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思想对贾谊辞赋的影响

论屈原思想对贾谊辞赋的影响

中文师范041班 盛淑珍

摘 要

汉初贾谊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进取心,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制创始时期积极用事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贾谊同屈原有着相近的人生遭际,同屈原一样,时刻以国家兴亡的责任感来要求自己,《吊屈原赋》、《惜誓》和《鵩鸟赋》是他在谪居期间所作,在思想和内容上、艺术手法上都深受屈赋的影响。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抑郁愁闷,批判了统治阶层贤愚不分,压制摧残人才。贾谊的辞赋思想感情强烈,如同屈赋一般,把对黑暗的社会的揭露和鞭挞,把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忧伤,把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都强烈而集中表现出来。

关键词:贾谊,辞赋,屈原,传承

贾谊,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从政时间只有短短的11年,却多次上书给汉文帝,对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礼仪、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许多思想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产生过一定影响。贾谊20岁便出任博士和太中大夫,汉文帝采纳了贾谊许多的政策性意见,他差一点位列公卿,可谓是仕途得意。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贾谊很早就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只活到33岁。贾谊一生志洁行廉,竭忠尽智,却数次被弃置不用,他的生平遭遇赢得了不少文人骚客的同情感慨。贾谊不能见容朝中重臣,被排斥出朝廷,他的一生共作了七篇辞赋,《汉书·艺文志》载“贾谊赋七篇”。 [1]今存五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楚辞》载有《惜誓》,《古文苑》载有《旱云赋》、《虚赋》,而《虚赋》残缺甚多。贾谊的赋为“屈原赋之属”。 [2]屈原和贾谊有着相似的命运遭遇,屈原的人生经历和爱国精神对贾谊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屈原的楚辞富有抒情色彩,贾谊的赋与之一脉相承。

一、屈贾的共性特征

司马迁的《史记》中,最动情的杰作当属《屈原贾生列传》,而屈原与贾谊二人相差数百年,却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遇。白居易的《读史》中曾涉及到将屈贾二人作对比:“良时真

可惜,乱世何足钦?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3]他认为贾谊在政治上的不得志超过了屈原,屈原生之时,楚怀听信谗言,而楚国社会问题复杂,统治黑暗,屈原遭受流放应在情理之中,然而贾谊所处的西汉繁荣昌盛,他又受明君的赞赏,其郁郁不得志更能引起人的同情和感慨。

(一)相近的人生经历

贾谊的一生丰富多彩又遭遇坎坷,在汉初文学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的背景下,他的辞赋为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传至今完整的辞赋只有四篇:《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和《惜誓》。贾谊的骚体作品,尤其是《吊屈原赋》开了汉一代仿骚的风气,引发了一个模仿屈原辞作的热潮,汉代文坛抒写个人情感,特别是忧愤、哀怨之情时,往往不由自主地采用骚体来充当情感的载体。

贾谊深受儒家经典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权衡轻重、审查事理的能力和深刻批判现实的勇气。在他被贬出京,路过湘水之时,与屈原“被馋放逐”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贾谊在长沙受到爱国思想的启迪,并将一腔爱国情怀倾注在作品中,楚臣屈原一生为内修法度、举贤任能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然而最终却饮恨投入汨罗江的清流之中,汨罗江是湘江的支流,就在长沙城北,贾谊从北方来长沙必经此地。他的爱国壮举直接影响了贾谊,使他能全面立足于“国”来考虑治国方略,他后来所写的许多政论散文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屈原为理想抗争的事迹必然让血气方刚的贾谊为之震撼,屈作中“不遇”的哀怨情结自然也引起了他的共鸣,这就形成了《吊屈原赋》的感情基调。

(二)相似的时代背景

屈原身处封建社会开端的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整日烽火不断,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并伺机而动。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 这也包括屈原精通法律,善造法令和娴于言说,诗人的忠信为众人所仇恨,是处于争夺政治地位而引起的极度心理,小人谗言而君王缺乏明察,以至于屈原离尤见疏,仕途上出现坎坷,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最终被流放湘水。但是诗人对祖国命运前途的担忧却未损丝毫,他那高洁的品格,独立不迁、上下求索的一是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贾谊深受屈原影响,并且和他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

