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为何两次诏封屈原

宋神宗为何两次诏封屈原

提要:北宋皇帝宋神宗在三年内两次下诏,赐封屈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宋神宗要推行变法,反贪治腐,富国强兵,于是想到了“明于治乱,行廉志洁”的屈原,有点思贤若渴的心情。宋神宗两次诏封意在全国形成社会影响,旨在要求人民学习屈原的“美政”治国理念和清政廉洁的情操,使国家更加富强起来。

主题词:宋神宗 诏封 屈原

北宋元丰3年(1080年)端午节间,宋神宗皇帝下旨,诏封屈原为“清烈公”。诏书传到湖北归州(现秭归县),屈原家乡的老百姓及贤达们自发募捐款项,于是将“三闾大夫祠”(唐元和15年建),修缮一新,更名为“清烈公祠”。元丰6年(1083年)正月“丙午,封楚三闾大夫屈平为忠洁候。”《宋史〃神宗本纪》载:诏书送达湖南潭州(现长沙市)。《宋史〃礼志》载:“屈原在归州者封清烈公,在潭州者封忠洁候。”

一代皇帝在三年内两次下旨,诏封一位事隔1300多年的古人,在300多年的宋朝仅此一人,在中华历史上皇帝为屈原诏封也是绝无仅有的。宋神宗为什么要两度诏封屈原,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以餐读者。

- 1 - 1

1、宋朝的时代背景分析

宋朝是从晚诏“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中脱颖而出,宋王朝建立后其疆土,人口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小的朝代,在当时的东部、北部、西部有辽金、夏三大势力的封建割据,其国家规模远不如汉、唐两代。宋朝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到宋神宗(赵顼)这里已是第六代皇帝了。但宋朝的国家治理不是很顺,国家内每年都有农民军起义造反,据史料记载,“从宋太祖乾德3年(966年)至宋神宗元丰7年(1084年)的百余年间,爆发了约30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加之辽、金、夏等国的边防战争,北宋年间一直是一个不安宁的国度,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国家的治理与建设。

宋神宗是前任皇帝宋英宗的长子,继位之前曾担任过安洲(今湖北安陆)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同中出门下平章事(宰相职位)。英宗治平3年(1066年)正式立为太子,次年登基继承皇位。宋神宗执政的18年间,启用了许多有文才的高官来辅佐他的政权,其中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9人,相当现代的国务院总理,副宰相(参知正事)10人,比较有影响的要数欧阳修和王安石两人。欧阳修(1007-1072)当了仁宗、英宗、神宗三代皇帝的宰相,可谓是三朝元老,但因论事刚直而三次被贬,到晚年在政治上趋于保守,由赞成范仲淹的“新政”走向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1021-1086),宋神宗熙宁2年(1069)官拜参加政事,同平章事,次年正式入相,任内积极推行“变法”,- 2 - 65432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特设“制臵三司条例司”,并亲自主持实施“农田水利、方田均税、青苗、免役、均输、市场、保甲、将兵“等新法,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终因斗不过朝庭权贵和保守势力,加之宋神宗左右不定,被迫两次下野。

宋朝建立之初,各项政治制度与政策大多沿用唐代的典制。宋朝的创立者们与广大的知识分子都感到,单靠军人掌权的危害很大,于是提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对待国家所依仗的文官阶层自然别有,将骄兵悍将之风弱化,故而转向“文治之世”。这样长期以往,宋朝的政治上又平添了两大弱点,一是中英集权过甚,使得地方政府缚手缚脚,基本上无大事可做,更谈不上搞好地方建设,要么实行“放任主义”,导致地方官吏又“皆欲剥民以自利。”二是宋代的谏官制度又使大权集揽在中央,造成自身有掉转不灵之苦。

2、北宋的财政经济背景

由于北宋王朝实行由士大夫治理国家的国策,使之文官的俸禄不断增加。《宋史〃职官志》载:宰相、枢密使级别的高官正俸(正工资)300贯(宋制一贯等于1000文银,5贯为1绽银),每年的服装各有绫20匹、绢30匹(1匹等于4丈,1丈相当现制3.12米),绵百两,禄粟每月100石(石即担,1担为100斤)。地方小官如县令,每月俸钱12至20贯,米为3至5石。不仅如此,朝廷还给各级官员的家属发放衣、粮、冬春服装,甚至还有茶叶、米面、酒、柴禾、木炭、马料等,几乎全被朝廷供养。所有这些还不包括官员的职田,若按官阶授予土地,少则数顷,多

