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建筑》读后感007320xx邓涵

现当代建筑赏析期末论文 00732054 邓涵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

真正思考重大的人生课题时总免不了和建筑不期而遇,因为我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相信什么,感觉如何。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我们时常思考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幸与不幸,但却常常忽略了建筑的因素。威尼斯和底特律的居住感觉是显然不同的,两座城市的性格也是不同的,而两座城市的居住者们也拥有着各自的特征,因此他们对于幸福的选择和体会是有所区别的。

那么我们应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我们怎样才能感到幸福。

现代设计的四四方方的水泥的匣子,有一种吸引我们的性情——刻板、阳刚、丝毫不加以修饰。柯布西耶36岁时在佩萨克与莱日为弗鲁叶修建的工人住宅,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样板,每栋房屋都是没有任何修饰的水泥匣子,长方形窗,平顶,光秃秃的墙壁。“整组建筑都没有当地和乡村的暗示”1。传统与奢华,文雅与精致,地域风格与旧建筑繁复的雕刻令建筑家们倒了胃口,只有这种粗犷的格调才令他们感到幸福。

而里面的房客却对幸福有着显然不同的理解。工人们背井离乡,进入工厂,每天做着千篇一律的工作,穿着千篇一律的工作服,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工作时刻表,单调的生产场景已经让工人们厌倦,他们无暇去欣赏现代的工业与建筑的阳刚,他们渴望回到乡村,找到家的感觉,因此,这些水泥匣子陆陆续续被工人们变成了各不相同的私人空间。设计者和使用者们在这座建筑典范的不同阶段宣示了各自所认为的幸福。

现代以来所面临的尴尬和不能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美的。罗蒂所代表的后哲学或者说小哲学流派,就是现代人思维的反映。哲学已经放下了身段,走下了神坛,不再宏大叙事,而是关注于如何让人们生活的更好。当他们认识到想要消除分歧只会让分歧更加尖锐以后,他们采取了另外的道路,即通过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开。在公共领域有着人所共遵的社会正义,而在口味、信仰上则采取放任的态度,一群新教徒和无神论者不会因为信仰的不同而在公共事务中相互抵触,在私人领域中,他们仍是各自的信仰守护者。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对个人选择自由的尊重,使得建筑需要满足的口味愈来愈趋于多变,也对一种所谓的建筑法则的建立宣告了不可能。为普通人建造适合居住的优良住宅,成为了当今的民主工程。

人们对不同建筑风格的向往,反映了对自身所缺乏的品质的向往。人总是会向往自身所1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64面

现当代建筑赏析期末论文 00732054 邓涵 匮乏的东西。我们的先祖总是让后人们大惑不解。河谷平原孕育出来的文明,却莫名的对神川大山充满向往,神话传说中的地点永远是高高的山上或者云端。没有在大山中生活,才对未知的世界如此向往。卡斯帕.沃尔夫的《劳特拉尔冰河》反映的是一群贵族前往阿尔卑斯山中游历探险的场景,贵族们醉心于眼前所见的自然界的神奇,但是对向导来说,这实在是乏味的场景,他更向往的是低地,是草原和小木屋,崇山峻岭,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身进入的。而贵族们在险峻的山峰之间找到了自己过剩的文雅和精致中所缺乏的粗犷和原始。

建筑的美德,莫过于满足人心中所向往的品质。在我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熵”对抗的历史,自然界总是为了满足能量最低,为了调平能量的差别,使万物由有序变为无序。而人类理性的历史就是使得无序变得有序,以满足自身的掌控感。任由大自然的处置,它会毫不犹豫的瓦解我们道路,荒芜我们的田地,推倒我们的建筑,将人类精心调理的几何形的精致优雅回归原初的馄饨,而人们总是固执的同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着抗争,我们不断地重建我们的文明,修葺我们住所,打理我们的田地,以此彰显生命的张力,虽然最终胜利的会是自然,“但是对于秩序的执着就是对于生命的执着”2。

“秩序”,就成为了建筑需要满足的美德之一。

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因其作为复杂感情的反面而吸引我们,我们喜欢这种给我们以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的环境,以使时刻与自然抗争的人类心灵得到安置和休憩。即使是重复与单调,也因其秩序而得救。