战国时,君王可以选择臣子,臣子也可以选择君王,屈原能纵观九州,辅助国君。西汉时,天下统一,贾谊就只能“沕深潜以自珍”,“远浊世而自藏”,在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中洁身自好。汉初大一统的政治形态,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此时文人多数都满怀希望,精神饱满,表明出积极向上的情怀,并且希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实施自己的抱负。陆贾、枚

乘、晁错、贾谊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是由于统治者安于现状,奸佞小人无事生非,他终究不能被重用。贾谊曾多次上疏,回顾史实,批评时政,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议。贾谊与屈原所处时代不能一概而论,屈原被放逐,多是由于楚怀昏庸以及小人谗言,而贾谊贬谪,则是多方面缘由,统治者汉文帝谦恭谨慎,却有些守成固旧,朝廷重臣周勃、灌婴认为贾谊的主张不合时宜,纷纷指责他,而佞臣邓通又嫉妒贤良,谗言诋毁贾谊,而他自身性格意气用事、急于求成、考虑不周,导致自己的政见未被接受。处于这样一个复杂的政治环境,难以成就自己的功业,令其不由地悲天悯人,对民生疾苦虽然同情,但是又为现实的黑暗所打击,因此他辞赋感情激越,思想却甚为悲观。

荣格说:“心理的模式加工的素材来自人的意识领域,如人生的教训、情感的震惊、激情的体验,以及人类普遍命运的危机,这一切便构成了人的意识生活,尤其是他的情感生活。诗人在心理上同化了这一素材,把它从普通地位提高到诗意体验的水平并使它获得表现。”

[5]贾谊的《吊屈原赋》通篇都以对屈原命运的咏叹作为构思模式,抒发自己的不幸。“贾谊的遭遇与屈原相似,所以他能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屈原,同情屈原,敬仰屈原”。 [6]这是他写这篇赋的思想情感的基础。赋中他先简略地写了自己被贬,到长沙“待罪”。这就很自然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与屈原的不幸遭遇联系起来了,引出了对屈原的凭吊,接着他托与屈原投身的汨罗江合流的湘水,传达了他对屈原的敬仰和追伤之情。

二、贾谊对屈原的接受

贾谊的辞赋是汉初优秀的骚体赋,这些骚体赋多受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直接影响而于汉初刚刚形成的一种赋体,它是汉赋的雏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文体在汉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境界开阔,规模宏大,而且能蕴含深厚的意蕴,如枚乘的《七发》等,往往通过描写事物或记叙事件来达到言其情志的作用。贾谊结合了屈原辞赋和荀子赋的特点,前者侧重于抒情,后者重在说理,他综合了这两种辞赋,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形象动人,情意深长,比喻贴切,对比鲜明,句法参差,铺陈有序,擅长叙事 ,说理和抒情,呈现出散文化的倾向。他的代表作《鵩鸟赋》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承认宇宙万物是自然产生的,认识到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依存和转化的“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他肯定了万物存在着变化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

贾谊的辞赋除了受先秦荀子等诸子百家的影响,在形式以及情感方式上多受屈原、宋玉等人的影响,尤其是屈原的楚辞,屈原赋是楚辞中最优秀,最突出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卜居》、《渔父》、《招魂》等,这些作品也正是屈原精神的

集中体现,它们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社会的种种不平。屈原精神深深影响了贾谊,对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人生选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汉室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生活在各诸侯国的人民都深切关注着本国的政治处境以及其他列国的形势,多数人民渴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真正富强,从而结束战争,完成统一大业。而当时的楚国被中原各国成为“荆蛮”,开发时间又相对较晚,因此楚国人有着比较独特的地方观念。屈原作为楚国的上层统治阶级,国家的兴衰荣辱与他有着莫大的联系,他的爱国之情则体现在对政治的热情上,他在揭露现实矛盾中不时表明自己的心迹,最后以身殉国。对祖国深挚的情感,对祖国高度的责任心,使屈原“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7]他虽遭流放,但他仍日夜惦念着楚国的朝政。灾难深重的楚国更使屈原牵肠挂肚,满腔的悲愤和他那强烈的家国之哀溢于字里行间。苦难深重的祖国使他关心备至,虽然楚国已无他容身之地,而他却不愿意远离。“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这充分表明屈原对楚国的感情是深沉而又炽热的。在去则不忍,留又不能的情况下,屈原终于选择了“既莫足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道路,以身殉国,尸谏楚王,力图使楚王最后醒悟,从而推动了楚国的革新图强。屈原为楚国的富强奋战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虽然葬身汨罗,但是他的爱国精神可与日月争光。