- 3 - 7

的可达40顷(1顷为15亩),职田收入全归官员自己。

由于文官有如此丰厚的待遇,使得谁也不愿放弃官位,即便已年老体弱且不能做事的宦官都要赖在朝廷,这样就促长了一种风气,人们想方设法削尖脑袋也挤进朝廷的文官阶层。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有官员曾上书说其弊端:“近年以来,朝廷优待资格稍高的官员,在他们年老不能为国任事时,安臵在宫观官职,优与俸禄,以显示朝廷的恩意厚重,由于人数不限,臣僚冒昧无耻,追逐安闲,贪恋厚禄,有的精神末衰,年富力强,便游手好闲求此职位……到今日,内外宫观百余员,无丝毫实际事务可做,而每年耗资国库数万缗(缗为成串的钱,1000文为1缗)。冗官也就成为北宋王朝沉重的经济负担。

真宗皇帝(998年)时代,北宋的官员只有1万多人,仅过了40年,官员总数已超过2万人,到英宗时代已达2.4万人,北宋朝廷的财政收入大量地耗费在官员们的身上。北宋初年,国库收入的钱、粮、绢布等达2千多万缗,收支后还有多半结余,可到了真宗天禧年岁末,国库收入达1亿5千万,支出1亿2千万,年结余还有3千万,但到仁宗(1023年)时代,其财政收支状况已基本没有结余了。但为了支撑庞大的财政支,只有增加税赋,其程度已达到唐朝时期的7倍之多。民间也因国家大量搜刮民财形成了极度的贫困,老百姓根本无法休养生息,加剧了全国各地的造反起义年连不断地发生。

朝廷聚敛的大量财富则消耗在政府的冗官和冗兵两个无底洞中。并且每到年节日,如寒食节(即春节)、端午节、冬至节,- 4 -

朝廷还有特殊开支,如皇帝对官员的赏赐,再就是公款办节庆活动,举办晏席等。另外,每年还要安抚北方的辽、金、夏等国,都要无偿地拨款(岁赐)支出。《国史大纲〃两宋之部》载:“太宗皇帝时达500余万缗,全以金、银、绫、绢、施、紬平直赐给,真宗时达7百余万缗;仁宗时达1千2百余万缗;英宗时达1千3百缗”。《宋史〃食货志》载:1065年(英宗治平2年),朝廷财政收入达1亿6百30万,但支出有1亿2千34万,非常支出又有1千1百50万,国库短亏1千500万之多。在宋神宗即位之前,宋朝的财政经济已经到破产的危险境地。

3、宋神宗的改革初衷

宋神宗年轻时曾任过朝廷的许多要职,谙知朝廷沉积了诸多弊端。即位后,力图革除万世之弊,准备大干一番,指出“累世国循未俗之弊”,一定要富国强兵。他经常召文武大臣朝议差役利害,戮力改革,整顿冗官,革除弊政。他曾下令宣布:今后文武官员致士,有功劳,政绩显著的,可以全额支出钱粮、衣物赏赐;没有显著功绩,其任期内也无贪污渎职等罪过的,退休后减半;有过错犯罪,一律罢官、免职、治罪,要求文武百官为政清廉,抵制腐败之风。如宋神宗登基不久,便下令取消了北宋有名的“润笔费”的规定。

为了革除弊政,削减冗官,提升经济,宋神宗大胆起用了王安石任宰相,一是全力支持王安石推行变法,二是在宫廷上下整顿吏治,确保新法的实施。宋神示20岁当皇帝,可谓年富力强,也很想有所作为,他的变法理财,整顿官吏,惩治腐败的意图与

- 5 -

王安石的变法一拍即合,1069年(熙宁2年)2月,宋神宗调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开始了北宋江历史上的第二次变法。

王安石史称“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早在仁宗、英宗年间,年轻的王安石就上奏万言书,指出:天下财力困穷,风俗衰坏,在于“不知法度。”他以宋朝官僚政治的腐败为中心,对官制、科举以及因循苟且,奢糜无节的颓风,作了全面的揭露。主张全面“改易更革”,却不为仁宗、英宗二帝所采纳。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此时受命执政,积极配合宋神宗的变革思想,首先建立了一个主持变法的新机构“制臵三司条例司”(户部、度支、盐铁),制定并颁布了8条新法,其中6条谓“富国”之法,如: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水利法、市易法等,两条谓之“强兵”这法,即:保甲法、保兵法。并逐渐出现新的转机。

宋神宗之前的范仲淹变法,因保守势力的抵制与攻击而失败。不到30年,王安石继之又起,树起了改革大旗。所不同的是,反对范仲淹的全是当时的小人,而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则大多数是当时的君子,如司马光、欧阳修、吕公弼、唐介、韩琦等,加上宋神宗也摇摆不定,结局是宋神宗改革事与愿违,王安石变法无果而终。