佩西耶与方丹,将这种对于秩序的宣称于1802年展示在了巴黎街头,这个世界虽然混沌无序,但是这条由庄严的住宅形成的宽敞的走廊、宽阔的广场以及广场中心的人形立柱组成的卡斯蒂格利昂路却整饬有序,形成了完美的重复式样,每栋房屋保持其立面、屋顶、材料、装饰与它的邻居们一致,楼层的高度一致,栏杆在同一水平线上。路灯以及街边的长凳也配合着这一整齐有序的街区。这是独一无二的人类智慧的产物,这片宁静的街区让我们自惭于气恼与争执,人类对于争吵、杀戮这些卑下的天生的倾向,也能为理性所收拢,共同在荒野上建造出了一座人类文明的丰碑。

维特根斯坦宣称哲学的问题已经解决,但他却觉得建筑的问题更难解决。他花了3年时间为他的母亲设计住宅。对他而言,建筑的美妙在于几何的纯粹乐趣。他的住宅平面图充满2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82面

现当代建筑赏析期末论文 00732054 邓涵 了秩序的魅力,它体现在每一道电缆每一条门框都经过了精确的考量,虽然这些数据的具体含义不被我所知,但是其展现出来的精确和计划压倒一切仍旧让我着迷。

但并不是说对秩序的推崇可以达到一种无以附加的地步。对比威尼斯的老行政宫和总督宫,我们就会发现,融秩序与多变一体,也是一种乐趣。过度的重复让人厌烦,但时刻的惊喜让人不安,理想的融合形式就是秩序中的渐变,规律、可预测,而又不经意间带来新奇。老行政宫的正面让人没有各种诧异,底层树立一种典范,继而在上面两层小规模的原样照搬,就好比是响度不同的同一段旋律的重复,这与巴赫的赋格不可同日而语。总督宫则是把秩序建立在了每一层上,而将变化反映在了层与层的变化之中。上层好比桌布,中层好比流苏,而底层则犹如桌腿,我们在秩序中看到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应用到整体之中,展现出了令人饶有兴趣的画面。

而阿姆斯特丹的斯柏林堡住宅,则将这种变化运用到了横向的变化上。这些联排的房屋采用了同一建筑尺寸,等高等宽。这是对秩序的肯定,却也是唯一的限定。每栋建筑在材料、式样的选择上却可以有高度的自由,在运河沿岸展示着自己的不同的魅力。同样的规格,让人感受到了秩序,不同的表现,让人体会到了变化。

因此,可以说,美存在于秩序和多变之间。在一栋混乱的建筑中我们才能体会到我们是多么的渴望秩序。

建筑所拥有的抵抗自然侵蚀的能力使得我们有机会在同一时空内察觉到人类数千年文明的交汇。古典的,巴洛克的,哥特的,洛可可的,以及现代工程技术的,石质的,砖质的,水泥的,以及钢结构的,如何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平衡就成了建筑的另一项美德之一。

耶鲁的不列颠艺术中心所面临的就是对历史的调和。历代的英国绅士们坐在橡木的环境中进餐或者阅读,橡木环境所显示的是乡村,贵族,皮革以及威士忌的味道,这一切与水泥格格不入。水泥显示的是速度,经济,残忍的力量,有一种典型的现代性。而路易斯.卡恩,则将这两种材质结合到了一起,水泥搭建的框架中嵌入橡木板作为展品的背景,以水泥框架的裸露、生硬,去衬托橡木板的含蓄、柔和。传统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使得传统的和现代的艺术作品的冲突找到了出路,它显示了传统和现代是如何学习着共处和互补。赫尔措格与莫隆的石屋,也显示出了水泥框架与原始材质的有效结合,乱石块堆砌的墙壁因水泥框的约束而显得节制与秩序,却又显示出了生动的变化的可能。他们将我们未曾设想过的风格交融在了一起,从而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是那么常见的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廖凯原楼的正面给人的是强烈的

现当代建筑赏析期末论文 00732054 邓涵 现代气息,分明的棱角,刚毅的线条,高大的正立面,然而它的平面图却显得如此的怪异与抽象。一间传统的低矮的四合院硬生生的挤入了它的背部,几乎将其拦腰截断。有人称之为对历史的关爱,只是单从环境来看,周围的压倒性高度的玻璃幕墙与低矮的青石砖墙实在不是那么平衡。

