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史记·刺客列传(节选)》 司马迁

一、教学目标

1. 领会人物塑造的多种手法。

2. 体会文言表现不同于白话的一些独特的美学特质。

3. 认识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

二、教学要点

1. 主次人物的多种塑造手法

2. 《刺客列传》荆轲传故事部分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精神

3. 文言文意在言外与文气跌宕的美学追求。

4. 历史进程中道德和功利的二律背反

三、文本分析

《刺客列传》是不以人物名篇的类传,以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即: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所谓刺客,就是通过暗杀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不过,司马迁为这些刺客立传,看重的却是他们言必信、行必果,“士为知己者死”的品格和侠烈之气,在这一点上,尤以对荆轲的描写最为突出。

本文讲述了荆轲为挽救燕国谋刺秦王的全过程。其时东方六国已有数国相继被秦国吞并,弱小的燕国也山穷水尽,即将灭亡。在强暴的秦国面前,各国的统治者以倾国之力,仍不得不畏服屈从。而荆轲,一介布衣,却挺身而出,敢于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做最后的抗争。最终虽未能挽危局于累卵,但他慷慨赴死的勇气和气节却十分感人。

荆轲故事这一部分的文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它结构完整,从荆轲的身世、交游,到因好友田光而卷入了燕秦之间的恩怨纠纷,再到感于燕太子丹之义而行刺秦王,开端、发展、高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及至行刺失败,荆轲身死秦国后,文章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转入高渐离谋刺秦王,使得故事在将完未完之时,忽又焕发出光芒。作品完全可以当作一篇文言小说来读。在塑造人物上,本文也颇具匠心,运用多种手法,成功塑造了以荆轲为首的一组豪杰义士群像。或于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如秦庭行刺荆轲的沉毅、神勇性格之表现;或欲扬先抑,如为凸显后来荆轲之勇,先写他与鲁句践争道,遭叱而逃;或对比映衬,如前有田光为激励荆轲而自杀,有樊於期为助荆轲刺秦献上自己的人头,后有高渐离行刺作为余波,映照出荆轲的英雄形象,而秦舞阳之怯懦畏葸,则反照荆轲之胆识;等等。人物不论主次,俱皆传神,坦诚躁进的燕太子丹,深沉老成的田光,以及樊於期、秦舞阳、高渐离等人,若众星捧月般烘托围绕着荆轲,从而营造出慷慨悲烈的氛围,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史记》把文言文的叙事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以本篇而论,着笔不多,但传神写照,俱皆精彩。尤其是对一些细节的行笔,往往能于不起眼处传达丰富意蕴,如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默而逃去,荆轲的“默”,表面是怯懦,而实为不屑于匹夫之怒。又如荆轲与秦舞阳来到秦廷,秦舞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舞阳,这一笑也是意味丰富,既可理解为以笑来欺骗秦王、也可视作对秦舞阳的失望和轻蔑。一笔而多意,从而达到了含蕴深远,耐人咀嚼的阅读效果。

四、思考题思路提示

1. 本篇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荆轲这一人物的?请具体分析。

典型场景、欲扬先抑、衬托对比以及借助一些富有意味的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

2. 大手笔塑造人物,往往能于主要人物之外,将次要人物也刻画得各具光彩,试举例分析。

荆轲故事成功塑造了一组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如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秦舞阳、高渐离等人,或坦诚躁进,或深沉老成,或毅然捐身,或徒有勇士之名,或奋身做最后一搏。笔墨或繁或简,无不传神写意,各见精神。不过三千来字,而能刻画众多人物,多而不乱,主次分明,且俱见光彩,堪称大手笔。

3. 荆轲与《刺客列传》中所写的其他刺客相比,有何重要的不同?

其他刺客行刺,除曹沫外,多为个人思义。荆轲刺秦,却有锄强扶弱、反抗强暴的积极意义在内。

4. 你对荆轲刺秦这一行动,做何评价?

