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 积累课文出现的词语

能力目标 理解“百宝箱”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杜十娘等人物形象。

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杜十娘的悲剧根源,认识封建礼教等思想的危害。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及刻画方法(杜十娘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杜十娘悲剧的实质。

主要教学方法:导读法、分析归纳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建议: 可安排播放《杜十娘》的有关片断,加深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以便深入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古代青楼中的卖笑女子,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经常出现。对青楼女子的评价历来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自古红颜多祸水”似乎已成了“男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自古红颜多薄命”似乎已成了一条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来看看作品中的杜十娘又是一个怎样的青楼女子?作者又给她安排了怎样的结局?

二. 介绍作家作品: (此内容可放在课外学生自学)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作者冯梦龙(1574~1646 ),字犹龙、耳犹,别号“墨憨斋主人”、“龙子犹”,江苏苏州人,明末小说家。其兄冯梦桂为有名的画家,其弟冯梦熊是太学生、诗人,合称吴下三冯。他的代表作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与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

2补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卷32。这篇小说是三言之中乃至明代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作者冯梦龙(1574~1646),很有才气,曾游戏烟花里,科举不得志,五十七岁才补了一名贡生。冯梦龙是爱国志士,在崇祯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原因;清兵入关时,进行抗清宣传,最后忧愤而死。在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

3、过渡到文本鉴赏。

大家都知道,一篇小说的成功离不开人物的成功塑造。李朝威在《柳毅传》中塑造了一个反抗夫权压迫,追求爱情、幸福的龙女形象,蒋防在《霍小玉传》中塑造了一个温婉美丽、受尽封建社会压迫而不肯屈服的悲剧形象,元稹《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出身名门,一度与张生相爱,但最终被张生负心背弃。那么,冯梦龙又将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三、通读全文,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

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能够体现人物性格和与“百宝箱”有关的语言。

并思考:

1、 杜十娘何许人也?怎样理解这个人物。

2、“百宝箱”何许物也?此物在文中有何意义?

四、学生讨论、归纳:杜十娘人物形象的分析。

1、 请同学找出例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说明杜十娘性格不同方面的句子)

如:“浑身雅艳,遍体娇香”写出了杜十娘姿容的美丽;“杜十娘与李甲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可看出她的轻财好义,热情和善良;“用计赎身”可见其机智、聪明、颇有心计;“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是杜十娘绝望之时的表现,用死进行反抗,可见她的刚强、坚定。

2、概括杜十娘人物形象:

美丽(外貌描写);热情,心地善良(李甲手头越紧,她心头越热);

聪明(用计赎身,不露富,考验李甲);刚强、坚定(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

杜十娘本是京城名姬,但她不甘心做王孙公子的寻欢作乐的玩物,她的美丽,她的善良,她的机智,她的坚贞,都不得不让我们叹服。《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所以喜欢“在内帏厮混”,是因为他觉得“天地间的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人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罢了”。

3、归纳李甲,孙富的性格特征。

杜十娘确实是一个奇女子,那么她身边的男人们是否如贾宝玉所说呢?

李甲:放荡薄情,庸懦自私,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

孙富:邪淫、卑鄙、狡诈、可耻的奸商。

4、教师小结。

这些男子与杜十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杜十娘的形象更鲜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到此为止,“杜十娘何许人也”的问题我们已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百宝箱为何物也?

五、学生讨论、归纳:“百宝箱”的意义。

1、 请同学找出与“百宝箱”有关的语言。(共四处)

(1)在赎身过程中,杜十娘拿出了“私蓄”一百五十两银子;在出发前交给李甲二十两作为“行资”。(两者都应该是从百宝箱中取得的。)

(2)杜十娘和李甲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从“封锁甚固,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都让这小小的描金文具充满了神秘色彩。)

(3)甲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开箱拿出了五十两白银。(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正面打开,但因李甲“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箱又一次坠入云里雾里。)

(4)怒沉百宝箱。(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

2、 教师小结。

在整个故事中,百宝箱忽隐忽现,前三次出现,读者均不知箱中为何物,也不太在意,直到最后一次出现,读者才恍然大悟。我们再来一起精读“怒沉百宝箱”的片段,理解杜十娘为什么要怒沉百宝箱?

3、精读文章最后一部分。

(1)、读文章,思考:杜十娘在“沉江”之前有那些表现,说明她怎样的心理状态?

(2)、学生分析。

当十娘知道李甲将自己出卖给他人时,便醒悟到自己选错了人,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不能摆脱被侮辱的地位。她万分的痛苦失望,但又刚强而冷静地对待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她故意装扮得那样整齐,然后当着孙富、李甲及两船之人打开描金文具,先后将其中的各种珍宝珠玉投入江中,指斥李甲的“见利忘义”、痛骂孙富的“破人姻缘”,愤慨自己“中道见弃”,最后“向江中一跳”,不惜以死来表示对恶势力的反抗。

“百宝箱”的意义以不仅是财产,而是杜十娘价值的象征、希望的寄托。当杜十娘“做人”的希望破灭时,百宝箱也“消失”了。

六、深入探讨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真正原因。

有人说,李甲、孙富皆人财两空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杜十娘不仅怒沉百宝箱而且自沉江底,不免有些可惜或不值,那么,杜十娘的死是由谁造成的?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她可以不死吗?

