”。除此之外,基辛格还提到了史瑞特斯曼政策的成功推行和德国的复兴不能忽略德国资源丰富实力十足,凡尔赛合约反而增强了其地缘政治地位。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在心中赞叹到基辛格不仅是眼光敏锐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还是视角新颖的史学家,当然由于《大外交》这本书,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角色又是一位文笔矫健具有感染力的作家。

相比于一战,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到的二战更为详细一些。可能是由于作为美国的前国务卿和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第一手的资料,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所以在他笔下评写二战前的背景和二战爆发后英法美苏与德国意大利从交涉到交锋,都有其独特而吸引人的观点。那些领导人的个人性格,决策能力,心里有着什么样的主意,在基辛格看来都仿佛了如指掌似的。比如说对于苏德协定的签约,基辛格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是斯大林的待价而沽。对于二战中出现的那个全人类战争史上都罕见的战争狂人希特勒,基辛格的对其性格才艺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有着草莽英雄的本能,以及对对手心理弱点其准无比的掌握,排除异己④”。这一点可以在后边他利用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思想,法国求自保的心态,一步步的跨出了凡尔赛所划定的国界。可以说基辛格是用着刻画希特勒的笔,同时一笔一笔勾勒出英国法国所走的绥靖政策之路。当然,推行绥靖政策的国家不止英法两个,但历史赤裸裸的告诉了我们:这条绥靖主义之路走得并不会平坦,反而到后面极有可能引火上身,悔不当初。当然最为心酸和悲哀的,大概是那些诸如捷克波兰这样的小国家吧,他们成为了大国间政治的牺牲品,绥靖政策的祭奠品。

像是可怜的战争屠宰场上待宰的羔羊,作为一个国家的尊严被践踏到最底层,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另一个层面的表现。事实证明:短暂的苟且偷“安”不可能换来长久的和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通读《大外交》后我们会发现书中的一个小细节就会印证这句玄妙的话。一战前俄国在亚洲所向披靡的完成了扩张,它将远东划归为自己的地盘,认为其他国家无权插手,所以一旦欧洲望向东方它便有所不满。“这同样的问题又在二战结束后重演:西方盟国主张东欧的命运关系到欧洲的整体,斯大林却坚持东欧,尤其是波兰,属苏联的范围,其未来应与西欧民主国家无关⑤”。斯大林也像过往的沙皇一般独断独行,以致西方势必形成某种军事联盟(北约)以对抗苏军的推进,解除苏联对一些国家的压制(表现为共产主义渗透的等)。从俄罗斯到苏联,一样的对领土贪婪渴求不容别人分一杯羹;从沙皇到斯大林,一样的对权力狂热追求唯我独尊的去统治国家。这两次大战的前前后后,经过一代的时间这个历史模式又重新现身。

管中窥豹,略加一斑。以上这些这只是大外交里那精彩纷呈的章节中的惊鸿一瞥。除此还有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战,冷战等;功过得失兼有的外交政策如现实主义政策,冷战期间的遏制政策等;震惊世界的国际事件如匈牙利事件,柏林危机,苏东剧变等。这些从基辛格独特视角出发看到的冷热战争,领导人物,历史事件,外交思想等就这样慢慢勾勒出了一部气势如虹的《大外交》。

合上这八百多页的书时,像是欣赏完了那幅宏大的画卷,每一笔都仿佛出自神手,飘若惊鸿,婉若游龙。作者在书中写出的那些发生在国家间的恩怨纷争,外交家们之间的纵横睥睨,领导人之间的明暗交锋,仿佛信手拈来的一个个深藏在脑海中的大大小小的故事,用一根或明或暗的线,穿成了精彩迭出,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的《大外交》,我想这跟线,就是基辛格所奉行的现实主义外交吧。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外交家,他对理想主义提出了含蓄的批评,这点我们也可以在书中看出来。