平衡不意味着杂糅。伦敦NW3区的一座民宅,之所以吸引人的注意,是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它看起来每一部分都是由不同的设计团队和施工者们完成的,而彼此对各自的工作都无心考虑,只专注于自己的部分,于是这栋房子就成了众多冲突的风格的大杂烩,都铎式的农舍却硬要往哥特式的风格上靠,就连顶层的扭曲都显现出对于复折式屋顶和直边屋顶的犹豫。

因此,建筑的另一项美德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例如摩天大楼不应该是海边小屋的堆叠。 谢泼德丛林区的一座高层建筑就仿佛将海滨小屋重叠了十数层,楼层之间水平的白线使人拿不准这栋高楼是想向水平延展,还是想显示其高度,结果就是它看起来没有它应该的那么高,就像是个矮胖的臃肿的人,给不了任何吸引人的气质。而纽约的伍尔沃斯大厦则充分展现出了高层建筑应有的那种挺拔,几条纵贯的垂直线条,以及随高度而逐渐收拢的规模,使得其每一寸都是骄傲的、凌空的、以纯然的狂喜高耸入云,从头到脚都是一个整体,没有不和谐的线条,绝对的协调。

我们见过太多的文化交汇的建筑,但以不伦不类者居多。奥托.瓦格纳在维也纳设计的惠特贝格路26号别墅,使用了一尊印度教的神像,但其身后的石柱却是古希腊的,而前面的铸铁栏杆却又表现出了奥地利的乡村花饰,结果就是一种混乱的感觉。相比于帕拉迪奥设计的别墅的纯粹与相得益彰,这栋建筑实在是杂糅的败笔。但作为反面教材的别墅的每一部分并不是丑陋的,只是弄错了大小或放错了地方,因此,我们可以说,美,是各部分协调一致的产物。

而作为建筑师的美德就是要有自知之明。我们称之为美的那些所在正是建筑师们满怀谦卑,充分质疑并审视自己的趣味,将其对快乐的理解化为饱含逻辑的规划与一丝不苟的执着的实施的产物。即使伟大如柯布西耶,也免不了不切实际的狂想,当我们现在来看柯布的另一个巴黎的设计规划时,由衷的惊异于其规划的气势的宏大,钦佩建筑师的天才。柯布为了拯救大城市在迅速工业化中所遭受的危机,提出必须重建其城市的中心区域,将半个巴黎摧毁,并代之以一个点缀着十八栋六十四层高的十字形高楼的巨大花园。这将解决城市用地的

现当代建筑赏析期末论文 00732054 邓涵 紧张与人口过多的问题。同时街道的概念也不存在,汽车与行人永不会碰面。生活区与工业区也将分离,所有建筑的底层都是空的,整个城市的地面就是一座巨大的花园。然而柯布的这种设想却显然与人们的需求相距甚远,人类最害怕的就是被隔离,人们希望的是始终的融入到这个社会中,每次将醒未醒时看到窗外的霓虹灯时所觉察到的安慰,触手可及的街道与商铺恰恰是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在建筑中,我们试图为眼前的困境寻找出路,却往往没有领会我们为什么痛苦,却徒劳的想抓住幸福的根源。

建筑的美德,似乎就是在强调着某种法则的确立,似乎隐含着为人所唾弃的专制与独裁的存在。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无关乎对选择的自由的抵制。我欣赏依照建筑的美德建造的建筑,但却并不妨碍我对自由随意的创作的宽容。只是完全的自由与无序的混乱,不见得会有一步之遥,这种借着自由之名造成了建筑的灾难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建筑,是对土地的一种承诺。“我们对脚下的土地负有义务,我们建造的建筑决不能劣于它们所取代的那片处女地。我们对小虫子和树木负有义务,我们用以覆盖了他们的建筑一定要成为最高等的和最睿智的种种幸福的许诺。”3

政府管理学院

00732054

邓涵 3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72面

 

第二篇:《童年》读后感(1)

《童年》读后感(1)

《童年》读后感(1)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相关推荐