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案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教案

王仁桢(北京路中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学习他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2. 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

3.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

1. 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

2. 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司马迁借议论阐释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2.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本节课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由端午节导入,联系本单元三篇文章的共同主题:《史记》的理想人格——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投影1: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等等。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端午节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这个节日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中华三大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他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最后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政治主张却遭到楚国一班奸臣的反对,受到排挤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带,流落在洞庭湖畔。公元前278年,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的消息,他难忍亡国之痛,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 1

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其他另外三种传说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端午节国际之争:

端午节本来是中国的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因为我们不懂得保护珍惜让韩国提前申请拾遗。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 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在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抢先申报胜利而告终。网民、社会各界对此出现截然不同的情绪表达:愤慨、失望、淡然或反省??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为:韩国把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元素,实现了传统-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投影2:(齐读)

端午感兴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投影3:课题

二、了解屈原(学生介绍、师生补充)

投影4:(一学生朗读)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故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投影5:(一学生朗读)

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 2

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三、分析字词

1. 生板演重要字词并解释,写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析。

2. 重点分析第3段:

(1)集体朗读;

(2)选择重要语句进行翻译练习,师生共析;(投影6)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

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

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普通

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

(3)投影7:全段译文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

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普通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4)背诵重要语段。(投影8)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3. 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3

通假字:(投影9、10)

1 2 34 5 67 8 9、亡走赵,赵不内

10

词类活用:(投影11、12)

1

2 3

4、邪曲之害公也 5、方正之不容也

6 7

8 9

10 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今异义:(投影13、14)

1 2

3 4

5 4. 整理句式。

判断句:(投影15)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被动句:(投影16)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状语后置句:(投影17)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 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5. 整理成语。(投影18)

怀瑾握瑜: 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 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

4

弹冠振衣: 整洁衣冠。

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兵挫地削:挫:失败,削:削减,分割。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6. 基础练习。(投影19、20、21、22,共7题)

四、梳理脉络

1. 用文中五个字概括出人物经历。(投影23)

任(第1节)—疏(第2节)——绌(第4节)—迁(第10节)—沉(第11节)

2. 给文章分层。( 1 / 2-3 / 4-9 / 10-12 / 13)

3. 拓展:本篇传记的行文用字对我们写作的启示。

一般人物传记按人物生平进行写作,本文缺少什么?——幼时。

作者为什么这样做?——幼时无关紧要。(联系:韩信)

有何写作启示?——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义,理清了行文思路,对屈原的命运和遭遇有了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着重分析屈原的政治主任和优秀品质,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投影24)

1. 巩固字词及语段背诵。

2. 思考:文章展现的屈原的政治主优秀品质有哪些?作者的写作方法和一般的人物传记有何区别?

5

 

第二篇: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重点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屈原影响导入)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二、背景介绍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勾画圈点出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语段,给课文分段。

1.字音

属(zhǔ)草稿 惨怛(dá) 帝喾(kù) 靡不毕见(xiàn) 举类迩(ěr) 濯(zhu?)淖(nào) 蝉蜕(tuì) 滋垢(g?u) 浊秽(huì) 既绌(chù) 皦(jiào)然泥(ni?)而不滓(zǐ)者也 商於(wū) 屈匄(gài) 既咎(jiù) 眷(juàn)顾 相随属(zhǔ) 唐昧(m?) 憔(qiáo)悴(cuì) 啜(chu?)其醴(lí) 物之汶汶(m?n)者乎 罹(lí)难 枯槁(gǎo) 温蠖(hu?) 汨(mì)罗 被(pī)发

2.本文题为“列传”,请找出记叙性质的段落,速读这些段落,用5个单音词概括屈原生平。

【提示】

除3、9、11,13四个小节外,其他均为记叙性段落。屈原一生遭际可用“任、疏、黜、迁、死”5个字来概括。(板书)

①由“任”而“疏”(1—3自然段)

1

②见“黜”见“迁”(4—10自然段)

③吟答渔父,自沉汨罗(11自然段)