屈原投江殉国1200多年后,却被中国的一代皇帝在三年内两次诏封,可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美谈与幸事。宋神宗当政- 6 -

朝间为什么这样推崇屈原,除了前面所分析的北宋时期的历史、政法、经济、社会背景,还有以下几点也能说明就理。

1、诏封赐名源自屈原的诗句

宋神宗第一次封屈原为“清烈公”,第二次封为“忠洁候”。“清烈”与“忠洁”的命名其实都来自屈原的诗句。《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久是死了也要保持一辈子的清白,这也正是前辈先贤们所赞赏的。《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我从小就清白廉洁,到现在这个样子了仍然坚持正义而不被左右(沫)。《楚辞集注》解:“清者,其志不染;廉者,其行之有辨;洁者,其身之不污”。《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身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綮楹乎”。我宁可廉洁正直以保自身的纯洁清白,也不愿处世圆滑像油脂、熟牛皮那样被弯曲而苟且偷生。《惜诵》:“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胧”。我竭尽忠诚为国君做事,反遭众人排挤而孤苦伶仃。“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贫贱。”对待君王没有谁比我更忠诚,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贵贱和回报。这些诗词句句都蕴含着“清烈”与“忠洁”之意。

汉司马迁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其志洁,其行廉……其志洁,故称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灂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只有20岁的司马迁对投江150年后的屈原给予这样的评价,可见屈原对司马迁的影响之深,以致后来司马

- 7 -

迁写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至理名言。

2、宋神宗了解屈原多少

宋神宗青年时“天性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在太子位时,喜读《楚辞》、《韩非子》等收,曾亲自抄录,命僚属校勘。登基后,熙宁元年,司马光进读《资治通鉴》,至苏秦约六国从事,帝曰:“苏秦,张仪掉三寸舌,乃能如是乎?”光对曰:“纵横之术,无益于治。臣所以存其事于书者,欲见当时之风俗,专以辩说相高,人君悉国而听之,此所谓利口覆邦者也。帝曰:闻卿进读,终日忘倦。从“日晏忘食”到“终日忘倦”,宋神宗还是一个好学之人。

宋神宗与司马光讨论的“纵横之术”,是当时战国七雄时代楚国推行的“合纵”(史称合纵术)战略,即以楚、齐为首联合燕、赵、韩、魏结成六国联盟,共同对抗秦国;秦国则联盟齐国推行“连横”(史称连横术)战略以夺天下。第一次是苏秦游说六国后撮合的联盟,后被秦国分化瓦解,第二次是屈原任左徒期间,两次出使齐国说服其它四国后,于公元前318年在楚郢都(今湖北江陵)鉴定了战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六国联盟条约,并公推楚怀王任六国纵约长。西汉刘向《新序〃节士篇》载:“秦欲吞灭诸侯,亦兼天下,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

司马光进读《资治通鉴》与宋神宗讨论纵横术的话题时,还将自己写的一首《屈原》五言诗呈献于神宗面前,诗云:“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穷嗟事令尹,疏不怨怀王。冤骨销寒渚,忠魂归故乡。惟遗楚祠在,犹与日争光。”

- 8 - 98

3、宋神宗诏封屈原的心理内含

宋神宗对屈原的才华、人格、品质、精神诸方面是熟知的,从内心也是很尊崇的。他即位后,推行改革变法,“天下敝事至多,不可不革“。中国有句古语: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宋神宗希望有屈原这样的人辅佐他多好啊。至所以重复为屈原诏封,实则他心中有更深的内含:一是向世人透露他的政治主张,要改革变法;二是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社会影响力;三是号召人民及官吏都要学习屈原的“美政”治国理念和清政廉洁的高尚情操,使国家更加富强。

注:

1:《续资治通鉴》卷,团结出版社。

2、3、4:《中国通史》第五册,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5、6:《中国帝王宰相辞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

7、《吕思勉集》张耕华编,花城出版社。

8、《续资治通鉴》卷66,团结出版社。

9、《中国通史》第五册,人民出版社。

- 9 -

 

第二篇: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知识

2.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3.理清文章脉络

二.作者及背景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楚国贵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汨罗江自杀了。

屈原生活于七雄并峙、社会急趋统一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七国中,秦、楚、齐三国力量最强,形成三国鼎立,其中,秦楚尤为强盛,合纵、连横的斗争十分激烈,苏秦说“合纵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战国策·楚策》)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楚国面临的危机,对内主张改革内政,对外主张连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由于怀王、顷襄王宠幸奸佞之臣(如令尹子兰、南后郑袖等人),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受到排斥打击,两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的局面,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度悲愤绝望,就在这一年5月5日,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便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惨怛( ) 温蠖( ) 濯淖( ) 啜其醨( )() 帝喾( ) 皭然( ) 汶汶( ) 汨罗() 屈匄( )随属 () 唐眛( ) 娴于辞令( ) 谗谄( )举类迩 滋垢( ) 滓( )商於( ) 顷襄王令尹( ) 咎( ) 行吟泽畔( ) 枯槁( ) 三闾大夫( ) 怀瑾握瑜( ) 皓皓( ) 郢( ) 绌( ) 从亲( ) 不内( ) 汶汶( )