贾谊也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汉初政治上的大一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汉文帝轻徭薄赋,减轻田租,对匈奴采取和解态度,同时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中央集权统治前提下,分封功臣为诸侯,这对中央集权的统治构成了威胁;汉朝边疆不稳定,尽管采取和解政策,但矛盾一触即发;秦末连年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尚未愈合等。贾谊深深地为这些问题和矛盾所忧心,他密切关注时代,关注历史发展,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并且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贾谊最著名的《过秦论》上、中、下三篇(《新书·抱经堂本》) [8],以时间为序,叙述了秦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贾谊通过对秦王朝兴亡的剖析,总结出一条对封建统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认为巩固政权不能象夺取政权那样滥施暴力,而应该“施仁义”。 孔子曾说,仁者,“爱人”。 [9]实行仁政,实际上就是以仁治民。贾谊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时,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在其《新书·大政》中,继承和发展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主张。

(二)深沉厚重的忧患意识

屈原的理想和主张,在楚国当时特定的政治形势下,变革主张完全失败,理想终究破灭,

个人遭受疏斥、放逐,以至于自杀殉国。即使在流放途中,他也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前途。在听到祖国为秦国所灭的消息后,“形容枯槁”,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对现实的忧患和关心。

贾谊身处汉初,被贬谪出京,又闻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担心自己身体难以适应。在长沙期间,作出了有名的《鵩鸟赋》,在忧伤中仍然充满对政事的兴趣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贾谊在这一时期上疏给文帝,劝解汉文帝增加诸侯的数量,以达到削减诸侯力量,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他的《旱云赋》首先描写了天旱时的景象,行文流畅华丽,并且运用多重比喻来形容天气无常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紧接又用深刻的思辨能力指出天旱与统治者无道的关系,体现出贾谊关心国计民生,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忧虑。

《吊屈原赋》可谓是贾谊辞赋的一篇充满感情的力作,作者虽吊屈原,实际也是借对屈原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自己命运的坎坷的遭遇。文中运用了多个象征意向“鸾凤”“神龙”“ 蟂獭”“虾与蛭蟥””骐骥”“凤凰”“巨鱼”“ 鳣鲸”等,或是赞美屈原身上高洁美好的精神,或是批判小人的无耻行径。这些比喻形象丰富,和屈原辞中的芳草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创造性的比喻大大丰富了辞赋的内涵,将形象和情感高度统一起来,《吊屈原赋》是汉代第一篇骚体赋。反映了才智之士的困苦遭遇,表现了贾谊虽遭不幸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的精神,《吊屈原赋》与《九章·怀沙》有密切的联系。《怀沙》指责统治者“变白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表示“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不仅如此,《吊屈原赋》在写作上也像屈原辞一样,句式整齐,而又有变化,情辞婉转而又不失本意,多用不遇何对比,使美丑形象突出地表现出来。贾谊处处将善恶、曲直作鲜明的对比,将满朝大臣比作“鸱枭“阘茸” “罢牛”“蹇驴”,而自己是“鸾凤”“贤圣”“神龙”“麒麟”,可以看出他思想的愤激之情与性格的恃才傲物,他先是写到了动物的尊卑贵贱到人的贤愚善良,又由动物的贵贱写到了动物的优劣,尽情列举,极尽咏叹,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比,一方面是对邪佞之风、社会黑暗的愤懑和不齿;另一方面也是表达自己思想苦闷、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这些情感在屈原的《离骚》中也不时体现出来,他习惯用比喻和浪漫主义的想象来表现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愿望,“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里把自己比喻谓美人,又把明君比喻为香草和美人,用男女爱情比喻群臣关系,这些比喻在他作品随处可见。