博尔赫斯曾说:“我在心中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一幅如图书馆模样一般的天堂愿景图,大概是又一本一本好书拼凑而成的吧。《大外交》这本书从创作到完成的时间不长,但她在我眼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好书。可以说《大外交》是我的一角天堂,但愿我能够在以后的读书生涯中邂逅更多的好书,让我的脑海中的天堂愈加丰盈,充实,美丽。

 

第二篇:_大外交_与基辛格

《大外交》

大外交与基辛格

与基辛格

Ξ   

对于任何卷入现代国际关系的国家而言,对外事务在和平时期关乎利益的增减,而在战争时期则直接意味着生存与灭亡。套用中国古代的一句老话“兵者,国之大事”,我们现在可以说“外交,国之大事也”。

经历了1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今天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不断扩展的世界经济体系、与不断加深相互依存关系的国际社会融为一体,中国内部的变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的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同时,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中国在现存世界体系中的责任和地位也正处于变化之中,中国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塑造自身的国际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实呼唤中国外交要生发出更多的战略性理论思考。用基辛格博士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外交哲学”,而不能仅限于把外交事务当作“行政问题”来处理。

海南出版社此刻推出基辛格所著的《大外交》一书,可以说正值其时。亨利?基辛格是本世纪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外交家之一,而19xx年出版的《大外交》则是他的最新作品,凝聚着其长期从政经验和理论思考的结晶,堪称外交学或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此书对中国国际问题学界的参考借鉴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Ξ金灿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138?美国研究

《大外交》纵论古今,视接万里,洋洋近70万言。夸张一点说,读这本书可获读四本书的功效。

首先,这是一本国际关系史著作。年,洲“三十年战争”和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首开

大外交与基辛格

交之先河,一直写到20,、现、,20世纪前的美国外交进行一番,,以及此后近一个世纪的美国全球外交。在基辛格看来,威尔逊主义代表了美国外交思想的主流,其基本特征就是:强调道德主义,把外交中的政治问题法律化,对美好人性和世界和谐充满幻想。这种外交主流传统,来源于美利坚民族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文化,而与世界其他人类(基辛格尤其着重于与欧洲旧大陆的比较)的现实政治权力均衡观大相径庭。20世纪美国外交的得失,以及深深打上美国烙印的本世纪全球政治的利弊,都与威尔逊所彰显的这种道德主义外交紧密相关。

再次,这是一本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国际政治方面的理论著作。本书的大量论述都超越了经验层次,极富哲理。比如政治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气质与政府政策的关系,传统体制和现代民主体制下公众与领导人相互影响的不同模式,历史经验与各个国家外交思想之间的深刻关联,权力均衡与观念一致的内在联系,等等,所有这些方面的论断都有其独到的心得,给人以理论上的启示。

最后,这是一本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政治现实的书。除了第一章“世界新秩序”和第三十一章“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直接触及冷战后世界新秩序这个论题之外,基辛格在描述和分析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地把历史经验与当今现实相对照,其说明现实的取向是十分明显的。在这位亨利看来,今天的世界秩序类似于18、19世纪欧洲的由多个强国在权力均衡基础上建构的政治体系。美国虽然较之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有力量,但并不能操控一切,只是“几个大国中的头一号”。其他大国包括中国、联合之后的欧洲、日本、俄

《大外交》与基辛格?139?

罗斯和印度,它们在新秩序中的位置,与美国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整体性质还不明朗。

要给《大外交》在理论上定位,关系著作的异同,也要涉及四个方面:

第一,在观念上,,,,,,其次则包括地理等因素。他们断言,人性恶,深负罪孽而贪婪,

大外交与基辛格

没有天生的善良,也不可能变得完美无缺,有很多因素制约了用教育和政治制度改良来根本改造人性的可能性。人类能够做到的,只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把人类的冲突倾向和机会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国际政治层面,这就是符合势力均衡原则的制度安排。由于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现代的现实主义信徒都深信,每个个人和国家对自我利益的追求,通过亚当?斯密在形容市场规律时所说的那一只“无形的手”,可以同时造福于全人类。现实主义者还认定,抽象的个人道德原则不能适用于国际行为。他们强调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的不同,即前者没有权威性的政治机构、法律制度和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而处于相似于国内有序政治结构和完全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某一点上。因此,代表国家利益行事的政治家必然体现一种独特的行为准则,它与文明社会内的个人行为准则根本不同。