四.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现象。

2.了解屈原生平,体会他的理想追求和高尚人格。

二。文本研习

第一部分:1-3 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

1、简介屈原。

2、屈原被疏。

3、述评《离骚》

重点字词: 1段:为:担任 入:国内 出:国外

2段:同列:同在朝列。列:位。害:嫉妒

属:写作 夺:改。与:给与,允许,答应。

因:于是,连词 伐:自夸、炫耀

3段 疾:恨、痛心 听、谗谄、明、邪曲:名词 见:被 自:从,介词 明:阐明,动词

靡:没有什么,否定性无指定代词

约:简约 微:含蓄 廉:端正 自:自己 蝉蜕:名词作状语 浮游:漫游

尘埃:喻尘世 虽:即使

内容解析:

1 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 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 为什么“甚任之”?

“王甚任之” :“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 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 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 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一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一是:“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3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4 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第二部分:(4--10)写屈原由“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的过程。

1、屈原被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

2、

2、顷襄王昏愦腐朽,屈原被迁。

重点字词:冀幸:希望,同义复用 之:主谓之间,不译 一:副词,全部,彻底 存:念

反复:古义,覆转,恢复,动词;

今义,①一遍又一遍,副词

②颠来倒去,动词 ③重复的情况,名词

之:代楚国的困境 致:表达 然:转折连词

无:无论 自为:为自己

圣君:圣,形容词,具有最高智慧的道德的

治国:治,形容词,太平的

以:连词,因为 内、外:名词作状语 于:被

挫、削:被动 亡:丧失 为:被

之:代“屈平既嫉之” 短:揭短,动词

内容解析:

1 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4、①受骗绝齐(因贪而绝齐)

②兵败丹淅(受骗而伐秦)

③蓝田退兵(失信而见弃)

5、④竟听郑袖 复释张仪

6、⑤诸侯击楚 失其大将

7、⑥听信子兰 赴秦身死

2 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3.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正所谓“进亦忧,退亦忧”

4 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部分:11--12):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1、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

2、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字词:

颜色:古义,面色;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名词

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描述,动词

举:全 于:被 与:和,介词 为:句末反问语气词 之:代下文 新:刚刚,副词 人:指上文的圣人 者乎:复合语气助词

乃:于是,副词 遂:于是

以:第一、二个是介词(让),第三个是结果连词

内容解析:

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第四部分:13段)太史公的评价

深入探究:司马迁在文末说他对屈原是“悲其志”。那么,联系屈原生平,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屈原的“志”就是他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

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参考观点一

司马迁十分推崇屈原,从政治上说,他认为屈原身系楚国的安危。怀王不能用他,以至“兵削地挫”,身死于秦(9段)。而且,12段还说屈原死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从人格上说,他认为屈原志洁行廉,可以与日月争光(第3段)。从著作上说,他认为《离骚》可兼风雅(第3段)。司马迁评论屈原作品的艺术价值,是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把人品和作品结合起来,并认为最根本的是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人格,(12段宋玉之徒“终莫敢直言”)。所以“悲其志”,“想见其为人”。

参考观点二

这篇传记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为屈原的身世遭遇鸣不平,抒发一种对屈原忠心耿耿、才干卓绝,而结果却受打击、受压抑,报国无门,以至穷困潦倒、抑郁而死的愤慨之情。屈原有才干、由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先被楚怀王疏斥,后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所以,司马迁说“悲其志”。

参考观点三

司马迁也是品格高尚、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他在本文中指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自况《史记》之成,基于垢辱。他在最后的“太史公曰”中又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憤以浇胸中块垒。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归纳总结屈原的形象,鉴赏本文的写作特色。

2.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并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

二.尝试总结屈原的形象

问题: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司马迁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屈原的形象——殉道者

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和精神的绝对纯洁。

屈原的死,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同时他这种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表现了他的“国人莫我知”(《离骚》)的孤独感。

三.鉴赏本文的写作特色

问题:与以往的叙事为主的传记相比较,本文有什么特色?请尝试做一鉴赏。

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写法上,传评结合(叙议结合)。 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屈原列传》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

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②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行文线索

明线:屈原的命运(任---疏---绌---迁---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受骗--被袭--客死--灭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