④屈原既死,赋存国亡(12自然段)

⑤太史公赞(13段)

明线:屈原的命运(任——疏——绌——迁——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受骗——被袭——客死——灭亡)

四、研读文本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遇)

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意译为“追念”) 糜不毕见 (“见”通“现”,显现)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旨趣,意义)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通“浊”)

屈平既绌(“绌”通“黜”,罢免官职)

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接纳,接受)

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假装)

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

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2.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谗谄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

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做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

3.文言句式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判断句)

方正之不容也 (被动句)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状语后置)

离骚者,犹离忧也 (判断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动句)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被动句)

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置句)

遂绝(于)齐(省略句)

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2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4.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屈平属草稿(写作)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 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 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其文约(简约) 其词微(含蓄精深)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治乱之条贯( 条理,规律)

惠王患之(担心、畏惧) 齐与楚从亲(合纵)

楚诚能绝齐(如果)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全部)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第二年) 臣请往如楚(往、到)

奈何绝秦欢(断绝) 屈平既嫉之(憎恨)

人君无愚智(无论) 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全部)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5.一词多义

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zhǔ,连接) .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动词) .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属于) .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动词,掌管) .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名词,类,这些人) .

吾属今为之虏也(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

神情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 .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耀,自夸) .

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

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

伐薪烧炭南山中(动词,砍伐) .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动词,战胜,打败) ...

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业) .

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

本末倒置(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

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

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 .

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 .

3

己后典籍皆为板本(名词,稿本,版本) .

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底本) .

用芽者自从本说(代词,这、此) .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量词,册) .

臣本布衣(副词,本来(是),原来(是);一说,动词,出身于) .

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考察) .

博闻强志(名词,学识,见闻) .

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

初闻涕泪满衣裳(动词,听说)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懂得,明白) .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望,声名) .

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

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 .

邪曲之害公也(动词使动用法,损害) .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名词,祸害) .

五、文本分析

(一)研读(1—3节)

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三件事: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疏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2.第1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 “甚任之”?

【明确】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

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4.重点阅读第三段,思考

(1)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4

(2)第三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品质

(3)难句释义

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通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

②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明确】

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③“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 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明确】

这两句互文见义,承上“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⑤“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明确】

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蕙茝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明确】

“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秦不很协调。所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4)关于此段的思路:

【明确】

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 5

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江

板书设计:

作《离骚》的缘由 (??盖自怨生也”)

《离骚》的主要特点 (??故死而不容”)

内容: 明道德, 治乱

写作特色: 文约词微

评价屈原的伟大人格 (??与日月争光”)

(二)研读(4-10节)

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件事?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至于最终客死秦国的史实。这是为什么?

【明确】写了屈原被绌 张仪行骗(4)——怀王被惑 纵仪归秦(5)——诸侯击楚 楚兵大败(6)——怀王赴秦 客死他乡(7)这样几件事。

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黜”以后的,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

2.本部分行文思路

①先写楚怀王疏远屈原后三次受骗于秦的史实(献地绝齐、求和、通婚)

②随即深入议论,谴责“怀王之终不悟”和“不知人”。在议论中充分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3.重点阅读第9节,概括大意(屈原放逐,心系怀王)然后思考:

①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②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③概括该段内容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并指出每一个角度运用的表达方式。最后分析该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

(2)既强调屈原的忠贞不渝和九死未悔,也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屈原遭遇的愤愤不平和深切同情。

4.阅读第10节,概括大意(子兰使奸,屈原被迁)。思考:

“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明确】

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怀王: 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屈原: 见绌见迁,心系怀王

6

楚襄王: 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三)研读(11—13节)

1.理解记叙屈原与渔父对话的作用。

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2.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

【明确】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六、课文总结

1. 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探讨本文写法特色。

①“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 7

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②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七、布置作业

在作业本上整理本文的文言词汇与句式,及成语。

成语典故

怀瑾握瑜 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乎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 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随波逐流 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弹冠振衣 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与世推移 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八、板书设计

九、教后感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