1、请学生发表见解。

2、提示:借理解李甲父亲的形象,来理解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真正原因。

世人怎么看风尘女子?

3、 教师小结:

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真正原因: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象杜十娘这样的风尘女子,在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的重重包围下,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是一个社会悲剧。

七 总结。

杜十娘是“误入风尘,烟花巷柳难没倾城之貌。倾心李甲,翩翩公子竟怀寡义之心”,杜十娘已经随着滚滚的江水而去,但她的美丽会留在我们的心中,她的故事留给我们的思考还会继续,愿世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八 布置作业

完成一篇五百字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第二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人物个性体现上的作用。

2.体会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人物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

3.了解中国古代话本、拟话本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掌握以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训练学生从精从巧方面构思文章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

2.培养学生向善向真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冯梦龙,字犹龙,江苏吴县人。他广泛收集宋元到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进行整理加工、润饰、编辑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白话小说集,文学史上合称为“三言”。“三言”代表了自宋代到明代六百多年间白话小说创作的成就。

“三言”内容复杂,有些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宿命论思想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是歌颂善者,同情弱者,鞭挞鄙者,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操及追求的。《》选自《警世通言》,是“三言”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代表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师生共同赏析

1.编写全文情节提纲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出小说的情节提纲

参考示例:

①杜十娘欲从良情投李公子(开端)

②杜十娘筹赎资痴恋李公子(发展)

③李公子为千金背弃杜十娘(再发展)

④杜十娘怒投江愤绝李公子(高潮结局)

2.研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

师生共同研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看看哪些典型细节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示例:

杜十娘:

杜十娘暗积百宝,为从良作物质准备:计激鸨母,脱离火坑;假托借银备车船——这些细节一步一步地显示了杜十娘虑事的周密和细致,突出表现了杜十娘的聪明机智。

李甲愈穷,杜十娘心头愈热;面对夜归的李甲,杜十娘“曲意抚慰、满斟热酒、抱持怀间、软言抚慰”——杜十娘随时随地精心呵护自己的爱情,表现了她的善良多情。

冷笑讥讽负心郎,梳妆别人世,三掷珠宝,抱匣沉江——这些细节表现了杜十娘美好理想破灭的悲愤绝望的心情,更表现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贞刚强的性格。

李甲:

贪恋美貌,惧怕老爷,动辄疑惑,流泪不语——怯懦自私、动摇不定。

千金卖十娘,见珠宝则大悔——重财轻人、见利忘义。

孙富:千金夺佳人——阴险狡诈、卑鄙无耻。

注意:

在师生共同分析鉴赏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明晰:杜十娘与李甲、孙富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杜十娘的高尚人格,使杜十娘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高高矗立在读者心中。

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分析鉴赏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蕴涵的情感。

四、总结、扩展

明代的拟话本,一般都具有故事完整,叙写委婉,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的特点,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描写技巧的进步。同学课外赏析“三言”中其它优秀的篇章,认真体会上述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几篇“三言”中的小说,并做简要的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闺 塾

教学目的:

1.把握冲突三方杜丽娘、春香、陈最良的性格特征。

2.学习饶有机趣而富有个性的宾白语言。

教学重点: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富有情趣的语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赏读法

一、教学导入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世界的东西方各出现了两位戏剧大师:一位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另一位就是我们中国的汤显祖。汤显祖善诗文词曲,在戏曲方面贡献尤著。《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又是《牡丹亭》中的精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汤显祖的《》吧。

二、介绍作者与作品:

1.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市)人。明代戏曲作家。所居名玉茗堂。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时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34岁中进土,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因作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击执政宰相的专横与任用私人,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而被免官,从此隐居家中,专事写作。

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宰相张居正的拉拢而落选。中进士后,拒绝与执掌朝政的张四维、申时行合作。晚年淡泊守志,不与郡县官周旋。这种性格使他同讲究厉行气节、抨击当时腐败政治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等交往密切。他关心民生疾苦,

在任浙江遂昌知县期间颇多善政:抑制豪强,打击恶势力;放囚犯回家过春节,出狱看花灯;五年没有拘捕过一名妇女和打死过一名犯人。

汤显祖政治上的开明是由于他思想上的进步。他的老师是左派王学的进步思想家,对他有较大影响。他很崇拜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李贽,与有名的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紫柏)禅师交往密切,尊他们为一“雄”一“杰”,认为“寻其吐属,如获美剑”。李贽和达观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汤显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反抗和蔑视权贵、揭露腐败政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