与此相反,理想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制度改良来加以改进的,在理论上看,还可能变得至善至美。理想主义者对人性的乐观信仰,在西方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并对现实政治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康德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在人性可以达到完美境界的信仰上,其实是一致的。在国际关系层面,理想主义者强调国际行为必须受到文明社会通行的道德规则的制约;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通过集体安全安排,人们可以抛弃冷酷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而实现永久和平。相对于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更强调内部政治结构与国际和平的关系,深信普遍的民主是消灭战争的根本途径。近年来

?140?美国研究

倡行于西方的“民主和平论”就属于典型的理想主义流派。

基辛格是西方学界公认的现实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反映在《大外交》一书中,就是他在分析和评价任何历史事件与人物时,都是从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的。在他看来,历史上理想主义所带来的问题比它所解决的问题多得多,而现实主义者之所以犯错误只是因其偏离了现实政治的原则。

第二,在方法上,这是一本传统学派的著作析学派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兴起,传统主义者和科学论者两大派。

)传统学派(又称“古典派”

存在着根本差异,—政治描述方法来源于哲学、,其主要特点是明显依赖研究者个人的判断。他们,力图对涉及该事件的所有变量进行考察,深入理解其细节的微妙之处,借此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感觉”。当然,

大外交与基辛格

传统主义者也经常把不同的事例放在一处进行对照和比较;他们偶尔也运用定量数据来说明一个论点,以省去推论的麻烦。但是,他们根本反对那种无视被测量数字(即事例)在质上的差别的做法。比如,在有关战争的统计中,大国间的一场冲突与小国间的一场冲突可能同样被当成一个统计数字来处理,而实际上两者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传统主义者嘲笑科学论者迷信计量方法,往往通过煞费苦心的统计分析来论证在通情达理的人们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结论。他们坚信,社会科学的精髓在于发现事物质的差别,这种精细和微妙的差别只能用一字一句来表达,而不能靠同一化的数量统计来说明。

行为主义者的特点是在众多的不同事例中找出相同的变量,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考察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依靠对统计学规律的探索,他们确实发现了一些事物间新的因果关系。

《大外交》完全采用了传统方法,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的是深入细微的政治—历史描述,追求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直觉把握。

第三,在风格上,这是一本揉和了理论演绎和个人实践经验总结的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著作多数是学者的产品,纯理论色彩较强,往往力求通过演绎思维过程推导出概括性的结论。另有一大类则是著名政界人物的回忆录,其特点是对个人的从政实践进行经验性、归纳性的总结。而《大外交》的

《大外交》与基辛格?141?

作者既曾是在哈佛大学的“象牙塔”中面壁苦修20年的“学术隐士”,又曾是70年代叱咤国际外交舞台风云的政界高手,于是人们自然可以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既领悟到逻辑的缜密,又体会到来自第一手实践的“灵感”。

第四,从材料运用上看,这本书依据的事实主要是欧美的历史经验,非西方世界外交实践的经验没有在其中得到应有的反映,系著作并无不同。但是,与其他美国作者相比,特征”。在作者对欧洲外交传统的认同上。

是基辛格的又一部个人著作,它的全部特征从根本上讲来源于本书作者的个人特征。因此,对基辛格这个人物的了解有助于对《大外交》

大外交与基辛格

这部论著的理解。

我国读者都知道,基辛格曾在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此后又一直与中国政府和各界有关人士保持经常往来与良好的关系,堪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的一些著作在中国也曾得到广泛传播,比