在写作特色上,《吊屈原赋》也和屈原的作品一样,句式整齐而不失变化,情辞婉转而不失本意,多用比喻和对比的方式,把美丑和善恶的形象明显地表现出来。

贾谊在他的散文中也充满了许多忧国忧民的感情,郑振铎曾说过,贾谊的散文“议论畅达而气势雄劲,审度天下政治形势也极洞澈明了”。贾谊作为一位积极有为的政治家,对政

治形势有清醒的估计,时时为汉家天下的安危忐忑不安。他又有理想,并位实现其理想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散文不仅是感情上的寄托,也是批判现实,实现理想的工具、手段。所以,其文章不仅内容丰厚深刻,而且讲究形式,在艺术上有一定的成就。

(三)独立不迁、上下求索的人格

这也是二者共同的、最为重要的精神。《离骚》中最有名的诗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及余饰之方壮兮,固流观乎上下”,等,都说明屈原怀有强烈的愿望并且始终在坚定着他的信念,推动着他勇往直前,诗人用了许多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如驾龙驱凤、远逝西海、叩阍求女等,能表现出他宏伟的气势和昂扬的斗志。这种上下求索、矢志不渝的人格精神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如司马迁、曹植等,虽处逆境遭遇坎坷,但是对自己终身的事业仍然不放弃,不断追求。李景星在《史记评议》种说:“以抑郁难遇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做屈贾司马三人合传可读也。”[10]这三人都有相同的人生遭遇,特别是贾谊对屈原精神的感受颇深。在贾谊身上,屈原精神所体现出来的是不屈不挠和人格独立,这种精神强调的是,遇到困难和挫折决不后退,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放弃自己的追求,要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难。

贾谊在《惜誓》中尖锐地指责奸佞迫害才智之士的不合理状况,倾吐个人的肺腑之言,尽管悲观情绪,但是意在指责黑暗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旱云赋》细腻地描绘了旱情严重的景象,具体反映了大旱给农夫带来极大灾难,从中真切地体现出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鵩鸟赋》种流露的消极情绪和悲悯情怀比较强烈,文中说:“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瀺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

这几句诗明显含有道家顺应天意的思想,内心修养要宁谧安宁,最好涵养空虚之性,无为而浮游于世上,显示出极度的感伤和深沉的悲哀之情。

三、贾谊对屈原的创新与发展

(一)感情的升华

1、不屈不挠、人格独立

贾谊对屈原的精神做出很好的诠释,不仅对屈原才学为人赞叹有加,对他的性格精神更是崇敬,这时期的文人的普遍特征是带有道家的思想,坦然处事,决不计较细小的变故,也不放弃自己的见解,对个人生活和政治前途,抱有自己的信心和期望。当贾谊多次在朝廷上受到打击,却没有放弃自己为国为民的勇气,在逆境中也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贾谊则将其关怀的目标由社会政治转向了自我生命,在他的赋中看不到眷恋故国,徘徊

牵挂的矛盾情绪;看不到因为哀感民生艰苦而不忍独自离去的挣扎心态。他在失望、失落之后,决然的立志要“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故怀此都也”。这样,贾谊将屈原的悲国家、哀民生转向了悲命运、叹世事,他作为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作为具有前瞻眼光的政治家,贾谊和屈原都能敏感而清醒地认识现实并遇见未来,但是贾谊的志向是明确的,意志也是坚定的,他一心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当大部分人认为天下无事的时候,贾谊却为天下深深地忧患,其《陈政事疏》驳斥了“天下已安已治”的观点,从多个方面指出社会中的危机和潜在隐患,表现了他洞察社会矛盾的能力、见微知著的远见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

2、自信自爱,勇于批判

贾谊的性格是复杂而多重的,他自信又带有自负,他根本不屑与奸猾大臣为伍,甚至公开无情地揭露和嘲讽奸邪小人的卑劣行径。在敬吊屈原的主体部分,罗列了大量的反常现象,对窃取政治高位的卑鄙小人作了强烈批判,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痛苦,他试图摆脱屈原的自我毁灭的选择,更加显示了他的自爱和时刻准备为国家奉献的决心。