汤显祖的作品较多,流传下来的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诗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和诗文集《玉茗堂全集》。明传奇是对明代南戏的称呼。在当时,传奇创作方面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是以汤显祖为领袖的“临川派”,注重文采,忽视韵律;一是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注重音律,忽视文采。风格各异,成就不同。

2. 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共五十五出,《牡丹亭》(又名《还魂记》《还魂梦》《牡丹亭梦》)是剧作家在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鲜明地体现了反礼教、反理学的进步倾向,在“情”与“理”的冲突中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叛逆色彩的杜丽娘形象。壮丽娘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三种境界,即从现实到梦幻,再到幽冥,再回到现实,基本上是由生而死,又由死而生。

《》是其中的第七出。它前面写太守杜宝决定请塾师,让年已二八的丽娘读书,以便“她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做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后面写的是丽娘偷偷走进了后花园,与梦梅在梦中结合,真正走上了反礼教与争取个性解放的道路。《》反映了丽娘对封建教育的厌恶、抵制与个性解放的要求,反映了她心灵的初步觉醒。这是全剧的基础。在这一出戏里,作家把主要矛盾冲突安排在春香与塾师陈最良身上,而其中隐伏着主线即丽娘初步觉悟、反礼教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在这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细腻地体现了春香、塾师和丽娘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三个鲜明的形象。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2.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C )

A.依《孟子》上样儿,做个“不知足而为屦”罢了。

B.得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

C.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降纱。

D.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

3.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目下平头六十(现在) 生受了(有劳)

B.止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画小乌鸦) 唐突了师父(冒犯)

C.杜衙设帐(教书) 有甚光华(光彩)

D.洗净铅华(妇女画妆用的脂粉) 应文科判衙(科举考试)

4.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论六经《诗经》最葩(指《诗》、《书》、《礼》、《中庸》、《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B.有风有化(风俗)

C.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吓煞(指教师)

D.伴诗云,陪子曰(诗歌)

四、朗读课文,然后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教学中问题化)

春香

《》的剧情较为简单。只写了陈最良讲《诗经》、丽娘习字和春香受罚三件事。春香无视封建礼教的威权,插科打诨,逗引说笑,显示了活泼、机智勇敢的性格。就像《西厢记》莺莺身边少不得红娘一样,丽娘身边也少不得春香。作者也借春香之口,剥下了程朱理学“假道学”的外衣,给予无情的嘲弄。

陈最良讲《关睢》时,她骗得陈学鸟叫,又故意曲解“在河之洲”的诗句;丽娘习字时,她竟取来画眉的笔墨。因私自溜去花园玩耍,顶撞、戏耍塾师,眼看要挨荆条、受责罚,她仍不放在心上,顶撞、调笑不已。这个活泼率真的少女,鲜活灵动,逗人喜爱。

杜丽娘

囿于大家闺秀的身份,表面上丽娘确乎显得文静、顺从,似乎愿意循规蹈距,不越封建礼教的雷池一步。但责罚春香时,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实际上是保护了春香。事后又向春香打听花园的去处与景致,这正说明丽娘心中充满对自由和美满爱情的渴望。所以,后来才有游园惊梦,与柳梦梅生死相爱的故事发生。

陈最良

陈最良在杜太守家设帐教书,杜家便是他的衣食父母,更兼丽娘母亲对他款待周到,故而他并不想过分苛责丽娘与青香。但他视程朱理学为正宗学问,不遗余力的宣讲,显得迂腐至极。

更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传授的诗经《关睢》及《汉广》、《桃夭》、《鸡鸣》诸篇,大多原是歌咏男女爱情、婚姻生活的,他却偏要给予牵强附会的解释,但最终仍是这些诗恰恰引动了丽娘的思春之情。这不仅是对陈最良,也是对整个封建教育的绝妙讽刺。五、品味语言特色——语言中的情趣。

学生精读春香对塾师讲解《诗经》的诘问与取文房四宝后的一段文字,体会妙趣横生的宾白语言。

通过“谐音”激趣,如塾师陈最良讲解《诗经》中的《关雎》时,春香把“在河之洲”自作聪明地解释为衙门里放出一只斑鸠,飞到何知州家去了。通过“误解”生趣,如春香故意问塾师为什么君子要好好地去追求淑女呢。通过“错拿’”增趣,如春香取文房四宝时因不明而拿来了画眉的螺子黛、画眉用的细笔等,语言不可不谓幽默,动作也地道的滑稽,令人捧腹大笑。

在这一出戏里,宾白饶有机趣,曲折如意。在语言上,富有文采又雅俗共赏,充分地表现了作品的意趣与神色。

六、创新练习:

1.写一段200字以内的对话,要求既能表现人物的个性,又有风趣。(课内完成)

2.请以“春香闹学”为题,将课文改编成一个故事。(课外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