(19xx年)《如世界知识出版社曾先后出版过他的《核武器与外交政策》、选择

(19xx年)和(19xx年)。关于他的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白宫岁月》

传记,三联书店曾翻译出版过马文?卡尔布和伯纳德?卡尔布兄弟所著的《基辛格》一书(19xx年),而世界知识出版社则出版过陈有为撰写的《基辛格评

(19xx年)。传》

总的来说,作为局势动荡多变的70年代中美国的头号外交家,基辛格是美国外交史上一个独特的人物,其外交思想与美国外交界的主流思想有很大差异。从观念和从政作风看,他更像一个“欧洲人”,而不是典型的美国人。

正是这位“欧洲型”的美国人成为了“多极化”理论的首倡者之一,并据此为美国设计了一套“均势”外交政策,于是有了70年代的中美和解、美国从越南撤退、与苏联缓和等等一系列步骤。如果没有这位亨利,或者没有他在美国政坛的奇异擢升,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太平洋的“伟大握手”可能要推迟发生。

基辛格的生活经历富有传奇性,并对其思想形成有重大影响。他于

?142?美国研究

19xx年5月27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纽伦堡附近费尔特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原名为海因茨?艾尔弗雷德?基辛格“亨利”,是移民美国之后才改的名字。基辛格成长的年代是德国历史上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整个20年代,德国社会都不断交织着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此期间,以希特勒为代表的法西斯势力也像霉菌一样迅速滋生起来。到了年代,基辛格一家也像其他德国犹太人一样,笼罩,生活陷于恐惧和苦难之中。,的描述。

、,19xx年,在基辛格15岁的华盛顿高中念书的基辛格,,毕业后“当一个会计师”。但是随着美,亨利在19xx年加入美军并奔赴欧洲的德国战场。19xx年9月,他在退伍后,根据美国战时的“士兵权利法案”,获奖学金进入了哈佛大学。经过寒窗苦读,基辛格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政治系毕业,并立即转入研究生课程。19xx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4

大外交与基辛格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xx年任讲师,19xx年升为副教授,19xx年任教授,直至19xx年离开哈佛进入尼克松政府任职。在哈佛期间,他完成了自己的思想建构,共

(19xx年)《发表了5部著作,分别是《核武器与外交政策》:;选择的必要:美

(19xx年)《重建的世界国外交政策的前景》;———拿破仑之后的欧洲:革命时

(19xx年,此书是他的博士论文)《代的保守主义政治》;麻烦的伙伴:对大西

(19xx年)《美国对外政策(19xx年)。这些洋联盟的重新评价》;,论文三篇》

著作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者深受欧洲哲学和历史经验的影响。在哲学和历史观上,他尊崇施宾格勒、汤因比和康德;而在政治理念上,他成了梅特涅的信徒。

19xx年1月,基辛格出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后直到19xx年初福特总统下台为止,在长达8年的两届总统任期内,基辛格作为白宫的外交智囊和国务院首脑(19xx年9月22日起兼任国务卿),参与制订美国外交政策,执掌外交大权,穿梭于世界各地,权倾朝野,名噪一时,全面推行以现实主义权力观为基调的“、均势”与“实力”相呼应的外交战略。

退出公职之后,他成立了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一面经商赚钱,一面纵论时政。既创造了个人年收入800万美元的高效益,又出版了6本新

《大外交》与基辛格?143?

著,其中最新的一本就是《大外交》。

《大外交》一书的内容极为丰富,每位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而阐释出不同的意义来。比如,对于笔者而言,该书的这样两个观点特别有价值:一是指出黎塞留和俾斯麦这类现实政治大师的成功本身,往往蕴涵着反效果;

大外交与基辛格

二是论证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是怎样激发出美国民众的道德热情,立主义的美国一步步卷入世界大战,到这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两个方面,处,应该多加品味;,(),而是在于具体人物对事件,。

,是当今信息泛滥时代里的值得深思静览的“精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