贾谊在《吊屈原赋》、《惜誓》中流露出真实的感情,以屈原的不幸遭遇来比自己,悲其所悲,哀其所哀,恨其所恨,可谓同病相怜。《鵩鸟赋》所有说理,并以老庄的哲理来自我宽慰,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之感慨,仍有抒情的色彩。《旱云赋》虽有写景叙事,则表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憎恨,也不失抒情的气氛。《惜誓》中写到:“黄鹄后时而寄处兮,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王逸认为本篇作者“或曰贾谊,而疑不能明”, [11]洪兴祖、朱熹则曰“其间数语与《吊屈原赋》词旨略同”, [12]认定是贾谊所作。篇中既有对“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龟玉兮,相与贵乎砾石”的浑浊社会的指责,也有对“淡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的神仙境界的向往。文中多用比喻和对比来抒情,正是贾谊效法屈原的抒情笔法,然而贾谊对世事显得更豁达,更彻悟。

(二)艺术的创新

1.情感强烈,语词清丽

“屈原以耿介之志、愤慨之情发为歌咏,拥有哀婉愤慨之体”,楚辞多表现悲剧化的人生际遇和高尚的人生。而贾谊的骚体作品,尤其是《吊屈原赋》,追随《离骚》的浓厚情感,而且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于赋文的字里行间,竭力抒写愤世嫉俗之情,发泄牢骚不平之气,因而使赋文充满了浓郁地抒情味。还开了有汉一代仿骚的风气,引发出一个模仿屈原辞作的热潮。从贾谊之后,汉赋体制建立、盛行并逐渐取得文学正宗的地位,人们抒写个人感情,特别是忧愤、哀怨之情时,往往会采用骚体这种文学形式来充当

感情的载体。

刘勰称《吊屈原赋》“辞清而理哀”, [13]贾谊的境遇与屈原相类似,因而在赋中作者借屈原而自伤,用清丽的文辞,抒写了悲愤哀伤的情感,通篇用语气词“兮”来增强语势,句句入韵,,语调急促凄厉。

2.短小精悍,描绘形象

贾谊的几篇赋作篇幅都很短小,都只有几百字,但是却能用不多的文字表达真挚的感情,他的辞赋句式整齐,通篇用韵。贾谊赋的创新之处还在于他对客观事物进行比较细致、生动、形象的描绘。特别是《旱云赋》表现得最为突出:“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遥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热风至而含热兮,群生闷懑而愁愦,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农夫垂拱而无聊兮。”写得绘声绘色,十分真切。

因而,屈贾的思想精神,感情的真挚、构思的奇特、气魄的雄浑、辞藻的华美,韵调的铿锵、形式的自由,使他们在华夏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都放射着永久的光芒,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贾谊对屈原的基本态度直接影响到汉人对屈原的评价。贾谊对屈原的不幸遭遇是非常同情的,对其峻洁品质也是极端崇敬的,但他又认为屈原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归隐或另投明君,因而责怪屈原不知权变、过于拘谨,以致造成自沉汨罗的悲剧。贾谊这种同情、崇敬和不理解态度,几乎成为汉人评价屈原的固定取向。

贾谊和屈原一样,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贾谊“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以农为本的的“重农主义”,削封国、强中央的改革思想,以及他的辞赋、散文等文学著作,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这样称赞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14]这也是对贾谊全面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2](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中华书局,2007.

[3](唐)白居易著.白居易诗集·卷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4]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M],1959.

[5](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三联书店,1987,11.

[6] 曹启富. 论贾谊悲剧的原因[J]. 天府新论,2006,2.

[7] 屈原等著. 楚辞选[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8] 贾谊.贾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9](春秋)孔子等著[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10]李景星.史记评议[M].济南:精艺印刷公司,民国21年.

[11](汉)王逸注;(汉)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M].长春:吉林出版社.1999.

[12](宋)朱熹.楚辞集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M].2003,12.

[13]刘勰.文心雕龙.中华书局[M].1980,10.

[14]郭建勋.论贾谊的辞赋及其意义[J].求索.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