供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

5. 本篇哪些地方语感有起伏跌宕之美?试举本篇中的一段,谈谈你的体会。 如本篇易水悲歌一段,只要诵读,便不难体会到他那种铿锵的声韵,至“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戛然收住,而激越的情感达到了顶点。这种强烈效果,和句子的铿锵顿挫、斩截有力密不可分。如果翻译成白话,则语感效果全失。

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今陕西韩城。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轻时代在家乡夏阳度过,那里有滔滔滚滚的黄河,有被大禹治水时开凿过的龙门山,其地势风光壮阔而神奇,从小给司马迁以精神气质上的陶冶。

司马迁可以说出生于史家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学问渊博,知识丰富。他对司马迁从小就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司马迁10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等古代史籍。司马迁后又向今文学派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向古文学派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都为他后来修史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底子。

司马迁20岁后,离开家乡,到各地考察游历,前后十余年:

先是开始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

这一次,他足迹到达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广大区域。

司马迁回到家乡后,出仕为郎中,郎中是皇帝的侍从人员,因此司马迁又得以随汉武帝巡幸过很多地方。汉武帝平西南夷后,司马迁奉命出使,又到了云贵一带。

司马迁几次前后达十余年的漫游,饱览了壮丽河山,寻访文化遗迹,搜罗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开阔了眼界与胸襟,为后来写《史记》打下了基础。

司马迁从西南回来,其父司马谈病危,临终再三嘱咐他一定要写好《史记》。

父死,司马迁先从汉武帝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大川,又为汉室修订历法。此时司马迁虽已为太史令,可以充分利用皇室收藏的大量图书和档案资料,但为修订历法忙了数年,直到太初元年(前104),新历法修订完成,方开始动笔写《史记》。时42岁。

到埋头写《史记》的第六年,大祸临头。这一年将军李广利出兵伐匈奴,其孙李陵率五千步卒为前锋,遭遇匈奴大军,李陵与部下浴血奋战,重创敌军,终因没有后援,寡不敌众而战败,李陵被俘投降。消息传来,平日交口赞誉李陵的人纷纷落井下石。而与李陵素无深交的司马迁却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此触怒汉武帝,下狱。司马迁下狱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这一段经历,给司马迁留下了强烈的刺激,所以他后来修史时热情歌颂舍身全交的刺客、游侠,当与这段经历不无关系。司马迁在狱中想到过死,但又想到人死有重于鸿毛,有轻于泰山,不甘心就这样没有留下一番伟大事业,默默无闻地死去。终于司马迁接受宫刑,忍受奇耻大辱,为了心中一个不朽的事业活下来了,也正因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赵氏孤儿、越王勾践乃至韩信这些能忍辱负重的人物时,都持一种歌颂的态度。

但精神上毕竟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在《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这样描述过自己的心境:“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里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然而,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在支撑着他,就是人生于世,不能与草木同腐,一定要留下自己与命运抗争的印记。他说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富贵已极的人物,都已化为尘土,没有人会记得他们,只有那些处于逆境之中而不屈服,坚持自己的理想,并留下不朽的篇章的人,他们的名字才会被后人牢记: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的宏伟理想就是也能写出述往事思来者的不朽的历史著作,他再三提到,父亲临死时说到,从孔子做《春秋》到现在,已经四百多年了,该有一部伟大的史书出世了,这个使命就靠你来完成了。司马迁是以孔子的精神继承人自居的,并寄托了宏大的抱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就是说要探讨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研究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找寻历史发展的轨迹,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在这样一个理想的支撑下,司马迁最后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

《史记》不但是历史著作中的里程碑,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不朽的艺术丰碑,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二篇:《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

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

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

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史记》中出现的常用短语

轩辕天子(中华民族第一帝、文明之祖、人文初祖)《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夏桀荒淫无道,商汤想争取民心推翻夏桀的统治。一天,商汤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商汤对捕鸟人说:“哎呀,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被你捕光了。”说罢,便拆掉三面的网。并小声祷告:“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 诸侯和部落首领们听说此事,纷纷说:“商汤是一个好君王,他对飞禽如此仁慈,对人肯定更加仁爱。”很快四十个氏族部落先后归顺于他。最后,商汤终于灭了夏。比喻对罪犯从宽处理,给罪犯一条弃旧从新的出路)《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殷朝武乙帝暴戾无道用皮革作囊,装满血液,悬吊空中,自己挽弓搭箭,仰面射去,直到血流满地才罢手,自夸为射杀天神。 后来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打猎,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作,终遭暴雷震击而死。形容残暴无道。)《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帝纣大取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绌:屈,不足。原指射箭时左臂撑弓,右臂弯曲。指财力或能力不足,穷于应付。)《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史记·秦始皇本纪》 力能扛鼎 (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指加害客人的宴会。)《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指没有脸面见家乡人。)《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史记·高祖本纪》

及锋而试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